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来了个年轻人 第89章

作者:半江瑟瑟

  对于毛二爷,卫辞书没必要没客气,牢卫从泽民首长手里接过油炸糕然后直接揣进了怀里。卫辞书没在后勤部多待,在帮泽民首长干了会儿活后,卫辞书随即转身登车,直接驶向红军总医院。

  医院里依旧是老调重弹的消毒水味道,但走廊里已经挂起了红纸剪的窗花,很是增加了一些过年的气氛。傅连暲正带着几个护士在给轻伤员们分发香烟和糖果,当然,肺病科是没有香烟的。

  “老傅!”穿着身迷彩服的卫辞书笑呵呵地对傅连暲喊了一声。

  听到卫辞书的声音,傅连暲随即转身迎了上来,嘴上十分高兴的开口说道:“老卫,这么早就过来了?”

  “来看看大家,顺便送点东西。”卫辞书从挎包里掏出几大盒巧克力和两条烟,“今天要去的地方有点多,我这点津贴摊下来也买不了多少东西。麻烦你把这些东西给今天值班的同志们分一分,算我个人的一点心意。”

  傅连暲接过卫辞书手里的糖果,郑重地点头回道:“我替同志们谢谢你。你来得正好,三号病房的老李,一直念叨着想见见你,当面道谢呢。”

  卫辞书跟着傅连暲走进病房。病床上躺着一位腿部重伤的老战士,看到卫辞书进来,挣扎着想坐起来。卫辞书赶紧上前按住他:“老李同志,别动,好好养伤。”

  看着卫辞书的关切的面庞,老李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情绪:“卫副院长,谢谢你的手术,谢谢带来的好药!我这腿,要不是用了您给的……早就烂掉了!刚刚王医生告诉我,我的腿保住了!能好!”

  老李说着,一边颤巍巍地从枕头底下摸出两颗边区供销社的硬糖,不由分说地往卫辞书的手里塞去,“过年了,没啥好东西,您尝尝这个,甜!”

  卫辞书接过那两颗带着体温的硬糖,当着老李的面放进了嘴里,然后用力握着老李的手,笑着开口说道:“谢谢老李同志,糖甜,好吃!你也要好好养伤,等开春能走了,咱们一起打鬼子,抢小鬼子的糖吃,到时候,咱也尝尝日本糖啥味!”

  “好!”

  接着,卫辞书去了工业部专家组所在的窑洞区。金希吾、黄子卿几位教授正围着火炉,一边喝茶一边讨论着工作上的一些事情。

  “金教授,黄教授,各位专家,过年好!”卫辞书推门而进,对着一众宝贝人才开口说道。

  “卫副部长!过年好过年好!”看到卫辞书的身影,众人纷纷起身欢迎。

  “给大家拜年了!一点心意。”从挎包里掏出香烟和饼干,卫辞书乐呵呵地对众人开口道,“新弄的小零嘴,尝尝。你们几位家远的,留在延安过年,辛苦了!食堂饺子管够,晚上泽民部长可能还安排了点小酒。”

  “哈哈,不辛苦!这里挺好,清净,正好把几个技术难点再琢磨琢磨。”金希吾笑着接过饼干,“哟,这饼干一股奶香味。”

  “对,钙奶饼干,刚试制出来,是以后部队作战的慰问品。你们也帮着把把关。”卫辞书随即开口回应。

  闲聊了片刻后,卫辞书和专家们告别,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东郊的航校。

  机场方向的引擎轰鸣声远远地传到卫辞书耳中——即使在过年期间,航校的学员们仍然在进行战备值班以及日常训练。

  航校的食堂里热气腾腾,陈赓正挽着袖子,和一群年轻的飞行学员、地勤人员围在一起包饺子,只是这旅长的厨艺实在算不上精细,所以开始工作没多久,陈赓的脸上就沾满了洁白的面粉。

  “哟!财神爷驾到!”眼尖的陈大旅长,看到卫辞书在门口的身影就直接嚷开了,“快来快来,搭把手!把你小子在红军医院的厨艺再拿出来表现一下!”

  “行~”

  听着陈赓的吆喝,卫辞书呵呵一笑,洗了手也加入包饺子的行列。作为后世的标准的人夫系青年,卫辞书包饺子的动作飞快,擀皮、填馅、捏合,一气呵成,引得旁边的学员们啧啧称奇。

  卫辞书一边包,一边跟身边的年轻学员们聊天,问问他们家乡的年俗,训练累不累,想不想家。气氛热烈而融洽。

  “老卫,尝尝这个!”过了一会儿,从众人眼中消失了一阵的陈赓重新出现,只见他此时用筷子夹着一个刚出锅的饺子,吹了吹,直接递到卫辞书嘴边,“白菜猪肉馅的,香得很!”

  卫辞书也不客气,张嘴直接吞了下去,一边烫得直哈气,一边连连点头:“嗯!不错!比压缩饼干强!”

  “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卫辞书的话,食堂里的战士们直接爆发出了一阵哄笑。

  陈赓则是拍着卫辞书的肩膀,对身前的战士们骄傲开口:“都听见没?卫部长说咱航校的饺子好吃!咱们北霸天除了生孩子,其他的,干啥都猛!”

  离开航校时,天色已经擦黑,延安城里响起了更密集的爆竹声。

  卫辞书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去了位置最偏僻、警戒最森严的三号仓库。这里是他的核心责任区。值班的战士看到卫辞书出现纷纷挺直腰板敬礼。

  “卫副部长,您怎么来了?”值班的王干事看到卫辞书的身影有些意外。

  “过年了,来看看同志们。”卫辞书走进值班室,屋里的踢脚线大功率的开着,所以还算暖和。卫辞书从挎包里拿出车后备箱的最后几条香烟,还有自己那份年货里的硬糖和花生,放在桌上,“辛苦了,守好咱们的家底,就是给革命拜大年!这点东西,大家分分,暖暖身子。”

  王干事和几个值班的战士看着桌上的吃食,脸上都露出了朴实的笑容。“谢谢卫副部长!您放心,我们在,仓库就在!”

  卫辞书仔细检查了仓库的出入记录、岗哨布置和消防设施,确认一切正常,才在王干事等人的目送下离开。

  回到自己那孔冷清的窑洞时,已是深夜。

  推开门,窑洞里一片漆黑。卫辞书摸索着打开日光灯的开关,洁白的光晕瞬间驱散了黑暗。灯光下,条案上除了他离开时摊开的笔记本和文件,还多了一样东西——一个军绿色的铁皮饼干盒,盒盖下压着一张折好的纸条。

  卫辞书拿起纸条展开,是李润石那熟悉的、略带飞扬的字迹:

  辞书小鬼:

  知道你今日奔波劳碌,辛苦了。压缩饼干样品已尝,甚好,比干粮强。盒内是子珍同志和根英同志留给你的饺子,猪肉白菜馅,趁热吃。明早记得先去老总和伍豪家拜年。

  润石 即日

  卫辞书打开饼干盒盖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个白白胖胖的饺子,还冒着丝丝热气。他拿起一个塞进嘴里,熟悉的家常味道混合着淡淡的炭火气,瞬间温暖了冰冷的嘴唇。

  吃完饭后,卫辞书坐回条案前,就着日光灯的光,翻开了记录着明日工作安排的笔记本。窗外的爆竹声渐渐稀疏下来,延安城在除夕的夜色中沉沉睡去,只有此时年轻人窑洞里的灯光,彻夜长明。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二日 大年初一

  朱玉阶的窑洞里炭火烧得旺,墙上挂着大幅作战地图。

  保安到定边的防御部署草图在房间最大的一张桌子上摊着,老总正抽着烟,和刚从前线回来的左权低声讨论着什么。

  “老总过年好!左参谋长过年好!”卫辞书进门敬礼。

  “哦,辞书来了!”朱玉阶抬头,爽朗的笑容随即从脸上显露出来,“坐!吃了没?灶上还有热乎的馍。”

  “吃过了,谢谢老总!”卫辞书把给朱老总的两条“汉风”和一包可可粉放桌上,“一点给老总的心意。”

  “又让你破费。”知道卫辞书情况的朱玉阶没多推辞,拿起一条烟掂了掂,“这烟好,劲足还不呛嗓子,比叶子烟强多了。”

  拿起一条烟扔给了对面的左权,朱老总抬手指了指地图对卫辞书开口说道,“正好,你来看看。开春的全军演习,装甲旅和汽车团油料消耗后勤部算出来没有?延长那边增产的油,能保障我们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多长时间的高强度机动?”

  卫辞书凑近地图:“泽民首长那边初步核算出来了,演习的油料储备没问题。就是路有点麻烦,保安到定边那段冻土路,化冻后卡车通行效率肯定下降。工程部队计划在演习前抢修一遍,但是存在一定的人力和物资缺口。”

  “人力从预备役抽!物资让泽民的后勤部想办法。”听着卫辞书的回答,朱玉阶直接开口说道,“演习的事情不能耽误,这是检验新编制新装备的必要小木。你的压缩饼干,演习时跟着汽车团保障车队走,也进行一下实战检验!”

  “是!”卫辞书记下要求。又和左权简单交流了几句前线部队冬装和单兵装具的补给情况,便起身告辞。

  半小时后

  周伍豪的窑洞收拾得格外整洁。

  此时的总理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正在书桌前批阅文件,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摆在总理的旁边。邓颖超周伍豪的不远处在整理书架。

  “副主席过年好!大姐过年好!”卫辞书放下第二份一份伴手礼——茉莉花茶、可可粉以及给邓颖超的一块深蓝色呢料。

  “小鬼,快坐。”周伍豪放下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一大早就跑来跑去,辛苦了。”

  “应该的。”卫辞书坐下,谢过了邓大姐的热茶,然后对周伍豪开口说道,“副主席,和莫洛托夫备忘录的细则草案,后勤部和技术处已经初步做出来了,请您过目。”

  说到这里,卫辞书从挎包里拿出文件,向桌子对面的周伍豪递了过去,“目前的关键确认点就是磺胺嘧啶片的首批交付数量、苏方提供的铬矿锰矿的品位下限、钢材的型号目录,还有那两百个留学名额的专业分配意向。泽民首长建议有限选择,数学、物理、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这几个方向。”

  周伍豪接过文件,迅速浏览着关键条目:“嗯,方向抓得很准。矿产的品位和钢材型号要卡死,防止苏联人以次充好。药品交付批次和运输保密流程写详细些,你亲自把关。留学名单……”

  说到这里的周伍豪停顿片刻,然后开口,“你和组织部、红军大学马上开始筛选。集中挑选政治可靠、有文化基础、肯钻研技术的青年骨干,名单二十天内报到中央局。”

  “明白,回去就办。”卫辞书点头。

  “小鬼,”周伍豪看着卫辞书,开始给卫辞书提点一些工作上的注意事项,“莫洛托夫虽然签了字,但苏联人不会死心。他们拿不到核心秘密,可能会在其他方向找麻烦。你管着仓库和技术资料,保密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还有,注意身体,要按时吃胃药。”

  “是!谢谢副主席!”卫辞书起身对周伍豪开口道。

  半小时后

  “泽民首长,我来给您拜年啦……”

  再半个小时 李润石窑洞门前

  卫辞书在门口跺掉鞋上的浮雪,喊了声主席。

  门帘掀开,暖气和炖肉的香味扑面而来。李润石正盘腿坐在炕桌旁看文件,贺子珍在灶台边忙碌。毛岸英和岸青穿着新改小的旧军装,规规矩矩坐在炕沿上看书。

  “主席过年好!子珍大姐过年好!”卫辞书放下挎包,先给李润石和贺大姐敬了个礼,然后抱住了扑过来的岸英和岸青,笑呵呵地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

  “卫叔叔,我们很想你!”感受着头顶上卫辞书手掌传来的滚烫的温度,两小只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然后抱着卫辞书的腰,仰着头对卫辞书开口说道。

  “叔叔也很想你们。”

  “那叔叔为什么不来看我们……我们还以为叔叔不喜欢我们了。”

  “哪能啊,叔叔工作忙……这样,下午叔叔带你们看电影好不好?”

  “小鬼!”

  “嗷!主席!”提到李润石声音的卫辞书一个立正。

  “坐!”放下手里的文件,李润石指了指炕桌对面的板凳,随即对卫辞书开口说道。

  此时主席的表情比前几日谈判时轻松不少,只见他指了指卫辞书带来的东西,板着脸对卫辞书开口说道:“又拿你那些‘私房货’?讲过多少次,你的津贴要留着自己花,将来一直这么大手大脚,哪个女娃娃能看得上你……”

  “主席,我平时花钱的地方也少。这些就是三号库里拿出来的,就是点饼干、坚果、核桃奶,给岸英和岸青补补身子,还有两条烟。”卫辞书把东西拿出来放桌上,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三板巧克力放到毛岸英手里,“岸英,带着岸青去贺大姐那里,就你们三吃,好好馋馋主席。”

  贺大姐此时端了碗热水走过来:“辞书费心了。岸英,谢谢卫叔叔。”

  毛岸英站起来,小大人似的认真道谢:“谢谢卫叔叔!”

  卫辞书摸摸他的头,转头对李润石说:“主席,压缩饼干第二批样品出来了,改进了油脂配比,口感好不少。赵工他们的报告放您桌上了。”

  李润石点点头,出一支卫辞书带来的佛光点上:“已经看过了。开春部队大演习,这东西顶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将来和日本人开打搞穿插的时候,这个东西不能出差错。”

  “明白。咱们边区已经能生产后世的防腐剂了,只要合理添加,保质期绝对不是问题。”卫辞书应道。

  “那就好。”李润石抽了口佛光,然后略微打趣地开口:“小鬼,你这佛光不错,比那个什么汉风好抽。就是名字起得大了点,抽一包,得少活几年吧?”

  卫辞书正端起贺大姐倒的热水暖手,闻言差点被唾沫给呛咳嗽:“主席,您这话说的!这烟它就是个名儿,图个吉利。少活几年不至于,顶多让泽民首长念叨我几句,说我又给您上供好烟。”

  “他念叨他的,我抽我的。”听到卫辞书的话,李润石吐出一口烟圈,脸上带着点促狭的笑意,“反正你卫财神爷津贴厚实,这点供奉我老毛还承受得起。”

  “子珍同志。”李润石转头朝灶台那边喊,“听见没?这可是稀缺的好烟,赶紧藏起来,我得堤防一下那群烟鬼。”

  贺子珍正把卫辞书带来的核桃奶倒进搪瓷缸里给两个孩子,闻言瞪了李润石一眼:“藏什么藏?辞书好心好意带来的,抽就抽了,还藏?岸英岸青,快谢谢卫叔叔的奶。”

  “谢谢卫叔叔!”两个孩子捧着温热的搪瓷缸,小口啜饮着,看着卫辞书的眼睛亮晶晶。

  毛岸英咽下一口奶,舔舔嘴唇,忽然抬头,一脸认真地向卫辞书开口问道:“卫叔叔,你为啥还不找个媳妇儿?我爹说你这样的大官,早该有人管管了,省得把钱都花在买烟买糖上。”

  窑洞里瞬间安静了一下。卫辞书端着水杯的手僵在半空,表情像是突然察觉到有人拿着棍状物在他的屁股后面捅他一样。

  听到这句话的李润石叼着烟,肩膀可疑地耸动了两下,终于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一旁的的贺大姐也忍俊不禁,赶紧背过身去假装收拾灶台。

  “咳……岸英啊,”卫辞书放下杯子,努力板起脸,“这个……找媳妇儿是大事,急不得。你看你爹,那是运气好,早早遇上了你娘这样的好同志。卫叔叔这……觉悟高,是吧。当然,卫辞书不是不找,而是缓找、慢找、优找,有次序地找。让有意愿的人先找,让年纪大的人先找,让先找带动后找……精准找、科学找、高效找、有策略地找……总而言之,伟大!无需多言!”

  “就是这样。”打了一圈口腔太极的卫辞书试图把话题引开,“这核桃奶好喝吧?长个儿!”

  岸英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还想追问,被李润石打断了:“行了行了,小鬼头,大人的事儿少操心。你卫叔叔本事大着呢,找媳妇儿还用你教?回头让他给你找个会做点心的婶婶,比啥都强。”

  岸英眼睛一亮:“点心?像以前卫叔叔在上海做的那种蛋挞?”

  “对,蛋挞。”卫辞书赶紧顺着台阶下。

  李润石把烟头摁灭在土陶烟灰缸里,敲了敲桌面,把话题拉回正事,但语气依旧轻松:“言归正传啊,辞书。莫洛托夫那条线,泽民那边盯紧点,老毛子滑头得很,矿砂钢材的成色,交割的时间地点,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让他们糊弄过去。那批留学名额,你跟伍豪筛人的时候,眼睛擦亮点,别光看学问,得是能沉得下心,真正钻得进去的苗子。苏联那地方,好东西是有,但歪风邪气也不少。”

  “明白,主席。”卫辞书点头应道。

  “嗯。”李润石站起身,踱到窗边看了看天色,又回头对卫辞书说,“大过年的,事儿说完就得了。你下午不是还答应带岸英他们看电影?别在我这儿耗着了。赶紧去,省得这俩小子一会儿又该缠着我毛某人,让我给他们做蛋挞了。”

  说到这里,李润石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嘴角又勾起一丝笑:“对了,小鬼,看归看,你那个电影……别净放些打打杀杀的,也找点……欢快点的,我老毛也想跟着放松放松。”

  “嘶……我试试吧……”

第一三七章 电影,南京谈判

  “我是阿宝,你是沈王爷!”

  “我才是阿宝!你是沈王爷!”

  看着蹦蹦跳跳跑出窑洞的两小只,卫辞书给自己点上一支红塔山,然后笑呵呵的看着岸英、岸青活泼的背影。

  和远在上海被谋生压力弄的胆怯怕人不一样,来到苏区后,这两个孩子明显活泼开朗了不少,这一切多亏了根据地同志们,还有主席和贺大姐的用心照料。

  抬头向窑洞外面望了望,此时的天色已经擦黑,今天下午的时间,卫辞书专门陪着两兄弟看完了《功夫熊猫1、2》这两部电影。

  下意识地伸了伸懒腰,李润石的身影出现在卫辞书的面前。

  “主席。”

  “小鬼,要谢谢你给岸英、岸青放的动画片,他们两个娃娃这是过了个好年啊。”

  “不客气的主席。根据地的年假放到大年初三,我初四才开始干活,很有时间的。况且……我也很喜欢岸英和岸青。”卫辞书真诚地对回答着李润石的感谢,“在上海,刚和岸英岸青确认关系的时的候,两个孩子抱着我的大腿哭着喊我叔叔……看着这两个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我为他们感到开心。”

  说起当初的情况,卫辞书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但随即他就调整好了情绪:“主席,刚才警卫员告诉我,您去喊了其他首长,说要一起看电影?”

  “对,就是知道你这个小鬼真实身份的那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怎么,你这个小鬼有压力?”

  “哈哈,有一点。陪岸英、岸青看动画片的时候我还发愁呢。选的电影既要让各位首长看得懂,还得适合大过年的时候看。所以那些战争,灵异,情爱的就排除掉了。然后我又想要不要把南京一些题材的电影拿出来,后来想了想还是不太合适,毕竟打仗前最后一个年了,还是让各位首长们轻松点好。而且,我想,把这些电影留到几个月后,等到部队开拔的时候给战士们放上一遍……”

  听着卫辞书絮絮叨叨地说着内心的想法,抽着烟的李润石时不时点头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