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271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迎着绾绾的美眸,李承乾意味深长道:“大唐世界的相关信息,你也知道了。”

  “以你现在的修为,完全散去也无妨,毕竟还处在一个打基础的时候。”

  “武道勇猛精进,刀山火海,生死之间淬炼,战力无双。”

  “修真讲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之理,超脱寿命界限,方得大自在。”

  “你的天资在这一方世界中绝对是佼佼者,因此,无论是武道,还是修真之道,对你来说,并不困难。”

  “阴癸派的核心功法:《天魔秘》分为六篇十八重,为「形神篇」、「刚柔篇」、「虚实篇」、「空间篇」、「解体篇」、「轮回篇」,你现在刚刚迈入「虚实篇」,你师父祝玉妍已经在「解体篇」蹉跎多年。”

  “要不是当初年少时为邪王石之轩所算计,风花雪月下破身,祝玉妍恐怕早就迈入「轮回篇」了。”

  “就算是这样,顶多达到先天巅峰之境,除非有大机缘、大魄力迈出最后一步,证就武道大宗师。”

  “《天魔秘》出自魔门至高圣典--《天魔策》,《天魔策》便是如今魔门两派六道功法来源。”

  “有传言说,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将其它学派列为邪魔外道,于是,「天魔」苍璩集诸子百家著作精华,编纂出了十卷《天魔策》,以此为双龙世界四大奇书之一。”

  “又有传言,《天魔策》并非是「天魔」苍璩所创,乃是三皇五帝时期,兵主蚩尤遗传下来的魔功心法,十卷各记载一套武功诀法,牵涉天地奥秘,威力惊天动地。”

  “一直到现在,可以确定的四卷分别是《刑遁术》、《天魔秘》、《道心种魔大法》、《魔道随想录》。”

  “《道心种魔大法》是《天魔策》中最高深、最至高无上的宗卷,载有达至「破碎虚空」的方法,分上下二卷,为「邪极宗」夺得,成为镇宗之宝,邪极宗历任掌门被称为邪帝,统领魔门。”

  “只可惜,随着上一任邪帝向雨田隐匿,再没有人学得这一门功法。”

  “《天魔秘》是「阴癸派」镇派绝学,《刑遁术》残卷为「灭情道」所得。”

  “《魔道随想录》最为特别,记录了修练「道心种魔大法」的心得和一些上古武学残本心法。”

  “慈航静斋的始祖地尼,就是因为翻阅《魔道随想录》,从而知晓「破碎虚空」之秘,《慈航剑典》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类似的影响,仙胎魔种,各走极端,源头则一。”

  “一直以来,两派六道都想要统一魔门,集结全部功法,重现《天魔策》,便是想要踏入破碎虚空。”

  “破碎虚空与其说是一种境界,倒不如说是自身修为已经无法精进,超过了世界承载上限,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以大唐武道境界对应,便是大宗师之上的换血境,又被称为武圣。”

  “换血武圣已经是人间至强,超凡入圣,百毒不侵,气血化狼烟,对阴邪之物有致命伤害。”

  “修真之中的金丹期对应这一武道境界,金丹期称之为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话音落下,石亭中的氛围骤然一变。

  “其实,我现在修炼的《天魔秘》对于这一方世界已经足够用了,对吗?”

  “如果要更上一层楼,就需要重现《天魔策》,以此踏上换血武圣境。”

  冰雪聪明的绾绾又怎么会听不出李承乾话语中的意思,直接问道。

  “你就是把两派六道的功法都搜集起来也无法得到《天魔策》。”

  “《天魔策》已经不完整了,天下四大奇书只有《长生诀》、《慈航剑典》是完整的。”

  李承乾摇了摇头。

  “那《战神图录》呢?”

  绾绾脱口而出。

  “这就是我要说的,我猜测《天魔策》来源于蚩尤的消息更为可靠,蚩尤很可能是进入过战神殿。”

  “否则,《天魔策》不可能有修炼至破碎虚空的法门。”

  “理论上,只需要你亲眼看过《战神图录》,便可以自行推衍出属于你的《天魔策》。”

  “这条路并不好走。”

  凝视着绾绾,李承乾补充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变相的创法之路,通过战神殿中四十九副图雕,领悟天地真理,推演出最适合自己的修炼法门,从来没有人修炼过的法门,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包括失败的可能性。

  “那我不换了。”

  绾绾一双黑瞳在夜下格外明亮,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旁人做不到的事情,她未尝做不到,她从李承乾的话中听出了一件事,那便是李承乾知晓战神殿的所在,这条路最大的难题已经迎刃而解,她又何必杞人忧天呢?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心神一动,一枚银白色的戒指出现在了绾绾身前。

  “多谢陛下。”

  绾绾当然认识储物戒,迫不及待的滴血认主,里面放着一枚散发着炽热温度的赤色石头和一枚樱桃大小的红色果实、一卷帛书。

  “赤炎血石可以助你重新将肉身淬炼一遍,达到后天极致。”

  “再行服用朱果,自然能踏破后天瓶颈,迈入先天之境。”

  “帛书记载了《血炼神兵法》,以血炼兵,如有臂使,来日若能寻得玄铁、精金,血炼神兵会不断蜕变。”

  “好!!!”

  绾绾暗自记了下来,赤足轻点,婀娜身形消失在了黑夜中。

  “称心。”

  “寻些人看住她,切莫被她发现了。”

  注视着绾绾离去的身影,李承乾淡漠道。

  “是,陛下。”

  东厂督主称心心中一凛,连忙下去安排了。

  顺着绾绾这条线,自然能摸到阴癸派总坛,一切掌握在大唐手里,这才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

  关中,唐王府,东院。

  这里是大隋光禄大夫、唐国内史、秦国公李世民的居所,李家人并未分开居住,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秀宁都住在唐王府,只是各有各的院子。

  “媚娘。”

  “这是他做的吗?”

  一道优雅端庄、慧黠毓敏的身影站在银杏树下,暗自愣神。

  “夫人。”

  武媚落后她半个身位,恭敬道:“双龙世界的本源已经大量流失往主世界。”

  “大唐禁卫六军、诸封王已经全部出现在了这个世界,河东、河北、弘农郡确实是陛下的手笔。”

  “不过,李阀的失败与陛下并无多大关系。”

  “朔方梁师都本身实力并不弱,何况引东突厥占据了灵武郡、盐川郡,互为犄角。”

  “别说是李建成、李元吉、李孝恭三人,就算是秦国公出面,十万大军未尝不会折戟沉沙。”

  “当初,梁师都刚刚起兵的时候,恰恰是李阀最佳时机,现在已经错过了。”

  “唉!!!”

  长孙无垢叹息了声,无奈道:“赵师兄和梁师兄确有不凡,当年,爹爹也曾称赞过他们。”

  现任「魔相宗」掌门的「魔帅」赵德言是东突厥国师,与梁师都师从长孙晟门下,李阀在河套地的失败跟他们不无关系。

  “赵德言的实力就算是「武尊」毕玄都要使出《炎阳奇功》才能击败他。”

  “魔门之中,除了邪王石之轩之外,以他最深藏不露,其修为不亚于阴后祝玉妍。”

  “其人足智多谋,擅长攻城掠地,深受颉利信任。”

  “此番李阀的失利必然会被人抓住机会,东突厥进攻弘化郡,梁师都率军南下上郡。”

  “一旦为其所破,长安以北再无屏障,东突厥骑兵、梁军长驱直入,李阀危矣。”

  武媚那雍容华贵的脸庞上露出了睿智的光芒,一一讲述起当前的局势。

  不只是河套地,李秀宁、李南天在弘农郡为独孤阀所制,寸步难行,只独孤开远一人就已经让娘子军退避三舍,等到独孤盛、独孤雄完全掌握了独孤阀的势力,弘农郡还有什么转机。

  河东之地,大唐羽林大将军裴行俭、骁骑大将军罗通先后夺取了雁门郡、马邑郡,十万羽林军兵锋直指定襄郡--刘武周大本营,十万骁骑军已经渡过黄河,直逼榆林郡(郭子和)。

  等到他们腾出手来,驻守临汾郡的李神通就要遭殃了,他要面对的是来自大唐的二十万禁军,每一个至少是后天武者,除了大隋骁果禁卫,李阀的玄甲军之外,没有任何一只军队可以应付得了他们。

  “这”

  长孙无垢不禁露出了担忧之色。

  “夫人不必担心。”

  “秦国公马上就要回来了,有他领兵,想来能抵御来自东突厥、梁师都的进攻。”

  就在这时,武媚提到了一个消息。

  “怎么会?”

  长孙无垢脸上浮现疑惑之色。

  “夏王刚刚歼灭了李轨,尽取河西四郡,已经挥师进入西海(青海)。”

  “薛举现在是腹背受敌,哪里还有心思进攻关中。”

  “负责扶风战事的薛仁杲生性鲁莽,以秦国公之智,必然能迫使其撤回陇右,则关中西部危机解除。”

  “接下来,李阀都不需要再担心来自西边的威胁,夏王可是大唐实力最强的封王之一。”

  武媚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显然是对大唐的实力充满了信心。

  除了大唐治下二十四行省,主世界以夏国、汉国、虞国、殷国、商国、越国实力最强,钟离国、蒋国、纪国、息国、坚昆国、巢国次之,任何一个国家拿到双龙世界,实力绝不亚于四大门阀。

  “那就好。”

  长孙无垢拍了拍胸脯,宽慰道。

第264章 宋阀决心,武尊毕玄 弈剑大师傅采林的目标!

  双龙世界,大业十四年,八月下旬,南海郡。

  郁郁葱葱的山间,一座小城般的庄园依山势而建,与周遭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融为一体,幽然而静谧,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这里便是统治岭南十八郡的宋阀驻地。

  宋师道、[地剑]宋智心情忐忑的站在了磨刀堂前,这里是宋阀的禁地,[天刀]宋缺的居所,当年,宋缺提刀北上,挑战中原群雄,每每胜之,便将败者名字镌刻于堂前,磨刀之民由此而来。

  “吱嘎!吱嘎!”

  一阵轻微的声音响起,尘封已久的磨刀堂大门由内而外打开,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二人面前,面如刀削般棱角分明,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神采飞扬使得满室为之生辉,气质沉静中带有一丝忧郁。

  “父亲!”

  “大哥!”

  宋师道、宋智面色一喜,连忙唤了声。

  “嗯。”

  微微点头,无形的压迫感从宋缺身上弥漫开来,那是一股斩灭万物的霸道刀意,转瞬间又变得淡然如水,视天下苍生于无物。

  “恭喜大哥。”

  宋智一下子察觉到了宋缺的气势变化,大声祝贺道。

  “天有天理,物有物性。”

  “理法非是不存在,只是当人能把理法驾驭时,就像解牛的庖丁,牛非是不在,只是他已晋入目无全牛的境界。得牛后忘牛,得法后忘法。”

  “所以用刀最重刀意。但若有意,只落于有迹;若是无意,则为散失。最紧要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这意境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轰隆!!!

  [地剑]宋智心神大震,这番话犹如晨钟暮鼓般敲击在他的心头,他的眼中不断迸发出莫名的异彩。

  宋缺说的不只是天刀之意,更是刀道精义,刀剑同途,以宋智在剑道上的才华,触类旁通,如能领悟属于他的剑意,迈入先天巅峰只在刹那间。

  唯独宋师道听得一知半解,有些茫然的站在原地,他要是修炼刀道,自然能够领悟些东西,偏偏他修炼的是剑道,还处在极为粗浅的地步,又怎么能意识到这番话的重要性。

  ‘唉!!!’

  看了一眼长子,宋缺心中暗自叹息了声,转身步入了堂内,宋智、宋师道急忙跟了进去,一并踏入了尘封已久的天刀堂。

  “前些时日,我在习练刀法时,有感心神不宁,一直不明白是为什么。”

  “现在倒是明白了。”

  端坐主位,宋缺雄厚的男中音响彻整个天刀堂:“异世来袭,这一方天地察觉到了危险,同我们示警。”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