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67章

作者:泡泡的猫

  “第一次武解元胜出。”

  李师师眼波在武松身上停了片刻,继续说道:

  “第二局,比填词。”

  “奴家以‘别离’为题,以‘鹧鸪天’为词牌。”

  “最后胜出者,奴家亲自吟唱。”

  《鹧鸪天》是词牌名,和诗文不一样,有固定的格式,所以叫填词。

  在宋朝,写词相当于后世的流行歌曲作曲。

  所以李师师才说,最好的一首词,她会唱出来。

  听到这词牌,武松摇头一笑。

  何运贞问道:“哥哥这是何意?莫非就有了?”

  “嗯,我已经作好了。”

  这话被旁边的李成筹听到,顿时生疑。

  “王公子,今夜诗会乃是为了展示各自才华,你为何事先将题目泄露?”

  王禄皱眉不悦道:

  “泄露?泄露与谁?”

  李成筹指着武松说道:“花魁娘娘刚刚出题,这武松就说已经作好。”

  “如此这等,不是泄露,又是甚么?”

  这么一说,大家都有意见了。

  说好了一起比试文采,结果王禄和武松作弊,这谁能服气。

  “诗会之上作弊,那科场舞弊也是必然。”

  “王公子今夜不解释清楚,我等到贡院检举武松行为不端。”

  群情汹涌,都指向武松,却没有人敢说王禄。

  武松摇头笑道:“王公子是户部侍郎之子,我是清河县平民出身,他为何与我作弊?”

  目光看向李师师,武松继续说道:

  “至于花魁娘子,我武松何德何能,能让她为我泄题?”

  李师师开口道:

  “诸位举人,奴家与武解元从未见过,哪来的泄题?”

  质疑过后,大家也觉得荒谬。

  王禄是权势煊赫的户部右侍郎之子,怎么可能和武松串通?

  而且,诗会而已,完全没必要啊。

  武松冷冷笑道:“我看诸位是怕了,不是我的敌手,便想这些诬陷我。”

  旁边的李成筹急了,怒道:

  “方才不过一局而已,我等怎就怕了你?”

  “就是,诗文比高低,再来!”

  众人骂骂咧咧,王禄轻摇香扇,问道:

  “你放才说已经写好了?”

  武松淡淡一笑,王禄说道:“那你且念来,与我等听听。”

  武松起身,俯视众人,吟诵道: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一个词牌有成百上千首词,但经典的只有几首。

  就像《水调歌头》,最经典的莫过于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而《鹧鸪天》这个词牌,也有著名的词,比如南宋词人姜夔这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这首词不仅好,更绝的在于,这是姜夔写一个青楼妓女的。

  用在这里,刚好合适!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武松吟诵完毕,满场寂然无声。

  李师师忍不住落下泪来,说道:

  “好一首词,道尽人间别离之苦。”

  “我等青楼女子,何尝不是如此。”

  “那客人买笑时,各种恩爱,一朝别离,便是天涯路远,相逢何时。”

  这首词是姜夔为怀念二十年前在青楼遇到的恋人所作。

  当时欢愉无限,一朝别离,二十年过去。

  二十年后,思念成梦,却已经无法回首,只剩下相思回忆。

  这是几乎是每个青楼女子的写照。

  最可怕的一直寂寞,而是热恋后的孤寂。

  所以,当武松念出姜夔的《鹧鸪天》时,李师师的心被狠狠击中,忍不住落泪。

第63章 武松赢了,契丹皇子

  武松吟诵完毕,楼内弥漫着一股悲戚的情绪。

  欧阳雄、陈欢重新念了一遍,感觉缠绵悱恻、悲戚哀婉。

  眉州李成筹心中诧异,武松这样雄鹰一样的汉子,居然能写出这等词来?

  简直匪夷所思!

  王禄闭上眼睛,手中香扇微微转动,细细品读之后,不得不赞叹道:

  “果然好词啊,青楼之上、露水情缘、春宵一度、再见无期。”

  何运贞惊奇地看着武松,笑道:

  “哥哥生得魁梧,不想心思如此细腻。”

  林震笑嘻嘻说道:“武大哥肯定是青楼常客,如此懂得妓女的心思。”

  何运贞补刀,笑道:“哥哥把恩州府的花魁骗走了,你说他懂不懂。”

  武松白了两人一眼,懒得跟他们说。

  武松作词完毕,王禄看向其他人,问道:

  “武松已经作词完毕,你们还有谁来?”

  问了之后,其他人都沉默了。

  “欧阳贤弟?”

  王禄看向庐陵欧阳雄。

  欧阳雄微微摇头,他其实已经有了腹稿,但是和武松的比起来,逊色太多。

  既然如此,不如不说。

  临川陈欢也不说话。

  王禄看向李成筹,问道:

  “李解元,你呢?”

  李成筹看了一眼武松,摇头叹息道:

  “我自愧不如。”

  王禄呵呵笑道:“既然如此,这一局又是武松赢了。”

  “两局斗诗,武松赢了两局,这第三局,就我们自己玩吧。”

  “武松兄弟,你且坐着。”

  何运贞几个人听了这话,心中暗爽。

  这意思是不再让武松出手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斗诗,他们河东路赢了。

  其他人对着武松竖起大拇指,武松淡淡一笑。

  李师师擦了擦眼泪,再次主持诗会。

  武松慢慢喝着茶,看着他们斗诗。

  窗外河面舟船不绝,商人贩夫奔波不停,只为了几两碎银。

  终于,第三局斗诗完毕,庐陵欧阳兄得了第一。

  李师师站在中间,开口道:

  “今夜斗诗,约定三局,武解元赢了两局、欧阳解元赢了一局。”

  “算下来,还是武解元胜出。”

  “王公子,奴家说的可对?”

  王禄微微颔首道:“都说江南西路文风鼎盛,没想到这次河东路胜出。”

  “何贤弟,你们这次该好好谢过武松。”

  何运贞笑道:“王兄说得对,这次诗会多亏了武大哥。”

  武松笑了笑,并不在意。

  诗会的输赢并不重要 ,能否考中状元,进入朝堂掌握权柄才最重要。

  武松要的是权倾天下,而非虚名。

  考中状元,也是垫脚石而已。

  李师师走到武松身前,盈盈一拜:

  “武解元的《鹧鸪天》是奴家听过最好的词了,奴家为武解元唱一曲。”

  “花魁娘子客气,请了。”

  婢女送来一张琵琶和椅子。

  李师师调了一下琴弦,在椅子上坐定,玉指轻轻拨动琴弦。

  何运贞低声道:

  “哥哥,你可知她唱一曲在汴梁值多少?”

  武松不知道,何运贞说道:

  “李师师歌声婉转,在汴梁属第一,一首曲子价值千金。”

  武松心中暗道:

  唱一曲就要一千两金子,真他娘的贵啊!

  在北宋,李师师是名妓,放在现代社会,应该是顶流明星才对。

  这样的女人,一首歌一千两金子也正常。

  琴弦调好,李师师轻轻拨动琵琶,开始吟唱: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都说宋代的词是用来唱的,听了李师师的歌,武松才知道其中美妙。

  “如听仙乐耳暂明...”

  武松忍不住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