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第104章

作者:守柴炉

  “二哥,我最怕的就是这个!”

  常森的脸色比兄长更加苍白,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惊慌:

  “李景隆那个软骨头,在诏狱里肯定什么都往外吐!”

  “郭英就算能扛一时,又能扛多久?他们俩府上那些破事,哪一件经得起蒋瓛拷问?万一攀咬起来.”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勋贵之间盘根错节,利益往来众多,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绝对干净。

  李景隆和郭英为了减罪,很可能胡乱攀咬,到时候整个勋贵集团都可能被拖下水。

  常升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最担心的事情正在变成现实。

  “更重要的是”

  他压低了声音,语气极其沉重:“你忘了舅父吗?”

  ‘舅父’两个字像是有千钧重,让常森的身体猛地一颤。

  常升的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担忧:

  “舅父这些年,战功赫赫,但也也确实跋扈了些。”

  “侵占民田、蓄养庄奴、纵容部曲.这些事,哪一桩哪一件被捅到皇上面前,都是掉脑袋的罪过!”

  “平日里皇上或许念其军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

  他顿了顿,声音干涩:“如今皇上借着张飙这把刀,明显是要清除朱允炆登位前的各种隐患”

  “李景隆和郭英就是开始!万一他们或者是他们手下的人,为了活命,把舅父那些事也抖落出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蓝玉不仅是他们的舅父,更是常家在军中的最大靠山,与常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蓝玉若是倒了,常家必然受到巨大冲击。

  常森被吓得冷汗涔涔:“那那我们得赶紧给舅父送个信,让他最近千万收敛些,别再惹事了!”

  “送信?怎么送?”

  常升苦笑一声,笑容里充满了无力感:“现在蒋瓛的眼睛肯定死死盯着所有勋贵府的动静!”

  “我们此刻派人去接触舅父,岂不是不打自招,告诉皇上我们心里有鬼,和舅父有不可告人的联系?”

  “那怎么办?”

  常森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难道就眼睁睁看着?”

  常升疲惫地闭上眼,揉着刺痛的太阳穴:

  “只希望舅父自己能看清形势,暂避锋芒。我们眼下都自身难保了.”

  说着,他重新睁开眼,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还有允熥姐弟祭拜姐姐的事.我现在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

  “吕氏答应得那么痛快,这太不寻常了!”

  “特别是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允熥姐弟出宫祭母,我们常家接待这落在皇上眼里,会怎么想?”

  “会不会觉得我们常家借祭奠之名,与外孙秘密联络,图谋不轨?”

  “会不会觉得我们想借着允熥的身份,在皇储之事上做文章?甚至会不会怀疑我们和舅父有所勾结?”

  每一个‘会不会’都像是一把重锤,敲在常氏兄弟的心上。

  老朱的多疑和狠辣,他们是深刻领教过的。

  常森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二哥,那.那这祭拜,我们还去吗?要不还是想办法推了?”

  “推?”

  常升摇摇头,脸上满是苦涩和无奈:

  “吕氏那边已经安排妥当,此刻再推辞,反而更显得我们心里有鬼,欲盖弥彰!那更是死路一条!”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去!必须去!但一定要比任何时候都小心!”

  “仪仗、祭品按最低规制来,绝不可铺张!”

  “接待允熥姐弟时,除了必要的礼节和哀思,绝不多说一句朝政,绝不多问一句宫中之事!”

  “祭拜完毕,立刻恭送他们回宫,绝不停留片刻!”

  “你我再亲自挑选最可靠、最嘴严的老家奴跟着,全程盯紧,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这已经不是尽孝了,这是刀尖上跳舞”

  前有李景隆、郭英下狱的警示,中有蓝玉可能被牵连的担忧,后有与皇孙接触如履薄冰的危机

  “森弟,你说我们能走到对岸吗?”常升忍不住叹息一声。

  常森闻言,额头上的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

  求月票啊~

  还有一章加更,正在写,很快的。

  另外,感谢对方已登陆5000赏。

  【求全订,追顶啊!每天万字更新!求月票。推荐票】

第124章 我要争位!我才是皇嫡孙!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张飙‘诽谤圣学’,被老朱下旨秋后问斩的消息还没有被消化。

  李景隆和郭英被投入诏狱的消息,又在本就‘山雨欲来’的应天府炸开。

  不仅在以常升、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就连文官集团都开始不安起来。

  毕竟张飙牵连的不止傅友文他们几个六部高官,还有那群自诩清流的文官。

  而与文官集团关系密切的吕氏,自然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此时,吕氏正悠闲地修剪着一盆兰草的枯叶。

  朱允炆则坐在一旁,心神不宁地翻着一本书,眼神却频频飘向殿外。

  当心腹宫女悄步进来,低声禀报了曹国公李景隆、武定侯郭英被投入诏狱、与张飙关押对门的消息时,吕氏修剪花叶的手微微一顿。

  随即,唇角勾起一抹极其细微、却冰冷彻骨的弧度。

  “哦?”

  她放下银剪,拿起丝帕轻轻擦拭着指尖,语气平淡地感叹道:“皇上还真是狠辣果决!连曹国公和武定侯都被下狱了?”

  “母妃!皇爷爷此举.是否太过酷烈?”

  朱允炆忍不住开口道:“连国公和侯爷都被下狱了下一步会不会”

  他担心的是烈火烹油之势会彻底失控,最终烧到自己身上。

  毕竟奉天殿广场,张飙现场审计那群清流,给了他不小的震动。

  而且,他也知道,他们母子的根基在文官集团。

  只见吕氏淡淡瞥了眼有些惊慌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又被慈母的伪装覆盖。

  她柔声道:“炆儿,莫要惊慌。皇上此举,正是圣明所在。”

  说着,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萧瑟的庭院,若有所思地道:

  “李景隆贪婪无度,郭英居功自傲。”

  “他们的罪证,恐怕早已堆满了锦衣卫的案头。皇上之前不动他们,是顾念旧情,或是时机未到。如今.”

  她转过身,凤眸中闪烁着算计的冷光:

  “如今张飙这把‘疯刀’横空出世,搅得朝堂天翻地覆,正好给了皇上一个最好的由头,快刀斩乱麻,清理掉这些早已不堪用的朽木!”

  “这不仅是在清算积弊,更是在为你日后登基,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啊,我的儿。”

  吕氏的语气充满了诱导。

  却听他继续道:“你仔细想想,这些蠹虫、悍将留在朝中,将来你如何驾驭?皇上这是在替你负重前行。”

  朱允炆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母妃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但心底那丝不安仍未散去。

  “可是母妃.如此酷烈手段,会不会让其他勋贵大臣人人自危,反而.”

  “反而什么?”

  吕氏轻笑一声,打断了他:“反而生出二心?”

  “不会的!他们不敢!”

  吕氏笃定道:“皇上积威已久,如今更是借张飙之事展现了雷霆手段,谁敢在这个时候冒头?”

  “没有,没有一个人敢!他们只会更加战战兢兢,俯首帖耳!”

  话音落下,她又走到朱允炆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至于允熥那边.李景隆和郭英的下场,就是给他们最明确的警告!”

  “常家若是识趣,就该知道现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若是不识趣”

  吕氏没有再说下去,但眼中的寒光已经说明了一切。

  朱允炆似乎被母亲说服了,点了点头,但眼神深处依旧残留着一丝对老朱那莫测心思的恐惧。

  吕氏看着儿子的样子,心中暗叹一声,转而道:“好了,这些事自有皇上圣裁。你当前要紧的是安心读书,在皇上面前尽孝,表现出仁德宽厚的样子。其他的,有为娘在。”

  说完这话,她心中冷冷一笑。

  允熥姐弟祭拜常氏之事已安排妥当,如今又有了李景隆、郭英的前车之鉴

  这盘棋,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至于文官集团?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她并不担心。

  另一边,朱允熥寝殿。

  消息传到朱允熥姐弟这里时,带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近乎绝望的恐惧。

  朱明月手中的绣绷,‘啪’地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明玉则猛地站起身,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

  “曹国公、武定侯”

  朱明月反复喃喃着这两个名字,指尖冰凉。

  她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试图从中汲取一丝微不足道的温暖,却只是徒劳。

  却听她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看着朱允熥道:“允熥,皇爷爷他这次是真的谁都不会放过吗?”

  她天性温婉谨慎,此刻想到的不仅是自身的安危,更是弟弟和整个常家可能面临的牵连。

  那种大厦将倾的恐慌感,几乎要将她吞噬。

  “怕什么!”

  朱明玉猛地站起身,虽然脸色也有些发白,但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燃烧着不服输的火焰,甚至带着一丝被这巨大压力激发出的叛逆:

  “他们自己屁股不干净,被皇爷爷抓了典型,关我们什么事!?难道皇爷爷还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我们都抓进去不成?!”

  她嘴上说得硬气,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内心的紧张。

  以及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的愤怒,对那高高在上、喜怒无常的皇权的愤怒。

  而朱允熥则始终低着头,沉默得像一块石头。

  但若仔细看,便能发现他瘦弱的肩膀在微微发抖。

  这不是出于单纯的恐惧,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激烈冲突的情绪正在他体内奔涌。

  李景隆、郭英的下场,像是一面残酷的镜子,映照出所有失势或碍眼之人的最终归宿。

  这也包括他这个父母双亡、被侧室精心养废的嫡次子。

  张飙被押走前的那些话语,以及在奉天殿广场的英姿,审计六部勋贵,敢于跟不公抗争的勇气,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他.

  忽然,他猛地抬起头。

  那双原本总是带着怯懦和迷茫的眼睛里,此刻却布满了血丝,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破釜沉舟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