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第124章

作者:风起于渊

  “我能干!” 赵桂梅梗着脖子坚持。

  江尘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桂梅嫂子,你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赵桂梅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江尘好像说了一个但字。

  江尘这才说道:“有别的活给您干,比挖地基、采石轻松些,就是有点繁琐。管饭,要是干得好,挣的钱不比挖地基少。”

  “真的?什么活你说!我肯定能干!” 赵桂梅立刻双眼放光。

  此前江尘就有过制糖的想法,眼下没有别的原料,只能拿元宝树汁试试 了。

  再过了四月,元宝树汁就不甜了,得抓紧时间。

  “这样,你先回家里拿柴刀,多带几个竹筒竹碗、或者破角的陶碗都行。拿完就来这儿集合。”

  赵桂梅听完转身就要走,又被江尘喊住:“等等,先把饭吃了再去。”

  赵桂梅扭过脸,有些不好意思:“我还没干活呢……”

  “你饭都没吃,哪有力气干活?”江尘道,“先吃,小玲也一起吃。”

  陈巧翠早就在远处看着,她是知道赵桂梅日子过得不易,早看的眼眶发红了。

  听到这话,直接端着两碗饭走过来,上面已经浇满了菜汤。

  “妹子,赶紧吃吧,吃完了才有力气干活。”

  赵桂梅起初还扭捏,可当碗递到她手上,闻到饭香味,咽了咽口水,躬身道了声谢后,立马接过狼吞虎咽起来。

  陈巧翠在一旁开口:“小尘,山上那活,我能干不?”

  她本来是在家帮忙做饭,可孙德地找了人接替她。

  倒不是她做得不好,而是她从没做过几十人的饭菜,也真做不到了。

  现在在家反倒闲了,便也想找些事做。

  “行啊,那嫂子您也去,正好帮我看着点。对了,村里哪几家日子不好过的,也一起叫上吧,凑个十来个人就差不多了。”

  “别忘了让她们带柴刀和竹筒。”

  一听有活干,还能帮到其他人,陈巧翠脸上多了几分欣喜:“好!那我这就去叫人!”

  这次来挖地基的都是男人,妇人想干活的多着呢!根本不用怕招不到人。

  没多久,陈巧翠就带着十几个妇人到江家门口集合,每人手上都提着柴刀,怀里还塞了或多或少几个平常用来盛水的竹筒竹碗。

  江尘于是带着十几人,往小黑山走去,最终停在北边一片树林中。

  妇人们走进林子,左看右看,实在没看出要干什么活,有人忍不住问:“尘哥儿,到底要干啥啊?挖野菜?”

  “挖野菜要柴刀干什么,不是要砍树吧?”

  “砍树可不成啊,要是让里正知道了,得报官的啊,还要罚银子呢!”

  江尘:“不砍树,竹筒都带了吧?”

  “带了带了!” 几人连忙点头。

  “今天的活,就是采这元宝树的树汁。”

  江尘走到身旁一棵粗壮的元宝树前,拍了拍树干。

  从腰间解下柴刀,在树干离地半人高的地方,轻轻削出个斜斜的小口子,又在对面切了一刀,随后扒开树皮,形成一个倒三角形。

  口子刚开,透明的汁液就顺着树皮往下渗,黏糊糊的,还带着股淡淡的草木香。

  “我要收这元宝树的树汁,一两汁一文钱。”

  江尘说着,将随身带的竹筒切了个小口,贴合在树干的口子下方,用草绳固定,让汁液流进竹筒。”

  “这样就可以了。”

  “记得,得这么斜着削,一棵树最多开两个口子,采完记得用湿泥把口子封上,下次还能再采。”

  妇人们凑上前,见透明的汁液正一滴滴落进竹碗,顿时来了劲:“这法子好啊!之前我们都只能扒开树皮尝个味儿,没想到还能取汁。”

  “这么流一天,估计能流出好几两吧?”有人凑上去看,竹筒下面已经多了薄薄一层的树汁:“小尘,你真收啊!别是骗我们这些老娘们吧。”

  江尘没好气的开口:“张嫂!我不收大早上拉你们闹着玩啊,得罪了你们,我在这十里八乡还怎么混啊。”

  “哈哈哈。”人群顿时哄笑起来。

  老娘们不可怕,可怕的是村里老娘们的嘴,那可是能把死人说话了,活人说死了。

  再次确定后,已经有性子急的妇人,选了旁边一棵小树。

  学着江尘的样子几柴刀下去,切出一个斜口,立刻有汁液缓缓流出。

  “哎,还真能取到汁!”

  江尘又加上一句:“下刀别太深,伤了树就再也流不出汁了。”

  “晓得晓得了,这法子真不错,小尘你怎么想出来的。”

  哪里用想,江尘前世上山,时常看到这么取树汁的。

  “我也是从别处学的。”江尘道:“活计就这么简单,你们今天就在山上找元宝树,然后取汁就行了,看着竹筒差不多满了,就找我嫂子称重结账。”

  “尽量别让树叶子掉进碗里,也别选太小的树,要是太脏、太稀我可就不收了。”

  江尘还没说完,有人已经开始切树皮捆竹筒了,其他人也迫不及待的忙活起来。

  元宝树可不是遍地都有的,要是被别人抢了先,自家可就赚的少了。

  这一天要是能采八两树汁,挣的钱比在山下挖地基的男人还多,谁舍得耽误。

  所有人忙活起来,林子里顿时响起细碎的削树皮声和竹筒碰撞的轻响。

  江尘没闲着,四处逛着,稍微指点一下。

  不过这法子本就不难,也没几个出问题的。

  江尘想着要不要下山,后面传来江能文的声音。

  江尘回头看去,跟着上山的江能文,正在不远处跟他招手。

  压低声音,又有些急迫的说道:“二叔!”

  “二叔!有野鸡!”

第173章 流畅一箭!箭术再进步

  看着两个孩子紧张兮兮的躲在草丛中,好像真的看到了什么东西。

  江尘转头跟陈巧翠说了一句:“嫂子,你帮着照看些,我去看看。”

  他走到江能文旁边

  这时江能文正攥着弹弓,小心翼翼地瞄向远处。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还真有一只野鸡在不远处踱步,时不时低头扒土觅食。

  他带着一群人上山采树汁时,江能文非要跟着,说要上山打猎,江尘也没拦着。

  他身旁还蹲着一个女娃,就是一同上山的孙小玲。

  昨天江尘给江能文的那把带裂痕的弹弓,现在正握在孙小玲手里,勉强还能用。

  两人看着野鸡,神情紧绷,把弹弓拉得满圆,弓弦上还裹着颗泥丸。

  江尘也稍稍蹲下身子,目测估算了一下。

  那野鸡离他们只有不到三十步,已经快到弹弓的极限射程了,这两个孩子估计是无论如何也打不中的。

  但还是开口:“换这个打。”

  说着,从腰间掏出两枚光滑的石子。

  江能文的目光始终紧紧锁着那只野鸡,手上悄悄松开弹弓,从江尘手里接过石子。

  自己塞了一颗,又给孙小玲递了一颗。

  孙小玲学着江能文的样子,把石子卡进弓弦。

  江尘也弯腰躬身,躲在灌木丛内,对着江能文低声开口。

  “好,现在瞄准,盯着那只野鸡。”

  那野鸡还不知道自己已被三双眼睛顶住,仍在闲庭信步的走着。

  江尘则继续引导,“盯紧了,直到它在眼里慢慢放大,再放大……”

  江能文抿着小嘴,眼睛睁得溜圆。

  明明没怎么动,额头却渗出了汗,顺着睫毛往下淌。

  弓弦越拉越长,手中的弹弓也发出 “吱呀” 的紧绷声。

  他虽只有七岁多,却跟着江尘练过武,力气早超过一般的孩童了。

  这把弹弓在他手里,也有些不够用了。

  见弓弦几乎被拉满,江尘沉声道:“就是现在,放!”

  江能文松手的瞬间,孙小玲也跟着放了弦,几乎同时甩出啪嗒一声。

  两枚石子先后飞出。

  但赵晓玲射出的石子,只飞了一半就坠落在地,砸在地上。

  江能文到底是练过武,年纪虽然小,力道却不含糊。

  石子打着旋激射而出,径直朝着野鸡飞去。

  石子落到了野鸡腿上,竟然真让他射中了。

  可山鸡只是羽毛微翘,就轻飘飘落在地上,还滚了两圈。

  三十步的距离对江能文来说也是极限,石子虽打中了,却已经没任何力道了。

  野鸡先是愣了一下,回头往这边扫了一眼。

  接着才反应过来,自己被石头砸了。

  紧接着,就猛地振翅,朝着远处飞去。

  “跑了!跑了!” 江能文急得叫出声,站起身一跨步迈过灌木丛,就要去追。

  江尘站在原地没动,右手往后一探,挂在肩上的牛角弓顺势滑到左手掌心。

  右手同时摸出箭搭上弓。

  拉满弓弦,松开手指。

  “铮” 的一声炸响后,箭矢化作一道黑线破风而出。

  野鸡正飞至半空,一支箭后发而先至,被轻易贯穿胸口。

  只发出一声尖利的鸡鸣,随即就被箭镞钉在地上,扑腾了两下便没了气息。

  正采树汁的妇人听到野鸡叫,纷纷抬头望去。

  正看到江尘一箭射落野鸡,忍不住吃了一惊:“二郎这箭法也太厉害了吧!”

  “难怪家里天天有肉吃,有这本事谁不羡慕啊!”

  她们不懂射箭的门道,却也看得出这一箭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二叔好厉害!”

  江能文见到野鸡被打落,猛地跳起,兴奋大喊。

  “行了,去捡回来吧,你打中的腿,有你一半功劳。” 江尘笑着开口。

  几天没上山打猎,他的箭术又有所进步了。

  射箭的力道准头都比之前强了不少,靠的也都是练武打下的底子。

  心中也对自己现在的箭术估算了一下。

  三十步内的活物,即便是移动靶,他现在大概能做到百发百中。

  再远一些,就有失误的可能。

  但不论如何,这水平在附近几个村子,应该也是顶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