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第111章

作者:守柴炉

  “或者说,临死也要拉我们一起陪葬!”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了每个人心上。

  是啊!

  一个不怕死的‘疯子’已经够难缠了,现在又多了五个不成功便成仁、甚至开始学着用大局观来斗争的‘小疯子’?!

  “那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茹瑺烦躁地抓着头:“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几个小畜生成长起来?”

  “经此一事,皇上会不会对他们另眼相看?”

  郑赐忧心忡忡:“觉得他们是能稳住局面、懂得顾全大局的人?”

  翟善眼中闪过狠色,道:

  “必须将他们扼杀在萌芽里!绝不能让他们成了气候!”

  “难啊。”

  郑赐摇了摇头,语气无比沉重:“经过承天门这一闹,他们五个算是‘露脸’了。此时若他们突然出事,皇上第一个就会怀疑到我们头上!蒋瓛那双眼睛,可不是摆设!”

  说到这里,他不禁长叹一声:

  “如今之计,我们反而要更加小心,暂时绝不能直接对他们下手。”

  “那怎么办?”茹瑺急了。

  傅友文阴冷一笑:“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承天门外的事情,不就是现成的把柄吗?”

  说完,他压低了声音,开始布置:“第一,立刻让我们的人,在朝堂上、在士林间散布消息!”

  “就说沈浪、李墨等人,表面劝阻,实为煽动!”

  “是他们暗中指使那些老兵冲击宫禁,事后又假意劝解,沽名钓誉,收买人心!其心可诛,比张飙更甚!”

  “第二,重点弹劾沈浪!他一个区区御史,有何资格代朝廷‘发放’抵债物资?”

  “纵然是欠饷,也应由户部、兵部核发,他此举乃是僭越!是私相授受!是收揽军心,图谋不轨!”

  “还有李墨,一个翰林编修,插手兵事、民事,记录所谓‘分配账册’,他想干什么?立山头吗?”

  “第三!”

  傅友文看向翟善:“你是吏部侍郎,考核官员是你的职权。立刻给他们罗织罪名!”

  “沈浪举止轻浮,不堪御史之职!”

  “李墨越权行事,有违翰林本分!”

  “孙贵、武乃大、赵丰满总之,找出他们所有的不合规之处,哪怕只是小小的迟到早退,都给我放大!”

  “先停了他们的职!没了官身,看他们还如何蹦跶!”

  “妙啊!”

  茹瑺拍手叫好:“还是傅侍郎思虑周全!如此一套组合拳下来,看他们不死也要脱层皮!”

  “还要让那些清流加大力度!”

  郑赐补充道:“不仅要骂张飙,更要开始捎带上这五人,把他们打成张飙的同党,是隐藏更深的祸患!”

  “更为重要的是,让张飙‘罢黜儒学’的话,传遍天下!让天下士林,人人得而诛之!”

  “就该如此!”

  傅友文满意地点点头:“要把水彻底搅浑,把他们的名声彻底搞臭,把他们的官职全部扒掉!到时候,没了庇护,成了白身,是圆是扁,还不是任我们拿捏?”

  几人眼中都露出了狠厉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沈浪五人身败名裂、任人鱼肉的惨状。

  经此一事,傅友文集团彻底调整了目标。

  张飙依然是必须除掉的目标,但沈浪、李墨这五个原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小角色’,此刻已然跃升为需要优先清除的、极具潜在威胁的敌人。

  “不过.”

  说完,傅友文又话锋一转,蹙眉道:“王爷和公爷那边,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莫非,他们想放弃我们?”

  听到这里,茹瑺、翟善、郑赐三人,互相对视一眼,旋即皱起了眉头,皆沉默不语。

  如果说,他们做的那些事,是该死的国之蛀虫,那他们背后的大人物,比他们该死一万倍还不止。

  这也是老朱明知道他们罪证的情况下,依旧不动他们的原因。

  就是想揪出他们背后的大人物。

  然而,明知道老朱是这种想法,他们还是寄托了一丝希望在他们背后的大人物身上。

  就算不能保他们的命,也希望保他们家人的命。

  “要不,我再派人去.”

  “不用了!”

  傅友文的话刚一出口,翟善就出言打断了他:

  “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更何况,蒋瓛的人肯定已经盯上咱们了。此时联系,无异于自取灭亡。”

  “不错!”

  郑赐也接口道:

  “现在的情况,谁输谁赢还不知道。说不定皇上最后妥协了呢?毕竟没有我们,谁来帮他治理国家?总不能靠那几个‘小狼崽子’吧?”

  “哈哈哈——!”

  茹瑺忍不住仰头大笑:“靠他们?这大明怕是想亡国了吧!?”

  听到这话,众人相视而笑。

  他们有这个自信,觉得老朱会分清孰轻孰重。

  毕竟他们这些年结党营私,远超想象,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勋贵将领,亦或是藩王,都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非,老朱想天下大乱。

  “好了,既然如此,就先解决那五个‘小狼崽子’吧!”

  傅友文一锤定音,其余三人纷纷点头。

第130章 搅吧!搅吧!都搅吧!

  时隔多日,老朱终于主持了朝会。

  但跟之前不同,今日朝会上的气氛,十分诡异。

  龙椅上的老朱,面色阴沉,仿佛随时都会爆发雷霆之怒。

  张飙虽然不在场,但他的阴影却笼罩着整个奉天殿。

  果然,还没等商议正事,几名御史便迫不及待地出列,手持笏板,语气激昂,但目标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皇上!臣要弹劾都察院御史沈浪!”

  一名御史声音尖利地道:

  “昨日承天门外,暴民冲击宫禁,沈浪非但不能有效制止,反而与暴民纠缠不清,言语暧昧!”

  “臣怀疑,其与暴民早有勾连,假意劝解,实为煽风点火,收买人心,其行可疑,其心可诛!”

  哗!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还没等沈浪他们出言辩解。

  另一名翰林院的官员,立刻跟进:

  “皇上!翰林编修李墨,越权行事,竟私自记录军械物资分配,此乃兵部、户部之权!其意欲何为?是否想借此扶植私人,图谋不轨?请皇上明察!”

  “还有那兵部员外郎孙贵,吏部主事武乃大,都察院御史赵丰满……”

  又一个给事中出列,罗织的罪名五花八门,从举止轻浮,有失官体到结交武夫,意图叵测,反正怎么事大怎么罗织。

  虽然大多都是牵强附会,但架不住人多势众,听起来仿佛这五人已是十恶不赦的结党营私之徒。

  很快,清流们的唾沫星子几乎要淹没了站在朝班末尾的沈浪五人。

  沈浪脸色苍白,手心全是汗,他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恶意目光,但他死死咬着牙,没有退缩。

  李墨眉头紧锁,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孙贵气得腮帮子鼓起,却只能强忍怒火。

  武乃大眼神明灭,快速分析着弹劾背后的势力分布。

  赵丰满则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准备随时出列反驳。

  龙椅上,老朱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扶手,谁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他没有立刻发作,也没有让沈浪他们辩解,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弹劾者,又瞥了一眼站在后方,眼观鼻鼻观心的傅友文、茹瑺等人。

  “够了。”

  老朱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他并没有对弹劾内容做出直接评判,而是将目光投向吏部侍郎翟善:“翟侍郎。”

  “臣在。”

  翟善立刻出列,躬身应道。

  “官员考功,乃是吏部职责。方才诸位臣工所言,你吏部,依制核查。若有僭越违规之处,依律处置,无需姑息。”

  老朱的声音平淡无波,仿佛只是在处理一件寻常公务。

  “臣,遵旨!”

  翟善心中暗喜,连忙领旨。

  皇上这话,岂不是等于给了自己等人一把尚方宝剑!?

  难道皇上已经放弃张飙,及其同党了?

  果然!皇上果然能分清孰轻孰重!

  治天下,还得靠咱们!

  傅友文、茹瑺、郑赐三人,也在这时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第一步,成了!

  退朝之后,吏部的行文很快就下来了。

  不是革职,而是暂停职务,接受核查。

  理由冠冕堂皇:

  【近期多有弹劾,为公正起见,需暂停职司,待吏部与都察院联合核查清楚后,再行定夺。】

  一纸文书,瞬间剥夺了沈浪五人的官身和权力!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不一。

  傅友文集团弹冠相庆。

  虽然没能立刻将五人置于死地,但停了职,就成了没牙的老虎,接下来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许多中立官员暗自唏嘘,明白这是傅友文等人开始清算了,越发噤若寒蝉。

  一些原本对张飙抱有同情,或对沈浪五人昨日表现有所好感的小官,更是心灰意冷。

  而沈浪五人接到吏部文书时,正聚在一起商议后续。

  消息传来,如同晴天霹雳。

  “他们……他们怎么敢?!”

  孙贵猛地一拍桌子,气得浑身发抖:“凭什么停我们的职?!”

  “凭他们是吏部,掌管天下官职!”

  武乃大脸色难看至极:“而且,皇上还发了话!要依制核查……”

  说到这里,他又咬牙切齿:“好一个依制核查!这分明是要把我们困死!或者是,任我们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