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说话间,车子已经开到了一座外形宏伟的大门前。
黑海造船厂。
哪怕还没进入厂区内部,二人都能透过车窗隐约看到远处高耸的船用起吊机。
不难想象在十来年之前,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开工场面。
然而如今却已经是门可罗雀。
甚至在大门口的水泥路面上,都已经生出几道明显的裂纹,几缕杂草从其中探出头来,在风中坚强地摇摆。
一名持枪哨兵走过来,但显然并没有什么警惕性,甚至都没把枪端在手里。
吴懿范把早就准备好的通行证递了出去,很快就被顺利放行。
去年他们就曾经来过这里,当时是准备试试能不能把那艘半完工的航母给买下来,但最后发现是自家人打自家人,而且时间也不够准备材料,最后只好作罢。
但他们这次前来却另有目的。
进入大门之后,老吴掏出手机,很快打通了一个电话。
“走吧,直接去舾装码头。”
结束通话之后,他对旁边的燕勇说道。
尼古拉耶夫船厂的很大,面积几乎相当于东欧地区常见的小镇,因此二人兜兜转转,花了足足十几分钟时间才终于找到吴懿范所说的地方。
一名穿着西装的灰发老人正站在一处高台上,看着远处靠泊在岸边的几艘半成品舰艇。
其中最显眼的,自然当属瓦良格号。
由于已经在海水里泡了将近十年,因此舰体表面已经明显蒙上了一层锈迹。
当然,就一艘六万多吨的巨舰来说,这并不会对舰体本身造成影响,只要后续完成除锈即可。
但是,海水映照下斑驳的外表,仿佛在映衬着那个超级大国的落幕。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很高兴再次看到你。”
老吴从副驾驶上推门出来,大步来到那人身后。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黑海造船厂高级工程师,参与过苏联时期全部的两艘1123型和7艘1143型航空母舰的研发和建造工作,也是1143.5、1143.6和1143.7三艘航空母舰的项目负责人。
二人早在老吴刚到二毛这边的时候就曾经接触过,而在他从常浩南那边正式领到“友谊计划”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资深航母设计师。
“你好,吴。”
巴比奇走上来跟他握了握手:
“你也是过来接收这艘航空母舰的么?”
巴比奇重新看向远处的瓦良格号,眼神深处充满了复杂的神情。
对于他来说,后三艘1143型航母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但1143.5号在解体时已经基本完工,最终被开往俄罗斯,而1143.7号只完成了大约30%,甚至没能走下零号船台,最后被西方略施小计而拆除。
只剩下最后这艘1143.6仍然留在黑海岸边,一停就是8年。
联盟刚刚解体那段时间,巴比奇也曾东奔西走,想过要把这艘船完工。
但正如马卡洛夫厂长所说的那样,他很快意识到,在失去整个联盟的产业体系之后,这已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了。
因此,看到这艘船如今将要被华夏人拉走,他在不舍的同时,倒也有些欣慰。
尽管买家说是要去建造海上游乐园,但这显然属于极不走心的托词。
买回去,八成是要继续建造的。
再说,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真去当海上乐园,也总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最后被拆解要好。
“不,买下这艘航空母舰的人跟我没有关系。”
吴懿范摇了摇头:
“我这趟来,是想要带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更有价值的东西?”
巴比奇有些好奇地看了一眼稍矮自己一头的老吴:
“你是指那艘巡洋舰?还是那两艘气垫船?”
他说的巡洋舰,是1164型巡洋舰的四号舰,已经完工了总体工程的96%,相比于需要回去续建的瓦良格号,那艘船甚至可以在本地缝缝补补之后勉强开走。
至于气垫船,自然是同样已经完工90%的两艘欧洲野牛级大型气垫船,目前希腊海军正有意求购。
但问完之后,他还不等后者回答,就自己否认道:
“不对,它们不可能比瓦良格号更宝贵……”
吴懿范听罢也笑了笑:
“我说的当然不是那些旧船。”
实际上,他之前确实通过常浩南询问过,上面对于黑海造船厂其它几艘没完工的舰艇有无兴趣。
但最终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在即战力方面,华夏已经订购了四艘956型驱逐舰,其中前两艘已经完工,马上就要回国入列,并不急于再花高价购买一艘虽然战斗力更强,但在技术上并无代差的主战舰艇。
至于大型气垫船,国内倒是确有需求,但在眼下制海权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显然不是当务之急,没必要跟希腊人去抢。
巴比奇并未回话,只是看着吴懿范,等待他接下来的回答。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
稍作停顿之后,吴懿范用带着些许蛊惑的语气继续道;
“如果我说,我这里有个机会,能让你亲自完工那艘航母……你有没有兴趣?”
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厂打包带走
大家都是聪明人。
而且,巴比奇是知道吴懿范身份的。
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底细,但至少知道他其实是个华夏人——
这也很好理解,你都想把别人拐到国内去了,除非采用闷棍加麻袋这种传统手艺,否则总得交点底才有开始谈的可能性。
再说,这种事情也瞒不住。
你一个布里亚特人花大力气从二毛请个人去华夏工作……
骗鬼呢?
国际主义精神也没有这样的。
因此,当老吴说出刚刚那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理解了这句话里面的意思。
这是想要把自己连同那艘航母一并带走。
如果单从工作角度来讲,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华夏人而言,瓦良格号说是完工进度有60%,但后来实际上被人偷偷进去破坏过动力舱设备,船厂职工这些年也没少监守自盗,管线电缆什么的基本已经烂的烂丢的丢,其中一些问题甚至需要重新切割开甲板才能处理。
尽管最后中标的那批华夏人是连着大批技术资料一起买回去的,但是任何一个搞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手里拿着图纸,跟有老师傅手把手带,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個概念。
而对于巴比奇本人来说,前往华夏,也几乎是完成自己梦想的唯一途径。
在联盟解体以后,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都不可能在可见未来内单独造出一艘航空母舰。
俄国人或许还能生产出大型潜艇和破冰船,可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而有可能建造航母的国家,无论英国、法国还是美国,尽管都对他抛出过橄榄枝,但显然不可能让他一个仍然留着苏联护照的人介入到军舰生产过程中。
剩下的就是华夏和印度……
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
从生活,以及感情角度上,巴比奇还是有些犹豫的。
他已经在尼古拉耶夫工作了近40年,大半生都奉献给了这片黑海岸边的土地,现在突然要抛弃这一切,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还面临语言、生活习惯、工作保障以及与亲人分别等诸多问题……
看着低头沉默不语的巴比奇,吴懿范也很快意识到了他的顾虑。
“尊敬的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对于像你这样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劳务派遣把你送到国外就不管了,而是还有一整套伴随的保障制度,保证你,和你的同事们生活条件不会联盟解体之前的水平。”
这句话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待遇什么的还在其次,关键是“你的同事们”。
意思是此前就已经有人过去了?
以至于巴比奇刚刚还充满迟疑的眼神瞬间带上了好奇。
不过,即便作为技术人员,他也深知这种情况下不能表现的过于急切,因此并未急于开口,而是等着吴懿范接下来的话。
然后,后者在这方面更是老狐狸了,在勾起了巴比奇的兴趣之后,他直接来了一手欲擒故纵。
老吴转身看了看远处停靠着的那艘军舰,一边朝着那边迈开步子一边话锋一转,询问道:
“现在可以去一号码头那边看看么?”
他们现在正在舾装码头的边缘位置,可以看到这里的全景。
而一号码头则是舾装瓦良格号的地方。
“可以。”
突如其来的话题转折直接把老同志搞得一愣,旋即点了点头:
“我们厂还在跟律创集团做交接,如果要上船,还是得取得对方的同意,不过只是在码头逛一逛的话,还是没问题的。”
“走吧,那就上车?”
吴懿范回过头,带着身后的巴比奇重新坐上了停在不远处的小轿车。
照理来说,舾装码头内部这种地方是不应该允许外部车辆随便进入的。
不过在这会,除了门口的哨兵还算稍微有个样子以外,也早就没什么人去管了。
坐在后座的巴比奇只是刷了个脸,就被畅通无阻地放行了过去。
“我草,这船可真TM大……”
不需要装成外国人的燕勇直接用汉语下意识感叹道。
之前他们曾经试图拍下来过瓦良格号,但基本属于临时起意,并未在如此近的距离上观察过这艘船。
而仅仅从远处看的话,是很难切身体验一艘航空母舰所带来的压迫感的。
主要是苏式舰艇倾向于低干舷设计,因此码头高度也相应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一艘超高干舷、船体外飘、还有滑跃甲板的航空母舰,几乎要把头仰到天上去才能看到全貌。
哪怕是更大一些的集装箱船或者油轮,也很难带来这样张牙舞爪的感觉。
巴比奇听不懂汉语,但即便只从语气和感情,也能猜到燕勇在感叹些什么。
“这还只是一艘中型航空母舰,如果排水量8万吨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能够照常建造的话,那么现在应该已经服役了……肯定要比这艘船壮观的多。”
“可惜,现在手里有大型航空母舰的,就只剩下美国海军了……”
吴懿范敏锐地察觉到了巴比奇语气中的惋惜和落寞。
“我想,会有机会看到的,在瓦良格号之后。”
他作为一个倒爷,当然不可能知道华夏海军那边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样子,甚至都不确定在续建瓦良格号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项目计划。
但在这种时候,重点显然是顺着巴比奇的意思打感情牌。
至于牌的内容是真是假,反而是次要的。
果然,对方总算是沉不住气了。
“对了,吴。”
巴比奇把目光从写着“ВАРЯГ”的铭牌挪到了老吴身上:
“你刚刚说,我的同事们?”
“难道已经有黑海造船厂的工程师前往华夏了么?”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