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江瑟瑟
第一二三章 达成协议,山西入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上海 法租界秘密联络点
潘汉年没有再看张冲,径直拿起搭在椅背上的灰色呢子大衣穿上,完全不有求于人的潘汉年动作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看来张代表已无话可说。谈判到此为止。”潘汉年的声音恢复了此前的从容,收拾完东西的他看着面色涨红的张冲开口,“贵方选择以武力相威胁,后果自负。请转告南京,延安的广播电台,会准时向全国人民说明今日会谈的全部内容,以及薛公岭事件来龙去脉的所有真相。”
拿起桌上的档案袋和那份《中央日报》,将其体贴的塞进公文包。
“国际饭店的牛角包不错,刚出炉的味道很香。只是他们不提供包装的报纸,在这里还要谢谢张代表的报纸。告辞。”说完这句话的潘汉娘对张冲微微颔首,随即不再多言,转身推门而出,身影迅速消失在法租界冬日午后的人流中。
伴随着门板碰撞发出的“吱嘎”一声轻响,雕花玻璃门在弹簧的拉力下重新合拢,隔绝了室内南京政府代表面目可憎的表情和其余公子小姐们向外看热闹的神情。
此时留在室内的张冲仍然面色铁青的站在在原地,潘汉年最后那句傲慢的反问仍然回荡在耳边。
室内壁炉里的火焰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张冲心中想要将其粉身碎骨的冰冷寒意。
“西崽。”回到座位上的张冲对着吧台后的服务员重新喊了一句。
“在的,先生。”
“给我拿一支古巴雪茄的短号,配上一杯威士忌,放冰。”
“马上。”
片刻之后,张冲将服务员端上来的威士忌一饮而尽,随即剪好手中的雪茄大口“噗噗噗”的抽了起来。此时的张冲内心思虑繁琐,他知道,潘汉年的最后通告绝对不是虚言恫吓恫。
跟自家势力在对外场合上的虚与委蛇,鬼话连篇不同,那帮红脑壳向来是说什么做什么。
阎锡山签署的《备忘录》影印件……还有红军即将公布的审讯录音,足以在舆论上将南京置于极其被动的位置。
而“后果自负”四个字,更是充满了和中央军认定一下天老大,谁老二的莫名底气。
思索片刻后,在一片雪茄的烟草雾中,张冲抓起桌上的加密电话,开始拨动上级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同日稍晚 武乡隘口 二野四师前沿指挥所
通讯员急促的汇报声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李天佑从行军床上喊起:“报告师长!对面中央军十四军阵地有异动!大批步兵正在集结,炮兵阵地在校正射界!师参谋部同意认为,十四军有进攻迹象!”
听完通讯员的汇报,李天佑一把抓起,小跑着冲出指挥部,向远处国军的出发阵地上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果然,对面山腰原本沉寂的中央军阵地上,人影绰绰,士兵正从散兵坑和掩体里爬出,开始在军官的呵斥模样下整理队形。
几门山炮的炮管正在调整角度,黑洞洞的炮口直指红军扼守的隘口阵地。
“狗日的,真要动手了!”李天佑骂了一句,随即让自己的大脑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传令!全师进入一级战斗准备!炮兵标定对方集结区域和炮兵阵地坐标!反坦克炮组前出,给我盯死他们可能出现的装甲车辆!各团依托工事,准备抗击敌军冲击!没有命令,不许开第一枪,但只要中央军敢动,就给老子往死里打!”
命令迅速通过电话线和通讯兵传达下去。沉寂多日的红军阵地瞬间活了过来,士兵们飞快地进入战位,子弹上膛的声音此起彼伏,防寒手套拉动枪机的声音哗啦作响。
隐藏在反斜面的迫击炮阵地掀开了伪装网,炮手飞快地摇动高低机和方向机,冰冷的炮口指向了提前测算好的的诸元坐标。
气氛骤然紧张,凛冽的寒风此时也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只剩下双方阵地间你死我活的杀意,愈发浓厚。
同日 太原 前敌指挥部
徐向前面前的电台红灯急促闪烁。
译电员迅速将刚译出的电文向身边的司令员递了出去:“司令,中央军委来电。上海谈判破裂。张冲以武力相胁。潘汉年同志判断,卫立煌部可能于近日对长治方向发动进攻。关麟征、胡宗南部亦可能配合行动。中央军委指示,三野主力立即停止休整,做好全面迎战准备。长治方向,依托城防,坚决固守,挫败敌军攻势。太原方向,密切监视胡宗南东进动向,确保同蒲路北段安全。”
“哼,果然来了!”徐向前冷哼一声,将电文拍在桌上,“命令!”
“一、长治方向,傅作义整编部队立即接替城防警戒任务,原三野守备部队转入核心阵地及预设反击区域。所有炮兵进入阵地,储备充足弹药。装甲教导旅机动分队前出至城郊预设伏击阵地。务必确保长治不失!”
“二、太原方向,三师主力立即沿同蒲铁路线向南展开防御纵深,重点扼守灵石、霍州以北隘口。工兵部队立即加强铁路沿线桥梁、隧道的防御,并预设爆破点。装甲一团作为机动预备队,随时准备南下支援武乡或东进阻击胡宗南!”
“三、后勤部门,立即向长治、武乡及太原南部防线抢运弹药、油料、医疗物资。优先保障一线作战部队!”
“四、敌工部、宣传队,立即将阎锡山通敌卖国罪证通过一切渠道播向全国,晋南、豫北、冀南等临近地区要扩散。除此以外,重点揭露南京方面破坏停战协定、包庇汉奸、武力威胁抗日武装的行径!”
“是!”参谋们齐声应命,指挥部内瞬间充斥满电话铃声、电键敲击声和急促的口令声。
徐向前走到大幅山西地图前,情绪紧绷的同时又有些兴奋。蒋介石撕下伪装,企图用中央军的德械师来抢夺胜利果实,那就让他尝尝红军铁拳的滋味……卫辞书小鬼的那声战帅,林彪当得,我徐向前当不得吗!?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晨 长治城郊
薄雾笼罩着上党盆地。
潞城通往长治的公路上,尘土飞扬。卫立煌第十四军的先头部队——一个加强团配属数辆法制雷诺坦克,正气势汹汹地向长治城西外围红军警戒阵地逼近。
红军前沿观察哨的望远镜里,清晰地捕捉到了敌军坦克引擎喷出的黑烟和中央军步兵黄色军装的身影。
“报告!敌军先头已进入我预设雷区前沿!兵力约一个加强团,配有四辆坦克!”
长治城西红军前沿指挥所内,负责该方向防御的三野一师二团团长接到报告,立刻下令:“按预定方案执行!警戒阵地部队稍作抵抗后,有序向第一道主防线撤离!反坦克小组和预设炮兵阵地准备!等他们闯进雷区,坦克被阻,步兵混乱的时候,给我一轮就打蒙他们!”
很快,稀疏的枪声在城西响起,红军警戒阵地上的战士们在进行了象征性的阻击,打了几轮排枪,扔出几颗手榴弹后,迅速沿着交通壕向后撤离。
“这帮红脑壳果然还是这么穷。晋绥军都是一群猪,阎锡山也是!被一群三枪赤匪搞成这个样子。来人哪,传我命令,坦克加速!步兵紧随冲锋!给我一举突破赤匪阵地!”拿着望远镜看完全程的中央军指挥官对身边的副团长开口命令。
“明白!团坐,今天弟兄们就让这帮红脑壳知道什么是老牌正规军!”
“弟兄们,跟我上!”
十分钟后……
“轰!轰!轰隆!”
几声沉闷的巨响一片一片地震破中央军士兵的耳膜。
与此同时,冲在最前面的两辆雷诺FT-17坦克猛地一震,一时间,坦克上的钢铁履带被反坦克地雷轻松炸断。
两发火箭弹瞬间击中了这两辆趴窝坦克的炮塔,在两团爆炸的火球之后,滚滚浓烟从报废的铁王八上涌了出来。
这一切的变化都在眨眼间发生,后续冲击队形里的坦克和步兵见到这猝不及防的一幕,组织度瞬间陷入混乱。
惊慌失措的步兵开始寻找掩体,剩下的坦克也开始萎缩不前。
就在此时,红军第一道主防线上,沉寂已久的火力点骤然爆发!
“哒哒哒哒——!”
八九式重机枪的怒吼撕碎了清晨的宁静,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的镰刀,向惊慌失措的,挤在雷区边缘的国军士兵密集地泼洒而去。
与此同时,预设在后方的红军迫击炮阵地也发出了咆哮,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精准地落在敌军的后续队形和试图拖拽坦克的工兵群中。
“反坦克组!上!”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隐蔽在侧翼战壕里的红军反坦克小组跃出掩体,扛着深绿色的四零式火箭筒,利用地形快速接近敌军幸存的坦克以及后续受阻的装甲车等目标。
枪声、炮声、爆炸声、惨叫声一时间交织在一起,长治城西的宁静被彻底打破。
卫立煌本来打算浅尝辄止的试探性进攻,被严阵以待的红军的摁到了地上往死里弄……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南京 憩庐
“饭桶!全都是饭桶!”大中午被侍从喊醒的蒋介石脸色铁青。
看着站立在对面一言不发的属下,这位委员长恨铁不成钢地怒声道:“长治碰得头破血流!武乡寸步难进!现在连霍州都丢了!胡寿山,关麟征,还有卫立煌,娘希匹他们的德械师都是纸糊的吗?!”
垂手而立在蒋介石对面的陈诚,额角已经渗透出了细密的冷汗,他只能硬着头皮汇报道:“委座息怒。卫立煌将军报告,长治赤匪防御极为顽强,预设雷区、火力配系周密,我军试探性进攻损失不小,需重新调整部署。关麟征将军在武乡隘口遭遇赤匪优势火力压制,强行仰攻伤亡过大,暂时受阻。霍州方向……胡长官主力尚在临汾集结,先头一个旅轻敌冒进,在霍州以北二十里处的韩侯岭隘道遭遇赤匪部队伏击,损失惨重,被迫后撤……隘口已失。”
“优势火力?!我们每年给德国人那么多大洋,还比不过区区一介钻山沟子的土匪吗!?”被陈诚答复刺激的蒋介石猛地转身,眼睛瞪得可怕,“刘经扶(刘峙)呢?他的预备队在哪里?为什么还不压上去!”
“刘长官所部正在豫北集结,向晋东南运动需要时间。而且……”说到这里的陈诚声音更加小心,“赤匪宣传机器已经在传播舆论,阎锡山通敌的录音和文件副本通过电台、传单到处散播。晋南、豫北的民情对我军军颇为不利。部分地方的乡绅甚至拒绝提供向导和其他帮助。”
蒋介石颓然坐回太师椅,手指用力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当初,他没有放在心上的,海谈判桌上潘汉年那句“后果自负”的警告,此刻终于像回旋镖一样打了回来。他低估了红军在山西的扎根速度和战斗力,更低估了那份阎锡山卖国铁证对舆论和人心的影响程度。
现在国民政府在军事上三路受阻,政治和舆论上也陷入被动。
山西这盘在他蒋介石眼里已经胜券在握的一局棋,骤然变得险恶起来。
中央军的整编数量还不够,进度也要加快……
相应的想法在脑海中思索片刻,出于以退为进的想法 ,蒋介石向近处的陈诚下达最后的指令:“告诉陈立夫,让他再次联系潘汉年。通过那个在上海的联络点告诉朱毛,谈判……可以重启!但赤匪必须立刻停止在山西的一切军事行动!中央军也必须进驻长治、太原维持秩序!这是底线!”
“是!卑职立刻去办!”如蒙大赦的陈诚快步走出书房。
蒋介石独自坐在办公桌和偶,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
随着这道命令发出,所有人都会知道,南京政府试图用武力快速解决山西问题的企图,在红军顽强的抵抗和犀利的舆论反击下,在事实上已经破产了。
接下来,只能是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了……
同日 霍州以北 韩侯岭
凛冽的寒风吹过硝烟尚未散尽的山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柴油、血腥和焦糊味。几辆被击毁的国军卡车歪倒在路边,滚滚黑烟从烧着大火的残骸上升起。
中央军士兵的尸体和丢弃的武器辎重散落在狭窄的隘道里。
停止机动59D坦克的炮口升腾着热气,其宽大的履带上沾满了碎裂的肉泥和黑红色的血迹。
刘伯承站在一辆59D坦克的炮塔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着狼藉的战场和远处仓皇后撤的黄色身影。
装甲教导旅的战士们正在快速打扫战场,收缴有用的武器弹药,救治双方伤员,以及集中收押剩下的俘虏士兵。
“报告旅长!”一名充满了硝烟味道的营长跑过来向刘伯承敬礼,“伏击战果初步统计:击溃中央军胡宗南部先遣旅,毙伤俘敌约一千二百人,缴获七五山炮四门,轻重机枪二十余挺,步枪弹药一批。我方损失轻微,两辆装甲车轻损,人员伤亡三十余人。”
“嗯。”刘伯承点点头,脸上并无多少喜色,目光依旧凝重地投向南方,“胡宗南的主力还在后面。命令部队,依托韩侯岭隘口有利地形,立即构筑环形防御阵地!反坦克壕、雷区、机枪火力点,一样不能少!后勤车队跟上来没有?油料和炮弹必须优先保障!”
“油料车刚过汾河浮桥,炮弹车队紧随其后!”
“好。给徐司令员和中央发电:我方已经掌控霍州北隘口,部队正在抓紧构筑工事,准备迎击胡宗南主力。请指示下一步行动方略。”
“是!”
与此同时保安中央军委驻地
李润石看着刚刚收到的两份电报。一份是刘伯承发来的霍州伏击成功并扼守韩侯岭的捷报。另一份,则是上海转来的、陈立夫紧急联系潘汉年要求重启谈判的口信。
“哼,老蒋坐不住了。”将电报递给一旁的总理和老总,主席笑呵呵地开口,“霍州这一记闷棍把胡宗南打得不轻啊,加上卫立煌、关麟征啃不动我们的硬骨头,委员长这才想起来上谈判桌了。”
周伍豪迅速将电报上的内容浏览完,随即出声开口:“这是我们的机会。战场上的胜利,就是谈判桌上最硬的筹码!我觉得可以谈,利用军事胜利和舆论优势,迫使蒋介石回到谈判桌,接受更有利于我们的条件。”
“是啊,敌退我进,大胆开口。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一旁的朱老总开口补充。
“给潘汉年同志回电,”听完两位战友回答的主席当即下令,“同意重启谈判。但我方条件不变。释放七君子,承认我党我军在山西已解放地区的合法存在与管理权。太原兵工厂可以留晋复产,建立联合监管机构。中央军退回西安协定签署前的位置。不得迫害起义人员和土改群众。另外……告诉潘汉年同志,让他转交国民党,卫立煌、关麟征、胡宗南的部队必须立刻停止一切挑衅和进攻行动!否则,我军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进行自卫反击!勿谓言之不预!”
“是!”李润石身后的通讯干部迅速记录着相应内容。
看着通讯员大步离开的身影,主席重新给自己点上香烟。
此时的主席心中十分清楚呀,谈判的重启并不意味着和平的降临,蒋介石的妥协必然是有限和暂时的。长治城下、武乡隘口、韩侯岭前,中央军的重兵依然虎视眈眈。红军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才能确保谈判桌上争得真正的主动,守住山西军民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胜利果实。短暂的炮火间隙,是为下一轮更激烈较量所做的准备,无论是战场还是谈判桌。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南京 国务院会客室
壁炉里的木柴噼啪作响,温热的空气驱散着会议室内弥漫的寒义。
董健吾在一张紫檀木扶手椅上,姿态沉稳的坐着。
董健吾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书桌后的宋子文,几位机要秘书侍立宋子文一旁,会客室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以上,即为我党为维护民族抗战大局、促成山西问题和平解决,所提出的最终方案。”董健吾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将修订后的条款文本轻轻推向宋子文面前,“释放上海七君子及一切政治犯。国府公开承诺保障张文舟等起义人员安全,承认我党在吕梁、大同、长治等已解放地区的行政管辖权。太原兵工厂留晋复产,成立由国共双方及地方代表组成的联合监管委员会。中央军卫立煌、关麟征、胡宗南所部,立即停火,并向西安协定签署前的驻地撤退,退兵路线由双方共同监督,确保土改区域不受地主武装反攻倒算。”
从桌子上拿起文件,宋子文扫视了一眼文件的标题,下意识地挑了挑眉:“贵党在山西攻城略地,如今却要中央承认既成事实。董先生,贵方的条件,未免太苛刻了些。”
“宋部长此言差矣。”听到宋子文的话,心里已经打好腹稿的董健吾微微摇头,语气平和地开口回应,“我军进入山西,是应三晋军民清除汉奸阎锡山之请,是吊民伐罪,是抗日所需。我们所要求承认的,也只是山西人民用行动做出的选择,是为了保证和发展抗日力量的有效秩序。”
“我方苛刻的不是条件,是贵方不顾民族大义,企图以武力抢夺胜利果实、破坏统一战线的不当行径。”
书房内一片死寂,壁炉的火焰跳动声格外清晰。
军事上难以速胜,政治上更是处于被动……
沉默良久,宋子文发出一声充满遗憾地叹息。他拿起桌上的钢笔,拔下笔盖,开始捏动墨囊吸引墨水:“联合监管委员会,南京方面必须拥有主导权。中央军退回原位置可以,但太原城防,必须由中央军派一个团象征性进驻,以示主权。这是我们的底线。”
董健吾思索片刻,随即开口回答:“联合监管,自当协商共管,任何一方不得独断。至于太原城防象征性进驻……”说到这里,董健吾略作沉吟,随即给出最后的答复,“为顾全大局,我方原则上可以接受,但具体细节、驻防区域、人数及时间,需由双方军事代表实地协商确定,并写入补充备忘录,确保不能影响太原的秩序与我方的人员安全。”
宋子文盯着董健吾,似乎在权衡对方让步的诚意。最终,宋子文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董健吾的补充意见。
手中的钢笔尖终于落下,在协议文本上签下了“宋子文代蒋中正”几个字。
“=合作愉快。”董健吾也提笔,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两份文件交换,签字完成。
“请贵方电令前线部队,立刻停火,脱离接触。”董健吾收起属于己方的那份文件,语气十分郑重,“我军将按协议,自长治、霍州韩侯岭等前沿阵地后撤至指定区域。同时,也请委员长立刻下令,尽快释放上海的政治犯。”
“自然。”宋子文当即挥了挥手,对身边的秘书吩咐下令,“按协议执行。立刻给上海发电,放人。通知卫立煌、关麟征、胡宗南,停止一切军事行动,部队后撤至指定位置待命。”
“是!”
董健吾站起身:“为了尽快稳定山西局势,恢复秩序以利抗战,我提议,双方军事协调小组即日进驻太原和长治,监督停火及部队调动事宜。我方代表由徐向前同志负责。”
“可以。我方代表为卫立煌。”宋子文也站起身,脸上挤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董先生,望贵党恪守协议,勿再生枝节。”
“抗日救国,贵在真诚。我党言行一致,从不负民族大义。”董健吾平静回应,微微颔首,“告辞。”
走出憩庐沉重的大门,南京冬日的寒风扑面而来。
董健吾深深吸了一口气,冷冽的空气涌入肺腑。他知道,这份协议是用前线将士的血汗和坚定的政治斗争换来的暂时平静,远非最终胜利。蒋介石的“底线”里埋着钉子,后续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但无论如何,红军在山西的立足点保住了,阎锡山这个毒瘤被清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惊涛骇浪中暂时维系了下来。董健吾快步走向等候的汽车,接下来,需要立刻将消息传回保安和山西前线,并前往上海,亲眼看着党内的同志们走出牢笼。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