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85章

作者:鱼羽渔钰

  大业十三年,六月;

  李渊军继续西进,顺利攻克临汾、绛郡等地,抵达黄河东岸。

  ——命运的分割线自此而始。

  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不得不抗下后方的压力,被李渊诏出前军,前去扼守潼关。

  而李世民这个次子则是继续率部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两兄弟的道路自此分割。

  不过却并未有任何人能够察觉到一切。

  包括他们自己。

  临行之际,两兄弟更是私下见了一面。

  “二郎,后方有我坐镇,粮草军械定会源源不断。”李建成握住李世民的手腕,掌心的温度传递着不容置疑的承诺,“你只管放手一搏,莫要牵挂。”

  李世民缓缓起身,朝着李建成深深作揖,挺直的脊背如同一柄出鞘的长剑,铿锵有力的道:“兄长且宽心,此去定不负所托。”

  说罢,他转身便要离去。

  但就在这时,李建成却突然疾步上前,宽厚的手掌重重按在他肩头。

  李世民停下脚步,回头看去,四目相对,李建成眼底泛起了少见的涟漪,叮嘱道:“刀剑无眼,你身为一军主帅,万不可再以身犯险。”

  他声音微颤,指尖不自觉收紧,“你可知,为兄每日悬着的心,从未放下过。”

  李世民喉结滚动,眼前浮现出这段时间以来与兄长并肩作战的场景。

  酸涩涌上眼眶,却被他生生逼回,化作唇边一抹爽朗笑意:

  “兄长当知我志向。”

  他目光灼灼,望向天际渐暗的云霭,“若不能与将士同生死,何谈取天下?何谈追逐昭烈侯?”

  李建成望着弟弟坚毅的侧脸,最终叹息着松开手。

  对于李世民的志向,李建成自是知晓的。

  知道不可能劝动李世民便也不在多说,只是又强调了两句多多保重之后,两兄弟就此分别。

  历史的车轮再次向前迈进。

  与原本历史相比,如今的李世民确实是强了太多。

  虽然在表面之上他仍于原本的历史一般,一直都在紧盯着军纪,对于各地百姓做到了秋毫不犯。

  但除此之外。

  他则是更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了。

  “天命在李。”

  这一句谶言可是得到过杨广加持的,李世民又岂会放过这种机会?

  他暗中命人不断地传播着这个谣言。

  而同时间,亦是在四方收揽兵马。

  严整的军纪再加上越传越广的谶言,这无疑是大大提升了李渊的声势。

  李世民的人格魅力再这种时候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攻打粮仓,分粮给百姓。

  对于来降之人,不管其身份,只要有能力便会给与绝对的信任。

  这种心胸以及秉性越传越广。

  ——整个关中之地,四方来降!

  甚至就连李渊的女儿平阳都组建起了军队,攻下了几座小城。

  上至反隋之士乃至隋朝官员,下至各地豪强百姓皆是在诵着“李氏”之名!

  短短时间之内。

  李世民便直接将兵马扩张到了十余万。

  虽然招揽的这些人马算不得真正的精锐,但这又能如何呢?

  天下诸侯又能够有多少精锐?

  而且李世民十分清楚,李氏的声望再当前已经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地步,此举会大大的影响到地方的军心!

  这同样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李世民是有着无敌之心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会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全部。

  这才是李世民真正的不凡之处。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终于。

  随着李元吉再次率领精锐渡过黄河,与李世民回合,大军直奔长安而去。

  沿途各个城池,几乎皆是望风而降。

  长安城内的守军更是人心惶惶,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李渊。

  十一月;

  李渊终是攻破长安,彻底在整个关中之地站稳了脚跟。

  江都。

  杨广似乎也已经预感到了这一切。

  如今的他早已没有了昔年的意气风发,此次逃往江仿佛是让他彻底失去了一切的心气儿。

  整个人每日披头散发重新沉浸在了女色之中。

  不过他却多了一个习惯。

  几乎每一日,他都会用铜镜看着自己的脸,然后喃喃自语:“大好头颅,谁能取之?”

  谁能取之?

  他也不知道。

  天下的局势已经彻底脱离了他的掌控,他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能够掌控一切的帝王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杨广而言。

  他也不在意这么多了,他更想要通过醉生梦死来让自己麻木,好让自己免于被心中的不解所淹没。

  他不明白,天下人到底为何要反他!

  杨广重新回到了昔年的状态。

  刚刚到达江都不久,他便再一次的下令让人于整个江都之地为他选美。

  彻底隔绝了一切关于中原的消息,整个人每日都在醉生梦死之中。

  又有什么好值得关注的呢?

  管他中原如何,江都之地就是他最好的保护伞。

  最起码——

  在中原的那群反王未能彻底分出胜负之前,他终究还是安全的。

  但很多东西早已在无形之间标注好了价码。

  杨广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从未将麾下的普通将士与天下百姓当做是人。

  他忽略了将士们的军心。

  更忽略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在当前中原混乱到那种地步的情况之下,又有谁能够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呢?

  且杨广更是从未隐藏过自己不愿回归中原的心思。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巨变突起。

  一场由隋庭内部生出的兵变彻底终结了杨广的性命。

  顾易并未关注过杨广。

  他主要的关注对象仍是顾氏与李世民。

  确定了顾氏不会出现问题之后,他便将目光放在了李世民身上。

  让他诧异的是——

  李世民竟然察觉出了薛三的身份。

  不,也不能说是他察觉出了薛三的身份。

  而是李渊。

  李渊此人有一个十分罕见的本事,那就是对于任何人都是只看一眼便会记住其长相。

  他早在昔年顾哲在世之时,便见过了薛三。

  能如此信任李世民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李世民想好的借口,同样也是有着薛三的缘故。

  这倒是完全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而且最关键的是——

  在得知此事之后,李世民更是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

  他竟然想要赶去顾氏!

  在当前这个乱世未定之时,前往顾氏!.

  ——————

  “十四年,三月丙辰。

  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谋反,弑帝于温室,时年五十。

  萧后令宫人撤床箦为棺以埋之。

  化及发后,右御卫将军陈稜奉梓宫于成象殿,葬吴公台下。”

  ——《隋书.炀帝纪》

第131章 何为盛世,巨鹿明志

  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长安距离巨鹿可不算近。

  更何况如今窦建德还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河北,虽然他并未进攻巨鹿反倒是还祭祀了一次,用来养望。

  但却并不说明李世民前往巨鹿便是安全的。

  他现在已经不是无名小将了。

  虽然整个人的声望还远远未曾到达那种威震天下的地步,但也算是初步扬名天下了。

  若是让窦建德得知此事,那李世民绝对会陷入危机。

  因为他此行就不可能带多少人马。

  甚至就连顾易对此都十分的意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在这种时候做出这个决定。

  不仅仅是李渊不答应,薛三也在劝阻着李世民。

  但李世民却有着自己的理由。

  长安。

  “父亲,无论如何儿都必须要前去。”

  李世民一脸郑重之色,认真的看着李渊说道,“天下大乱已起,顾公着人查天下诸侯,这说明了什么?”

  “——顾氏已有出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