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羽渔钰
其中的肃杀之气又岂能一般?
大唐皇帝这就是在立威!
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生出了这种想法,且还是无与伦比的确定。
龙椅之上。
李渊此时也是诧异的看着眼前的歌舞,他自是早就听过了这秦王破阵乐,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其所改编而来的歌舞。
没错,李渊此次也难得的来了。
自昔年退位至今。
他这还是第一次出席李世民所举行的宴席。
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复杂,其中的隔阂是两人无论如何都忘不掉的。
其实李渊原本还不想参与这些。
致使李世民让长孙皇后再三邀请,尤其是他也想看一看这些部落使者的嘴脸,尤其是颉利可汗,最后这才答应了此事。、
虽然心中思绪万般复杂。
但李渊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确实是他最优秀的儿子。
或许当年的他但凡有些作为的话。
他们父子兄弟之间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看着下方那一个个充满了畏惧的部落使者,他悠悠的叹了口气,不由得便饮了一口酒。
一旁的李世民则完全不同。
虽然他并未坐在龙椅之上但他身上的气质还是让所有人都清楚,当今的大唐到底是谁人在做主。
听着那熟悉的弦乐。
他的脸上明显带着自傲之色,整个人身上都散着不凡的威仪。
时间流去,弦乐之音渐渐停下。
但整个殿内的肃杀之气却仍是没有衰减半分。
终于——
随着李世民缓缓招了招手,几个将士当即便把早已等候在宫外的颉利可汗带了上来。
他的神色十分复杂。
李世民早已下过令并没有让他受什么苦,但他整个人的状态却仍是越来越差,整个人身上已经再也没有了半点的枭雄气息。
随着颉利可汗踏入大殿,龙椅上的李渊瞬间便站了起来。
整个人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愈发复杂。
他仍旧记着早在昔日起事之前,颉利可汗对他的态度,根本就未曾想过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能与颉利彻底异位。
颉利同样也是注意到了李渊。
不过他的表情却并未有什么变化而是默默地看了看一旁的李世民。
殿内瞬间寂静。
李世民从始至终都未曾变过脸色,只是用他那如渊一般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颉利可汗。
所有人的目光都立刻看向了颉利可汗,神态各异。
强大的压迫感瞬间袭来。
颉利可汗也是不由得便低下了头,缓缓朝着殿中而去,旋即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直接就跪了下去。
“罪”
“罪徒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颉利可汗将头深深埋在地上,颤抖着喊出了这句话。
寂静瞬间便被打破。
——看着眼前的颉利可汗,一众草原部落的使者眼神之中都闪过了不敢置信。
这还是那个称霸了草原的东突厥可汗吗?
怎么会如此的卑微?
竟直接向李世民行了跪拜大礼?还自称为罪徒?
就连大唐群臣都愣住了。
但仅仅瞬间,他们的脸上便不由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李渊同样也是如此。
眼睁睁看着这个昔年可以称之为梦魇的突厥可汗如今跪拜在自己面前,就连他的身体都隐隐颤抖了几分。
他本能的便要开口说些什么。
但就在这时,李世民的声音却是突然响了起来:“起来吧。”
李世民的声音仍旧是那般沉稳。
瞬间,话到嘴边的李渊立刻就将那些话给咽了回去。
而一旁的李世民也在这一刻缓缓站了起来,就站在那玉阶之上俯视着颉利,淡然说道:“颉利,你确乃罪徒!”
“昔年朕曾与你数次盟约,然而你却屡屡背约,劫掠我大唐之民。”
“但大可汗要有大可汗的样子!”
李世民的语气十分平静。
但这一声声的话语就是如同雷鸣一般落在了颉利可汗以及一众部落使者的心中。
颉利可汗仍是将头深深埋在地上,不敢多言一句。
殿内一片寂静。
甚至就连李渊此时都已经感觉到了李世民身上散着的那股气势。
这是独属于一个拥有着无敌之心的帝王威仪。
这种威仪,甚至就连昔年的他都没有。
一瞬间,李渊的思绪是愈发的复杂。
李世民并没有去管旁人如何,他缓步走下台阶,每一步都似踏在众人的心头。
当走到颉利身前,李世民居高临下,语气平静却暗藏雷霆:“朕宽恕你的死罪!”
这话一出,殿内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
那些部落使者们皆是满脸震惊!
宽恕颉利可汗?
李世民竟然会如此的仁慈?
短短瞬间,他们所有人的心汴京直接安定了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李世民既然能够做出这种事,那便已经说明了他的宽仁。
——他不会迁怒四方部落。
“但——”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
李世民丝毫都不关注众人此时的念头,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安排。
正是以昔年顾烨所行的政策为基础。
不过在此之上,他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升级。
制度的进步在这种时候就体现了出来。
顾易始终未将步子迈得太大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
人类是要始终向前的。
而他若是将步子迈的太大,进而使文化制度产生了断崖式的迈进,就算真的能一时成功同样也定会让整个九州付出其他的代价。
顾易同样也在关注着这件事,认真的思考着李世民的种种安排。
其核心机仍旧是针对文化、互市、信仰等几个方面展开。
只不过在当初顾烨的基础之上。
李世民又增加了许多的限制。
比如互市之上,李世民这一次更是要求前来互市的商队,至少要能够书写百个汉字之人才可参加。
而这也只是最低级的。
在此之上,便涉及到了儒家的经典九中的文化核心。
只要能够会这些便能获得更高的优待。
这种行为若是放在了当初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会成功的。
但是如今可不同。
在昔年顾烨所打造的基础之下,如今的九州文化对于草原各部而言并不算是绝对的陌生。
这才是李世民这样做的核心原因。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例子。
除此之外,包括科举以及各个部落子嗣教育信仰等全方面的重塑同样也有着这一系列的手段。
此举虽然看似意义并不大。
但顾易却十分明白,这对于整个九州的意义是非凡的。
只要将时间线拉长。
当九州的文化真的在广袤的北疆之地彻底散开之时,整个九州定然会迎来一阵飞速的发展。
这是万世之功!
而这个功劳的起始出自顾氏!
所有人都听得十分认真,这些部落的使者又哪能不明白这并不是李世民在跟颉利可汗说的。
颉利可汗已经成为了阶下囚,只能任由李世民安排。
他们才是其中关键。
这些个部落虽然分散且单独的实力都很差,但只要能够汇聚到一起,那同样也是一股非凡的力量。
他们所有人都明白,这就是这个中原王朝对待他们的新制度。
虽然短时间之内还不能领悟到其中关键。
但他们却也明白。
当这个制度慢慢实行下去之后,他们各个部落的子嗣在将来便会如同昔年一般渐渐成为九州的一份子。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是坏事。
如今谁能看不出来九州盛世已至?
能在这种情况之下融入九州,将会是他们所有人的福分。
话音渐渐落下。
颉利可汗没有半分的犹豫,立刻便再次朝着李世民跪拜了下去:“罪臣,谢陛下天恩!”
——宴席继续。
从始至终,李世民都未曾和那些四方部落的使者说些什么。
只是收下了他们送来的贺礼。
终究只是使者罢了,对于大唐的政策,哪怕他们心中再怎么样也终究是要将这些消息先送回去,等待着部落首领的意思。
这次的宴席,就在这种气氛之下结束。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