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9
“薛帅,主公的书信我已经亲自送到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好,麻烦玄武指挥使了。”
“来人,请玄武指挥使下去休息。”
薛仁贵对外面的人高声喊道。
玄武却连连摆手,拒绝道:
“不可,薛帅。”
“在下还有主公交代的任务要做,就先走一步,不打扰薛帅了。”
薛仁贵闻言也只好点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本帅就不留了。”
“同时,多谢玄武指挥使了。”
“不敢,这是在下的任务。”
玄武笑了笑,随后便告辞了。
薛仁贵也是连忙叫了个亲军,让他去送送玄武指挥使。
虽然薛仁贵知道玄武指挥使不需要,但是不妨碍他这么做。
毕竟做不做是个态度问题。
如果有人在你这里做客,走的时候你却不送他,那其实是个很无礼的行为。
薛仁贵这么一个双商皆高的人,自然不会做出这种无礼的事情。
与同僚打好关系那是必须的。
待玄武走后,薛仁贵才拆开信封。
随后将信纸打开,看了起来。
大致浏览了一遍,薛仁贵就知道主公是要干什么了。
该说不愧是主公吗?
这等谋略,这等远见,薛仁贵就一个字:服!
两个字:很服!
薛仁贵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家主公在这种时刻,竟然在打关中的主意。
饶是薛仁贵,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
这个思维跳跃的太大了。
明明目标一直定的是益州。
甚至是连攻打益州的重要一步、汉中这个跳板也拿下了。
这一下子,明眼人都知道西凉军要打益州了。
结果呢?
自家主公直接来了句不打了。
转头去打秦岭那边的关中。
这一手声东击西玩得好啊。
薛仁贵都不得不叹服。
关键是玩的时机还很恰当。
刚好抓住了刚刚拿下汉中不久以及观众动乱这个时间点。
这个时间点上,整个益州绝对是最敏感的。
估计汉中地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成都那边都要吓死。
所以此时只要“声东”,东边必有反应。
而“击西”的话,估计西边根本就来不及反应。
或者说是压根就没有想到这层。
毕竟西凉军拿下汉中、攻打益州的意图太明显了。
益州又是各种备战。
战前的紧张氛围会让关中地区乃至天下诸侯,都会觉得西凉军是来真的。
一场益州大战是必不可免的。
到时候又有谁会想到,看似必定会发生的一场战争。
却只是一个幌子呢?
天下诸侯想不到,关中地区的势力也不会想到。
既然如此,一旦自家主公的“声东击西”计策成功实施。
整个关中,将弹指可定。
长安更是首当其冲。
拿下长安,基本上就等于拿下了整个关中。
难怪自家主公让自己走斜谷,直抵长安城下。
不过斜谷在哪里?
薛仁贵想到这里,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地图。
找了半天,才终于找到斜谷的位置。
当薛仁贵看到斜谷在地图上只标注了很小的一点字。
顿时惊为天人。
自然主公太厉害了,竟然知晓斜谷这条横穿秦岭的道路。
薛仁贵要不是在地图上比着找,还真不一定会看到斜谷。
而当薛仁贵仔细地看完斜谷的通道出口时,也是极为惊诧。
薛仁贵发现,这个斜谷的通道口,距离长安不过百里的距离。
快马加鞭,一个时辰就可到。
·· ·求鲜花·· 0
中途也没有任何关隘、城池,地形基本上属于一马平川的平原。
这简直就是突袭长安的最佳地点。
想清楚一切后,薛仁贵在心中再把主公吹了一通后,于是对外面的亲军说道:
“来人,传本帅令,半个时辰后,在大堂议事。”
“诺!”
半个时辰后。
众将都已经抵达。
在众人见过薛仁贵后,薛仁贵也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
“各位将军,这是主公今日来的密信,各位看看吧。”
话音刚落。
一旁的亲卫军就将薛仁贵手中的信拿了下去,传给了众人看。
半刻钟后。
待众人传看了一遍后,薛仁贵问道:
“各位将军认为主公此计如何?”
众将闻言沉思了一会儿,由李存孝优先开口道:
“主公此计甚妙。”
“完美的把控住了时机,还有人的心理。”
“在本将军看来,若按职工的计策行军的话,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看到李存希开口了,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薛仁贵看到现场有点嘈杂,连忙用手押了押,说道:
“本帅也是如此认为。”
“既然诸位将军都认为此计甚妙,那就这么定了!”
“暂时放缓进攻益州,先将重心移到关中去。”
“对了,此战…”
. ......... 0
薛仁贵话还没说完,李存孝直接上前,抱拳道:
“薛帅,末将愿担任先锋,北上关中,拿下长安!”
看到李存希开口后,其余人也是纷纷请战。
不过薛仁贵制止住了他们,说道:
“此地本帅亲自出马。”
诸将听闻此言,纷纷劝诫道:
“不可啊薛帅,您乃是三军主帅,岂能亲上战场?”
“是啊,要上也应该有我们上啊!”
“对啊对啊…”
听到众人的劝解,薛仁贵摆了摆手,说道:
“诸位,不必再劝。”
“此事就这么定了。”
“薛礼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的最好的方法。”
“李存孝将军武艺无双、威震天下,所以必须要坐镇汉中,威慑益州军。”
“同时也可以起到蒙骗天下诸侯的作用。”
“而薛礼不过一新人,还不为天下诸侯所知。”
“所以礼引兵离开汉中,不会引起任何诸侯的注意。”
“外加此去长安,很有可能遇到那飞将吕布,到时候少不了要交手一番。”
“所以必须要一员武艺能与吕布相当的人,前往长安。”
“礼虽不才,但还是有一定武艺在身,遇到吕布不说战胜,但应该足以自保了。”
“也就是说,北上长安的人,需要同时满足武艺能与吕布相当以及不出名这两点。”
“相信在场的诸位,没有人能比礼更合适了吧。”
听完薛仁贵此话,众人不再言语。
因为不得不承认,薛仁贵说的都是真的。
要同时满足以上这两点的,整个征东大军中,只有他们的主帅薛仁贵一人了。
在场的大多数人虽然都不出名,但武艺与那吕布,实在是差的太远。
至于李存孝嘛,武艺自然是碾压吕布,但是这知名度嘛….
西凉王麾下知名度最高的就属他了..
所以自然不符合“不出名”这个条件。
于是乎,众人也都默认了薛仁贵亲自北上长安的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