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67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大明的臣子,有嘴炮的光荣传统。

打从成祖开始,大明臣子对外就一个比一个愤青,对内也是一个比一个严厉。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敌人要打,没有敌人创造敌人还要打!

说起内外敌人,这些人都咬牙切齿,好像你不张嘴开仗,闭嘴绞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所谓的清流直臣,更是一个个愤青,不管是非曲直,只是脑残高呼杀杀杀,好像杀人越多政治上就越正确。

嘉靖被这些人不胜其烦,怒吼道:“都给朕闭嘴!刚才你们怎么一个个怂包不说话?看严爱卿如何处置?”

高墙上,严嵩皱着眉头看着最后几千死硬派,喊道:“朝廷调查了此事后,自然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吴秀才悲愤冷笑,正要再说话,却看到陈圆圆扶着自己的老娘,颤颤巍巍走了过来。

他眼中一酸,迎上去要搀扶,谁想到了那老太太不知哪来的力气,抡圆了巴掌。

啪~~~

直接给了吴秀才一个清脆大嘴~巴。

。。

第301章 开堂审理【6】

那老太太指着吴秀才,怒其不争骂道:“我教了你一辈子忠君爱国,你,你居然带头造反?气死我了!”

吴秀才在老娘面前,一点气势都没有,悲愤道:“这不是没有活路了么?翠儿和女儿,都被他们卖到青楼了!”

“谁说的?”陈圆圆正色道:“严阁老早已调查清楚,派人将她们接回来了!”

吴秀才吃了一惊,转头看向两人身后。

可不?

他的女人翠儿,还有女儿,安然无恙,都站在那里呢。

吴秀才顿时眼泪横流。

他万万没想到,严嵩居然已经替他找回被人欺骗卖入青楼的妻女!

如此一来,他连最后一“八三零”个反叛的理由也没了。

看着吴秀才的妻女都回来了,剩余的人,看向他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

再也没有过去的敬畏和尊敬,只剩下了羡慕妒忌恨。

这就是吴秀才仓促发难的弊端。

周围的人,只是因为一时之气,才跟着他一起干。但如今他都找回了妻女,而他们还没有,这种待遇的反差,让周围的人自然不再信任这位临时头目。

他们双眼渴求地转向了严嵩。

“严阁老!严阁老!”

“我们的妻女也被拐走了!”

“还有我儿子!”

“我们该怎么弄,才能找回他们?”

那些白莲教奸细,更是恨铁不成钢,大骂吴秀才:“你肯定是朝廷奸细,大家都出卖了!大家快宰了这小子!”

场面顿时混乱了起来。

严嵩要的就是这种敌人内部分裂。

他以粮食,分裂灾民,以武威,威慑灾民,再以差别待遇,分化瓦解敌人的头目。

现在,对抗朝廷的暴民领导机构已经不存在了。

剩下的只是被打回原形的、各有诉求的一群灾民而已。

严嵩高声喊道:“诸位百姓,诸位乡亲,你们都可以放心!我已经下令,杭州城实施戒严,不允许一个人出城。你们的妻儿肯定还在杭州。只要你们肯投降,戴罪立功,指认罪魁祸首,肯定能将他们迎回来,我保证。”

严嵩这话一出,效果极强,几千最后负隅顽抗的灾民,如同割麦子一样纷纷跪地,乞求朝廷宽恕了。

嘉靖目睹了严嵩干净利落,漂亮解决灾民之变的全过程,豁然叫好。杭州暴民之乱,终于被严爱情彻底平息,而且整个过程,不动刀兵,没有死一个人。

陈圆圆一双水汪汪的美眸,盯着严嵩。严嵩能如此干脆漂亮地平息骚乱,保全灾民,让陈圆圆发自内心,彻底认可、甚至是崇拜上了严嵩。

吴秀才的娘老泪纵横,按着儿子给严嵩跪下:“严阁老,是我的儿子混账,但他是个孝子啊。他只是看老身受辱,一时激奋,才愤而起事的。还请严阁老周全啊。”

严嵩苦笑。

这种十万人级数的暴乱,朝廷可以不以暴力镇压,但如果连首恶都不问,怕是不可能的。

但刚才这老太太的话,给了严嵩一个灵感。

周全此事的灵感。

严嵩带着暴乱的首恶吴秀才,还有几十个为首的,被高处的锦衣卫认定是白莲教奸细,去见嘉靖。

嘉靖大喜过望,亲自迎接严嵩,赞誉道:“严爱卿,果然是朕的国之柱石。你一出马,多大困难都立即迎刃而解。”

严嵩苦笑:“臣,愧不敢当。只是借助了陛下的龙威,戚家军的威名,加上我朝廷的威严,才将此事平息。但这些人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徐有道迫不及待跳出来,急~促道:“臣,建议将吴秀才凌迟处死,还有参与此事的,统统斩首。”

他急于杀人灭口,当然不会留情。

王本胜也耿着脖子,完全没搞清情况,一脸肃杀道:“臣,作为萧山县令,理应审问此案,让天下刁民知道大明律的厉害!”

他膝行两步,重重磕头道:“此事请皇上务必交给臣!不然难以平息天下物议......”

听到物议这个词,严嵩又翻了翻白眼。

他最讨厌听到这个词汇。

物议这个词,是掌握在崇尚玄谈、议论的所谓清流手中的。

简单说,就是一帮成天吃饱了不干事,除了放嘴炮什么都不会干的人。

这些人,对干活深以为耻,满嘴什么圣人垂拱治天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好像越是不干活,越是说空话,就越有圣人范。

但偏偏大明这种物议风气很深,差不多每个地方的学院、书院、学社,动辄就要开会,对天下事高谈阔论,但却拿不出什么实际解决之策来。

严嵩早已觉得此风该好好杀一杀,但还没腾出手来而已。

嘉靖沉吟了一下,估计也是考虑到王本胜刚正不阿、公正严明的名声,点头道:“好!萧山县令王本胜,负责审问此案。”

王本胜顿时激动不已,立即返回衙门,命令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