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52章

作者:鱼羽渔钰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因为李承乾的腿瘸了,同样是因为父子二人的性格。

  万事皆有因果。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严格终究是将他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父子二人的性格有着太多的相像。

  李承乾不屑于讨好李世民,哪怕他是自己的父皇,他也不会弄虚作假去行讨好之事,就如昔年的李世民一般。

  而反观李泰则不然。

  其实若是李承乾腿不瘸的话,这一切问题或许还不会显现出来。

  但很多东西,哪有尽善尽美?

  当前的大唐皇帝之贵,远超历代。

  其威不仅仅涉及整个九州,包括四方属国,让一个瘸子去当皇帝,确实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

  这种心情是无法避免的。

  再加上李承乾有些喜欢奢侈,一直借此来掩饰自己的身体缺陷。

  虽然这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李世民却仍是心中有疙瘩。

  无论是对于李世民也好,亦或是李承乾也罢。

  似自长孙皇后离世之后,父子二人的相处方式就开始渐渐不自然了起来。

  李世民严格的要求,再加上忙于朝政忽视了李承乾,这一切就定会造成如今的这般场景。

  很多事情,早就已经有了因果。

  贞观十五年,泽州旱灾。

  作为大唐的龙兴之地,再加上紧挨长安,李世民对此颇为的重视,决议亲自前往探望灾民,将朝政再一次的交给了李承乾。

  这也是当前大唐的常态了。

  李世民自是不可能会一直待在深宫之中,主张“以民为本”的他这些年来时常便会前去出巡灾区,探访民众。

  灾区向来都是吏治贪污最为频繁之地。

  他这样做自是也有着政治意图。

  而将朝政交给李承乾,同样也是当前的惯例了,李承乾早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当然,李世民所倚重的心腹们会留在朝堂“辅佐”李承乾。

  长安。

  看着面前的道道奏折,李承乾不由得感叹道:“我大唐百姓愈发安居乐业,这官员的俸禄确实是要提升一些。”

  “此事便就这么定了,户部街当酌情商议出这官员俸禄具体提升多少。”

  闻言,群臣皆是面露异色。

  户部尚书唐俭并未多想,而是立刻点了点头:“殿下高明。”

  其实李世民给大唐官员的俸禄并不算少,足够他们吃喝。

  但时移世易。

  随着大唐的整体国力都在一直发展,不少富户如今过的都已经超过了官员,再加上李世民一直在紧紧盯着吏治,官员也不敢去贪污。

  这自然而然便会有人心生怨气了。

  如今李承乾答应了此事,唐俭自是高兴。

  但就在这时,房玄龄却是突然开口说道:“殿下,此事事关重大,可否要等到陛下归来?”

  事关天下官员俸禄。

  这种恩情自是最好要让李世民这个皇帝亲自下令。

  李承乾这个太子来做主总是让人难以心安,有着结党之态。

  其实不少人都有着这种心思,包括长孙无忌,但他的性格就不会在这种时候开口。

  果然,随着房玄龄率先开了口。

  一众官员此时也是纷纷谏言。

  李承乾的眉头不由得便皱了起来,或许是因为自幼便一直被人否定的关系,李承乾其实十分讨厌大唐当前的这种政治风气。

  但他也不至于对这群朝堂众臣开口,只是摆了摆手道:“诸位之意本宫明白,但本宫一心向阳,又有何惧之?”

  说着,他缓缓起身,眼神坚定的看着众人:“如今泽州大灾,父皇忧心泽州百姓。”

  “又岂能事事都让父皇亲为?”

  “若是如此,本宫这个太子岂不是成了笑柄?”

  “此事便就这么定了。”

  “待罢朝,本宫会亲自给父皇奏明此事。”

  ——太像了!

  看着眼前的李承乾,群臣的心中不由得便生出了这个念头。

  昔年的李世民同样也是如此。

  魄力远非旁人可以比拟。

  话已至此,自是无需再议,而且这种提高官员俸禄之事受益的是所有官员,没什么好拒绝的。

  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户部在商谈好了之后,又经过中书省的一阵议论之后,这才彻底决定出了提升的规格。

  而李承乾也是同样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各项的规划全都写好派人给李世民送去。

  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如此。

  李承乾虽然名义监国,但实则多是听任李世民那些心腹们的建议,也只有在一些小事上能够做做主。

  剩下的也就是个点头的作用。

  但饶是如此,李世民仍是对于此事有了些许不满。

  泽州。

  李世民“啪”的一声将那书信拍到了桌案之上,脸露怒色:“太子当真是太让我失望!”

  并不是因为李承乾僭越。

  李世民并不在乎这些。

  如今的大唐上下,无人可以脱离他的掌控。

  真正生气的原因是他觉着这是李承乾的心思,因为李承乾本来就喜欢奢侈。

  提升官员俸禄可不仅仅是官员。

  还包括那些公爵们

  而李承乾这个东宫太子的规格自然而然也要上升。

  人有时候向来就是这样,李世民原本就对李承乾此举有些不满,如今更是直接爆发了出来。

  “陛下何以如此愤怒?”顾泉看着李世民问道。

  他也被李世民带来了。

  李世民并未多言,只是将那书信递给了顾泉,蹙眉说道:“承乾此子奢侈无度,朕早已说过此事。”

  “他竟然还屡教不改。”

  说着,他话锋一转,认真的看着顾泉道:“子渊,你以为在诸子之中,何人像朕?”

  ——虽然并未明说,但他的意思却已经十分明显了。

  若是以往的话。

  顾泉是不可能回答这种问题的,但他现在却是直接开口:“太子。”

  “太子?”

  李世民立刻就皱了皱眉,脸上怒色稍缓,“为何?”

  “臣于府内见过太子学习,认真之态远超他人.”顾泉也并未有所隐瞒,认真的回答,“且太子至仁——”

  “每每离开之时,皆是要认真参拜族弟可见其诚。”

  “至孝——”

  “臣听闻太子至今仍要月月祭文德皇后。”

  “至坚——”

  “太子至今处理朝政未有疏漏.”

  他向李世民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原因,最后笑道:“在臣看来,太子殿下像极了昔年的陛下。”

  “就算不如陛下,亦可为一代明君。”

  “至于奢侈之事.”

  “陛下应该明白,今时之大唐怕的并不是皇帝奢侈,而是无能。”

  顾泉说话还是很有用的。

  李世民脸上的怒色完全退去,沉默了一下后不由得点了点头:“说的倒也不错。”

  他的神色有些复杂。

  又沉吟了片刻后,这才继续道:“只是他的足疾.若他日为君,岂不是让四方之使看不起?”

  其实李世民已经想这件事很久了,但他却无人能说。

  就连心腹都不可能。

  也唯有和如今的顾泉说说这些话。

  “足疾又能如何?”顾泉笑了笑,旋即认真的说道:“陛下应该知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

  “皇帝又不是将军。”

  “只要我大唐能够一直如此强盛,四方蛮夷何人敢犯?”

  “照你这么说,朕还得赏赐太子?”李世民看着顾泉,忽地就笑了笑。

  而顾泉直接点了点头:“陛下对太子确实过于严厉了一些,而且近来朝堂传闻陛下也应该清楚。”

  这一次,顾泉并未多言。

  李世民自然清楚。

  让李泰拥有招揽才子之心实在是过于敏感了一些,不过这一次李世民却并未太过在意。

  至于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他确实喜欢李泰,同样也将其当做是李承乾的磨砺。

  ——不!

  或许不应该称为磨砺,而是敲打。

  他不喜欢李承乾奢侈之风,不过却也未曾到了废太子的那个地步,只是想要借此来让李承乾收敛。

  但顾泉如今的这一番话却也说到了他的心里。

  李世民再次沉默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表情恢复如常,“罢了罢了,子渊说的确实有理。”

  他亲笔写了一封夸奖的圣旨,不过却也提醒李承乾不止要心念群臣,同样也要心有天下百姓。

  随后便让人送回了长安。

  这是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第二次明着夸赞李承乾。

  第一次,是顾磊当初为李承乾争来的。

  那时候的李承乾还很脆弱,因为年幼再加上长孙皇后为其遮风挡雨,而性格有些软弱,扛不住李世民的高压。

  而这一次,是顾泉为他争来的。

  这是他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