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05章

作者:泡泡的猫

  “不吃多,为老相公接风洗尘。”

  “武宣抚的酒,老夫要吃的。”

  鲁智深大喜,当即让经略府的人准备酒菜,武松陪着种师道入席。

  到了第二天,武松带着种师道和军队北上西安州。

  西夏,兴庆府。

  孙二娘、张青两人牵着两峰骆驼,带着几个伙计,到了城门口。

  西夏士兵见到几人,当即拦住,呵斥道:

  “哪里人?干甚么的?”

  孙二娘笑呵呵说道:

  “军爷,俺们是买卖人,来这里做买卖的。”

  “你们是宋国人!搜!”

  士兵上前搜查行囊包袱,又要搜身。

  孙二娘摸出一锭银子,塞给小军官。

  虽然得了银子,士兵还是把所有包袱都翻了一遍,只是不搜身。

  检查没有问题,士兵这才放行:

  “在我们大夏,莫要做谍子,你看那城头挂着的,就是你们宋国的谍探。”

  孙二娘抬头看去,只见两个风干的人挂在墙头。

  “哎呀,我等只为了钱财,本分买卖人。”

  “进去吧。”

  士兵放行,孙二娘、张青牵着骆驼进城。

  看着街道、行人,张青道:

  “这兴庆府远不如汴京繁华。”

  “西夏小国,自然比不得我们。”

  几人找了个客店投宿,把东西暂时存放。

  到了第二日,夫妻两个出去寻找店铺门面。

  地方不难找,很快盘了一个铺子下来。

  张青出去买了酿酒的东西,又买了蒸馒头用的家具。

  忙活几天,铺子先开了门,卖羊肉馒头。

  至于葡萄酒,还得等有了葡萄才行。

  古代没有冷藏保鲜技术,只能等葡萄成熟的时候,才能酿造葡萄酒。

  门面开张,孙二娘、张青就是本分做买卖,也不通传情报。

  西夏的间谍则在暗处盯着。

第196章 三连捷报,功臣奸臣?

  蔡京脚步匆匆进了御书房,徽宗坐在里面。

  太监杨戬和童贯也都在,还有高俅。

  这几人都是蔡京的同党,几人相互点头问候。

  不过,有个人蔡京看了心烦,正是他的大儿子蔡攸。

  两人相看两厌,都恨不得对方早死。

  “老臣拜见圣上。”

  “太师来看,武松破敌了。”

  蔡京接了战报,正是郓王赵楷送回来的,说的是武松在六盘山大破任多洗忠,救了种师中,斩俘两万有余。

  看完后,蔡京黑着脸,把战报扯碎。

  徽宗吃了一惊,问道:

  “太师这是做甚?”

  蔡攸跳起来,指着蔡京骂道:

  “蔡京,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扯碎捷报!”

  “我便知道你嫉妒,竟敢在圣上面前如此!”

  被自己儿子骂,蔡京大怒,指着蔡攸骂道:

  “狗崽子知道个甚么!武松这厮胆大包天,擅杀朝廷命官、掠夺兵权!”

  “那厮到了镇戎军,杀了知军赵文,好大的胆子!”

  赵楷的捷报到了京师,给蔡京打小报告的信也到了。

  得知自己的门生被杀,蔡京火冒三丈,特意来告状问罪的。

  徽宗还不知晓此事,惊问道:

  “武松怎敢如此?”

  童贯、高俅正为武松立功发愁,听了蔡京的话,顿时欢喜。

  “武松这厮胆大妄为,朝廷任命的知军,他也敢杀!”

  高俅附和道:

  “如此无法无天的人,让他执掌兵马,定然成反贼。”

  蔡攸想为武松说话,可是武松杀了知军,当真是好狗胆,蔡攸也为难了,不知该怎么说。

  “请圣上夺了武松兵权,让他回京师!”

  “此贼手里有兵,定是要造反的。”

  高俅附和,童贯却没有说话。

  因为当初的计策,是让武松打败仗再回来。

  现在回来,虽然有个杀人夺权的罪名,但也打了胜仗,无法置武松于死地。

  徽宗心中纠结,要不要把武松叫回来..

  正在吵闹,门外太监又送来一封捷报:

  “圣上,郓王送来捷报。”

  蔡京几人愣住了...又有捷报?

  徽宗抬手,蔡攸早把捷报拆开看了,欢喜道:

  “恭喜圣上,武松夺回怀德军,杀了西夏大将鸠摩罗。”

  蔡攸欢喜将奏报呈给徽宗。

  看过后,徽宗喜道:

  “太师,你看武松又杀了敌军大将,守住了怀德军营寨。”

  蔡京接过捷报看了,摇头道:

  “圣上莫要被武松这厮哄骗,这不过是守城而已,算不得捷报。”

  “这厮杀了知军赵文,罪过是定了的,无法抵消。”

  “请圣上下旨,让武松回来。”

  徽宗为难,感觉头疼。

  战事已经开始,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更何况把人叫回来。

  蔡攸心里也很着急,武松在西边打得很好,最后他也能算一份功劳。

  如果这时候把武松叫回来,便是前功尽弃了。

  “让武松回来,谁去当主将?莫非老东西你去?”

  蔡攸嘲讽,徽宗点头道:

  “让武松回来,谁人可以替武松回来?”

  蔡京看向童贯,童贯转头不看他,明显不愿意再去。

  高俅更是一个破落户,除了踢球、赌博、嫖妓...年纪大了嫖不动...他啥都不会,指望不上。

  蔡京心中暗道:

  我须找些个能打仗的武夫,替我夺权分忧。

  见几人都不说话,徽宗说道:

  “那便暂时让武松在渭州,且看后续如何。”

  “留武松在渭州也可,请圣上下旨,先夺了武松集英殿修撰的贴职。”

  “这厮擅自杀大臣,岂能不惩罚?”

  徽宗想了想,觉得武松所为确实不妥。

  不管怎么说,赵文是朝廷任命的镇戎军主帅,岂能说杀就杀了?

  “传旨,削夺武松集英殿修撰的贴职,改为...”

  童贯马上说道:

  “圣上,如今战事未定,不宜再给武松贴职。”

  “且等他归来,再论功行赏。”

  徽宗微微颔首道:

  “那便如此吧。”

  徽宗看外面是阴天,想着回去踢球,起身说道:

  “太尉随我来,到禁中踢上两脚。”

  “老臣领旨。”

  高俅欢喜跟着往里走,蔡京、童贯奸计得逞,心中欢喜。

  对于赵文的死,他们并不关心,死了就死了,走狗有的是,再选一个便是。

  唯独蔡攸心中郁闷,感觉没有争过蔡京。

  就在此时,小太监又跑进来,喊道:

  “启奏圣上,渭州府捷报!”

  “啊?还有捷报!”

  蔡攸大喜,从小太监手里接过捷报拆开。

  徽宗停下来,高俅不耐烦道:

  “武松这厮恁地不知事理,不过是阵前杀一个敌将,便来冒功邀赏!”

  童贯嗤之以鼻,嘲讽道:

  “若是这等也算功劳,那我去年功劳比天大。”

  蔡京冷冷看着蔡攸,嘲讽道:

  “不孝子,你把自己老婆给了武松,以为能分到天大功劳。”

  “不过是一纸上谈兵的书生罢了,能有甚么功劳!”

  蔡攸看完,脸色惊愕...像是呆了。

  见蔡攸这等表情,蔡京更加得意,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