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气运殿二弟子
.......
与这茶楼之中,这南直隶苏州府之中相似的场景,先后发生在全国各地。
南直隶,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
“我要去应天府!我要向陛下请愿!英雄不可蒙尘!~` !”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延安府、汉中府.......
“先生大义啊!孤身直入漠北,保住了幽州城,保住了咱大明山河,中原百姓!!”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大同府、汾州府.......
“百年仇恨,一朝得报,就是拼了咱这条命,也要为先生说一句话!!”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经过全国各地的锦衣卫暗中扇动。
大明统共140府,193州,1138县,493卫,359所的百姓们,眼睛全都红了,能动脚的绝不哔哔,大批大批的人,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纷纷朝应天府的方向鱼贯而去。
.......
话分两头。
再说朱越。
没人告诉他,他自然也是不知道应天府之外,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的。
回到应天府之后的日子。
朱越便在自己的医馆过上了悠闲的生活。
朱元璋称病罢朝,宫里也没有再来人找过他。
对此。
朱越也猜到原因了。
首先,朱元璋的病肯定是假的,要是他真的病得不能上朝了,宫里肯定早就把自己这个“神医”叫过去治病去了,还能让他就这么病着?
所以,朱元璋的称病显然是一个借口。
至于原因。
现在应天府的风言风语也很能说明问题了。
自然是因为淮西勋贵一党,每天都在上折子参他,而且他们还有正经理由。
朱越也明白,自己杀托古斯帖木儿、费聚、唐宏才、刘子安四个人,虽然都是有不得不杀的理由的,但是没有按照正规流程来。
放在这个时代,都算得上是大罪。
按照律法,随便一条都足够让他死几百次那种。
不过。
朱元璋的态度很明显。
就是要给他昧下这几宗罪责的意思。
然而,虽说朱元璋是个草痞子皇帝,任性地一匹,也不能不顾整个朝堂大臣的想法。
所以就只能称病了。
但是有一点,朱越察觉到不太对劲。
这几天应天府太沸腾了!
甚至朱越躺在医馆里,也经常能够听到外面百姓在大喊口号,说着什么“英雄不能蒙尘”、“向陛下请愿”之类的话。
如果说,这背后没有人煽动,他是不相信的。
淮西勋贵自然不会这么好心。
只能是朱元璋干的。
而这件事,细细一想,朱越就把朱元璋的心思猜了个七叭九十了。
称病罢朝先把他的事情按下不提。
私下里派人煽动应天府民众。
利用民众对自己踏平漠北的感恩、崇敬之心,去对付勋贵一党。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
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旨意,无论是奖赏还是惩罚都没有,朱越也知道,自己安全得不能再安全。
只是连朱越都没算明白的是,朱元璋这一次的布局,可不仅仅止于应天府,他把全国百姓都算计上了!
当然,这对朱越影响不大。
知道自己没有危险。
他当然是乐得自在,自己在家,开着医馆,看着庄子。
不过有件事情他倒是没想到。
本来他以为自己这一次从漠北大胜而归,“神医”之名传播出去,众人怕是都会闻风而来,找他治病。
可是结果却和他料想的完全相反。
他的医馆的生意不仅没有忙起来,反而比以前要冷清很多.......
偶尔光顾的客人,要么是急症,要么是颇为棘手的疑难杂症。
细细探究之下才发现。
竟然是应天府的百姓默默达成了一个共识,普通的小病小痛,都去别家医馆,除了急症、难症,都不去麻烦朱越,让他好好休息。
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朱越也忍不住心中一暖。
不过这也刚刚好。
他正好每天都有时间,去庄子里查看地里土豆、玉米、小麦的生长情况。
这可是第一批火种,不容有失。
但凡出了点问题。
那就是亿亿万万条人命啊。
朱越当然是放心不下,看宝贝似的,每天都要去庄子里巡查好几次才放心。
“这三种作物果然如系统说明的那样,生长周期特别短!”
朱越蹲在耕地里,看着三种作物都已经长了出来,目光发亮,欣喜感叹道。
这才过去了七八天。
土豆就已经长出了一大片绿油油苗来。
苗上也结出了黄色花蕊的白色小花,微风拂过,土豆叶和白色小花缓缓摇曳,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愉悦感。
玉米、小麦虽然生长周期要长一些。
但也在快速生根发芽。
按照这个进度,半个月绝对足够长出第一波土豆来。
之后再把第一波土豆作为种子,这庄子里几百亩肥沃耕地都可以被土豆苗覆盖住!
朱越站起身来。
目光在几亩田地里扫视了一圈,轻叹了一口气。
“师父,看到了吗?以后,大明人都不用挨饿了!”
“如果您也能尝尝就好了。”
朱越两世为人,都是孤儿,对他最好的就是捡到他的师父了。
当年,师父为了让他好好长身体,把正常食物全部都给了他,自己吃草啃树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师父因为肠胃问题去世了。
这一直是朱越心里的一个结。
因此。
看到这片欣欣向荣的土豆田,朱越心中忍不住一阵感伤。
好在,大明以后可以永无饥荒了。
师父在天有灵,怕是也能欣慰了吧.......
朱越眼睛微红地在心里想道。
与此同时。
凉国公府。
余通源、陆仲亨、郑遇春、郭兴、赵庸等一种淮西勋贵全部都聚集在此。
当然还有蓝玉那些留守应天府的义子们。
“余候,现在应天府这是什么情况啊!?”
“再这么下去,咱们说不定还真的动不了朱越那小子了!”
“就算陛下冷静下来,生出了忌惮之心,也不得不考虑,处置朱越会犯众怒啊?”
本来胸有成竹的郭兴、赵庸二人。
这时候都有点沉不住气了。
现在他们出门,都能感觉到应天府的百姓那利剑般的目光。
“.〃 郭候、赵侯!你们两个人慌什么?”
“那些都是些贱民,最多就用眼睛瞪着你们,还能跑来把你们给杀了!?”
“只要咱们坚持上折子,提醒陛下,有人藐视皇权,陛下迟早会处置了此人,那些贱民能做什么!?”
倒是陆仲亨、郑遇春这两个莽夫心大,对此不以为意。
他们对于民心的力量一无所知。
同样是一起从微末中崛起的,为什么朱元璋就当上皇帝了,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民心”二字。
“余候,你说是不是?”陆仲亨看向余通源到。
“余候,此事,你怎么说?”郭兴也蹙着眉头问道。
这几人之中,论头脑,还是要看余通源的,所以其他四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余通源,想看看他怎么想的。
余通源一手捋着胡须,微低着头,沉吟了起来。
良久,他才蓦然抬头。
“不慌,让他们闹!”
“贱民再怎么闹也是贱民,多杀几个就不敢闹了。”
“最重要的就是陛下的态度了!别的都不重要!”
“只有让陛下对朱越产生忌惮和猜疑,才能彻底除掉朱越!”
“而且,这些贱民闹事,说不定对咱们是福非祸!你们想想,陛下看着这么多人拥趸朱越,会怎么想?”
余通源狭长的眼睛里露出狡黠的目光来。
他聪明归聪明,但还是欠缺了一点格局和眼力,同样不明白,民心的力量。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知道朱越的身份。
如果是别人,朱元璋当然会忌惮得不行。
可惜这个人。
是他的嫡长子,是他心里认定的后世之君!
“余候所言有理!”
余通源这一波分析,可以说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撇除朱越身份这个因素,算得上无可指摘。
上一篇: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
下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