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9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因此当听到朱慈烺再次提起整顿京营时,他心中并无太多惊讶和期待。

  然而,他还是恭敬地回答道:

  “太子殿下,恕臣直言,臣恐怕难以胜此重任!”

  “十年前臣就曾尝试过整顿京营,但并未得到任何人的支持,甚至到最后连陛下都不支持臣了,所以,请恕臣无能为力。”

  李邦华这话,多少有点怨气。

  但朱慈烺并未生气,只是淡淡地问道:

  “那你觉得想要做成这件事的阻力是什么?”

  李邦华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道:

  “勋贵与文官集团!”

  “几百年来,这些势力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进了京营之中,无论臣想要对京营进行何种改革,都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因此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阻挠臣、甚至诬陷臣。”

  “所以想要整顿京营,就必须先解决勋贵和文官集团,让他们不敢再插手京营之事,但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朱慈烺对李邦华的率真性格早有耳闻,但说实话,他还是没有料到李邦华会如此直白,直接就把所有的事情挑明了。

  但这样的性格,恰恰是整顿京营所需要的!

  整到这里,朱慈烺微笑着看向李邦华道:

  “李大人,你刚到京城,可能对最近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你说的这些问题,其实真不算什么问题!”

  “马宝。”

  伴随着朱慈烺的声音响起,马宝赶忙麻溜的将早已准备好的大明日报递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疑惑地接过大明日报,有些搞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但很快,他就被上面的内容吸引住了。

  东暖阁内顿时变得异常安静,只有李邦华翻阅大明日报的声音。

  片刻后,李邦华大概浏览完了大明日报上的内容,最后惊愕地看向朱慈烺:

  “太子殿下,这大明日报是朝廷发行的吗?还有这上面的事情都是真的吗?”

  说实话,大明日报真的震惊到了李邦华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

  “大明日报是朝廷和父皇创办的一种特别的京报,为的就是让普通的百姓可以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不再被人轻易利用谣言蒙蔽。”

  “上面所记载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也就是说,在你来之前,父皇就已经杀了一批勋贵!”

  “除此之外,就在今天早上,父皇还下令杀了一批意图造反、结党营私的文官。”

  “总而言之,现在的父皇已经不是以前的父皇了,没有人可以再用流言蜚语来迷惑他。”

  “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他的决断!所以,无论你想要做什么,父皇、本宫以及整个朝廷都会全力支持你,如有不从者,格杀勿论!”

  李邦华听到这话,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实在无法将这些事情与以前的崇祯联系起来。

  然而,大明日报上的内容清晰明了,皇帝病重、太子监国,及其他的一切事情根本不像是开玩笑。

  这种事情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必然就知道了!

  而且眼前的太子爷也根本没有必要骗他!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真的!

  想到这里,他最终下定了决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臣愿意接下这个重任,只是不知臣要以什么身份去整顿京营?”

  李邦华拱手问道。

  朱慈烺心中明白,李邦华这是在跟他要官职!

  当然!这也是必须的,毕竟干这种事情本来就需要相当大的权力,没有权利什么也干不了。

  但朱慈烺早有准备,他直接开口道:

  “兵部尚书!再加封你为太子太师,赐尚方宝剑,若有人胆敢阻挠你,尽可杀之。”

  李邦华闻言,跪倒在地:

  “既如此!臣愿意!”

  朱慈烺先是松了口气,随后赶忙下去将李邦华扶了起来,继续说道:

  “本宫知道你对于练兵有一套独特的见解,但本宫这里也有一套方法,本宫觉得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你不妨先拿去试一试。”

  说着,朱慈烺就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递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好奇地接过册子,就看到上面写着“练兵手册”几个大字。

  翻开之后,他被上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这本小册子上清晰地记载了士兵的一些操练方法,这些方法与他之前所听过的完全不同。

  什么每天进行十公里长跑、什么俯卧撑、什么弹跳力、什么体能训练、夜间训练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他不理解的内容,比如“加强军队里的政治思想”这些话。

  李邦华看得一愣一愣的,因为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练兵方法。

  不过,作为一个聪明人,他还是稍微看出了一些门道,这上面的方法,其实就是想让士兵们的身体更加强健,同时让士兵的思想更加忠于皇帝。

  片刻后,他将小册子合上。

  “太子殿下放心,等臣回去之后一定会好好研究这上面的方法,再结合自己的见解整顿京营。”

  朱慈烺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只是把后世练兵的方法大概写了下来,想让李邦华研究一下。

  当然,具体的也不能完全按照后世的方法来,毕竟现在的士兵身体素质还没有那么强。

  归根结底,还是肉质匮乏的问题。

  在后世当兵,正常情况下士兵每天都有肉吃,有了大量的蛋白质补充,士兵当然可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但在明末这个时代却不行。

  倒不是说没钱,而是没有那么多肉可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现在这个年代,人都吃不饱,哪里有多余的食物来喂猪、喂牛、喂羊啊!

  虽然朱慈烺的系统可以兑换大量的肉食,但要知道京营士兵可是足足有好几万人,真要这么做的话,他的那点系统货币可撑不了多久。

  而且还会暴露自己的秘密!

  想要让士兵以后每天都能吃上肉,只能等红薯、土豆这类高产作物普及了。

  到时候百姓们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土豆,自然会去养猪、养羊、养鸡、养鸭。

  这些肉类一多,自然就能让士兵吃到了。

  当然,这是后话。

  朱慈烺继续说道:

  “等会儿本宫就去见父皇,让父皇下旨让你担任新的兵部尚书,整顿京营的事情以后就交给你了。”

  “此外,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被其他人知道,那就是.”

  “陛下是想要从文官手里夺军权吧?”

  不等朱慈烺把话说完,李邦华突然开口打断了他。

  而且非常的直言不讳!

  朱慈烺一时间有些无语,没想到自己的想法竟被李邦华一眼看穿。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的时候,李邦华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点。

  他当年之所以能被崇祯选为兵部尚书去整顿京营,正是因为他不属于任何党派,而且几乎算是帝党了!

  若真的让他掌握了兵权,那么兵权最终也只能归于皇帝手中!

  这是朝中的文武百官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他当年才会遭到诸多排挤。

  也就是他名声在外,而且深受皇帝器重,这才没有被人报复,这要是换做其他人的话,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既然当年崇祯是为了夺军权,那么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朱慈烺回过神来之后,随即也点了点头,坦诚道:

  “你说得没错,父皇确实是想要从文官手里抢夺军权!”

  “自明武宗之后,我大明的皇帝已经失去军权一百二十多年了,现在父皇想要拿回来!”

  “若有人胆敢阻止父皇,那么必将血流成河。”

  若是其他文官听到这番话,恐怕会被吓得魂飞魄散,但李邦华却不同。

  作为一个没有党派、且一心想干大事的官员,他并不在乎皇帝想要做什么,他只想为这个国家打造一支真正的军队。

  一支能够面对李自成、建奴,毫不畏惧、百战百胜的军队。

第73章 崇祯:让朕背黑锅就算了,还把朕当猴耍!

  想到这里,李邦华突然笑了。

  接着又道:

  “太子殿下请放心,臣今年都六十七了,臣这一生已经别无他求了,臣只想为我大明打造一支真正的可战之师!”

  “只要能让臣完成这个夙愿,其他的任何一切事情,臣都不在乎!”

  话说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

  “连日赶路你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除此之外,你若需要什么,都可以和本宫打招呼,无论是钱财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本宫都不会吝啬。”

  “京营需要的火枪、火炮之类的火器也不用担心,父皇已经成立了大明火器研究院,专门研发新的火器和火炮。”

  “这些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成果了,你要是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东宫看看。”

  “相信本宫,本宫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邦华听了这话,心中又是一惊。

  他没想到皇帝这一病,居然变得如此开明。

  又是杀勋贵、又是杀文官,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研制火器的火器研究院!

  这还真是让他刮目相看啊!

  又简单的嘱咐了几句之后,朱慈烺便让李邦华下去休息了。

  去的地方是朱慈烺早就准备好的一座宅邸,下人和家仆什么的也早就准备好了。

  除此之外,朱慈烺还允许李邦华将家人一起带到京城来。

  没有官职的赐予官职,有官职的升官。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忠臣良将,朱慈烺是不吝赏赐的!

  做完这一切之后,已经是早上九点多了。

  正当朱慈烺考虑接下来该干什么的时候,小太监来报,说是骆养性来了。

  不多时,骆养性就来到了朱慈烺面前。

  “太子殿下,臣奉命对张四知等人的家产进行查抄,这是财产清单,请太子殿下过目!”

  骆养性说着将一份抄家清单举了起来。

  马宝见状,连忙接过清单,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随手接过,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表情并未有太大变化。

  清单上的财产虽然不少,但与他之前抄没的勋贵家产相比,还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