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85章

作者:泡泡的猫

  张康国、邓洵武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这武松好生奸诈。”

  蔡德章皱眉道:

  “蔡攸那厮不学无术,武松却是个奸诈的,如何是好?”

  蔡京摇头叹息道:

  “没法子,武松刚刚灭了西夏,谁能抢他的风头。”

  “不等过年了,明日便走,往齐州去。”

  “等灭了梁山泊,和童贯、高俅一起归来,再对付武松。”

  商议完毕,蔡京下令准备东西,明天就走。

  武松回到家里,玉兰正在准备晚饭。

  卢俊义他们都搬到新宅子去了,突然就冷清下来。

  武松有些不习惯了。

  “二郎觉着冷清么?”

  扈三娘看出武松有点失落。

  “兄弟们在一起惯了,突然都搬走了。”

  “都在京师,相见也快的。”

  李馨走出来,说今日买了许多过年要用的东西。

  武松想起清河县老家那边,潘金莲上次来信,说庞春梅快生了。

  之前说,等在京师买了宅子,把她们都接过来。

  现在买了宅子,武松却在担心辽国、金国的战争。

  如果武松不干预,大宋还会选择联金灭辽。

  等辽国灭亡后,金国顺势南下,攻破京师。

  相比之下,清河县反而更加安全。

  所以,武松没有跟潘金莲说搬家的事情。

  再则,庞春梅她们刚刚生完孩子,这么远的路也不合适。

  古代的路不比现代,山高水长,十分难走。

  “三娘,过年了,你要不要归家一趟?”

  算起来,扈三娘已经离家很久了。

  “我走了,二郎岂不孤单一人?”

  “确实孤单了一些,不过我想你归家一趟,将你兄长扈成请来。”

  扈三娘不太明白,武松说道:

  “此次你与嫂嫂二娘都立了大功,奈何朝堂之上,不封女将。”

  “你这许多功劳,却只有个诰命出身而已。”

  “让你兄长过来,一则不浪费了功劳,二则我也需要自己人。”

  还是那句话,要想控制朝堂,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班底。

  武松现在的人手还是不够。

  扈三娘想想也是,自己跟着武松,按理说功劳很大。

  可最后却只有一个诰命出身。

  看看卢俊义、杨志他们,都由赐封。

  杨志做了兴庆府留守,卢俊义今天也给了关西路钤辖的虚职,赐封正五品,其他人各有赐封。

  张青也得到了开封府左右军巡使的差遣,赐封从六品。

  “明日我归家一趟。”

  扈三娘觉得有道理,需要回去一趟。

  武松点头,吩咐李馨准备行装。

  当晚吃过晚饭,扈三娘进了武松房间。

  前阵子,其他人都在,扈三娘不好意思。

  现在都走了,明日又要回家,扈三娘爬到武松身上不下来。

  到了第二天,扈三娘上马,带着两口刀出发。

  扈三娘刚走,戴宗就过来了,说马上往梁山泊去。

  武松吩咐戴宗千万小心,不要暴露行踪。

  人走后,武松独自出门,给李师师寻一所宅子。

  走到东城门时,恰好见到蔡京带着一千多人出城。

  大皇子赵桓、张康国、邓洵武,还有蔡京的儿子蔡條,跟着一起出发。

  队伍敲锣打鼓,搞得十分盛大。

  武松摇头冷笑,不知道的,还以为蔡京干嘛去。

  找好了宅子,武松到登仙楼接李师师。

  李妈妈自然是假惺惺地哭泣,说甚么养了十几年,心疼女儿离开,请武松好好照看。

  武松随便说了两句,带着李师师离开。

  到了新宅子,买了十几个奴婢伺候,李师师安顿下来。

  坐在房间里,李师师含情脉脉看着武松:

  “从今往后,奴家生死都是官人的了。”

  “跟着我,保你一生的富贵安乐。”

  李师师替武松解开衣裳,卖力地伺候。

  离开宅子,回到家中,秦王赵楷、卢俊义、何运贞和史进、鲁智深、张青、孙二娘一众人都来了。

  就连徐宁、凌振和曹正也来了。

  “二郎回来了。”

  武松进门,何运贞拉着武松坐下来。

  欧阳雄凑上前嗅了嗅,贱兮兮地问道:

  “二郎从哪回来?”

  “出去走了走。”

  武松白了欧阳雄一眼。

  孙二娘整治了一桌酒菜,武松坐下来,孙二娘问道:

  “三娘归家去了?”

  “是,她离家许久了。”

  何运贞倒了酒,说道:

  “诸位哥哥听说年后要去江陵府,所以过来商议。”

  武松喝了一碗酒,说道:

  “诸位是否觉得江陵府鸡肋?”

  秦王赵楷说道:

  “不错,二郎有灭国之功,江陵府不过是些盗贼罢了。”

  “二郎就算平定了他们,也是些许罢了,不如留在京师的好。”

  卢俊义也说道:

  “割鸡用牛刀,二郎何必亲自出手?”

  “我等走一趟便是,何必你亲自前往。”

  大家都觉得武松不该去江陵府。

  剿灭一些江湖草寇,算不了多少功劳。

  以武松的身份,很不划算。

  “我知晓诸位兄弟的心思,不过江陵府的盗匪,应当声势浩大,只怕不下十万。”

  赵楷惊讶道:

  “二郎有消息?”

  “没有,但罗龟年身为蔡京党羽,应当隐瞒不报才是,他却上奏朝廷,那盗匪定然声势浩大,他无法弹压。”

  赵楷点头,觉得有道理。

  欧阳雄问道:

  “即便如此,二郎差遣我等去便是,何必自去?”

  “你可知睦州方腊反了?”

  欧阳雄还不知道,何运贞说道:

  “知晓,扬州知州上奏宿太尉,圣上让扬州兵马都监围剿。”

  “这与哥哥往江陵府剿匪有何干系?”

第276章 武松家书,震惊县城

  “我看了扬州知州的奏报,也知道圣上的旨意。”

  “不过,圣上小觑了方腊,朝堂诸公也低估了方腊。”

  武松开口,众人惊讶。

  此时的方腊还在蔓延扩张,势力没有到达鼎盛时期。

  朝堂诸公,包括徽宗,都以为方腊只是小小蟊贼,容易对付。

  武松却知道,这方腊是难啃的骨头。

  卢俊义问道:

  “莫非还能如梁山泊那般声势浩大?”

  “梁山泊英雄不少,但宋江那厮只想招安。”

  “若我所料不差,蔡京此次围剿后,宋江必定投靠蔡京。”

  “但那方腊不同,他敢称帝建国,骨头比宋江硬,也比宋江难对付。”

  只从个人来说,武松更佩服方腊。

  虽然方腊最后死了,但他称帝了,一条路走到黑。

  宋江那龟蛋不一样,畏首畏尾,天天招安招安,为朝廷死了那么多兄弟,最后死的死、残的残、逃的逃。

  宋江自己临死的时候,还要把最忠心的小弟李逵带上,骗李逵喝毒酒一起死。

  这样的人,最他妈恶心!

  神机军师朱武听懂了,问道:

  “二郎去江陵府,是为了对付方腊?”

  “不愧是神机军师,知我心意。”

  鲁智深摸了摸光头,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