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46章

作者:泡泡的猫

  秀眉和孟玉楼从马车里出来,再次震惊街坊邻居。

  秀眉是恩州府的花魁,孟玉楼气质温润高贵,两人从马车下来,看得大家眼睛都直了。

  黄秀秀也被两人看呆了,问道:

  “二郎,这两位是谁啊?长得如此俊俏?”

  武大郎跑过来,说道:

  “这两个都是二郎的小妾,快去准备地方,给她们落脚。”

  武松对秀眉、孟玉楼说道:

  “这位是我的嫂嫂。”

  “奴家拜见嫂嫂。”

  孟玉楼、秀眉同时行礼。

  “哎呀,二郎真出息了,带回来两个花一样的美人儿。”

  “都进来吧,进来吧。”

  二十多人一起进了炊饼铺子,原本还显得空旷的屋子,马上不够住了。

  相比于西门庆、花子虚的宅子,炊饼铺子显得寒酸狭小。

  当然,孟玉楼、秀眉丝毫不介意,因为她们知道,武松只是暂时在这里,日后飞黄腾达,自有豪宅可以住。

  女人就是这样,可以跟你住出租房,但她不会一直跟你住出租房。

  “坐吧,坐吧,哎呀,家里太小了。”

  武大郎有些不好意思。

  黄秀秀是村里的,炊饼铺子对她来说就是豪宅了。

  武大郎见过花子虚的宅子,觉得寒酸。

  武松也觉得宅子小了,该买一处大宅子。

  以前自己是平头百姓,现在是解元、举人老爷,该有自己的宅子产业。

  孟玉楼、秀眉坐下来,潘金莲吩咐婢女把箱子抬进书房。

  “都饿了吧,吃点炊饼肉汤。”

  黄秀秀把炊饼、羊肉汤拿过来。

  孟玉楼、秀眉起身谢过,拿起炊饼吃了点。

  两人都是娇贵惯了的,炊饼有点干巴,羊肉汤有腥膻味,两人都吃不惯。

  “金莲,你安排她们住下,我去找知县相公。”

  “这个宅子,等我看个好的。”

  潘金莲答应了,安排孟玉楼、秀眉先到她的卧室住下。

  至于童仆、婢女,全部安排好,开始各自做事。

  黄秀秀低声道:

  “大郎,咱家二郎真像个老爷了。”

  “嘿,你不知道二郎在阳谷县的模样,那官儿和老爷都要对他客客气气。”

  “那个吴员外你可知道?”

  “哪个吴员外?”

  “就是俺们县里的吴员外,做过官儿的。”

  “哦,我知晓,他府上卖羊肉都是整扇买的。”

  “对,就是他,在阳谷县,他要给俺敬酒哩。”

  黄秀秀听得目瞪口呆,吴员外居然给武大郎敬酒?

  “哎呀,咱家二郎出息了,咱们跟着出息。”

  “别急,明年二郎要考状元哩。”

  武大郎笑得合不拢嘴。

  时间还早,武大郎捡了一副担子,又想挑着出去卖。

  黄秀秀把武大郎数落一顿,让他在家里帮忙准备饭菜。

  武松骑马到了县衙,衙役见到武松,慌忙禀报知县张知白。

  进了后衙,张知白快步迎出来,笑道:

  “武解元回来了。”

  武松笑道:“老师取笑了,学生回来晚了。”

  听到武松称他为老师,张知白笑得合不拢嘴。

  “不敢做你的老师,我看过你的卷子,我问你,那‘存天理、灭人欲’是谁教你的?”

  武松虽然称呼张知白为老师,但张知白从未教过武松。

  张知白打听过,武松从来没有读过私塾,也没有拜过师。

  他很好奇,武松那些东西从哪里学来的?

  武松说道:“惭愧,都是武松自学自悟。”

  张知白啧啧赞叹道:

  “真是天纵之才啊,居然能自学自悟到如此地步。”

  “明年的春闱,你可有把握?”

  武松非常认真地说道:

  “老师放心,我必中状元!”

  张知白抚掌大笑道:

  “好,我就等着你这句话!”

  武松认了他这个老师,如果武松考中状元,他也可以有个状元之师的名头。

  最重要的还是利益。

  武松这样的人,中了状元后,必定飞黄腾达。

  有这一份香火情,张知白也可以攀龙附凤,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张知白今年已经快50了,才堪堪做到一个知县而已。

  靠自己已经没希望了,他只能靠武松。

  “你有这个志气,我高兴,但也不可大意。”

  “恩州府算小州府,举人才10个而已。”

  “而剑南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都是人杰辈出之地,你须小心准备。”

  张知白挥挥手,衙役捧着一大摞的书本过来。

  “这是往年省试、殿试题目,还有一甲进士的卷子,你拿回去好生揣摩。”

  武松认真翻了翻,都是往年的真题和答案。

  不同于州府试,省试、殿试的答卷很难拿到,特别是一甲进士。

  不得不说,张知白真的用心了。

  “谢老师。”

  武松起身,郑重行礼拜谢。

  “你我何须多礼,拿回去好好研读。”

  衙役替武松捧着书,跟着武松回到炊饼铺子。

  真题放进书房,潘金莲走进来,说道:

  “官人,你现在是举人,也该买一座自己的宅子了。”

第42章 购买宅子,赌坊寻人

  “说的是,以前我和哥哥相依为命,不觉得拥挤。”

  “现在人多了,铺子住不下,我也该置办家业了。”

  中了解元,成为了举人,就是有功名、有地位的人。

  武松必须找一处好的地方,作为自己宅子。

  以后老婆、孩子都要在这个地方居住。

  潘金莲打开桌上的箱子,说道:

  “我们现有金子600两、银子3千两,珠宝首饰不算。”

  “这些金银,在清河县买一座大宅不是问题。”

  武松随便看了看,点头道:

  “明日我去看宅子,今夜先挤挤。”

  入夜后,武松洗漱完毕,进了卧室。

  潘金莲、孟玉楼和秀眉都在,大床显得拥挤。

  特别是武松身体魁梧,躺下后更显得不够。

  “我到书房睡吧,你们三个一起睡。”

  孟玉楼笑道:“官人睡中间,我们睡官人身上。”

  武松笑道:“也成。”

  武松躺下,三个人围着武松睡下。

  第二天一早。

  黄秀秀到肉铺杀猪宰羊,武大郎早早开始做炊饼。

  武松起床后,穿着一身丝绸直裰出门。

  “二郎,哪里去?不读书吗?”

  武大郎拿出一盘炊饼。

  武松吃了几个,说道:“我去找一处宅子。”

  “哦,也是,你是举人了,人又多,是该分户了。”

  说到这个,武大郎有些伤心。

  兄弟两人打小住一起,现在长大了,到了分家的时候。

  “哥哥不用伤心,哥哥也要买宅子的,我们到时候宅子挨在一起便是。”

  “那就行。”

  武大郎高兴了。

  吃完炊饼,武松骑马出门。

  在北宋,房产中介被称为田宅牙人。

  这些人属于牙行的一类,专门负责房屋、田产的中介买卖。

  除田宅牙人外,宋代还有牛马牙人、茶牙人、牙子等细分职业。

  武松找到清河县的田宅牙行,下马进了铺子。

  伙计见武松衣着光鲜,特别是门外的骏马,一看就是贵的。

  连忙热络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