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榜:我的系统太逆天 第74章

作者:N9

  刘璋闻言心下有些胆怯,毕竟他本身就是个性格懦弱的人。

  要不是这次实在是气不过,也不可能如此直言。

  只见刘璋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

  “父亲,孩儿并无此意,这是有个疑惑罢了,还请父亲解惑。”

  看到自家儿子被自己一句话就给吓到了,刘焉心下有些悲哀。

  想他刘焉听闻益州有龙气,于是建议灵帝“废史立牧”,孤身前往益州,当上了益州牧。

  之后派人占据了汉中,切断了栈道,杀害了朝廷使者,割据益州,当上了土皇帝。

  更是打造了天子车架,制作了天子冠服,称帝之意已经显露无疑。

  所以他刘焉自认还算是个人物。

  结果没想到生的儿子一个比一个不成器。

  唯一一个可以拿来当做继承人的刘璋,又生性懦弱,没有一点人主的魄力。

  而如今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感觉撑不了多久了。

  待自己死后,这诺大的益州,靠着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真的能够守住吗?

  每每想到这里,刘焉心下就一阵悲哀,是为没有优秀继承人的悲哀,也是为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而感到悲哀。

  想到这里,刘焉心下就更加烦闷了,看了一眼自家不成器的儿子,凝声道:

·· ·求鲜花·· 0

  “为父要干什么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不成器的家伙管了?”

  “为父难不成还要跟你解释不成?”

  “有这功夫,不如多花些时间去学习,改改你那懦弱的性格,哼!”

  刘焉没有丝毫留情,对着刘璋就是一顿开批。

  刘璋被自家父亲训斥的抬不起头来,满脸通红,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刘焉看到自家如此懦弱的儿子,心下更是来气,怒哼一声,就踏步离去了。

  毕竟刚一结束工作就被自家儿子一顿气,搞得现在刘焉一肚子火,此时自然是要找人去泄泄火。

  片刻后。

  待刘焉走远后,刘璋才缓缓的抬起头。

. .... 0

  此时刘璋也是从被自家父亲的训斥中缓过神来,不再那么害怕了。

  但是这股害怕的劲儿一过,刘璋就心下恼怒。

  刚刚实在是太丢人了,被一顿训,训得竟然连头都不敢抬。

  但是刘璋不敢生自家父亲的气,毕竟刘焉在他的心目中还是很有威严的。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刘璋就只能将被训斥的怒火转移到张鲁身上。

  “没错,都怪张鲁,要不是张鲁,父亲也不会责怪我。”

  “要不是因为张鲁和他那贱人母亲,父亲怎么可能忍心训斥我呢?”

  “要知道,我可是父亲的儿子啊,还是父亲唯一的继承人,身份地位不比张鲁高多了?”

  “父亲之所以训斥他最爱的儿子,还不是因为被张鲁那贱人母亲给迷惑了,对,就是这样的,准没错!”

  刘璋在内心中一顿自言自语,反正就是各种不是父亲的错,而是张鲁和他母亲的错。

  一通自欺欺人后,刘璋也是攒紧了拳头,目光坚定,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点了点头,给自己暗自加油打气。

  就在此时。

  一处无人问津的角落。

  一个下人打扮的男子,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嘴角一勾,双眼绽放出精芒…

  …………………………………………

  一更,求订阅,求首订,求自订,求全订力.

第120章曹操轻视郭嘉,荀彧经典十倍论(求订阅首订自订全订)

  就在益州发生不和谐一幕的时候。

  兖州。

  昌邑。

  曹操这几天已经逐渐从头痛中走了出来。

  如今他已经可以自主的下地行走了。

  此时。

  荀彧突然走进州牧府,一副神色匆匆的模样。

  曹操看到这一幕略显惊讶。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荀彧一直是一副沉稳的形象,何时见他如此慌张过?

  很快。

  荀彧就快走至了曹操的面前,还未等曹操开口询问,就急忙道:

  “主公,大事不好了!”

  “嗯?发生了何事?”

  曹操心下一跳,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毕竟能让荀彧说出“大事不好”这四个字,肯定不是小事。

  荀彧缓了口气,调整了下呼吸,开口道:

 “一四零” “我上次不是跟主公说过,我向家族去信,邀请公达来辅佐主公您吗?”

  曹操听闻此话,愣了瞬间,随后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

  “哦!我想起来了,的确有此事。”

  说到这里,曹操又结合荀彧此时的反应,猜测道:

  “怎么?莫非荀攸他没同意?”

  没等荀彧回答,曹操大笑一声,说道:

  “嗨,我还以为是好大的事呢,原来就这啊。”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公达既然不愿投我,想必是心中已有明主,就随他去吧。”

  “操虽然痛惜,但也只恨有缘无份罢了,何来的大事不好?”

  这就是曹操,能写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种千古名句的曹操。

  由此可见,曹操是多么的爱才、惜才。

  所以即使现在他听到荀攸拒绝投效自己,也只是遗憾,并没有出现什么愤恨不满的情绪。

  荀彧听闻曹操此话,就知道他误会了自己要说的话。

  只见荀彧连忙道:

  “主公,虽然公达的确表明了拒绝,但在下想说的事情并不是这个。”

  “哦?那是何事?”

  曹操心下惊讶,疑惑道。

  难道还有什么比公达拒绝投效还严重的事情吗?

  荀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叹了口气,反问道:

  “主公,您可还记得我上次跟您说过,在下有一同窗好友,也是颍川书院的学生,姓郭名嘉字奉孝,如今在袁绍麾下。”

  曹操听到此话,心下思索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道:

  “嗯,不错,操记起来了,你的确跟我说过这么一个人,怎么?他也拒绝了?”

  曹操这次的话语比较平淡,继续道:

  “拒绝了就拒绝了吧,操麾下有你、志才、仲德,足矣!”

  荀彧听到曹操说话的口气,就知道他没怎么在意郭嘉,心下急切道:

  “主公啊,您可不能是这个态度啊,这郭嘉不是一般人啊!”

  “嗯?不是一般人?”

  曹操眉头一掀,疑惑之色尽显无疑。

  他并没有在意荀彧话语中的不敬,毕竟他知道荀彧的性格就是如此,直来直去,不喜欢玩那些弯肠子。

  曹操也正是喜欢荀彧这个性格,才如此重用他。

  当然,这跟荀彧自身的能力也脱不了关系。

  要是一个无能之人在曹操面前直来直去,曹操只会觉得此人口无遮拦,不杀了他都是好事了。

  这就是特殊人才特殊对待,有才能的人自然要给予其足够的包容。

  话说回来。

  曹操心下诚然,的确没有将荀彧所说的那个郭奉孝当回事。

  毕竟在他看来,这个叫郭嘉的没有什么名气,才能应该有限。

  其实就连荀攸,曹操也是看在他荀家的出身以及“荀氏八龙之一”的名号,才给予的重视。

  这里的出身并不是世家出身,而是单指荀家出身。

  毕竟荀家乃大汉人才基地颍川郡的头号世家,每一代荀家都是人才辈出。

  基本上出身荀家的子弟,就没有一个是无才之辈。

  而在荀家颇有名望的,无一不是天下大才。

  所以荀攸哪怕没有什么功绩,但在洛阳的时候,大将军何进也是千辛万苦的求他担任自己的幕僚。

  后来荀攸担任大将军府的幕僚后,何进对他也是百般听从。

  乃至后来董卓入京,权倾朝野的时候,荀攸仍然被封了黄门侍郎的官职。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荀攸乃大汉第一人才世家,荀家的子弟,

  并且还是当代荀家名气最强的“荀氏八龙”之一.. .

  所以哪怕荀攸离开洛阳,赋闲在家后,曹操仍然对他向往不已。

  但是郭嘉可就没有这个名声了,所以曹操对他不重视也是理所当然。

  荀彧听到主公的疑惑,心下暗道:

  “果然,主公就没有把奉孝当回事,哎!”

  心下叹息的同时,荀彧也是拱手说道:

  “主公,奉孝真不是一般人啊!”

  “奉孝在我们颍川书院中有着鬼才之名,寓意其才能具有神鬼莫测之能。”

  “况且奉孝此人,极善军略,才思敏捷,还有一双能够洞察一切的眼睛,单论洞察人心,恐怕当世无人能出其右者!”

  听到荀彧竟然对这个叫郭奉孝的有如此高的评价,曹操也是惊讶无比。

  要不是曹操知道荀彧的性格是那种实事求是的人,还会以为他是在自己面前故意吹嘘他好友呢。

  但就是曹操知道荀彧不会唬人,所以才感到惊讶。

  因为按照他所说,这个叫郭奉孝的简直就是个经天纬地之才啊。

  爱才的曹操这个时候急了,连忙道:

  “文若,此言当真?那个叫郭奉孝的真有如此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