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9
有恶趣味的林枫,再次开始了他的恶俗之旅。
郭嘉在听完林辰关于天时地利的分析后,也是大感兴奋。
不容易!
终于能够找到一个可以说得上一起的同道中人了。
林枫:我吹我自己,结果成同道中人呢?
于是郭嘉迫不及待地对林枫问道:
“那林兄所说的人和,怎么理解?”
林枫喝了口酒,继续道:
“人和就更简单了。”
“顾名思义,就是西凉王治下非常和谐。”
“无论是百姓,还是西凉王帐下的那些文武。”
“西凉王治下,税率较低,比其余诸侯要低太多了。”
“外加律法森严、政治通明,百姓们生活的井井有序。”
“原先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恶霸等都“一七三”被西凉王一一肃清。”
“这些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毒瘤不存在了,西凉王治下怎么会不人和?”
“百姓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了,不缺吃、不缺穿,自然不会想着造反闹事。”
“甚至他们还会自主地保卫西凉王的政权,因为他们害怕换一个统治者来,他们又要回到过去朝不保夕的日子。”
“而当其余诸侯治下百姓都知道西凉王治下百姓的待遇后,自然会心向往之。”
“到了那时候,西凉王所到之处,百姓们无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军。”
“郭兄,你说说看,这是不是人和?”
“啪啪啪!!!”
“妙,妙,妙!!!”
郭嘉听完后鼓起掌来,嘴里也是止不住的夸赞。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林兄果然是有大才之人。”
“奉孝我心服口服!”
林枫对郭嘉的夸赞,也是回礼道:
“郭兄不必如此,想必郭兄的看法会比我更加深刻、全面。”
“吾就是在这儿抛砖引玉了。”
郭嘉听到这话,苦笑道:
“挖苦我是吧?”
“你这哪里是砖,让我如何引玉啊。”
“至于什么高深的看法,还真没有。”
“我的分析内容,可没有林兄你所说的那么详细、具体。”
“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郭嘉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林枫对此也没有回应。
因为他相信,以郭嘉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就这时候感叹一会儿。
相信要不了多大一会儿,就会忘个一干二净。
然后重新做回自己的“鬼才”郭奉孝。
果不其然。
没多大一会儿功夫,郭嘉就从感叹中回过神来。
只见他炯炯有神的看着林枫,问出了一个问题:
“林兄,那你可知书店意味着什么吗?”
“书店?”
林枫故作疑惑,摇了摇头,说道:
“书店不就是看书的地方吗?”
“能意味着什么?”
郭嘉看到林枫这个茫然的表情,无语道:
“林兄,拜托你装的时候能装像一点。”
“这样也许我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会相信。”
“但是你这演技,嘉都无力吐槽了。”
林枫听到郭嘉没上自己的当,也不尴尬,哈哈一笑道:
“哈哈哈哈哈!”
“开玩笑的啦!”
“主要是郭兄刚刚一直在考究我,难道就不许我考验郭兄一次?”
郭嘉听到这话,也是想起来一直都是自己在问林辰问题,而林辰从来没有问过自己问题。
想到这里,郭嘉不好意思道:
“抱歉了,主要是嘉听林兄的一分析,一下子听入迷了,没有反应过来。”
林枫也不在意,摆了摆手,说道:
“没事,那不知郭兄对书店这事怎么看?”
郭嘉闻言突然满脸正经之色,说道:
“书店这个新兴事物,的确让人感到新奇。”
“但是要深究其中的话,恐怕就会让人毛骨悚然。”
林枫听到这话,也是来了兴趣,说道:
“哦?毛骨悚然?”
“怎么个毛骨悚然法?”
“郭兄能具体讲讲吗?”
郭嘉咳嗽了一声,开口道:
“首先,书店它的形成是必须要有书的,不然怎么能叫书店呢?”
“而书这东西,自古以来就是稀有至极。”
“大多数都藏在各大世家大族的手里。”
“外人想看都没门。”
“这也导致了书籍从古至今,都非常宝贵。”
“而想要看书,更是难如上青天。”
“而西凉王治下竟然有书店这种由书籍组成的店铺,简直是匪夷所思。”
“这也就意味着,书在西凉王治下,并不稀缺,相反是随处可见。”
“不然不可能有专门销售书籍的店铺。”
“也许书籍在西凉王看来,就只是一件类似于丝绸、陶瓷的商品罢了。”
“这个就太离谱了!”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
“西凉王为什么能把书籍当作商品,就是因为书籍在他治下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这就是说明,西凉王一定掌握着能够大批量造书的方法。”
“而这个方法,就是西凉王敢于大肆屠杀世家的底气。”
“反正我有大批量造书的方法,然后用大量的书籍开砸,砸都能砸出一大批人才。”
“而西凉王能有这些人才的辅助,自然就不需要世家的辅助了。”
“也就是说,世家对于人才的把控这一点,所以西凉王而言,没有任何作用。”
“因为西凉王完全不需要那些世家提供的人才帮助。”
“那么自然而然,西凉王就可以大肆的屠杀世家,哪怕是跟全天下世家彻底站在对立面,也在所不惜。”
“因为西凉王根本就无所畏惧。”
“一个连人才都不缺的西凉王,再加上刚刚林兄你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西凉王早已大势成矣。”
“整个天下,必被其所得!”
听到郭嘉挡着自己的面疯狂夸赞着自己,饶是林枫脸皮厚,也有些经不住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郭嘉对自己还是非常看好的。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因为郭嘉看好自己,外加郭嘉不远万里的来到西凉。
结合这两点,林枫基本可以判断出郭嘉是准备来投靠自己的。
想到这里,林枫不妨透露他一些事情。
“那个..奉孝兄,其实有一点我要跟你说,西凉王为了将这些书籍作用最大化,推行了一个新的教育制度.. .”
郭嘉听到这里,满脸疑惑,但还是好奇问道:
“哦?什么制度?”
“yi务教育制度。”
“yi务教育?”
郭嘉听到这个完全陌生的词语后,愣住了。
随后问道:
“林兄,这yi务教育,是何制度?”
“能说说具体内容吗?”
林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郭嘉一个问题:
“郭兄,那你知道,如今大汉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吗?”
郭嘉听到这话,毫无犹豫道:
“这个自然是知晓。”
“不就是察举制度吗?”
“这个制度不是已经延续几百年了吗?”
林枫听到这里,继续问道:
“那奉孝觉得这个制度好还是不好?”
郭嘉听到林枫这个问题后,沉默了。
因为他还是头一回听到有人质疑察举制度好还是不好的。
不过郭嘉在心下沉思了片刻,琢磨道:
“察举制度肯定有其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