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74章

作者:顾止

  而且这样的买卖,对于他们女儿来说,也并不吃亏,甚至可以说是大赚特赚了。

  毕竟在当前这个时代,除了“秦王”之外,论及身份地位,还有谁能够高的过太子扶苏吗?

  完全没有!

  而论及容貌的话,太子扶苏的容貌很差吗?

  完全不差!

  甚至不仅不差,太子扶苏更是几乎完美继承了父母双方在容貌上的优点,既有“秦王”冷峻硬朗的面容,同时眉眼间又有着几分他母妃的柔和。

  再加上通读掌握诸子百家经典之言的缘故,太子扶苏周身更是带着淡淡的文雅气质。

  说的直白点,不管是天幕上,还是天幕下,他们就没有见过有谁能够长的比太子扶苏更加俊雅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简直没有比太子扶苏更加优秀、出色的夫婿了。

  而且他们的女儿除非身体有什么毛病,导致真的嫁不出去,否则迟早都是要嫁人的。

  而如果迟早都是要嫁人的话,那么到底是嫁给其他达官贵族的儿子,还是嫁给太子扶苏,在本质上有区别吗?

  没有的,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毕竟这个时代,可不会讲究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之类的。

  最多区别就是嫁给其他门当户对的达官贵族的话,他们女儿有可能直接成为对方的当家主母。

  而嫁给太子扶苏的话,除非能够为太子扶苏生下天生聪慧的子嗣,(的吗好)然后母凭子贵成为太子妃,否则就只能够当太子扶苏的一个夫人,又或者是妃嫔罢了。

  但是,不管是成为某个达官贵族的当家主母,还是成为太子扶苏的夫人或者妃嫔,该达官贵族或太子扶苏该纳的妃妾都是不会少的。

  毕竟他们家里是真的有皇位,或者爵位需要出色的子嗣来继承。(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所以对于他们这些中上层次,又或者是中下层次的文武百官来说,将自家的女儿嫁给太子扶苏,绝对是对自己家族以及对自己女儿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而同样,在听到太子扶苏不打算找那些家世显赫的九卿重臣的女儿为太子妃,反而打算找那些家世相对普通的适龄女子为太子妃后。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全秦国的所有适龄女子全部都目露火热之色地看着太子扶苏乞。

  毕竟那是太子扶苏,秦国未来的秦王呀!

  要是她衫捂.企诌流/倭^们能够有机会嫁给太子扶苏的话,那么她们就真的是飞上枝头变凤凰,直接一飞冲天了。

  而且即便不论太子扶苏的身份地位,单单论太子扶苏那学贯诸子百家的才华,也足以让绝大部分的适龄女子都为之心动了。

  就算不论太子扶苏那学贯诸子百家的才华,单单论太子扶苏那极为出色的容貌,也同样足以让绝大部分的女子都为之心动了。

  只不过以往秦国绝大部分的适龄女子,一想到太子扶苏都心生自卑,不敢妄想罢了。

  但是现在太子扶苏给了她们一个妄想的机会,她们自然也是忍不住妄想一二。。

第462章准备修筑新的都城,以迎统一的秦王嬴政【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自己父王微微低头,一副正在思考给他娶哪个大臣女儿的样子,太子扶苏也是连忙岔开话题道:“这次回咸阳之后,感觉咸阳城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听到太子扶苏的话语,秦王嬴政也是抬起头,面带笑意,平淡自信道:“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已经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事情。”】

  “等到秦国彻底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咸阳便是天下之中!”】

  “天下有识之士,以及各种富商豪绅自然纷纷涌入咸阳,想要在咸阳有一落脚之地。”】

  “除此之外,秦国灭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的时候,虽然已经将各国的皇室宗亲、贵族公卿给趁乱杀了一大批。”】

  “但是,在各国的各个地方郡县仍然有一大批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苟存当地,而且他们的数量加起来更是有数十万之多。”】

  “这些人若是无缘无故全部杀了,又或者是故意找理由杀了的话,都难免会传出秦国残暴这样的名声,不利于秦国对各地黔首百姓的治理。”】

  “但是若是继续留着他们在各国当地郡县的话,对于秦国官吏进一步治理当地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阻力。”】047

  “所以我也就下令将他们陆陆续续都强迁至咸阳城,也算是将他们置于眼皮子底下监视起来。”】

  “这样即便他们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秦国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并应对。”】

  “不过如此一来,咸阳城居住的人口数量,也由原来的三十余万人,增加至了七十余万人。”】

  “所以也就有了你说的,咸阳城人越来越多了的感觉。”】

  【听完自己父王的话语,太子扶苏也是微微点头。】

  【难怪他感觉此次回来咸阳城人多了不少,甚至都有些拥挤的感觉。】

  【咸阳城城中居住的百姓人口数量都增加一倍多了,这人能不多、不拥挤吗?】

  【不过想到这里,太子扶苏也是抬头看着自己父王道:“若是灭了齐国,那么齐国当地各个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也都得要迁移至咸阳吧?”】

  【秦王嬴政点了点头,表示没错。】

  【太子扶苏的眉头随即便皱了起来道:“若是如此,那么未来咸阳城的长期居住人口数量怕不是要超过百万人了。”】

  “这么多的人口,如今的咸阳城是必然承载不下的。”】

  【但是强迁天下各国各地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至咸阳这个策略也没错。】

  【因为只有强迁天下各国各地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至咸阳,才能够斩断那些贵族公卿、富商豪绅在原来各国各地郡县的根基,瓦解他们的统治。】

  【秦国也只有在斩断那些贵族公卿、富商豪绅在原来各国各地郡县的根基,瓦解他们的统治之后,才能够真正深入有效地统治、管理原来各国各地郡县的黔首百姓。】

  【也才能够真正将原来各国各地郡县变成秦国真正的疆域领土,使得秦国真正掌控当地。】

  【所以强迁天下各国各地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至咸阳这个策略,目前看来是不能动摇的。】

  【但是强迁天下各国各地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至咸阳这个策略不能动摇,同时咸阳城又几乎是必然承载不了未来预计中的万口的话。】

  【那么,剩下的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了。】

  【想到这里,太子扶苏看着自己父王道:“父王,可有想过修建新的秦国都城?”】

  【而秦王嬴政听到太子扶苏的话语,也是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道:“自是有过这个想法。”】

  【毕竟咸阳城承载不了那么多的人口问题,也并不是在太子扶苏开口提出来之后才有的。】

  【早在此前,内史就已经和他说过了这个问题。】

  【毕竟七十余万人,单单是每日的吃喝拉撒都是一个令人无比头疼的问题。】(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想过要修筑一个新的秦国都城,用来容纳将来咸阳城的百万人口。】

  【甚至就连这个新的秦国都城位置在哪,他都已经选好了。】

  【只不过想要修建这么一个能够容纳百万人口的都城,涉及到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必然是一个庞大的支出。】

  【虽说以秦国如今的国力,倒也不是承担不起这样的庞大资源支出。】

  【但是,必然会阻碍,甚至是拖累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步伐。】

  【所以秦王嬴政也就一直没有启动修建新的秦国都城计划的想法。】

  【而现在被太子扶苏问及这件事情,秦王嬴政也是面带淡淡笑意地隐隐考校道:“如果是你,你会将秦国新的都城位置放在何处?”】

  【听到自己父王的话语,太子扶苏也是转身看向背后挂着的超大的秦国疆域地图,凝眉思索。】

  【如果是他的话,那么秦国新的都城位置,肯定是在秦国本土之内,不会考虑其他被覆灭了的诸侯国。】

  【而如果是秦国本土之内的话,那么必然还是选择关中之内。】

  【毕竟关中乃是秦国真正的根基,只要关中不失,那么秦国就永远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而如果是关中之内的话,那么论及地理位置,现在的咸阳城其实便是最好的。】

  【但是咸阳城是不可能拆的,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语,拆掉一座咸阳城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搞不好比重新修建一座足以容纳百万人的都城还要更多。】

  【而且咸阳城也并不仅是他们皇室,一众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去修缮他们的府邸。】

  【秦国要拆掉咸阳城的话,不管是论公,还是论私都肯定得要给一众文武百官、贵族公卿赔偿。】

  【但是且不提秦国赔不赔的起,就算赔的起,单单是这笔天价支出,又足以重新修建两、三座足以容纳百万人的都城了。】

  【所以在咸阳不能拆,但是又没有其他比咸阳地理位置更好的情况下,能够选择的新的都城位置,也就只剩下一个了。】

  【太子扶苏眸光盯着自己太子六部所在的位置,语气肯定道:“上林苑,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将秦国新的都城位置,放在渭河南岸以南的上林苑位置。”】

  “这里恰好也是昔日周文王定都丰京,周武王定都镐京之间的位置。”】

  “在这里修筑一座足以容纳百万人的新都城,不成问题!”】

  PS:没写完,正在补后续两千字,可以凌晨两点之后再看更新。。

第463章争议的众臣,下到泗水郡的太子扶苏【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看着准备暂缓伐灭齐国,转而将精力集中在修筑秦国新的都城这方面的另一个“自己”,秦皇嬴政也是微不可察地轻叹口气。

  一旁的廷尉李斯注意到始皇帝的神情变化,略微思索,而后开口道:

  “陛下,可是也有修筑秦国新的都城的想法?”

  李斯这话刚一出口,还不待秦皇嬴政回答,另一旁的左丞相隗状便已经皱眉回答道:

  “不可!”

  “想要修筑一座百万人级别的新的都城,所需要耗费的各种人力、物力等资源,堪称海量。”

  “天幕上的秦国,各方面发展都比我们早了好几年,综合国力也都比我们更加雄厚好几倍。”

  “所以他们可以拿的出海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来修筑新的百万人级别的都城。”

  “但是我们相较于天幕上的秦国,一切都还是刚起步,现在如果便修筑一座新的百万人级别的都城的话,那么对于秦国的负担来说,就太大了~。”

  另一旁的右丞相王绾也是紧跟着说-道:

  “而且如今秦国刚刚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用天幕上太子扶苏的话语来说,现在秦国正是需要止干平戈,勿发徭役,使得天下黔首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进而彻底收天下各地黔首百姓的民心,以固秦国社稷的阶段。”

  “要是现在便征发大量的黔首百姓做徭役,修筑秦国新的都城的话。”

  “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体会不到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恐怕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都会对秦国怨念横生,甚至是更加抵触秦国对他们的治理呀。”

  面对左、右两位丞相不赞同的话语,李斯也是据理力争道:

  “在将天下原来各国各地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迁移至咸阳之后,咸阳如今本就已经人满为患。”

  “修筑新的都城一事,可以说是不得不行之举。”

  “而且,那些被迁移至咸阳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他们也是不喜秦国给他们提供的府邸,想要自己重新修筑一座新的府邸。”

  “这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且规模不小的修筑。”

  “而现在,只不过是将这个修筑规模,更加扩大一些罢了。”

  “至于说,征发黔首百姓做徭役,修筑新的都城,可能会使得黔首百姓心生怨言、不满这一点。”

  “我们也可以仿照天幕上太子扶苏所言,从韩地、赵地、燕地、魏地、楚地,以及齐地征发黔首百姓。”

  “只要他们愿意为秦国修筑新的都城,那么秦国同样也可以减免他们需要额外开垦的荒地数量,使得秦国租借给他们的土地田亩,能够更快属于他们。”

  “甚至秦国可以以工代赈,而不是单纯的徭役,而是给他们工钱。”

  “只要利益给够,那么总会有黔首百姓愿意为秦国修筑新的都城的。”

  另一旁的治粟内史闻言则是摇了摇头道:

  “不行,真要是这么做的话,那么国家的财政支出就太大了。”

  “之前为了能够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早就把国库给打光了。”

  “现在国家国库不说空的能够跑马,但是也的确没什么余粮了。”

  听到这话,李斯当即一脸鄙夷地看着治粟内史道:

  “之前国家国库可能没有什么余粮,但是在将天下原来各国各地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迁移至咸阳之后,国库不是大大入账了一笔吗?”

  “现在国家国库怎么可能没有余粮!”

  治粟内史当即解释道:

  “在将天下原来各国各地郡县的贵族公卿、富商豪绅迁移至咸阳之后,国库的确大大入账了一笔。”

  “但是,左、右民工部生产、制造的那数十万架,甚至是上百万架的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等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难道不需要成本,不需要钱吗?”

  “这些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秦国可都是全部免费先提供给黔首百姓使用的,是没法通过贩卖这些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立刻获得收益的。”

  “等黔首百姓用这些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开垦出荒田,再产生出收益给秦国,起码也得要等上三、五年的时间。”

  “在产生收益之前所投入的海量成本,可全都是由秦国国库来承担的。”

  “而这样的成本,然不是凭空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