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36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古人们都以为天幕上的标题是夸张手法。

  但此刻。

  古人们是意识到了。

  天幕丝毫没有夸张。

  秦朝。

  嬴政目光紧紧盯着天幕上的火焰,说道:

  “虽然还未看到亚伦在战场上的表现,但仅凭他面对烈火时的勇敢与坚定意志。”

  “朕就足以确定。”

  “这的确是每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战士。”

  “天幕说他这样的人,是所有敌人最害怕的军人。”

  “此言不虚。”

  而在宋朝。

  同为军人的岳飞见状,已经是热泪盈眶。

  “一个士兵,一位勇敢的战士,面对自己所热爱的国家,却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

  “这后世的美国,究竟是怎样的国家?”

  “竟让亚伦布什内尔这样的英雄豪杰,被迫用火焰发出呐喊!”

  “这到底是怎么样的国家啊!”

  而在明朝。

  朱元璋也是愣在了原地。

  从一开始以为天幕是标题党时的不屑一顾,到现在眼神中充满敬重。

  朱元璋叹了口气,十分认真地说道:

  “哎,是一位勇士,可惜了他。”

  “这真实的视频让朕看到,原来真有人意志如此坚定,能用自己的血性和意志,硬扛最极端的烈焰。”

  “可他这般勇敢坚定的行为,却并非用于战场上对付敌人。”

  “他是一名美国军人,好像是良家子?”

  “用火焰控诉的,却是美国政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他的家庭,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迫害?”

  “但看弹幕所言,似乎又不是这样?”

  “能让亚伦如此极端的选择,哎……”

  一时之间,既感动又疑惑的朱元璋,是伸长了脖子看着天幕。

第895章 亚伦布什内尔为何选择自我火刑?

  在这段真实的视频画面之后。

  天幕沉稳的声音缓缓响起。

  【就这样,这位名叫亚伦布什内尔的小伙子,倒在了地上。】

  【他想继续呼吸。】

  【但火焰已灌进他的鼻孔。】

  【他想继续呐喊。】

  【可火焰已侵入口腔。】

  【他感受到了什么是烈火焚身的痛苦。】

  【但他依然努力站着。】

  【多站一会。】

  【他想再多站一会。】

  【哪怕只是几秒钟。】

  【最终,他还是倒下了。】

  【灭火器喷洒在他身上,可他想要的熄灭的火,并不是自己身上的。】

  【亚伦布什内尔在遗嘱中写道:】

  【“我对以这种方式,与我的兄弟和朋友们告别感到抱歉。”】

  【“当然,如果我真的内心感到愧疚……我根本不会做出这种事。”】

  【“但战争机器渴望鲜血,这根本是不公平的。”】

  【“我希望我的遗体被火化。”】

  【“我不希望我的骨灰被撒在土地上。”】

  【“也不希望我的遗体被下葬。”】

  【“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一个地方容得下我的遗体。”】

  【“我希望我的骨灰,有朝一日会被撒在那片自由的土地上。”】

  ……

  天幕外。

  古人们的心情也是越发的沉重。

  朱元璋在看完了遗书之后,更是再次叹息的说道:

  “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

  “看来后世的亚伦,实在是看不下去他所处的美国了。”

  “怪不得他说,自己要以极端的方式来进行抗议。”

  “或许,在亚伦看来,这个国家必须用极端的抗议才能造成伤害。”

  朱标也是说道:“天幕上不是说,亚伦是一名美国空军吗?”

  “后世的战斗机那么利害,他为何不利用这一点?”

  “而且美国遍地枪支,亚伦拿起枪反抗暴政,就算无法一己之力推翻美国。”

  “但起码也能对他心中的邪恶政权,造成一些杀伤吧?”

  “无论如何,比白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要好。”

  “亚伦为何自我选择?”

  “为何做出自我火刑?”

  一时之间,朱标是完全没有理解到位。

  但是朱元璋却被自己的儿子提醒了一番,然后心中忽然有了一些想法。

  朱元璋继续认真的看着天幕。

  接着,天幕又提出一个问题:

  【亚伦布什内尔为何要以自焚这种极端方式抗议?】

  【他身为美国现役军人,这算是背叛自己的国家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显然没明白一件事。】

  【火刑在中国和在美国意义不一样,这是由于文化土壤不同。】

  【我们先看看亚伦的出身。】

  【他的家庭身份,在北美文化语境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他是个正经的白人良家子弟,英格兰裔,是虔诚的信徒,出身三代军人世家。】

  【并且,极有可能是当年‘五月花’号移民的后代。】

  【属于最正统的老星条旗。】

  【如果说亚伦不算美国人,估计老拜都不算美国人了。】

  【“五月花公约“构建的“山巅之城”叙事,将清教徒后裔塑造为上帝选民。】

  【这种身份优越感,在其家族军事传统中不断强化。】

  【从独立战争到海湾战争,其家族史几乎是美国扩张史的微缩版。】

  【这种根正苗红的身份建构,使其抗议具有“卫道士清理门户“的天然合法性。】

  【关键的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

  【总统就职都得拿着圣经宣誓。】

  【清教徒精神早已内化为美国政治的潜意识。】

  【当布什内尔以自焚方式批判体制时.】

  【本质上是以“正统继承者”姿态审判“背离者”。】

  【谁才是真正的叛国者?】

  【背叛了清教徒立国的美国?】

  【已经不言而喻。】

  【这种逻辑类似于中世纪骑士对堕落教会的讨伐。】

  【不是否定信仰本身,而是指控世俗政权背叛了信仰的原教旨。】

  【再看看基督教的教义。】

  【坚决不允许信徒自杀。】

  【首先,《圣经加拉太书》明确禁止自杀,视其为对“上帝圣殿(身体)“的亵渎,自杀者将永堕地狱。】

  【但布什内尔主动选择“地狱之火“作为归宿.】

  【这种逆教义而行“的行为,实则是将宗教审判的矛头转向体制。】

  【他以“自愿承担所有罪孽”的姿态。】

  【暗示美国政府才是导致信徒堕落的撒旦使者。】

  【这种“以地狱之火清洗罪孽“的逻辑,说明不是个体有罪,而是体制使个体被迫犯罪。】

  【当信徒必须通过“自我毁灭“来证明信仰纯粹时。】

  【批判的锋芒已直指美国体制的合法性根基。】

  【神学家蒂利希曾说:“当教会成为偶像,打破偶像就成为神圣使命“,布什内尔的行为正是对此的血腥实践。】

  【在亚伦布什内尔的信仰中,罪孽深重的他,生活在一个罪孽深重的国家。】

  【亚伦认为自己已不配再做神的信徒。】

  【因此,他选择以自杀的方式。】

  【且是烧死自己的方式。】

  【如同审判恶魔的一般,对自己动用了最可怕的酷刑。】

  【网上的舆论,许多人将布什内尔类比为“舍生取义“的传统志士。】

  【实则陷入文化误植的陷阱。】

  【基督教语境下的殉道,终极目标是与神复和。】

  【当布什内尔让肉身成为“审判之火“时,其精神轨迹与电影里的恶灵骑士一般。】

  【他们都在用“地狱之火“完成对体制之罪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