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气运殿二弟子
当然最好是礼部祠祭清吏司也派人坐镇其中。”
“这一方面代表朝廷对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代表朝廷对他们的监管,防止他们做出不合律例的事情来。”
嗨!
这个建议提得好!
周益秋话刚说完,众人纷纷称赞道!
朱越也再次对周益秋刮目相看,心想看来周益秋并不只是770会做猪蹄,还是有些能力的!
“黄首辅,你们觉得周爱卿这个意见如何?”
“臣等觉得周大人这个意见提的好。臣等建议推而广之,佛道两教各级录司衙门也都需要有官府的人坐镇。其选举主持等重要人员的时候,必须有官府的人在场!”
加强官府的权利,朱越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同意的。
“还有人有意见没?”
朱越这次学乖了,先问一下众人。等了片刻,见众人真的没有意见了,这才命令礼部尚书孟绍虞根据这些意见,拟定相关计划和措施。等批准后,迅速在全国实施。
“臣兵部……”
李邦华准备直接汇报的事情,却被朱越拦住了。
“嗯,兵部主管全国军事,事关机密,具体事情和内阁、都督府进行商议即可。至于今天,就简单说一下部务就好。”
呃?
这样也好。没想到陛下保密意识挺强的。李邦华看了一眼朱越,眼中充满欣慰的目光。
“是,陛下。”
李邦华简单说了一下当前大明的全国军事策略。对东北女真以封锁为主,骚扰为辅。集中资源支持朱燮元平定奢安之乱。至于中原陕西的反贼,正在纠集力量清剿.
第228章 危言耸听
目前,全国军事人才缺乏,今后将在京师成立武学堂,选用有过实战的将领作教师,为军队培养军官。在地方上也将成立地方武学堂,也选用优秀将领作为教师进行教学。.
今后武科的各省乡试将逐渐统一录取标准,弓马策论并重,哦,对了还有水军科目。
相信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不出十年,就能为大明培养出足够的、合格的中低级将领。
当然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离不开各部的配合,希望各部对兵部能够积极支持协作,共同为大明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陛下,军国大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臣等也定会鼎力支持的!但在地方上也开设武学堂是不是有些没有必要?”
户部尚书郭仁厚皱着眉头道。
朱越:……
李邦华一听郭仁厚这话,顿时明白他在担心什么。
呵呵一笑道:“郭大人不需担心!在全国建立地方武学堂的事,兵部并不是准备一蹴而就的。你不用担心花费太大!”
见李邦华点出了自己的心思,郭仁厚脸上顿时有了一些红晕,不过对他的解释还是不满意:“不是一蹴而就,就是说不是一次掏罢了,不还是要花那么多钱?怎么能说花费不大?”
李邦华摇了摇头,“郭尚书,本官这么和你说吧。京师的武学堂就建在国子监里面。学习策论就在国子监,弓马则到京营校场。这就省下不少钱了吧?”
郭仁厚点点头,“那地方呢?”
“地方武学堂也如此办理。学习策论在地方官学,弓马则在地方卫所校场。至于水军科目,兵部并不要求各省全部开设。有条件的省份自行开设即可。”
“本官也知道这些年国库情况,因此我们在建立武学堂的时候,已经考虑过这些东西了。根据本官计算,全国武学堂每年花费不超过文举方面的一半。
当然这个数据不包括兵器损耗这方面.々 。”
“兵器损耗本官可不管啊!”郭仁厚立马义正言辞道。
“这个当然了。兵器损耗我们自然会和工部沟通的。”
工部尚书薛凤翔笑着道:“只要你能要来拨款,要多少兵器有多少兵器!”
“薛大人,咱们的事下来再谈!”李邦华无奈道。
“可以。”薛凤翔笑了笑,不再言语。
“李大人,既然你说这武学堂每年花费不超过文举的一半。那我也不苛待你兵部。那就按照文举的一半给你拨,多的你就留着花,不够的话,那你自己想办法!”
郭仁厚赶紧追着说道。
看那架势,李邦华要是不同意的话,这点钱也没有了!
朱越在上面看的非常不得劲!这武学堂是为了提升大明军事能力而开设的,这表明朕重视武功,鼓励人们从军。你作为户部尚书,怎么这么不懂事?在这里抠抠搜搜的,如何成事?
“李爱卿,朕可以……”
李邦华对郭仁厚点点头:“可以,本官没问题!”
“那咱们击掌为誓?”
“可以!”
啪!
一声脆响,两个老男人的手掌合在了一起。
朱越见此,将自己剩下的话重新咽下了肚里。
击掌过后,李邦华才意识到刚才陛下好像是在叫自己。忙问道:“陛下您刚才说什么?”
“哦,朕是说今年武学堂开课的时候,朕可以到现场去。看望武学堂的教师们,鼓励他们为大明的军队培养人才!”
原来是这样。李邦华心想陛下真的是非常重视武功了!
“陛下如此重视武功,臣想那些武学教师肯定会感激涕零的!”
朱越如此重视军事,兵部的人自然很高兴。但是其他的人却有些不爽了!
“陛下,重视军事建立武学堂,提拔几个将领就好了!何必亲临武学堂?”
“是啊,陛下!要去也应该先去国子监呀!”
“陛下此举怕不是有重武抑文之嫌?本朝自太祖立国以来一直坚持以文治武,陛下突然违背祖制,恐怕有所不妥吧?”
……
什么?朕只是重视一下军事而已,你们就说朕违背祖制?给朕扣这么大帽子?
朱越想反驳一下,结果想起皇爷爷的教导——臣子互相牵制,皇帝允执其中。
因此,朱越看向孙庆宗和李邦华,示意道:“朕这可是在为你们说话!怎么,现在朕被攻击了,你们不出来支持一下?”
孙庆宗看到了朱越的示意,也觉得这些大臣有些危言耸听了。
但是,正当他准备反驳的时候,见旁边李邦华率先占了出来。见此,孙庆宗只好又将嘴闭上了,打算先看看李邦华怎么说。
李邦华没有看到朱越的示意,他只是觉得陛下如此重视兵部,重视武举,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很是难得。
而那些大臣只是对朱越去武学堂这件事有些芥蒂罢了。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既然介意,就先去国子监再去武学堂就好了。
如此一来不就解决了吗?何必给陛下扣上一个违背祖制的大帽子?
违背祖制这个大杀器最好还是少用为妙!因为从太祖朱元璋到现在多少制度都已经变了。祖制“.. 违背”的也太多了。
你今天拿这个攻击别人,别人明天也可以拿这个攻击你!
这个道理不止李邦华明白,许多大臣也明白。
因此,当李邦华提议朱越先去国子监,再去武学堂之后,顿时反对的人就少了一大(赵赵的)半。
见还有一些人死皮赖脸地在攻击这个事情,首辅黄立及看不下去了:
“好了!你们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当前战事频仍,自然要重视军事!你们不让陛下和兵部培养军事人才,难道你们想自己上战场去收复辽东吗?”
大臣们:……
“哈哈,黄爱卿这个提议好!你们要是有谁想要上战场的话,朕会立刻同意。毕竟你们都是朝廷栋梁,朕也不会让你们从小兵做起,就当个游击吧,领上500人!
让朕和朝廷看看你们的本事,看看你们如何为大明建功立业?”
借着黄立及的言辞,朱越也狠狠地吐了个槽。
听到朱越这话,众人更是哑口无声。都担心自己要是头铁来一句的话,这个少年天子怕不是真的会让自己带上几百人上战场!阻.
第229章 齐心协力
过了片刻,孟绍虞才喃喃道:“臣等也不是不支持举办武学堂,只是祖制以文治武……”
“好了!”.
黄立及大声道:“陛下已经同意先去国子监再去武学堂,你们还要干什么?”
孟绍虞看了看周围,见除了房壮利外,再没有人支持自己,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朱越见这个最大的反对者礼部尚书孟绍虞终于服软了,心中却有些五味杂陈。心想这就是文武制衡吗?为什么大家不能齐心协力地做一件事情呢?为何非得要……
哎,下次见了皇爷爷再说吧。
朱越又看了看李邦华,试探道:“李爱卿你的那个武学堂,经费真的够吗?”
“没问题,臣从各处节省一些,足够了!而且武学堂的教师和学子都是家庭富裕之人,朝廷并不需要多大投入!”
见李邦华如此说,朱越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不再担心这件事。
“下一个,刑部。”王智恩唱和道。
刑部尚书苏知相年纪大了,精力不能和770年轻人比,这晚朝时间长了,人不免的有些昏昏欲睡。
王智恩这一叫,把苏知相吓得浑身一激灵,顿时人清醒了不少。
“陛下,刑部倒是没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年因为流民增多的原因,盗窃、杀人案件较往年有所增加。至于京师,虽然白天有兵马司,夜晚有巡捕房分别值守,但案件仍然居高不下!”
苏知相躬身施了一礼,“还望朝廷能够采取有力措施,给百姓提供一个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流民问题,已经在推进了。京师案件居高不下,这有些不符合大明的形象呀!
朱越有些皱眉头:“兵马司、巡捕房归谁管呀?”
“回陛下,是兵部!”李邦华出班答道。
嗯,这也是兵部的事情?
朱越看了看李邦华:“李爱卿,虽然你要忙京营的事情,但是这京师的治安问题,关系着大明的脸面!你也要抽空处理一下!”
“臣明白。”
朱越一挥手,王智恩顿时心领神会,“下一个,工部。”
1001⒍71055
“工部最近主要是忙这几件事。一是为水军和出海的商队制造船只。二是据说陛下的皇庄需要定制一批玻璃,臣正在召集工匠研制。
另外还有,今天朝议提到的官商,臣下来也会赶紧研究并拿出相应的方案。”
薛凤翔说到玻璃的时候,看了朱越一眼,见其没有神色异样,才继续说下去。
“嗯,很好。那前两项有什么问题吗?”
“船只这方面进展非常顺利,已经招到足够的工匠开始初步制造了。不过,在这之前,可以先用以前的船只进行贸易。
而且可喜的是,有了这些工匠,以后咱们水军的船只制造能力也会提升好多!”
“唯一的问题是,这样下去,到明年船料可能就不够用了!因此,臣建议要提前备料。一是国内加大开采。二是从島族、朝族、越族等地采买船料。”
“准。官方船队不是出海吗?让他们到外面采买一些船料就好了!”
“臣也是这个意思。”
薛凤翔继续道:“船只好说,但是玻璃这方面就有些麻烦了!”
“玻璃?”
“这是什么东西?”
大臣们有些不解。
见此,薛凤翔连忙解释了一下。
“哦,原来是药玉呀!”
“不过,说起来,玻璃这个名字比药玉更加合适!”
“对,对!老夫也这么觉得。”
……
上一篇: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
下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