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74章

作者:鱼羽渔钰

  哪怕是到了今日,他仍旧记着昔年自己曾在巨鹿所立下的宏愿,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这极为的难得。

  顾靖一直陪伴在李世民身侧。

  李世民似乎真的将他视作了某种寄托,时常与他议论国事,言语间既有教导后辈的殷切,亦带着对故人深切的追思。

  正因御驾需缓行调养,大军归程缓慢,直至岁末的凛冽寒风中,方才抵达长安城下。

  城门外。

  太子李承乾身着隆重朝服,强作镇定地率领着黑压压的文武百官,跪伏于御道两侧,恭迎圣驾还朝。

  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无论是朝堂百官也好,亦或是长安百姓也罢,都是满脸笑容的迎接李世民。

  ——大胜的消息已经完全就传开了。

  目睹天子安然归来,群臣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万民齐贺!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李世民强撑着病体,缓缓步下御辇。他身形虽显佝偻,目光却依旧锐利如昔,缓缓扫过跪迎的众人。最终,他的脚步停在了太子李承乾面前。

  “做的不错。”

  低沉而清晰的四个字,如同惊雷在李承乾耳边炸响!

  他身体猛地一颤,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眼眶瞬间涌上难以抑制的酸涩与潮红。

  父皇…竟在此时、此地,当众赞许于他?!

  喉头滚动,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李承乾正欲开口——

  李世民却已伸出手,极其自然地一把攥住了他的胳膊!

  “走吧,”天子的声音平淡无波,仿佛只是最寻常的父子同行,“入城。”

  群臣骇然!

  虽然李世民只是随意的举动,但却仍是让群臣心中猜测不断。

  其实李世民此举确实是刻意为之。

  人向来就是如此。

  唯有真正到了晚年之后,才能去静下心来思考很多东西,仔细想想,相比于其他儿子,他确实对李承乾过于严苛了许多。

  如今这般也算是些许弥补。

  而且在他看来,李承乾此次监国确实做的不错,至少在大方向上,大唐一直都在朝着他所想的方向前进。

  看着这一幕,李泰眼神之中瞬间便闪过了一丝恐惧。

  他很想说些什么。

  但是又不好在这种时候直接冲上去,只能低着头默默的跟随在父子二人身后而归。

  这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虽然李承乾的提议被挡了下来,但民间亦是自行举行了对应的庆贺之事。

  包括朝堂诸公同样也是如此。

  庆功宴之上。

  难得并没有任何的朝堂之事。

  或许是受到了气氛的影响,李世民竟还喝了两杯酒,且身体也是难得的舒适。

  他大赏群臣。

  李世民的最大优点或许就是对于将士们的赏罚分明。

  有功之人,皆有封赏。

  当然,其中最为受到关注的仍是顾靖。

  如今朝野群臣皆是知晓了此战的关键,明白顾靖到底是立下了多大的功劳。

  虽然早就已经有了预料,但当听到李世民再次敕封顾靖为太傅之时,群臣的脸上仍是不由得露出了骇然之色。

  顾靖这才多大啊!

  他只比李承乾大了两个月,未来留给他的时间还有很多。

  这就真的像是一个无形的保护伞。

  哪怕群臣并不觉着顾靖能和历代顾氏子弟之中最为优秀的几人相比,但以他如今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亦是让所有人都明白了大唐的底线。

  群臣心中思绪万千,不过却并没有什么人反对。

  虽然从未刻意有人提过此事。

  但这“太傅”一职,也早已在不觉之间便和顾氏绑定了起来,其中所代表的含义并不是谁都能够扛下来的。

  一番封赏之下,整个庆功宴的气氛更是瞬间便达到了高潮。

  在声声音乐欢笑声之下。

  到了最后,甚至就连李世民都有些醉了。

  而这场庆功宴也是终于散去。

  或许也正是因为太过于高兴,就连李世民也未曾察觉到朝堂之中那怪异的气氛。

  冠军侯府,一切如常。

  顾靖的升迁并未让冠军侯府发生什么改变。

  而此时,顾靖也正在跟族中仅存的几个长辈诉说着此番航海之举的见闻。

  与李世民汇报之时相差不大。

  只不过在其基础之上,针对大唐的内容变成了顾氏。

  这是顾氏当前最为重要的计划。

  早已深入到了每一个家族子弟们的心中。

  对于那未知的大海,所有家族子弟皆是十分的上心。

  “航海之举,确乎险阻重重,九死一生。”顾靖立于堂前,声音沉稳而有力,“然,凡有险阻处,必存破局之机!”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年轻面孔,继续剖析道:“此行我军所获之巨量辎重,皆由海路安然运抵。”

  “此乃明证!”

  “只要熟稔海象,巧借天时,其转运之速、运载之量,将远超陆路车马十倍、百倍!……”

  顾靖条分缕析,阐述着海运的非凡潜力与战略价值。

  然而,就在他目光流转间,敏锐地捕捉到了角落里的顾磊——其眉头紧锁,眼神飘忽,脸上分明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与不安!

  顾靖心中微沉,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话语间不着痕迹地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将未尽之言阐述完毕。

  直至议事结束,众子弟各自领命散去,偌大的厅堂渐次空寂。

  顾靖并未离去,他径直走向仍有些心神不宁、正欲离开的顾磊,高大的身影无声地挡住了其去路。

  “怎么回事?”

  顾靖眼神紧紧的盯着顾磊,十分直接的问道:“朝堂之中可是有变?”

  他知道顾磊与李承乾十分要好,显然是已经猜出了大致方向。

  顾磊不由自主的便避开了顾靖那严肃的眼神,旋即犹豫了一下后,苦笑道:“大兄这是为何?”

  “何为朝堂有变?”

  他想帮李承乾瞒着。

  但他的那些表情在顾靖面前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

  以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的了解,立刻便确定了此事一定是和李承乾有关。

  一瞬间,顾靖不由得皱眉。

  没有任何废话。

  他直接将顾磊拽回房间,砰地关上房门,转头盯住对方,神情无比严肃:“你参与了太子与魏王的争斗?”

  顾磊立刻摇头:“顾氏子弟岂能参与此事?”

  但见顾靖眼神依旧锐利,他心知瞒不过,深深叹了口气:“兄长……太子殿下他,谋害了两位谏臣!”

  ——晴天霹雳!

  “谋害了两位谏臣?!”顾靖瞳孔骤然收缩。

  顾磊沉重地点了点头:“我劝过太子殿下……可他执意如此。”

  说着,顾磊神精神的叹了口气,向顾靖讲述起了这些时日来朝堂之内的变化。

  顾靖的表情愈发严肃。

  当他听到一群谏臣处处针对李承乾之后,他便已经相信了此事。

  他早已知道李承乾性格如何了。

  这一瞬间,无数的思绪立刻便从他的脑海之中生了出来。

  他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以李世民的性格,但凡知道了此事,那绝对会滔天震怒,届时朝堂之内定会掀起极大的巨变。

  ——至于瞒。

  怎么可能瞒得住?

  哪怕旁人不会暴露此事,魏王李泰一定会选择最为合适的时机出手。

  “从今日起,你不可离府。”

  顾靖不由得摇了摇头,看着顾磊再次说道。

  “大兄!”顾磊的表情猛地一变,连忙便拉住了顾靖的胳膊,“太子殿下他这是被人陷害了。”

  “身为王者,又岂能忍受一直被人掣肘?”

  顾磊是真的想帮一帮李承乾,甚至是想效仿顾靖昔年那般举动。

  他与其他顾氏子弟完全不同。

  并不痴心于朝堂天下,只是喜欢诗词歌赋,始终都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但顾靖又岂能给他这个机会?

  而且在顾靖看来。

  就算是能让李承乾当上皇帝又能如何?

  他这个偏激的性格就真的能够做好一个皇帝吗?

  如今时局正处于关键时刻。

  大唐必须要保持兴盛,才能维持住当前的教化之举,以及拓展海上。

  李承乾虽有才能。

  但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这其实并不是最为重要的。

  就亦如昔年炎汉之时的刘禅一般。

  变革之时,需要的是保持常态,而不是持续不断的变革。

  他不可能让顾磊去参与其中。

  当然,顾靖自己也不会去干涉此事。

  无论李承乾到底会如何。

  顾靖没有任何的废话,当即便让府内侍卫将顾磊看管了起来。

  而他自己就如同不知道这一切一般,仍旧一切如常。

  时光荏苒。

  李世民虽龙体日渐衰颓,却重掌朝纲,亲阅太子李承乾监国期间的种种。

  奏章堆叠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