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机的合作伙伴
作为一个前阿古斯塔公司的技术人员,科伦坡对于直升机在头顶掠过时候的效果还是有概念的。
直升机存在两个特性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噪声源。
涡轴发动机发出的高频噪音虽然尖锐刺耳,但在发动机舱经过必要的降噪隔振设置之后,已经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而桨叶作为升力的来源必须裸露在外,其翼尖在空气中同时做高速切向运动和高频垂直方向振动,从而产生“突突突”的中低频脉冲音。
这是目前还没找到办法解决的。
也是制约高端商用直升机市场扩张的主要因素——
低频噪音的衰减速度更慢,而且更容易造成人耳的强烈不适,对于乘客,乃至周围的地面人员来说相当不友好。
因此,这也是直升机产业最近一些年主要希望能改善的方向。
阿古斯塔公司眼下的招牌产品,A109直升机,作为一架3吨级直升机已经算是动静很小。
但是跟刚刚飞过去的那架原型是海豚的直升机相比,差别还是比较明显。
单纯的声音小还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它的声音相对比较柔和。
尤其是那种能穿透耳膜的中低频脉冲音要弱很多。
以至于他刚才一直沉浸在思考中的时候,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意识到有一架直升机正从正头顶飞过。
新舟60的低噪声设计原理他清楚,是靠两个螺旋桨声音的相位差进行抵消。
但这种降噪效果只在机舱里面有用,在机舱外面的效果就是比较差的。
况且直升机只有一个主旋翼,也没条件使用类似的原理。
所以,很可能是用上了什么更加独到的降噪技术!
当然,科伦坡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耳朵当成严格的判定依据。
“听上去声音小”只能算是一种直观感受。
耳感音量跟与声源之间的距离、背景底噪乃至环境条件都有关系。
具体情况如何,还是得更具体地了解过才能清楚。
想到这里,他有点闲不住了。
镐飞集团对于他们这些合作伙伴的活动限制不大,但也不意味着能随便往试飞过程中的内场乱跑。
所以思索片刻之后,他当即转身,示意莱佐跟上自己,然后朝着603所的方向走去。
在科伦坡的印象里,这個位于镐京的研究所主要是负责大中型固定翼飞机的研发。
此前他也没在这见过直升机。
作为第一个和华夏开展项目级深度合作的西方航空企业,芬梅卡尼卡集团已经被航空工业总公司列为了“国际战略合作伙伴”。
对于科伦坡一个意大利人来说,确实不太容易理解这些形容词中蕴含的具体含义。
但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他可以不用预约,直接去找603研究所的所长或者镐飞集团董事长这样的中高层干部。
……
不久之后,两个意大利人来到了603所所长周永航的办公室。
“科伦坡先生?”
周永航看到来人,连忙起身迎接。
“周先生,很抱歉冒昧前来打扰。”
科伦坡主动和周永航握了握手,表现的相当客气。
两个人的英语口音都比较重,不过倒也能相互听懂,可以你直接交流。
现如今他,甚至包括他妻子安妮·科伦坡的地位都跟航空产业对华合作高度绑定,所以两边绝对属于深度利益捆绑。
简单一番寒暄之后,心里憋着事的科伦坡直接进入了主题:
“我刚刚在试飞基地那边,看到了一架正在试飞的直升机,那个也是你们公司的产品么?”
面对这个问题,周永航愣了一下。
他当然知道冰城那边过来试飞新型直升机的事情。
但在航空工业系统这套体制下,“你们公司”这个描述该怎么定义,确实是个问题。
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他才开口解释道:
“我们镐京飞机工业集团目前没有直升机业务,那架飞机来自冰城飞机工业集团,不过我们都是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
好在芬梅卡尼卡集团的情况也差不多,所以尽管两边的英语都比较生涩,但科伦坡还是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看上去,那应该是一架海豚的改进型?”
虽然科伦坡之前就看了出来,但他总归需要找些话题过渡。
否则就太生硬了。
“没错。”
周永航点了点头。
“我们国家在80年代末从法国引进了海豚直升机,以及配套的阿赫耶发动机技术资料,还有出口许可。”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实际上冰城飞机的公开资料上就写了这些。
只不过过去很少有人关注这种法国直升机的复刻型号罢了。
“还有出口许可?”
科伦坡回想起刚刚那架飞机两边的短翼,还有掠过自己头顶时候的声音。
他突然觉得,法国人恐怕迟早要为此后悔。
“没错,当年我们可是花了好大一笔钱。”
周永航点起一支烟,笑着回答道。
“阿赫耶发动机的油耗可是相当不乐观啊……”
出自职业习惯,科伦坡几乎下意识地开始diss起自家竞争对手。
“没办法嘛,十来年前,我们的直升机工业几乎一穷二白,肯向我们转让技术的只有法国人。”
周永航当然不可能为了这点事反驳什么,再者科伦坡说的倒也是实话。
“不过我们也在一直改进这个型号,相信您也已经看见了。”
科伦坡总算等到了机会,当即询问道:
“这样的话,周先生能否帮我联系一下,负责研发那架直升机的技术人员?”
如此直球的请求让周永航相当意外。
照理来说,从去年年中开始,基于新舟60项目的合作双方就已经从镐飞集团和阿古斯塔公司升格成了双方的母公司,科伦坡自然可以和冰城那边进行联系。
不过航空工业总公司毕竟是国防科工委下属的国有企业,在商业逻辑之外,很多时候还得讲一手纪律。
“根据我们的规定,正在负责具体型号研发的同志不能私下和外籍人员联系。”
“不过科伦坡先生您放心,见面肯定还是没问题的,就是您得先向我们总公司提交一个申请,这样就不算私自联络了。”
科伦坡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倒也不急这一时。
于是在询问了一些申请提交的注意事项之后,就带着莱佐离开了办公室。
“老大,你是准备在直升机项目上和他们加深合作?”
上车之后,坐在驾驶位上的后者一边发动车子一边问道。
“现在么……只是初步接触一下,还不能说具体准备做什么。”
科伦坡摇了摇头,并没有把话说的太死。
当然,他实际上是有这个想法的。
芬梅卡尼卡集团的业务多种多样。
而其中科伦坡本人最熟悉、也最热爱的,自然还是直升机。
并且,他毕竟出身阿古斯塔集团,对于老单位的实际影响力总归要大一些。
更重要的是,眼下阿古斯塔集团正计划研发一种跨时代的6吨级中型直升机。
要求在安全性、舒适性和速度上都超过市面上的现有型号。
目前在跟贝尔和韦斯特兰两家公司谈合作。
但是都不太顺利。
两边都觉得阿古斯塔提出的性能指标太高,无法控制项目风险。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找到第三个可靠的合作伙伴,那么对于公司,以及对于科伦坡个人来说都是好事。
第516章 成为国际供应商!
另外一边,送走了两人的周永航也没闲着,而是马上给上级打了个内线电话。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常浩南一样直接联系到丁高恒本人。
所以这个电话只能打到航空工业总公司层面。
他很快把相关情况跟负责对外合作的领导进行了汇报。
实际上,周永航并不太懂直升机,也没怎么专门了解过那个正在隔壁试飞的型号。
毕竟试飞业务属于试飞院负责,603所眼下正忙着新舟60最后的试飞取证任务,以及歼轰7A的改进工作。
但是科伦坡这一波,属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直球。
有鉴于之前双方合作研发新舟60的情况,意大利人这次恐怕也是带着差不多的想法。
当然,对方在直升机领域的底蕴深厚,而且已经是打出过名声的成熟品牌,所以具体合作方式跟新舟60肯定存在区别。
至少不会是意方只出钱和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
估计是华夏这边不声不响搞出了什么直升机领域的关键技术,而这个技术对于阿古斯塔公司恰好非常重要。
电话那边不出意外地给出了可以进行接触的指示。
不过,具体能不能合作,要以何种方式合作。
那就不是航空工业总公司这個层面能够确定的事情了。
……
甚至在科伦坡回到住处,开始动手提交申请之前,这件事情就已经被怀国莫交到了丁高恒的案头上。
自从去年负责引进伊尔76开始,前者就几乎成为了专职负责对外合作的副部长。
丁高恒从旁边的桌上戴起眼镜,翻开报告。
纸面上的墨迹还没有完全干透,可以看出这是打印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这里。
“芬梅卡尼卡集团……直升机业务合作……”
提交给他这个层级领导的报告,自然突出一个言简意赅,不可能做出那种把重点内容夹在某两个不起眼表格中间的事情。
所以丁高恒没花多长时间,就看懂了报告中的要点。
他已经在科工委当了十几年主任,对于这类事情,自然很快打好了腹稿:
“航空领域的合作嘛,确实可以加深一些。”
“另外,这件事情具体怎么谈,可以交给冰城飞机工业集团那边判断,最终决定之前上报即可。”
把报告放回桌上,丁高恒抬头看向坐在旁边沙发上喝着水的怀国莫。
后者没有马上开口回话,显然是非常熟悉丁高恒的习惯,正在等着他的进一步说明。
“不过,有几个要求需要注意。”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