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40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还从回纥借调了3000骑兵。】

  【步骑总计约20万。】

  【此外还征调了大量民夫保障后勤。】

  【在杜甫的《石壕吏》中,就写道: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然而,唐肃宗出于对节度使权力的忌惮,担心重蹈安禄山叛乱的覆辙。】

  【以郭子仪、李光弼皆是元勋,难以相互统属为由。】

  【并未设立统一的军事指挥。】

  【又设置开府仪同三司的宦官鱼朝恩,为此战的朝廷监军。】

  【导致九路大军各自为战,互不统属。】

  ……

  天幕外。

  唐朝,李世民看到这里都看无语了。

  李世民愤恨地拍了拍桌子,怒斥道:

  “胡闹,这简直就是胡闹!”

  “你率领的可不是3000人、5000人、1万人或是2万人。”

  “而是20万人,且分属九大节度使!”

  “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成员来自天南海北不同的地方,各自的口音、作战方式与习惯都不尽相同。”

  “结果竟然不设置一个全局总指挥?”

  “这样的20万大军,没有统一指挥。”

  “真正打起仗来,跟3万人、5万人又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越说越气,又忍不住踹了一脚前面的桌子。

  “怪不得天幕一开始就说这场邺城之战,20万精锐唐军竟被区区5万叛军击败!”

  “真是不怕那史思明,是神一样的名将。”

  “就怕本方阵营的总指挥,是猪一样的队友!”

  “后世的这个唐肃宗,他到底有什么能力?”

  天幕继续。

  【十月,唐军开始围攻邺城。】

  【两个月后,史思明在魏州击败唐将崔光远,歼灭唐军三万人。】

  【然而得胜后的史思明并未立即驰援邺城,而是采取了观望态度。】

  【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李光弼的警觉。】

  【他建议监军鱼朝恩,派兵进攻魏州牵制史思明。】

  【但刚愎自用的鱼朝恩拒绝了这一建议,采纳郭子仪的建议,继续集中兵力强攻邺城。】

  【持续的苦战,渐渐地消磨唐军锐气。】

  【在惨烈的攻城战中,唐军名将李嗣业中箭身亡,这进一步削弱了唐军的战斗力。】

  【尽管邺城早已粮草断绝,百姓易子而食,一只老鼠卖4000钱。】

  【唐军各部都觉得马上能克城。】

  【但由于唐军缺乏统一指挥,各军之间互不配合,号令混乱,导致邺城久攻不下。】

  【史思明察觉唐军已然兵疲将累,决定抓住这一良机。】

  【于是亲率五万叛军,从魏州向邺城进发。】

  【邺城之战正式爆发。】

  【在进军途中,史思明施展扰敌之计。】

  【他派遣小股骑兵不断骚扰唐军防线,同时派骑兵袭击唐军粮道。】

  【唐军为了应对这些骚扰,不得不昼夜防范,疲于奔命.】

  【战斗力被极大消耗。】

  【三月初六,两军在邺城郊外列阵对峙。】

  【李光弼、王思礼、鲁炅、许叔冀等四镇军队率先与史思明部展开激战。】

  【尽管唐军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叛军的骑兵战斗力极强.】

  【双方厮杀得难解难分。】

  【一时之间死伤惨重,呈现出胶着状态。】

  【就在前军激战正酣之时,郭子仪派仆固怀恩率领3000回纥骑兵袭击叛军侧翼。】

  【然而,这支曾在收复两京战役中屡建奇功的劲旅,却遭遇了叛军曳落河骑兵的强力阻击。】

  【轻装的回纥骑兵,最终被重装的突厥骑兵击溃。】

  【唐军主力这边,郭子仪本就与李光弼在战前战略上存在分歧。】

  【此时又担心仆固怀恩率回纥骑兵临阵倒戈。】

  【看到战场局势复杂,郭子仪竟直接率领朔方军不战而退。】

  【其余边镇军看到郭子仪撤军。】

  【又见到溃败而逃的回纥骑兵,误以为前军已经大败,顿时军心大乱。】

  【纷纷丢弃辎重,四散奔逃。】

  【巧合的是,此时狂风骤起,战场上飞沙走石,能见度极低。】

  【前排交战的李光弼和史思明,也不得不各自撤出战斗。】

  【最终,史思明凭借五万兵力击退了九大节度使,斩杀五万唐军,】

  【从此一战封神。】

  【成为历史上叛军将领的统兵能力天花板。】

  【回顾战前,唐军在收复两京后,士气正盛,对叛军形成围剿之势。】

  【然而邺城之战中。】

  【二十万唐军竟被五万燕军击溃。】

  【让叛军重新占据了战略主动。】

  【唐朝短期内,再难组织起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此后,叛军在河北地区的势力愈发稳固,而唐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安史之乱的平叛进程被大幅拖延。】

  【唐廷元气大伤。】

  【永远失去了对河北地区的控制。】

  【安史之乱的局势,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唐朝的国运,也就此在风暴中进一步的暴跌。】

  ……

  视频结束的同时,弹幕也纷纷的发言。

  《郭子仪这一战名声直接打没了。》

  《不是说郭子仪是因为大风误判,才撤退的吗?》

  《老郭啊老郭!哎,大风就大风吧,就这样。》

  《老郭之前的挖河提议没人鸟,开战后卖力打,剩下的七个队友不跟,赌气走人也不难理解。》

  《这就是唐朝的弊端了,连郭子仪都能成为骄兵。》

  《但这仗该让郭子仪当主帅,虽然他军事能力不如李光弼,但威望最高,适合这位置。》

  《九大节度使围攻,竟然没有设前敌总指挥?肃宗和他爹也是卧龙凤雏。》

  《唐军的这场耻辱性大败,已经成为了这两天全国军事界的最大话题,一向直性子的天策上将泉下得知消息直言……》

  《这史思明不是个小卡拉米吗?怎么这么强?》

  《小卡拉米?郭子仪根本都打不过史思明!》

  《也就李光弼能和史思明五五开。》

  《安史之乱真的是巅峰对战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这种准一线名将,连决赛圈都没进就被淘汰了。》

  《当时最强的,就是李光弼、史思明、安守忠,唐军对掏还真打不过!》

  《叛军内讧太严重,安禄山、史思明、李归仁、安守忠、崔乾佑都死在自己人手里。》

  ……

  而天幕外。

  秦朝,嬴政看完了整场邺城之战的前因后果,心中倒是平静了不少。

  说实话,刚刚在天幕中,嬴政看到章邯明明差一点就能扫平天下、护住大秦江山。

  结果却被后方的猪队友硬生生逼得投降。

  在当时,嬴政是有些血压升高的。

  而现在看到,不止是大秦,甚至在大秦之后数百年,天幕常吹捧到天上的巅峰大唐,也会出现这种后方队友拆台的情况。

  这让嬴政心里平衡了不少。

  同时也忍不住说道:

  “真是自古以来,就不怕对手强大,就怕本方队友一个比一个坑!”

  “在上一段天幕内容里,我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在战场上还没输呢,就被逼的打不了。”

  “大秦的天下也随之覆灭。”

  “而如今这后世的大唐,本来都快要平定安史之乱了。”

  “结果现在却只能继续和叛军僵持。”

  “看那邺城的位置,此战唐朝官军大败。”

  “只怕叛军接下来就会南下渡过黄河,再次横扫天下。”

  “唐朝……唐完了!”

第899章 神之一手!李光弼绝境反击!

  就在李世民上演皇帝忿怒的期间内。

  新的天幕继续播放。

  因为刚刚播放了邺城之战的原因,所以新的天幕也是一段相关视频。

  【公元759年,邺城战场硝烟散尽。】

  【留下的是帝国难以愈合的创伤。】

  【二十万唐军精锐,在史思明五万叛军的凌厉攻势下土崩瓦解,仓皇退守黄河以南。】

  【震动朝野的惨败需要有人承担后果。】

  【监军宦官鱼朝恩一封密报,便将督战不利的老帅郭子仪推下神坛。】

  【风雨飘摇之际,唐肃宗的目光投向了在河东战场屡立战功的契丹族名将——李光弼。】

  【一纸诏书,李光弼以河东节度使身份兼领朔方军镇。】

  【成为帝国最后的柱石。】

  【此时的唐军因损失巨大,迫切需要时间进行修正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