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18章

作者:十月廿二

  “Tore Supra装置本身为人类聚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其升级工作是ITER从纸面研究阶段向工程设计阶段过渡的重中之重,希望各位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相关问题,尽最大努力保障计划时间表按预期推进……”

  “……”

  罗伯特·赫尔本来被点名针对还有点尴尬加恼火,但听见彭觉先这一顿吹捧,又顺过不少气来。

  转过头来一想,觉得被反驳的理论又不是自己提出的,完全没理由觉着丢人。

  反而如果借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率先提出修改方案,那岂不是能稳稳压住别人一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

  华夏人提出的新理论是对的。

  想到这里,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讲台后面正在收拾东西的彭觉先。

  “既然大家对此都没什么异议,那么我宣布本次会议暂停。”

  赫尔敲了敲话筒,果断做出决定:

  “具体恢复时间将综合各代表团的意见再行确定,届时会在ITER官方网站上发布正式通知……”

第1395章 这下触发法国基因了

  因为一份报告而导致休会,还是不定期休会,别说是刚成立没几年的ITER,就算放眼整个人类科学史,也算是不太多见的场面。

  但既然发言者和东道主都已经同意,其它人倒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与其这样乱糟糟地继续下去,还不如花上几天时间整理思绪,或者是找机会跟华夏代表团讨论一下。

  尽管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看似仍然遥不可及,但哪怕只从最狭隘的角度考虑,一项全新的理论也会催生出几十上百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至于跟在后面的灌水之作,则更是如过江之鲫般数不胜数。

  甚至有很多时候,一整个方向的研究,都是在吃某个天才前辈的老本。

  因此,彭觉先刚合上笔记本电脑,就被一群神色各异的学者团团围住。

  美国人的问题比较直白:

  “彭教授,您提到的螺旋场调制是否需要重新设计磁体线圈?”

  俄罗斯代表则更关注数据来源:

  “这些波形是否基于EAST的实际运行?”

  意大利人则充分扮演气氛组的角色,不知道从哪掏出个相机来给这一幕拍照……

  黄知涛缩在记录席上疯狂敲击键盘,单身二十五年练出的手速甚至有些跟不上各国代表的热情,余光瞥见森田康弘带着两名助理快步离场,灰白头发在走廊拐角一闪而逝。

  而本该紧随其后的儿玉敏雄却逆着人流从外面回来,并挤到华夏代表团附近,用生硬的中文搭话:“方先生,贵方是否需要日语翻译?我大学时辅修过汉语言……”

  “感谢,但我们的翻译足够专业。”

  方鉴明微笑着将人挡在三步之外,后背已渗出冷汗——日本代表团显然急了。

  与此同时,森田康弘在走廊里堵住了正在前往洗手间的赫尔:

  “JT60SA的磁约束优化方案已经通过初审,但如果贵方有相关需求,后面也可以进一步调整方案……”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有点不着边际,但赫尔心里跟明镜一样。

  日本人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他刻意加快语速:

  “放心,已经达成的合作协议不会更改,至于方案调整……现在讨论这些为时尚早,毕竟还不能确定华夏那边的新理论就是正确的,后面如果有相关需要,我们会再次安排新的见面……”

  这番表态虽然有些官腔,但意思倒是跟之前森田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让后者多少松了口气。

  却并没有注意到,对方提到的是“已经达成的协议不会更改”——

  还没签字的内容可是另一回事。

  赫尔此前力主和东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所展开合作,并不是他有多喜欢日本人,单纯是因为ITEA,或者说WEST的升级有求于人而已。

  现在有了其它选择,他自然要骑驴找马,做两手准备……

  直到两个小时之后,彭觉先才终于得以从会场脱身。

  上车之后,他几乎立即解开领带瘫进座位,揉了揉因为长期熬夜而血管砰砰直跳的额角。

  这个时候,方鉴明也跟着坐到旁边,手里还拿着杯尚未开封的咖啡:

  “罗伯特·赫尔刚刚找到我,说希望能跟我方单独会谈,时间和地点都由咱们确定,您看……”

  原本已经有点打瞌睡的彭觉先顿时清醒过来:

  “赫尔?”

  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不是奥兰迪?”

  方鉴明摇摇头:

  “近水楼台,奥兰迪那边还未必知道会场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彭觉先心说自己好像触发了法国人的某种天赋,不然实在很难解释对方为什么倒戈如此之快。

  接着转头看向身后还没从震撼中回过味来的黄知涛:

  “小黄,你把会议记录给我看一下。”

  之前的高频率问答让他的脑子都有些过载,现在需要总结一下各国代表的立场倾向。

  “啊?哦……”

  黄知涛赶紧掏出电脑,打开了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记录文档。

  一目十行地扫过一遍之后,彭觉先深吸了一口气:

  “回复赫尔,就说同意会谈,安排在今天下午一点钟。”

  方鉴明点头,刚准备起身回复,就又被叫住:

  “还有,你去按照常院士传过来的预测模型准备三套不同比压力下锯齿行为的预测参数,精度控制在±3%左右,我休息一段时间,午饭时候叫醒我……”

  “……”

  ……

  当赫尔踏进顶层的小会客厅时,茶几已摆好了三组密封档案袋。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几乎属于明牌交流,加之时间紧张,所以只是一番简单寒暄之后,便很快进入正题。

  “我刚才看公告,好像明天有一次Tore Supra的临时测试?”

  彭觉先晃着咖啡杯轻笑。

  “例行的数据采集而已……没办法,你提出的新理论实在过于……新颖,需要重新获取很多数据才能验证其合理性,”

  赫尔叹了口气,但紧接着便图穷匕见:

  “不过,如果贵方能提供更加具体的工程方案,那倒是可以明显缩短测试周期。”

  对于这番试探,彭觉先表现的不置可否,甚至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颇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

  “恕我直言,赫尔院士。”

  他上半身微微前倾,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

  “按照我们最早达成的约定,日本代表团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今天的会议上,更不应该参与ITEA第一个周期的测试分配……”

  赫尔什么场面没见过,当然明白对方背后的意思。

  但他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不可能这么早就明确给出什么承诺。

  于是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东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所是以帮助Tore Supra升级条件,才得以加入到第一个周期的测试当中,这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当然,如果华夏方面能够取代上述作用,帮助WEST的升级改造工作顺利完成,那么自然就没有这些事情了。”

  第一轮交锋下来,双方已经初步了解了各自的条件。

  彭觉先干脆挑明:

  “这样吧赫尔院士。”

  他指了指桌上的三份文件:

  “我方根据新的理论模型,对几个不同比压力下的锯齿行为做出了预测……在高约束运行条件下,锯齿崩塌时混合半径接近于装置半径的57%,并且崩塌行为会导致芯部电子温度下降10-45%不等……当然还包括一些其它的参数,贵方可以拿回去自行验证。”

  这个意思很明确。

  如果Tore Supra装置测试出的结果跟预测一致,那就基本可以说明理论模型准确。

  或者,至少比过去的不完全磁重联模型更准确。

  赫尔几乎是下意识地伸手。

  但彭觉先眼疾手快,先行按住了档案袋:

  “完成验证之后,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那么我方需要额外60%的测试时间……别摆出这种眼神,踢掉日本人之后你们还能多出40%分给其它几个国家,怎么算都是不亏的。”

  “另外我听有传闻说,东芝重工为JT60SA定制的离子源……热负荷测试好像没达标?”

  后半句话来的十分突然,让赫尔有些不明就里:

  “什么意思?”

  “意思是,就算理论层面一切顺利,相关设备也必须保质保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彭觉先进一步解释道:

  “偏滤器、离子加热设备和超导磁体系统必须从庐州采购,否则我方不予保证升级之后的效果。”

第1396章 《庐州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什么鬼?》

  托卡马克装置的运行,自然不是设定好参数之后随便按个按钮那么简单。

  尽管高能等离子体真正能够维持稳定的时间只有不足十分钟,但无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启动后的升温过程,都颇为复杂而漫长。

  更是还要考虑到法国人的传统效率。

  因此,当Tore Supra完成全部测试项目,已经是足足两个月之后。

  好在ITER已经算是注册过的正牌国际组织,各成员国都在此设有常驻机构和人员,足够维持一个十几人规模的代表团长期停留。

  否则,光是延期两个月所牵扯到的各种行政手续,就足够让人喝上一壶了。

  “赫尔院士,我们已经整理出来了最近两个月Tore Supra装置的运行日志。”

  塞尔吉奥·奥兰迪没有敲门,而是径直走入了罗伯特·赫尔的办公室。

  说着把一薄一厚两份文件分别搁在对方面前:

  “厚的这份是我们自用的完整版,包括三轮九组测试的全部数据,以及跟华夏方面预测结果的数学对照……薄的是简略版,删掉了整个后半部分和一些敏感参数,给各国代表团参阅。”

  实际上,直到此时,前者都还感觉有些恍惚。

  原本,他以为自己负责的ITER和对方负责的磁约束聚变研究所会在Tore Supra升级的合作对象选择上出现分歧。

  哪怕不说大战三百回合,也得妥妥地吵上一阵子。

  结果,在几乎所有人都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赫尔的口风突然发生了180°变化,义正词严地表示应该根据各国展现出的实际研究水平,而非单纯依靠过往经验做出选择。

  外人要是看见那斩钉截铁的架势,恐怕会以为之前坚持要跟日本合作的罗伯特·赫尔是另外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当然,奥兰迪很快也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这个时候对方已经华丽转身,给自己建立起了理中客的形象。

  他要是再纠缠不休下去,反倒显得自己不顾大局了。

  虽然赫尔最近每周都要在卡拉达舍研究中心待上三到四天,可以说是除去奥兰迪以外最了解测试结果的人。

  但此事毕竟关乎重大,所以他还是细细翻阅了一番,最终停在写着结论的那一页上。

  “最大误差不超过2.5%,数据拟合程度大于0.98……”

  赫尔盯着两个最关键的数字看了许久,然后叹了口气:

  “真是疯狂……”

  又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抬起头:

  “教授,你确定ITER那边不存在泄露Tore Supra运行参数的渠道?”

  这是相当严重的指控,奥兰迪登时就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