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34章

作者:鱼羽渔钰

  再加上连续厮杀身上所染上的鲜血。

  此时此刻的他就真的如同从地狱之中杀出来的魔神一般,没有任何的人形。

  顾泉默默的点了点头,眼睛同样通红。

  他手紧紧的攥着那杆长枪,将其插在地面之上,支撑着自己不能倒下,深吸了几口气后才道,“休整一日,明日我会带走两千人马。”

  “此地,交给你来镇守。”

  “若我所料不错.”

  “李靖等人只要攻破阴山,颉利可汗定会西遁,此地是截住他的唯一道路。”

  顾泉的语气仍是那般认真。

  他要出手了。

  自进攻于都斤山以来,他一直都在阻拦突厥人下山,就是为了出其不意。

  绝对不能在此地耽搁太多的时间。

  闻言,顾彦等人立刻就严肃了起来,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顾彦甚至是直接坐了起来:“兄长,我陪你一起去。”

  “咱们兄弟——”

  还未等他说完,顾泉便直接摇头打断了他,“你是当代家主!更是当朝太傅,是我大唐的冠军侯!”

  顾彦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顾泉紧紧的盯着他,伸手指了指身旁那一面属于顾氏的旌旗:“这功劳,必须让你来拿。”

  “别辜负了父亲昔年的安排。”

  说话间,他直接松开了手中的长枪,将其插在了顾彦身旁,转而就拿起了一旁的马槊。

  胜利的喜悦瞬间消散。

  看着眼前的顾泉,顾彦只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但却始终都无法说出些什么。

  甚至就连顾易都有些莫名的沉重。

  顾泉注定不能获得任何的功劳了,当他选择踏出那一步之时便已经注定了今日的一切。

  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隐形守护者。

  既为了大唐,同样也为了顾氏。

  而顾易也明白。

  于将来的顾氏而言,顾泉这种人绝对不会只是唯一。

  根本没有人能够拦住顾泉。

  就在第二日,顾泉便率领着两千兵马,直奔居延海而去。

  而顾彦虽然心中万分难受。

  但也只能守住于都斤山。

  这于他而言同样也是属于家主的责任。

  阴山。

  颉利可汗退兵了。

  面对唐军愈发凌厉的进攻,他不得不做出这种选择。

  而也未出乎顾泉的判断,颉利可汗在不知道顾氏行踪的情况之下,也只能选择西遁,借西突厥之手来挡住大唐的兵马,以求他日东山再起。

  这也是颉利可汗唯一的选择。

  李靖自会追击。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会犹豫的人,自是会选择乘胜追击。

  ——僵持彻底被打破。

  到了此刻,颉利可汗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力量,他只能拼劲一切来撤退。

  内部的人心动荡已经完全到了他无法稳定的地步。

  最关键的是——

  消失的顾氏始终都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这种感觉让颉利可汗始终都如履薄冰,只能不断地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寒风咧咧。

  在这广袤的冰原之上,颉利可汗依靠着对于地势的了解快速朝着西方而去。

  但唐军却是始终都紧紧咬在身后。

  无论是那些投降的将士也好,亦或是投降的部落也罢,都成为了唐军最好的堪舆图。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

  整个突厥内部已经完全到了恶性循环的地步,降兵逃兵越来越多。

  突厥行营。

  听着一众心腹的汇报。

  颉利可汗的脸色也是愈发的阴沉,猛地便断喝了一声:“去圣山!”

  逃兵越来越多了。

  到了此时此刻,颉利可汗也唯有这一个办法了。

  或许唯有前往圣山才能挡住这种趋势。

  并且,前往圣山还可以补充粮草,且还不耽搁撤退的行程。

  这是他当前唯一的选择。

  听到这话,众心腹皆是立刻点了点头。

  他们也明白此时的严峻。

  “告诉所有人,让他们别休息了,再熬一熬,只要到了圣山,我等便可以继续依险防守,届时还有机会!”

  颉利可汗强撑自己着保持冷静,再次开口下令。

  众心腹立刻领命而去。

  雪夜之下。

  整个突厥军再次拔营,渴望着能够通过此举来与唐军拉开距离。

  ——圣山!

  或许每一个突厥人心中都对此有着很深的念想。

  当听说了颉利可汗的安排之后,就连那种绝望的气息都渐渐弱了一些。

  大军飞驰

  皎洁的月光映衬在雪面之上,为颉利可汗指望了前往于都斤山的道路。

  阵阵寒风呼啸。

  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之下,整个突厥军的所有人竟然都开始渴望了起来,渴望着他们所信仰的天神能够帮助他们,摆脱眼前的危机。

  甚至就连颉利可汗自己同样都是如此。

  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

  就在黎明到来之前,整个于都斤山的沦落已经在月色之下逐渐显现。

  见状,众人的速度更快了。

  他们就这样朝着前方,飞速奔去。

  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是愈发的狂热。

  而就在黎明到来之时。

  他们终是赶到了心中畅畅想的圣山,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滚石与箭矢,以及整个山峰之上响起的喊杀之音。

  “轰隆——”山巅传来的喊杀声似雷霆炸响。

  绝望如同潮水般漫过每个人的心头,击溃了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就在这时,金乌照雪。

  第一缕晨光如利剑般劈开云雾,笔直地落在于都斤山巅。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刺痛了双眼——那些承载着突厥人千年信仰的祭台已然倒塌,刻满经文的神像支离破碎,取而代之的是两面迎风招展的旌旗。

  赤红的绸缎在风中猎猎作响,玄色纹饰勾勒出苍狼与朱雀的图腾。

  尽管相隔甚远,众人依然能清晰辨认出那熟悉的样式——那是顾氏与大唐的战旗!

  阳光倾泻而下,在白雪的映衬之下,仿佛是将旗帜染成流动的火焰,刺得人睁不开眼。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瞬间掐住了所有人的咽喉。

  突厥将士们手中的弯刀“当啷”坠地,有人踉跄着从马背上跌落,瘫坐在雪地中喃喃自语;

  就连颉利可汗最精锐的心腹将领,也面色惨白如纸,瞳孔中尽是不可置信的绝望。

  信仰的崩塌;

  对于死亡的畏惧。

  在这一刻,终是彻底摧毁了所有人仅存的意志。

  就在这死寂的瞬间,喊杀声戛然而止。

  下一刻,声声宛若雷霆一般的怒吼之音再次响起。

  “长生天的骸骨可作旗杆乎?”

  “且看尔等神祇湮灭——”

  “尔等今日是跪着死,还是爬着降!”

  ——轰隆隆!

  这一声声的呐喊就宛若是雷霆一般,直接在所有人的脑海之中炸了开来。

  就连颉利可汗在这一刻,都直接从战马之上跌落了下去。.

  ——————

  “贞观五年二月,彦率轻骑奔袭千里,夜抵于都斤山,斫突厥祭天金帐,焚粮秣四十万斛。

  铁勒诸酋望玄甲而稽颡,泣曰:“昔霍侯金冠耀漠北,今顾氏霜刃彻穹庐!”

  突厥余众作歌悲吟:“圣山颓,牝马啼;纛旗折,嫁妇衣。”

  长安闾巷别传:

  是夜,彦破敌于圣山,有白虹贯斗,光若素练垂野。虹中隐见玄甲铁骑三百,兜鍪竟类汉仁章武年制。

  灵州老卒指天泣告:“此非彦一人之勇,实顾氏仙人忠魂不灭,化星芒以卫九州!”

  突厥遗老口谚犹存:“见白虹,遁九重;遇顾旗,跪如松。”

  自此,漠南无战鼓,唯有唐旗裂风声!”

  ——《唐书.顾彦列传》

第151章 为帝者,当视四海如一家

  ——这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那一幕。

  当属于大唐与顾氏的旌旗,插在突厥圣山的那一刻起。

  这对于整个九州而言。

  其所能够带来的作用与意义都远超旁人想象。

  颉利可汗投降了。

  没错,他就是投降了。

  哪怕整个于都斤山上的人马还不足三千人,但无论是颉利可汗也好,亦或是他手下的那些将士们,都完全没有了任何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