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243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恪儿。”

  “你来把事情讲一讲。”

  倚坐在凤榻上的萧皇后并未理会皇孙的心思浮动,只是看了一眼李恪。

  “好。”

  覆着赤龙面具的李恪直接出声:“骁果军统领司马德戡与亲信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并说内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阵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十余人,结为刎颈之交,歃血盟誓,投靠了宇文阀,意图谋反。”

  轰!!!

  这话宛如晴天霹雳打在燕王杨倓心头,这位历史上赞誉‘敏慧美姿仪’的大隋皇孙瞬间意识到了不对劲。

  江都郡十余万隋军,三分之二都是骁果禁卫,这可是大隋皇室倚为凭仗的军队力量,他们要是叛乱,那这江都宫还能守得住吗?江都有变,天下自然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隋还有希望吗?

  一时间,重重思绪交织在杨倓心头,他的脸色不断变幻,最终化作平静,注视着李恪:“你怎么知道这些消息?”

  “这重要吗?”

  面具下的李恪只露出一双冷峻的眼睛,完全没把杨倓放在眼里,讥讽道:“骁果军人心惶惶,叛逃向北难道是今天才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例子出现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恩威并施固然重要,但那也要分时机,当所有人都想回家时,所谓的荣华富贵、官职权位挡不住堂皇大势。”

  “何况,江都宫日日歌舞升平,酒醉灯迷,怎会在乎底层奴仆的想法。”

  “你”

  燕王杨倓没有想到过有人竟然敢在他面前公然指责杨广,这让他大吃一惊。

  “皇孙殿下。”

  “或许你该考虑的不是我怎么知道这个消息,而是这个消息是真的,你该怎么办?”

  “骁果军是江都宫的禁卫,他们叛乱就相当于耗子进了粮仓,如鱼得水。”

  李愔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银龙面具下的笑声都遮掩不住。

  或许是第一次亲眼见证这样的事情,这位隋炀帝的外孙、李世民的儿子非常有兴趣调侃面前的大隋燕王。

  “你又是何人?”

  燕王杨倓被调侃的羞怒不已,怒视李愔。

  “愔儿、倓儿。”

  注视着下方的萧皇后雍容华贵的面庞上露出了一抹无奈之色,‘外孙’和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提醒你一句。”

  “现在,宇文化及已经磨好刀了。”

  “再怎么磨蹭下去,你猜他的刀会第一个斩向谁的头颅。”

  “你的,还是江都宫那位的?”

  旁边的李恪没兴趣跟杨倓在这争执,冷声道。

  “呼!!!”

  杨倓压制住内心的悸动,连忙抬头看向萧皇后:“皇祖母。”

  “此事应该上禀陛下。”

  “呵呵。”

  李愔忍不住嗤笑了声:“你指望他?”

  “先不说他会不会信?他信了,会怎么做?”

  “第一道诏令,诛杀以司马德戡为首的骁果军将领。”

  “然后,本来还不是所有人叛乱的骁果军全部倒向了叛军一方。”

  “是你能挡得住十万骁果军,还是他能挡得住?”

  “我”

  杨倓被噎住了,面色胀红。

  “倓儿。”

  “且听听恪儿怎么说。”

  萧皇后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刚愎自用,现在已经听不进去丁点意见。

  指望杨广能够压住江都兵变,倒不如指望他会不会提前引爆这场兵变。

  “是,皇祖母。”

  杨倓不甘心的站在了原地,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李恪兄弟。

  “宇文阀已经全力支持宇文化及,这就意味着除了骁果军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宇文阀的动向。”

  “宇文阀蓄养了不下千名死士,全都是后天武者,精通刺杀。”

  “这些人一旦趁夜动手,数千骁果军都未必能解决他们。”

  接着,李恪补充了一个消息。

  ‘我屮艸芔!’

  此时此刻,杨倓第一次感觉到人生艰难,整个江都的大部分力量都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解决这场叛乱不是重点,重点是解决江都潜在的危险。”

  “危机有可能成为机会,就像现在一样,让所有隐匿的老鼠全都暴露出来。”

  “解决了他们,江都会再度安稳如初。”

  瞥了杨倓一眼,李恪出言道。

  “你有把握吗?”

  杨倓艰难的张开了嘴,问出了这句话。

  制止叛乱已经很困难了,何况李恪还想要一箭三雕,这怎么可能?

  然而,李恪并未回答他,继续道:“江都最重要的地方无非是三个。”

  “第一,江都宫,第二,长阜苑,第三,临江宫。”

  “江都宫不仅仅是皇帝居所,更是内库所在,粮食、兵甲、银钱。”

  “长阜苑是皇后、皇子、嫔妃、宫女们居所。”

  “临江宫位于长江边,随时监测着大江两岸,更有诸多船只停靠在岸。”

  隋炀帝下扬州,随行船只数千艘,仅拉船的纤夫就有18万人。

  皇帝龙舟长200尺、宽、高各45尺,皇后的翔缡舟略小于龙舟,还有九艘浮景大船,高三层,漾水彩舟36艘、五楼船52艘,三楼船120艘,二楼船250艘,朱鸟航24艘,苍缡航24艘,白虎航24艘,玄武船24艘,飞羽舫6艘,青凫舸10艘,凌波舸10艘,黄篾舫2000艘,平乘500艘,青龙500艘,艨艟500艘,艚舟500艘,八舴舸200艘,舴艋舸200艘.等级分明,总数5191艘。

  庞大的船队首尾相连,浩浩荡荡,绵延不绝,长达两百多里,运河两岸有骑兵们跟随龙舟护航,旌旗蔽日。

  这些船只经过陈棱等人的征调,虽说不及之前,可最大的龙舟、翔缡舟、浮景大船、漾水彩舟都没有人敢用,其他船只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留着准备撤往丹阳时使用。

  这些船只可以说是大隋帝国最后的余晖,一旦落入宇文化及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江都宫、临江宫。”

  “我和愔弟负责守卫,确保万无一失。”

  “长阜苑交给你。”

  凝视着杨倓,李恪认真道。

  “可我手上没有一兵一卒。”

  迎着李恪的目光,杨倓苦涩不已。

  隋炀帝杨广不单单对官员忌惮,对他们这些宗室同样不放心,就连身为皇孙的他都没有兵力,府中不过是一些随从,难以派上用场。

  “你有。”

  李恪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殿内响起:“左、右领左右府领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管宿卫侍从。”

  “千牛宇文皛自幼与你交好,他哥哥宇文协是右翊卫将军。”

  千牛备身可不是一般的侍卫,李阀之主李渊曾补千牛备身,独孤皇后的亲弟独孤整、隋文帝的外孙窦抗都曾出任千牛备身、仪同三司。

  “我”

  听到这话,杨倓有些慌了,自己为夺储准备的力量就这么暴露出来。

第241章 双龙屠戮竹花帮,后天斩先天!!!

  “大业三年,左右备身改为左右骁卫,寻以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又别置备身。”

  “我知道他信不过这些人,从官奴中挑了数百人建立给使营,日夜护卫寝殿。”

  “为此,他选派了宦官负责联络给使营,却不知道那名姓魏的宦官早就被司马德戡收买了。”

  “十二名千牛备身,十二名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名宿卫侍从备身。”

  “这些人可都是精锐,清一色的后天武者,把他们握在手中,足够顶一阵子了。”

  “顶到右翊卫驰援,长阜苑自可安然无恙。”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双眸彷佛能看透人心,李恪一字一句的说道。

  “我行。”

  十六岁的燕王杨倓看了看凤榻上的萧皇后,终究没有失了年轻人的热血,咬牙答应下来。

  事已至此,再藏拙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就算杨广要忌惮,那也得等江都兵变平息。

  “本宫会下一道旨意,让皛儿、钜儿为九华宫值守。”

  萧皇后红唇微张,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梁公萧钜是她的外甥,千牛宇文皛是杨广外甥,两个少年与燕王杨倓自幼相识相交。

  “多谢皇祖母。”

  燕王杨倓忐忑不安的心一下子镇定下来。

  “还有一件事。”

  李愔走到了杨倓面前,银龙面具下的眼睛透着渗人的寒芒,开口道:“蜀王杨秀在骁果营中。”

  “齐王杨暕和他的两个儿子、赵王杨杲会被提前召入九华宫。”

  “这”

  杨倓心中一激灵,忍不住看向萧皇后。

  “倓儿,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

  萧皇后是陪伴杨广一路血火走来几十年的后宫之主,不是柔弱妇人,当然知道蜀王杨秀不能活。

  天下间,除了蜀王杨秀是杨坚的儿子,剩下的亲王要么跟皇位疏远,要么是她和杨广后代,只要她和杨广还在,大义就还在,可蜀王杨秀就不一样了,有心人太多,多到让人分不清。

  “是,皇祖母,孙儿明白了。”

  杨倓眼神坚定的答应下来,不只是蜀王杨秀,还有他的7个儿子,一个都不能活。

  巳时一刻,天色已大亮,日至衡阳,位于江都城东郊的竹花帮驻地中一片吵吵嚷嚷。

  “什么人?”

  把守大门的帮众看见远处走来的四个少年,嗤笑了声:“哪来的小毛孩子,去去去。”

  “我说阿良呐。”

  “你这混得也不行啊,好歹是前任帮助的亲传弟子。”

  “这才多长时间,人家都认不出你了。”

  寇仲一脸戏谑的调侃桂锡良。

  “哼!!!”

  桂锡良面色一沉,双手握住虎头斩马刀,身形猛地前冲,如猛虎下山般凶厉。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