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起于渊
江能文终于喘匀了气后,又开口发问:"二叔,到底练到什么时候才算练成了?"
那次在小伙伴面前展现实力后,他勤奋了一阵。
但后来被严禁对外显示武功,现在只能每日枯燥练习,兴趣渐淡。
现在,也想问问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是出师。
听到这话,江晓芸也看过来。
她虽比江能文成熟些,但毕竟才十三岁。
整日练武让她连女红时间都没有,最近也有些懈怠,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练成?还早着呢。起码得先练出明劲吧。"
"什么是明劲?二叔,你能给我们看看吗?"两人好奇问道。
江尘脸色一黑,他还没到明劲呢,怎么展示。
不过看着两人期盼的目光,还是按拳谱中的记载解释:
"明劲境界,一拳击出,能让空气炸响。"
说着向前一拳,拳风呼啸而过,但又很快消散。
最近他一直在尝试突破,虽有模糊感觉,终究还是差不了不少。
"我还差得远,你们努力,说不定能比我先到明劲。"
江尘衣顺势开口:"你们谁先到明劲,我可以答应你们一个要求!"
听了这话,两人立刻眼前一亮,瞬间就燃起斗志,不顾疲惫想继续练。
江尘连忙制止:"先休息吧。也不能太练过了。"
按他估算,一拳让空气炸响需要单拳 500斤,双拳要有千斤之力,几乎是常人极限了。
估计两人短时间内怕是达不到。
不只是他们两个,就连江尘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突破到明劲层次。
他身边能说上话的武者也只有锦鸳了。
此前的想法,再次涌上心头。
只是,他此前担心,这样会暴露奔雷拳。
不过......锦鸳的性子,应该也不会在乎这一门拳法吧。
次日一大早,江有林请来的地师已到,开始围着江家院子勘探。
三山村位于周国最北边,勉强也算得上地广人稀,宅基地比宅子大不少,扩建倒也不成问题。
等江尘原本的宅院,已经被四道白石灰画的线围住后,江有林把江尘喊了过去。
等江尘过去,江有林介绍着旁边的中年男人:"这是孙先生,是县城里最有名的地师。"
所谓地师,就是给人看地基、确定房子怎么建,也沾一点风水。
虽然江尘不怎么信风水,可地基总得找人看,这钱确实得花。
江有林介绍后,一身褐色长衫孙德地的立马深揖行礼:“这位应该就是斩白狼的江二郎了吧,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江尘没想到他上来就行这么大礼,赶忙扶住:"可别,戏楼里的可不能当真。"
孙德地起身,仍旧是那副又敬又怕的样子:"我可亲眼见过那狼皮,总做不得假。”
江尘见他这模样,还能解释什么。
见江尘不不再说话,孙德地只当江尘应下了。
于是脸上换上了一副笑容:“江二郎为民除害,我心向往之,今天所有的费用都只用付九成。”
说完,声音渐低,脸上笑容更甚。
“要是物料、人都从我们这出,总价还能再降一成!"
他可是听江有林说了,江家是要盖一个能容纳十几口人居住的青砖大院。
这一套下来起码得又三四百两银子,若是能一手接下来,今年一年的活计基本都有了。
看着那近乎讨好的笑容,江尘才反应过来。
刚才那么客气,原来是为了生意啊!
亏他还以为,自己的威名已经可以当钱花了呢。
见江尘仍不开口,孙德地脸上多了几分急切:“江二郎放心,我找的人、物料绝对是永年县最好的,这个有林大哥该清楚的。”
昨天江有林在县城中转了一天,要是不靠谱,估计也不会带回来。
江尘略微思索一下开口:"给你干可以,但招人,得优先三山村的村民。"
真建房,他也不敢全交给村民建。
村中自建房虽然不少,但青砖房哪有几户。
建青砖大院,还是需要专业人士主持才行。
孙德地心中一喜,在哪招人不是招,招本体的力工,说不得还能省一笔呢。
但还是故作犹豫的开口:“这可以......那物料?"
“土砖,我们自己做,青砖,从你们那拿,价格要比市面价格低三成。”江尘开始压价。
“三成?”孙德地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戏楼里都说这江二郎仁义,这杀价也是真狠啊。
连忙摆手:“不成不成,我们真没这么大利,最多让两成半,不然这活不好做。”
不好做,不是不能做。
但质量,可能就要降了。
“两成半就两成半。”
看到孙德地表情不似作伪,江尘也没强行压价:"那就两成半,不要想着偷工减料,不然......"
他不介意对方赚钱,但绝不能影响房子质量。
这房子,可是他们一家人准备住的。
"一定一定!"
孙德地连忙应道。
对方可是可以生撕豺狼江二郎,说不得之后再见,就得叫江爷了,他哪敢搞小动作。
少赚点,以后说不定还有别的生意;
要是得罪了,说不得落个跟狼王一样1下场。
如此,孙德地在家中转了一日。
最后敲定计划,以现在的江家小院为西北角,从院墙开始往里建。
直到主屋修完,一家人搬到主屋住,最后将西北角的旧院改成厢房供客人居住,或是牛棚。
若是建成,房屋面积,扩大了六七倍不止,造价则在三百三十两到三百八十两之间浮动。
江尘看了一眼,造价比他想象的低了一些。
青砖、房梁,都是孙德地采买。
这其中,自然有不少油水,但要江尘自己去来,他肯定是干不来的,还不如花些钱买个利落。
所以,就此敲定。
第152章 进城再卜卦,张常青上门借粮
如此,一日过去。
次日天蒙蒙亮,江尘就驾着骡车到了沈家门口。
今日沈朗特意换了身普通文士装扮,更显落魄。
像个中年不得志的寒门书生,身侧还带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他今天,就要用这幅打扮,去见永年县县丞了。
估计,那布包中装的就应该是打动县丞的东西了。
将沈朗和沈砚秋接上车,江尘赶车进城。
路上,沈朗看着周边景色,不由感叹道:"眨眼间,已落难三年有余了。现在虽只能坐骡车出游,倒也别有风味。"
这是又回忆起来,当年天天坐马车的事了。
婚事定下来,江尘难免懈怠了些,懒得当捧哏了。
江尘都这样,更遑论沈砚秋了,数着江尘后脑勺的头发一言不发。
无人回应,沈砚秋只能略尴尬的吟了两句诗,又感叹两句。
借着,略带质询的,对着前面的江尘开口:"江尘,我给你的书,你可读完了?"
江尘心中一惊,不就是没捧哏吗,怎么还找起麻烦来了。
他当然读了,但那书那么厚。
也只是读了而已,肯定没有全记住。
关键是,这还驾车呢,他也不敢一心二用啊。
心念一转,索性抢过主动权。
开口道:"伯父,我正有事想请教。"
"说吧。" 沈朗颇为得意,正襟危坐,等着江尘发问。
"伯父,你知道武学吗?"
在找锦鸳之前,江尘决定先问沈朗。
他也高门大户出身,应该有所了解。
而且相比起来,比锦鸳更值得信任。
沈朗微微皱眉:"我以为你要问读书,原来是问武学?"
江尘挠头:"最近进城,总有人说我武艺超群,我也想知道,到底什么样才叫武艺超群,这世间真有武林高手吗?"
略微思索后,沈朗微微颔首:"自然有,当年沈家也养了数名明劲武师,一名暗劲武师呢。"
"那伯父没学两招?"
"呵呵,我就学过五禽戏,强身健体而已。你若愿学,我也可以教你。"
江尘明白沈朗误会了,以为他想学武。
但也不辩驳,心中反而明悟。
在高门大户眼中,习武似乎不怎么被重视。
当然,沈家是诗书传家,若是习武世家,或许不同。
江尘又追问:“那武艺高深,到底能高深到什么地步?"
沈朗却摇头:"肯定不能话本中那样飞天遁地,人终究是人,暗劲武师只轮拳脚,或许可敌十几人,但也抵不了钢刀弓箭。”
“就算天赋超然,练到极高境界,也做不到以一敌百,被围杀同样活不了。”
“原来如此.......”果然是个低武世界。
沈朗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的开口:“习武难成,而且也都是匹夫之勇,你有那时间,不如来跟我学学兵法。"
江尘:"额,还是算了,我又不带兵打仗,学兵法做什么。"
"糊涂,兵法也不只是行军打仗有用。" 沈朗兴致勃勃,似是已经下了决定:“回去之后,你每日有时间就过来,我要传你兵法。”
“你那两个侄子侄女,不也说要上私塾吗,一起送过来。”
“额,好。”老岳丈这么热情,他哪能拒绝。
沈砚秋心思没来由的一喜,那不是说,日后应该每天都能见到江尘了
上一篇:1937延安来了个年轻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