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第223章

作者:天下第一白

  “网文作者,这是一个新兴的人群,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网络文学的?”

  “高中。我喜欢看杂书,学校周边有租书店,三年时间租了许多的书看。当时还不知道这一些是网络作品,直到后来上网了解之后才明白,这是许多网文作者在网上连载的作品。”

  “你觉得网文与传统文学有什么不一样?”

  “我觉得没有什么不一样,就是载体不一样。传统文学大都是放到纸质,网文是在互联网上。但传统文学也可以放到互联网上,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明朝那些事。”

  “还有你写的《那些年》。”

  “也算是。”

  陈扬点头。

  这些家伙,知道的真多啊。

  “我们说说你现在连载的作品,斗破苍穹。还有你的那句名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我想申明一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俗语,他很早就出现了。在儒林外史当中,也有记载这一句。莫欺少年穷的上一句,是宁欺白须公,也出至儒林外史。我就是将这两句话,缝合到了一起。”

  这一点陈扬是要特别解释的。

  因为他面对的不是普通媒体。

  这要是太虚荣将这句话当成是自己的原创,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但绝对会被骂惨。

  与其如此,还不如大方承认,只不过自己是缝过来的罢了。

  “但你写出这句话之后,却是引起了全网的轰动。”

  “我觉得不在于我,是大家看到这句话引起了共鸣,这也是少年人的内心想法。”

  “不只是少年人产生了共鸣,全网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都产生了共鸣。”

  刘洁继续说道:“但此前有不少人说,网络文学是快餐文学,很多作品都很一般。”

  “这觉得这句话有一些苛刻。任何事务刚开始发展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问题。网络文学确实有很多作品写得一般,但也有许多的精品。而且,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他的精品会越来越多。甚至,未来可能会改编成各类影视剧,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

  “这是网文的未来吗?”

  “我只能预测到我能预测到的,也许网文的未来比我预测的还要繁荣。”

  “陈扬同学,平时你除了写字之外,有其他爱好吗?”

  “有不少,比如看书。”

  “你会看哪些书。”

  “看得书比较多,各类历史书,各类文学经典,三言二拍,阅微草堂笔记,庄子,论语,道德经,易经,战国策,太平广记,还有唐诗宋词……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要看的书会更多,最近一直在学习《文心雕龙》,这本书比较难懂,我也还没有完全学习得透。”

  两世为人。

  陈扬知道今天的采访意味着什么。

  所以。

  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陈扬都会往更多正能量的地方引导。

  如将网络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学经典放在一块。

  虽然网络文学暂时比不上中华传统文学。

  但陈扬就是要告诉大家。

  网络文学的核心,其实就是从这一些中华经典文学当中取材的。

  这样说的好处是。

  不只能提升大家对于网络文学的印像,更能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减少许多的阻力。

  陈扬要得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网文这块混的好。

  他要让所有的网文作者,都能享受网络文学发展带来的福利。

  这也是陈扬一直坚持的。

  网文不是陈扬一个人的网文。

  是千千万万网文作者一起的网文。

  用时一个多小时。

  陈扬的采访结束。

  刘洁很高兴,与陈扬亲切的握手。

  “陈扬同学,我能够感受到你对于网络文学的热爱。”

  “谢谢,我是怕网络文学刚刚发展,就被别人妖魔化。”

  “是啊,其实网络文学早就出现了,上头迟迟没有重视,就是因为之前大众对于网络文学的印像并不是那么的良好。不过,今天你的表现非常好。我想,网络文学有你们这一些如此热爱的人,他一定会发展的更好。你的那本《斗破苍穹》,我要好好拜读。”

  “别批评我写的白就是了。”

  “谁敢批评你写得白啊,到时候你再发一个震旦录取通知书出来。用你们网文的话来说,那不是打脸啊。”

  “哈哈哈……”

  大家都笑了。

  陈扬知道。

  网络文学要走向快车道了。

第162章 未来的网文,如星辰大海

  “不扬大,最近有没有时间,我们想推荐您去鲁迅文学院学习。”

  “鲁迅文学院?”

  “是的,这是鲁迅文学院第一次招收网文作家参加培训。”

  “有时间,有时间,太有时间了。”

  收到浣熊的消息,陈扬几乎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

  鲁迅文学院可以说是国内文学院最高学府。

  一众国内知名作家,都在鲁迅文学院培训过。

  这放在以前。

  鲁迅文学院是不对网文作家开放的。

  但没想到。

  这一次竟然开了这个口子。

  当然。

  陈扬也是知道。

  这是央视采访自己产生的影响力。

  这也证明着,网络文学慢慢得到主流的关注,一系列的福利也随之到来。

  ……

  “裴老师,我下个星期想请下假。”

  “请多久?”

  “大概要一个多星期。”

  “这么多。”

  收到浣熊的消息,陈扬第一时间向班主任请假。

  “陈扬,你请假去做什么?”

  “裴老师,我们网站推荐我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培训。”

  “啥,鲁迅文学院……好小子,牛逼啊,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去鲁迅文学院,但一直没有机会。”

  是的。

  对于学文学或者是汉语言专业的人来说。

  鲁迅文学院就是所有人心中的圣殿。

  不知道有多少人,他们想前往那里参加培训。

  但可惜。

  鲁迅文学院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大学学府,他们是以开设培训班的方式向全国各地作家,学者发出邀请。无数的作家,文学研究者,评论家……有的一辈子都没能进入过这个殿堂。

  裴凯也是学汉语言专业的。

  但可惜,他也没有机会前往。

  “行,你的假批准了,好好学,对了,多拍几张照片。”

  “好的,谢谢裴老师。”

  班主任这一边请了假,陈扬收拾了一下。

  第二天就准备前往北市。

  李含笑,班长,和宿舍几个听说陈扬要前往鲁迅文学院,亦是前往机场,说是要送陈扬。

  “陈扬,好好学习,不要丢了我们震旦的脸。”

  “是啊,陈扬,到了那里,得多去拜拜鲁迅老爷子。”

  “好的……”

  陈扬和众人告别。

  他也知道。

  一众同学们都很羡慕。

  这让陈扬也有一些兴奋。

  感觉好像回到了当年高考,一考成名的那种感觉。

  不过想想也正常。

  鲁迅文学院啊,这是何等的存在。

  别说是一众同学了,几乎任何搞文字工作的,内心都会羡慕的不行。

  当天下午。

  陈扬便飞到了北市。

  ……

  “兄弟们,听说鲁迅文学院要召开第一期网络文学研修班。”

  “鲁迅文学院,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兄弟,你有没有听错,鲁迅文学院啊,他会对我们网文开班?”

  “以前是不会,但,这不是第一期嘛。”

  圈子里。

  不少作者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一时无比的激动。

  “证实了,神机接到了邀请。”

  “不扬神呢,不扬神去不去?”

  “不扬神更得去啊,难道大家不知道。这次鲁迅文学院的开班,就是因为不扬神。”

  “哦哦,明白了,前几天央视对于不扬神的采访。”

  “是啊,新闻30分的报导,这算是给我们网文定了调。以后,我们也会被上头更为关注,这是一个好事情。”

  “还是不扬神牛逼。我全程看了不扬神的采访,不扬神每次回话都处处为我们网络文学着想。”

  “我也看到了,难怪不扬神能写出这么牛逼的作品,这境界,我服。”

上一篇:抖音之手艺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