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这西瓜包熟
后世有“上帝之鞭”之称的成吉思汗,便是靠着势不可挡的蒙古铁骑打穿欧亚。
如今的秦国骑兵在质量和数量上丝毫不比蒙古铁骑差。
这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来的,李默就准备怎么给他打回去!
十天之后。
轻装前行的李默率先抵达西陲边境。
与他同行的有两人。
绯烟,还有车夫大司命!
陇西位置荒凉。
再往前有羌,月氏以及乌孙几个部落。
这几个部落之前被秦国收拾过。
后来就老实了。
而且这里有一处天然要塞,叫做大散关。
虽然不及函谷关,但要抵御外敌不难。
亚历山大大帝对这处关隘发起了几次进攻,都未能攻破。
而因为有这处关隘的存在,秦国留守此处的守军并不多。
守城有余,反攻不足。
而且让守城将士们最为琢磨不定的便是,敌方每次进攻都只有三四万人。
他们担心对方的大部队在后方埋伏,因此不敢深追。
若是中了埋伏丢掉这大散关,被外敌深入秦国腹地,他们将是秦国的罪人!
李默到来之后,先是观察了一下战场上遗留下来的痕迹。
最后发现对方排兵布阵的方式与他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第一,对方也有骑兵,但是数量并不多。
根据马蹄的痕迹推算,数量也就在千余骑左右。
这么点数量,还比不上秦国的一支骑兵先锋队。
第二,对方的阵型变动不大。
要知道,战场上的局面可谓是瞬息万变。
..........求鲜花.........
不同的兵种与兵种之间能够组成多种配合,更有上百种不同的进攻方式。
比如说骑兵与破甲兵的配合。
弓箭手与步兵的配合。
这要根据对方的阵型和兵种来进行灵活组合。
但是李默观察战场痕迹之后却发现,对方的兵种似乎比较单一。
问过大散关的守军之后,他们所说的与他猜测的如出一辙!
对方除了有少余掠阵的骑兵外,最多的就是那三四万长矛兵」
除此之外,并未见他们派出其他兵种。
这也是守军们在击退敌军后不敢深追的原因。
对方主力大军并未现身,这么明显的请君入瓮之计,他们岂会这么容易上当?
不日之后,王贲与李信分别率领两路大军赶到。
同一天,远在北境的韩信日夜兼程的赶来。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却足以改变一个人。
如今的韩信比起在农家与李默初见时看上去要更加沉稳。
“属下韩信,拜见国师!”
一见到李默,韩信便快步上前。
二话不说就是一个大礼磕了下去。
如果自己是一匹千里良驹,那么李默便是他的伯乐!
此等知遇之恩,如同再造!
所以韩信自称的是属下,而非末将!
因为在他心里,他觉得自己是国师的属下!
而且他还意识到了一点。
那就是自己真正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不然为什么朝中有那么多将领在,李默偏偏把他这个边境小吏这么大老远的调过来?
现在机会给他了,至于能不能把握住。
就要看韩信自己了!
李默正在和王贲与李信等将领们商讨战术,看了眼风尘仆仆赶来的韩信过挥了挥手。
“起来吧,先去休整休整。”
从北境赶过来可比从咸阳到这里要远的多。
韩信还能这么快赶到,一路上估计除了换马睡觉,连饭都是在马背上吃的上.
鱼
第七百六十八章三四万人?都不够挖个坑埋的!
韩信目光坚毅,语气铿锵道:“回国师,属下不累。”
在外行军打仗。风餐露宿在所难免。
有时候为了赶路,甚至几天不眠不休也是常有的事。
战机会稍纵即逝。
同样的,机遇也会在不经意间与自己擦肩而过。
韩信明白,李默既然不远千里将他调来,就是在给他机会。
这小小的舟车劳顿又算得了什么?
“好。”
果然,李默看着韩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个能够忍受胯下之辱的人,心性当真不凡。
他扫视了一下场中坐席。
自己身边是一直与他形影不离的绯烟。
左右两侧分别是王贲与李信两位副将。
再下手,便是其他一些将领。
李“四八七”默随手指了指最后的位置,说道:“你就坐那里旁听吧。”
“喏!”
对于他这样的安排,韩信心中非但没有一丝不满,甚至还充满感激。
在这里的人,少说也是个千夫长。
他这小小的伍长要是换做平时,别说是与众人同坐议事,便是待在同一个屋子里的资
各都没有!
同样的,众人也不敢对这小小的伍长有半分轻视。
众人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
谁看不出来这位名叫韩信的小伍长是国师的人?
所以韩信刚坐下,他旁边那位千夫长便朝他投来善意的微笑。
而韩信呢,他则是正襟危坐,目视前方。
连个回礼的意思都没有。
而在李默右下手的李信更是扭过头去打量起韩信来。
韩信给他的第一映像便是傲!
这种傲不在于他刚才对身边那位千夫长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而是他的眼神!
韩信的眼神给人一种目空一切的感觉。
除了在看李默时目光会发生变化,仿佛其余人无论是谁在他眼里都是泛泛之辈。
“有意思的人。”
李信抬手撇了撇嘴边的两缕胡须,在心中念道。
“好了,我们继续商议。”
李默轻咳一声,将众人的思绪又拉了回来。
继续说道:“敌军进攻大散关数次皆无功而返,诸位觉得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李信第一个回道:“回主帅,末将认为我们可以在大散关周围设下埋伏,等到他们下
?再攻,我们里应外合,将其一网打尽!”
原先秦军只守不攻,最主要的原因是兵力不够。
现在他们带了十万兵马过来,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绰绰有余。
王贲闻言皱了皱眉,思索着片刻后摇了摇头。
“不妥。”
李信眼睛一瞪:“有何不妥?”
王贲也是个暴脾气,也瞪起眼睛说道:“当然不妥,那所黄毛鬼进攻毫无规律可言,
可能十天发起一次进攻,也可能五六天之后再来攻城。
“如此一来,我们在关外需要埋伏多久才能等到他们?
“若是等到前方斥候传回敌军进攻的消息再设埋伏那可晚了。”
李信的办法固然不错,但王贲的质疑却也不无道理。
虽然他这人脾气比较火爆,但在战事方面却深受王翦影响,行事稳重。
没有把握的事情就不做。
而且还有关键一点。
王贲继续说道:“那群黄毛鬼进攻数次,可每次都只有三四万的兵力出现。”
“既然他们能从西方一路打到我大秦边界,难道你觉得他们会只有这点兵力吗?”
“若是仅凭这三四万人便横扫而至,那那些国家岂不是废物中的废物?
三四万人,够干什么使得?
不说当初七国中最为弱小的韩国都有十几万兵力。
就是咸阳城的守军还有十多万呢?
这群入侵者既然能够跨越这么远的距离打到这边,又岂会只有这区区三四万人?
就这么几个人。
上一篇: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下一篇:大明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