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十九
“另外,联系行业协会,申请召开听证会。”
王正推了推眼镜,“听证会可能会对公司声誉有影响。”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苏淮站起身,“通知媒体,我们将公开所有证据。”
走出法务部时,苏淮的手机响了,是郭必婷。
“苏淮,中午想吃什么?我让阿姨多做两个菜。”
他靠在走廊的窗边,听着电话那头的锅铲声。
“你做的糖醋排骨,”他的声音软下来,“再炒个青菜。”
“好,”郭必婷笑着说,“早点回来,别太累了。”
挂了电话,苏淮看着玻璃窗上自己的倒影。
领带有些歪斜,眼底带着红血丝。
他整理好领带,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陈默正在调试视频会议设备,国际合作方代表的头像已经出现在屏幕上。
“苏总,关于艺人培训模块的考核标准……”
苏淮坐下,将课程对比表摊在桌上。
“我们建议增加公众形象管理的实践考核,”他指着表格最后一栏,“比如模拟应对突发舆情。”
代表用笔尖敲了敲屏幕,“这个考核标准很新颖,但如何量化评分?”
·······求鲜花0·
“可以设定不同的舆情89场景,”苏淮翻开旁边的笔记本,“比如被39恶意诽644六0谤时的回应态度,危机处理的时效性。”
他想起张薇的案子,顿了顿继续说:“艺人不仅要演技好,更要有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陈默悄悄递来一张纸条。
................
“周先生发来消息,银行流水原件已经拿到,下午派人送过来。”
苏淮将纸条折好放进口袋,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
“所以我们认为,考核标准应该更贴近实际工作环境。”
代表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起来。
“苏总,您的建议很有价值,”他点头表示赞同,“我们接受这个考核标准。”
会议结束后,苏淮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个牛皮纸袋。
打开一看,是周先生送来的银行流水原件,每一笔资金流向都用标签贴好。
他拿起手机,给周先生回了条消息:“下午三点,带原件来公司,我们一起过一遍。”一.
第175章 解约事件竟牵出资金黑链?
牛皮纸袋被苏淮的指尖捏出褶皱。
他抽出银行流水原件,纸张边缘带着银行印章的红痕。
第一页标注着“赵启明文化公司”的账户明细。
025年5月10日,一笔50万款项汇入某律师事务所。
附言栏打印着“法律咨询服务费”。
苏淮用红笔在日期下画了波浪线。
第二页是竞争对手关联公司的转账记录。
“四九三”5月15日,100万汇入同一律师事务所。
附言栏写着“项目合作咨询”。
他将两页纸并排放置,对比转账时间.
“刚好在张薇提出解约后第三天。”
苏淮喃喃自语,指尖划过转账金额。
第三页是律师事务所的支出明细。
月18日,一笔30万转至“网络舆情工作室”。
附言栏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洇过。
“果然有买水军的动作。”
他拿起手机,给周先生发消息。
“查这个舆情工作室的工商信息。”
“重点看股东结构。”
发送成功后,他将流水单按时间顺序排列。
用透明胶带粘在办公室的玻璃白板上。
形成一条清晰的资金流向链。
陈默敲门进来时,被白板上的阵仗吓了一跳。
“苏总,林哲先生到了,在会客室等您。”
苏淮撕下便签纸,写下几个日期。
“让他先看AR短片的修改样片。”
“我处理完这点就过去。”
他将便签贴在流水单旁,标注“张薇事件时间轴”。
025年5月7日,张薇首次提出解约。
月10日,首笔资金流入律师事务所。
时间线完美重合。
苏淮拿起激光笔,指向5月18日的转账。
“这笔钱应该就是用来买通稿的。”
他想起网上那些抹黑公司的帖子。
标题都带着相似的煽动性语气。
“新锐艺人遭打压,经纪公司黑幕曝光”
“揭秘某头部公司压榨新人真相”
每篇帖子的发布时间,都在5月18日之后。
“陈默,”苏淮转身,“把这些帖子的截图打印出来。”
“按发布平台分类整理。”
陈默应声离开,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远。
苏淮走到白板前,重新审视资金链.......
突然发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律师事务所的账户在收到第二笔100万后。
当天就转出了80万到一个私人账户。
账户名是“李建国”。
他拿起放大镜,仔细辨认银行流水上的账号。
这个账号似乎有些眼熟。
苏淮打开电脑,调出公司去年的财务报表。
在“外部顾问费用”一栏里。
发现了一笔付给“李建国”的咨询费。
金额是20万。
时间是2024年10月。
“这个人是谁?”
他揉了揉眉心,记忆有些模糊。
好像是竞争对手公司的前法务总监。
后来跳槽去了一家投资公司。
苏淮拿起手机,0.1给周先生发语音。
“查李建国的背景,”
“重点看他和竞争对手的现任高管有没有联系。”
发送完毕,他将李建国的转账记录拍照存档。
这时,林哲的电话打了进来。
“苏总,AR短片的修改样片您要不要现在看?”
“‘雨水’那个段落,我们加了您说的补丁细节。”.
第176章 李建国身份炸裂!
苏淮看了看手表,已经中午十二点.
“我马上过去,”他拿起西装外套,“顺便一起吃个午饭。”
走出办公室时,他回头看了眼白板上的资金链。
那些红色的线条像一张网,逐渐收紧。
会客室里,林哲正对着平板调试AR效果。
苏淮推门进去时,他刚好点开“雨水”短片。
动画里的老人围裙上,果然多了块黄铜色补丁。
当年轻人的伞柄触碰到补丁时。
6屏幕上闪过一道暖光,映出伞柄的几何纹路。
“这个转场做得不错,”苏淮坐下,“光影过渡很自然。”
林哲递过一副AR眼镜,“苏总您戴上试试,能看到立体效果。”
眼镜镜片上,动画场景突然变得立体起来。
雨水从空中坠落,伞柄的纹路在光线下流转。
“这个沉浸感很强,”苏淮取下眼镜,“可以作为卖点之一。”
林哲兴奋地翻开笔记本,“我已经让文案组想好了slogan。”
“‘触摸节气,感受时光的温度’。”
苏淮点点头,目光落在茶几上的节气书签样品。
其中一枚“谷雨”书签的边缘,还留着细微的打磨痕迹。
“这个手工感要保留,”他拿起书签,“在包装上做个二维码。”
“扫码能看到这枚书签的制作过程视频。”
林哲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太棒了!”
“可以增加产品的故事性。”
两人正讨论着,陈默端着外卖餐盒进来。
“苏总,林先生,午饭到了。”
三菜一汤摆在茶几上,都是苏淮常点的家常菜。
上一篇: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