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骑驴赶集
“委座,您的意思是”
常申凯叹气,眼下各战区节节败退,日军一路紧逼,更是准备对西南下手,差点包抄了他们的后路
要不是姜勤这支部队在东山这个地方打得小鬼子后方不稳,小鬼子绝不可能停止进攻西南的步伐
既然有这么一个傀儡帮自己挡住小鬼子的进攻,同时也能鼓舞全国上下抗日的士气,与其和对方交恶,不如将其笼络到自己这边
“另外,让报社那帮家伙撰稿,给我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姜勤和他那支部队连续收复三座城池的新闻!”
同一时间,各地报社接到了统帅部的电报
浦东某报社,主编看着手中的那份电报,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短短三个月,连续收复了三座城池,更是全歼了日军最为精锐的第13师团,好!好的很啊!”
他已经激动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对这支部队的赞扬
主编挥舞着手中的电报,脸上的喜悦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他转身对编辑室的众人高声宣布这一喜讯
编辑室内瞬间沸腾,年轻的记者们纷纷围拢过来,争相阅读电报内容,眼中闪烁着对英雄姜勤及其部队的敬仰与好奇
一位女记者眼中含泪,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战场上姜勤英勇无畏的身影,她喃喃自语:“这是怎样的铁血男儿,竟能以少胜多,创造如此奇迹!”
整个编辑室被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所充盈
甚至忍不住联想,如果能多来几支像姜勤这样的军队,那将小鬼子赶出华国还远嘛?
“快!把我接下来说的记录下来,明天的头版头条就发这个!”
“民族英雄虎贲劲旅,连续收复城池三座,将竹下支队赶出东山境内……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贲劲旅以雷霆之势,让侵华日军嚣张的气焰偃旗息鼓!”
画面转至繁忙的印刷车间,巨大的印刷机轰鸣着,一张张承载着最新战报的报纸被快速印制出来,油墨的香气与胜利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报纸上,姜勤和他的虎贲劲旅被描绘得英勇无比,一幅插画尤为引人注目:
画面中,姜勤身着军服,手持望远镜,屹立于山巅之上,背后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前方则是士气高昂、勇往直前的士兵们,他们正将一面面军旗插上被收复的城池之上,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这片被鲜血与汗水洗礼过的土地上,显得格外耀眼
城市的废墟中,百姓们欢呼雀跃,孩子们手持鲜花,向着凯旋的军队跑去,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第二日,东山独立师的英雄事迹被刊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原本对抗战局势已经失去信心的民众们听到奔走呼喊的卖报小孩,忍不住买了一份
报纸上,用最醒目的标题刊印:民族脊梁东山独立师,连克日军,收复失地!
“真的假的?那可是小鬼子最精锐的第13师团,居然被东山独立师给全歼,我不会看错了吧?”
“壮哉!姜将军的事迹,值得国人深思啊!”
民众们围聚在街角,议论纷纷,目光紧锁在手中的报纸上,仿佛那墨香中蕴含着胜利的芬芳
一位老者颤巍巍地举起手中的报纸,老花镜下,双眼闪烁着泪光,他声音颤抖地念道:
“看,这照片上的姜将军,英气逼人,咱们华国有这样的将领,何愁鬼子不灭!”
周围人纷纷点头,有人激动地拍打着大腿,笑道:
“这下好了,小鬼子也有怕的时候,咱们得好好庆祝一番!”
话音未落,一群孩子从人群中穿过,他们手中挥舞着小旗子,高呼:
“东山独立师万岁!姜将军万岁!”
欢声笑语中,一股前所未有的希望与力量在人群中悄然蔓延
后世的人永远也不会理解,为何收复三座城池能给当时的抗日信心带来如此大的鼓舞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小鬼子三个月就能全部占领华国,你们信吗?
现在的人肯定会觉得鬼子是在痴人说梦
但当时情况不一样,随着战局恶化,小鬼子屡战屡胜,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一众主降派还真就信了,恨不得早些恭迎他们的主子上位
而这份电报,就好像沙漠中快要渴死的人,突然看见了前方出现一片绿洲,虽然只能止咳,但也重拾起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
第247章 帮助独立师打配合
晋察冀,八路军总部
老-总揉了揉眼睛,对于手中这份截获的明码电报产生了质疑
“全歼日军第13师团……收复临沂、宿迁、连云港,更是将日军赶出东山境内……”
能让老-总露出这般表情的事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老-总,你这是?”
“你来看看这个”
老-总将这份明码电报递给了叶参谋,看完电报的内容,叶参谋也沉默了
“好!好!好啊!”
叶参谋连连说出了三个好字,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只有不断沦陷的国土,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收复失地的消息
这个东山独立师可谓是打响了全国收复失地的第一枪,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日的信心!
只是,这个东山独立师他们为何从来没听说过?
“老-总,这个东山独立师咱们之前怎么从未听说过?”
老-总也是一头雾水,立刻让情报部门进行核实
到下午的时候,这支部队的详细情报再次放在了总指挥部的桌案上
“老-总,我就说嘛这国军内什么时候涌现打仗这么厉害的指挥官,原来是光头一厢情愿啊,哈哈哈!”
叶参谋放声大笑,死毫不顾忌旁边还有其他人
老-总更是心情大好,“这姜勤的行事风格倒是和我们有七八分相似啊,在他们所驻扎的地方大搞土地革命,建立了一系列利民的政策,紧紧将老百姓团结在一起……”
对姜勤夸赞的话,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老-总,只是独立师眼下的处境令人堪忧啊……”
叶参谋手指着东山省的地图,皱起了眉头
日军集结了好几个师团和伪军,准备对独立师展开铁网政策
同样作为一名指挥官,他们想不到任何的破解之法
突然,老-总似乎想到了什么,立马拿起电话打给了手底下的一个旅长
“喂,是386旅嘛,我找你们旅长!”
老-总的声音透露着一股威严,电话接通没多久,那边很快响起了386旅旅长富有磁性的声音
“我是386旅旅长,老-总您找我?”
老-总严肃的喝问道:“听说你们旅前不久刚袭击了小鬼子的运输线,发现了大量的重型机械正在紧急向东山省方向运输?”
经过老-总这么一提醒,旅长想到了半个月前,他手下的独立团偷袭了鬼子运输线的事情
小鬼子对这批物资很是重视,除了有军列开道之外,还在沿线的据点加强了兵力警戒
要不是独立团撤退的快,很有可能会被小鬼子的机械化部队给咬下一大块肉来
“老-总你说这件事啊,我已经处理过独立团团长了,好在这次行动伤亡在可控范围,这个团长也已经被调去被服厂接受惩罚……”
旅长话还没说完,老…-总这边就开始呵斥起来
“什么?这件事为什么没有及时上报?”
这时,旁边的叶参谋拉了拉老-总的衣角,小声说道:“老-总,战报我看过了,当时没当回事就……”
老-总一时间噎住,不过很快他就继续喝道:“胡闹!下面我命令你们旅,想尽一切办法给我破坏日军的运输线,决不能让这批物资运送到东山省去!”
“是!请老-总放心,我们旅一定坚决执行任务!”
电话挂断,叶参谋提醒道:“老-总,这是准备吃掉鬼子的运输线?可是鬼子对这批物资很是重视,周围纠集了一个旅团和好几个团的日伪军,如果我们出手的话,部队恐怕……”
老-总面色一凝,横着眼打断道:“独立师如今的困境咱们帮不到忙,那就只能延缓鬼子往东山省运送物资”
……
386旅,大夏湾,民房改造的指挥部内,电台滴滴答答作响
旅长推了推黑色眼镜框,和旁边的参谋对视一眼,忍不住露出笑容
“旅长,这李云龙真是赶上好趟了啊”
“哼!要不是老-总的命令下来,这狗日的李云龙就给老子在被服厂老老实实待着吧!”
旅长气氛的将笔扔到桌上
参谋再次小声问道:“旅长,可是就这么让李云龙这小子回去,恐怕找不了记性,又违抗命令怎么办?”
“哼!上次缴获的那批军马呢?李云龙那小子还没给老子上报,这次有的他肉疼了!”
……
被服厂,一间房子里,李云龙正拿着绣花针一针一线的绣着被服
脸上挂满了不情愿
“厂长!厂长!旅部传令兵派人来了!”
一名八路军战士小跑到李云龙身边
“谁?不见!”
旅部传令兵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李云龙身边,敬礼后立正汇报道:
“李团长,旅部最新命令!”
“什么?旅部?关老子屁事,我现在就一个被服厂的厂长,打仗的事情不归老子管!”
李云龙眉头一挑,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正欲转身继续他的“绣花大业”
但那传令兵却纹丝不动,神色坚定,手中紧握的电文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
“李团长,命令紧急,关乎前线战事,请您自重”
说着,他将电文轻轻展开,递至李云龙眼前
李云龙瞪了传令兵一眼,但目光触及电文内容时,眼神瞬间凝固
周围空气仿佛凝固,只听得到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屋内绣花针偶尔刺破布料的细微声响
可李云龙转念一想,摆摆手说道:“不去不去,老子不去!凡是都要弄个清楚,当初为什么把老子这个主力团长给拿掉!”
“哎,我说李团长,这可是老-总本人的命令”
李云龙一拍桌子,怒骂道:“就是天皇老子来,也得分个青红皂白吧,啊!老子犯什么错了,不就是擅自行动打鬼子运输专列嘛,这也是错,凡是得讲点道理嘛”
“不行,我不能这么稀里糊涂的,不去!不去!不去!”
可这时,门外响起了一个沉重的脚步声
只见一个披着皮大衣,戴着黑框眼镜的人走了进来
门被推开,旅长中气十足的吼道:“李云龙!”
一双快要杀人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李云龙
“哟,旅长!”李云龙眉眼带笑,赶紧起身迎着旅长的眼神走过去
“怎么,让我八抬大轿给你抬回去上任吗?战场上抗命,你还有理了你!”
“旅长,不是那意思……”
旅长猛地挥动手中的皮鞭,厉声呵斥道:“老子告诉你李云龙,今天这个团长你当也得当,不当就按照违抗命令处理!”
李云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答应下来
不过心里却乐开了花,连忙跑去收拾东西,以及那批为独立团过冬用的棉被
等一切收拾好后,李云龙前脚正准备走,后脚旅长又走到了他面前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