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9
所以此时还在场的武将,都是没有经历过凉州战役的。
那么再这么往前一推,就属灵帝还在位时的灭羌之战了。
不过在场的大多数众将在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出世呢,所以自然是没有经历过那场战役。
这样一来,此次东征可以说是林枫麾下大多数将领的第一次真枪实战,这能不让众将心情激奋吗?
不过在激动的同时,众将也对薛仁贵投出了羡慕之色。
毕竟自家主公这时候询问薛仁贵对于东征有何看法,那肯定是有让他当此次东征元帅的想法的。
一个刚来的新人不仅被主公直接定为了军中的二号人物,而且现在看来还要被主公予以重任,众将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但是羡慕归羡慕,众将肯定不会不服的。
因为在场的众将对于林枫的忠诚度都为死忠,所以他们自然不会质疑林枫的任何决定。
况且由于满值忠诚度的影响,众将对于林枫有着一股近乎凡人敬畏神明般的绝对崇拜。
在他们看来,自家主公的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所以自家主公作出的任何决策,他们都会义无反顾的执行。灵
既然自家主公如此看好薛仁贵,予以其重任,那么众将也会信任薛仁贵,尽心尽力地辅助他。珑
这个无关乎众将对薛仁贵的信任,只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家主公的眼光,是绝对不会看错人的,所以在此基础上,才给予了薛仁贵信任。5
一旁的刘伯温、王猛听到主公有要考究薛仁贵的意思,也是眼神一凝,同时对薛仁贵有了几分期待之色。1
因为他们也想知道,这个被自家主公一上来就予以重任的新人,到底有何本领,能够得到主公如此厚爱。9
张居正则是一副淡淡的表情,好似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1
不过说的也是,张居正并不通晓军略,所以你让他听,也听不出个所以然。2
他只需要负责到时候东征大军的后勤保障就行了,至于是谁担任东征元帅,与他何干?4
薛仁贵听到自家主公有要考教自己的意思,也是放下了嘴边的酒樽,一副沉思之色。2
毕竟这个回答可是意味着薛仁贵接下来能够达到的高度,容不得半点马虎。4
片刻后。3
神情肃穆的薛仁贵问了自家主公一个问题:
“敢问主公对于当今的长安伪天子有何看法?”
为了以防万一,薛仁贵保守起见,先问了自家主公一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接下来他的回答方向。
同时,从这个问题的具体问法也能看出来薛仁贵一流的政治觉悟。
他对长安刘协的称呼是伪天子,而不是天子,就可见一斑。
因为他知道自家主公的目标一直是整个天下,最终的位置肯定是那个九五至尊之位。
所以长安的天子刘协对于自家主公来说,就是必须除掉的目标。
这个除掉并不一定就是杀掉,还可以用其他方法,但是皇位必须空缺出来。
所以知道自家主公志向的薛仁贵也是直接称呼刘协为伪天子,算是变相的向自家主公表了一下态。
一旁的刘伯温和王猛听到薛仁贵的这个问题,相互对视一眼,然后暗自点了下头。
没得说,他们自然也听出来了薛仁贵这个问题背后表达的意思。
由此可见此人是个聪明人,而不是那种单纯的莽夫。
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一定要做到有勇有谋,从谋这一方面来看,这个叫做薛仁贵的新人似乎不错。
这就是刘伯温和王猛在这一刻对薛仁贵下的一个最初的判断。
同时,这个问题也代表了薛仁贵很清楚东征的具123体目标,所以才会询问自家主公对于长安刘协的看法。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薛仁贵是个生性谨慎的人,并不是那种主公一问话就开始侃侃而谈的臣子。
至少他很谨慎,考虑的方面也很多,不孟浪,这个性格对于一个三军主帅而言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因为这种人不会由于一时的冲动而置大军于险境。
外加薛仁贵问出这个问题肯定是有相应的对策了,不然一个人是不会问一个他自己都没有后文的问题。
从这点又可以看出,眼前这个叫薛仁贵的新人,在片刻不到的功夫,就已经想出了东征的相关策略。
可见他是个有真才实学、才思敏捷的智将。
一个性格谨慎、考虑事情方方面面、有真才实学、才思敏捷且还有不错的政治觉悟的人,的确是一个三军主帅的优良人选。
想到这里,二人对于自家主公的眼光更加佩服了。
这眼光也忒毒了吧,随随便便的任命就是一个顶尖人才。
单论看人的眼光,即使是刘伯温和王猛这样的绝世谋臣,也自愧不如。
………………………………………………
二更,求订阅,求首订,求自订,求全订.
第117章林枫的顾虑,薛仁贵献策(求订阅首订自订全订)
不提刘伯温和王猛的内心想法。
林枫听到薛仁贵竟然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先是面露诧异之色,随后便满意的点了点头,露出了赞许之色。
因为薛仁贵这个问题直接问到了点子上,也是林枫自己内心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那就是如果东进消灭董卓,拿下关中之地后,当今的大汉天子刘协还有文武百官该怎么处理?
这一点也是林枫一直在考虑的,只不过很遗憾,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
所以他才想借此机会问问薛仁贵,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顺带考教一下。
当然,林枫这个考教是做给别人看的,他自己对于薛仁贵的能力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但是为了让其余众文武放心,林枫也就做了个考教给他们看。
这样也算是给薛仁贵一个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打消他人的疑虑,一举多得。
毕竟薛仁贵是林枫内心当中钦点的征东大元帅,只有众人都认可他、都服他,才能让他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征东的过程也才能更顺利。
此时听到薛仁贵提出的问题,林枫直感薛仁贵懂人心,心下也不隐瞒,直言道:
“其实这正是本王疑虑的地方,本王对董卓立的伪天子刘协自然是不承认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们。”
说到这里,林枫转而问道:
“仁贵有什么好主意吗?”
薛仁贵听到林枫的回答后,心下道:
“果然,主公对刘协果然有些拿不准主意。”
心下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后,薛仁贵回答道:
“主公,既然不知道如何处理,那我们就直接不处理不就好了?”
此话一出,刘伯温和王猛的双眼猛地乍现出一道精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林枫对此却是比较疑惑,问道:
“不处理?怎么个不处理法¨` ?”
薛仁贵拱了拱手,继续道:
“禀主公,不处理并不是意味着永远不处理,而是暂时不处理,或者是让别人代为处理?”
林枫听到此话,双眼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
不过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继续道:
“详细说说。”
“诺!”
薛仁贵拱手应是后,深吸一口气,这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主公,暂时不处理就是说我们暂时不要去管关中地区。”
“虽然关中地区是我们东进的必经之地,但我们也不是非要先打关中不可。”
“除了东出潼关、进攻关中外,我们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南下汉中。”
“从陇西郡走狄道一路南下,经过武都郡,就能直抵汉中了。”
“我们可以选择先进攻汉中,拿下汉中后,以汉中为跳板,便可南下进取益州了。”
“待我们拿下益州后,就可以顺江而下抵达荆州,到时候从益州和汉中两路进军,优先拿下荆州的北方门户南阳郡,这样就可以以南阳为跳板,彻底的进入中原的争霸中了。”
“而只要有益州和南阳这两块根据地,我们完全可以避开关中地区,对整个中原大地展开征伐。”
“待到时候将中原大地拿下后,区区一个关中,还不是随便拿捏?”
听完薛仁贵的分析后,林枫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对啊,我完全可以先避开关中,打别的地方啊,为什么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等到时候拿下整个天下除关中外的其他地盘后,区区一个关中还不是任我拿捏?
到时候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其余众将听到薛仁贵的分析后,也是流露出了赞许和佩服之色。
无他,因为他们知道薛仁贵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军中最为佩服的就是强者,非常纯粹,但又非常真实。
很显然,此时的薛仁贵已经得到了在场众将的初步认可。
刘伯温和王猛也是对视一眼,暗自点了点头,表达了对薛仁贵才能的认可。
至少此人是个有着极大宏观的战略眼光以及不受思维局限的优秀统帅。
林枫此时的思路也是被薛仁贵的一番话给打开了,不再局限于关中地区了。
不过一想起益州的崇山峻岭、天险关隘,林枫又是皱起了眉头,问道:
“仁贵,你说的这番规划虽好,但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益州天险关隘无数,易守难攻,怎么拿下益州才是个大难题。”
薛仁贵听到林枫的问话,早有对策的他立即答道:
“主公,想要迅速拿下益州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末将有一计能够快下汉中。”
“哦?是何计策,快快道来!”
林枫双眼一亮,惊喜问道。
“¨.回主公,末将得知益州牧刘焉已经派遣张鲁前往汉中,担任汉中太守。”
“而张鲁此人的母亲与刘焉有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做些文章,让刘焉与张鲁反目成仇,迫使张鲁割据汉中。”
“而到那时候,没有益州作为后盾的汉中,弹指可下!”
林枫听到这里,也是大喜道:
“若果真如仁贵你说的那样,那真是大善!”
想到这里,林枫吩咐一旁的锦衣卫,说道:
“将益州的情报拿一份给本王,尤其是关于张鲁和刘焉的情报。”
“诺!”
锦衣卫拱手应是,快步退了下去,去拿林枫要的情报去了。
待锦衣卫走后,林枫又问道:
“那仁贵你刚刚所说的让别人代为处理,是何意?”
薛仁贵点了点头,继续道:
“主公,让别人代为处理就需要靠锦衣卫了,只需要让他们在长安暗处操作,借董卓之手除掉伪帝刘协,则主公进取关中将再无忧矣!”
说到这里,薛仁贵语气一狠,双眼中流露出一丝狠辣之色。
仿佛突然间变了一个人似的。
薛仁贵这个变化也让在场的众人猛的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