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49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说着他画风一转:

  “听说你还有个儿子叫左梦庚?”

  左良玉一边起身一边说道:

  “回太子殿下,之前臣全家都被闯贼所杀,只有这个儿子躲过了一劫,这是臣唯一的血脉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又道:

  “让他留在京城吧,他要是喜欢读书,就在国子监读书,他要是不喜欢读书,本宫就给他一个锦衣卫百户的职位当当。”

  “至于以后他身上能不能有什么爵位,那就看你左良玉的表现了。”

  左良玉听到这话,神色一阵变化,但最终还是再次磕了一个头,恭敬地答道:

  “臣遵旨,谢太子殿下圣恩!”

  左良玉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朱慈烺是在用他的儿子当人质,威胁他好好办事。

  毕竟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后代能过得好吗?

  而左梦庚是他唯一的后代,只要他在京城,左良玉哪怕跑得再远,也逃不出太子爷的手掌心!

  这是阳谋,而且是无解的阳谋!

  至此,朱慈烺算是彻底收服了这位明末最大的军阀!

  心中暗自松了口气,朱慈烺又道:

  “行了,你先下去吧,这几日赶路也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过几天孙传庭也会去陕西,到时候你们一起走。”

  “臣告退!”

  左良玉再次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这才转身离去。

  走出东宫的那一刻,左良玉身形一软,要不是一直守在门外的左梦庚及时扶住了他,他可就真的要倒下去了。

  “爹,你这是怎么了?”

  左梦庚看着浑身虚脱的左良玉,心中无比惊愕。

  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家老爹这个样子。

  然而左良玉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左梦庚赶紧带他离开这里。

  不得不说,今天这一遭对于左良玉而言,真是生死劫难了。

  左良玉从来也没有想过,在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身上,会感受到这么大的压力。

  仿佛刚才坐在他面前的不是什么少年,而是一条足以藐视天下的真龙。

  他是真的怕了!

  与此同时,东宫。

  直到左良玉彻底消失在了视线之中,朱慈烺这才缓缓说道:

  “出来吧,他已经走远了。”

  紧接着,一旁的屏风后面,一个人缓缓走了出来,赫然便是孙传庭。

  朱慈烺之前告诉过孙传庭会敲打一下左良玉,以便可以让孙传庭更好的掌控左良玉。

  所以在见左良玉之前,朱慈烺就让孙传庭在旁边听着了。

  而此时此刻,孙传庭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也变得非常不一般了起来。

  那是一种佩服、敬仰以及其他一些极其复杂的眼神。

  来到朱慈烺面前之后,孙传庭拱手道:

  “太子殿下足智多谋,臣深感佩服。”

  朱慈烺笑了笑,随后示意马宝将第一份圣旨递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微微一愣,问道:

  “太子殿下,这是何意?”

  朱慈烺道:

  “这道圣旨你拿着带在身边,只要左良玉有任何不臣之心,你就可以直接宰了他。”

  “本宫虽然相信左良玉有了这次的敲打,肯定会好好办事,但本宫又不能完全相信他,所以还是再加一份保险来的妥当。”

  孙传庭心中愕然,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即如此,臣遵旨。”

  说完这话,他小心地接过了圣旨。

  紧接着,孙传庭又问道:

  “太子殿下,兵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足够多的粮草和器械、军饷也已经全部拨付,现在一切准备妥当,臣这两日就准备出发了。”

  “在出发之前,太子殿下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朱慈烺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

  “有,而且很重要。”

  孙传庭听到这话,神色也是一变,表情也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

  朱慈烺没有着急说事,而是先对着一旁的马宝说道:

  “去给孙大人搬张椅子来,然后驱散宫殿周围的所有人,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马宝听到这话,赶忙搬了一张椅子放在了孙传庭身后,随后又带着一众宫女太监退了下去。

  就连李虎和一众侍卫也是如此!

  一时间,整个宫殿就只剩下了朱慈烺和孙传庭。

第63章 不干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岂不是白穿越了?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孙传庭就知道接下来的谈话肯定十分重要,赶忙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朱慈烺看着孙传庭,缓缓说道:

  “孙大人,本宫知道你是一个可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臣良将,所以有些话本宫想和你说。”

  孙传庭听到这话,心中一阵激动,赶忙回答道:

  “谢太子殿下抬爱,这是臣的本分。”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示意孙传庭坐在椅子上,这才开口道:

  “自秦汉以来,我中华所有的朝代几乎都逃脱不了三百年的命运,比如秦十四年,东汉、西汉各两百年,隋四年,唐两百多年,宋、元就更不用说了。”

  “孙大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孙传庭听到这话微微一愣,似乎没有想到朱慈烺会和他讨论这么深沉的话题。

  但随即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臣大概知道一些,是因为王朝末年朝廷官员贪污腐败,再加上天灾人祸,税收收不上来,导致矛盾丛生,最终引发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

  “也有异族入侵,导致国家”

  “错了。”

  不等他说完,朱慈烺直接开口打断了他。

  孙传庭闻言,瞬间闭嘴,有些疑惑地看向了朱慈烺。

  他觉得自己说的也没错啊?

  朱慈烺则是正色道:

  “你说的那些确实也都对,但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土地兼并!”

  “历史上那么多朝代都没有超过三百年,归根结底,是因为土地兼并的极限就是三百年。”

  “王朝建立之初到末期,三百年的时间,让整个天下的土地兼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官僚和地主通过购买、抵押、抢占等方式,大量占有农民的土地,导致农民失去了土地,要么沦为佃户,要么成为流民。”

  “除此之外,那些文人们也会大量圈占土地,因为文人们也是不需要交税的。”

  “再加上那些交不起税的百姓,也会将土地挂在这些文人的名下,这就导致土地被大量集中在官僚阶级手中。”

  “就这样,百姓们失去土地,最终变成流民。”

  “而这些被圈占的土地都是不用交税的,这就导致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直到完全收不上来。”

  “久而久之,王朝也就灭亡了。”

  “就比如眼前的大明,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李自成所率领的那些农民军,其中大部分就是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连饭都吃不起,所以只能跟着李自成造反。”

  “因为不造反的话,他们就只能饿死!”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拼一把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三百年的坎,我大明很有可能也迈不过去了。”

  此时此刻,孙传庭已经被眼前的这位太子彻底震撼到了。

  因为他惊讶地发现,朱慈烺说的完全没错。

  归根结底,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土地兼并。

  如果没有土地兼并,老百姓们人人都有土地耕种、都有饭吃,为什么要冒着灭族的风险去造反呢?

  到时候哪怕是异族入侵,这些老百姓们也会扛着锄头把他们赶出去!

  与此同时,孙传庭也终于明白朱慈烺接下来要干什么了。

  下一秒,他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您是想清查天下田亩吗?”

  朱慈烺摇了摇头。

  “不只是清查天下天亩,本宫还想要改革税制。”

  “在新的税制中,所有人都必须纳税,不管你是皇亲国戚、官员、地主还是农民,都要纳税。”

  “简单来说,即废除天下所有人免税的特权。”

  孙传庭听到这话,整个人如遭雷击。

  要知道,士绅不纳税这个规矩在中华流传了两千多年,而朱慈烺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开天辟地!

  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今天他们之间的谈话被传了出去,第二天他孙传庭就会死于非命。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的人和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朱慈烺自然知道孙传庭此刻在害怕什么,但是为了解决明末的土地兼并问题,这是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然,即便朱慈烺真的打败了张献忠和李自成,再铲除了建奴,无非也就是让大明再维持几十年。

  等到几十年后,土地兼并问题还是会爆发,到时候还会出现新的张献忠和李自成,大明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地狱轮回。

  既如此,为什么不直接从根部解决问题呢?

  当然,这件事情很难很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他都穿越了,不干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么他岂不是白穿越了?

  看着孙传庭还是一脸的震惊,朱慈烺直接从御案上抽出一张纸,然后走下来递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

  下面还有详细的介绍。

  不用怀疑,这就是满清皇帝雍正当年实行的国策,而且已经通过了历史考验,证明这套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朱慈烺很讨厌建奴以及建奴的皇帝,但对于雍正,他却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等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孙传庭瞳孔猛地放大,瞬间感觉到手中的宣纸犹如万斤一般沉重。

  他当然知道,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上面的内容,那么整个天下将会彻底安定,并且最少可以维持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