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第266章

作者:冬笋不加辣

  听到石原里美的名字,王昊下意识想解释,但很快明白这是个坑,干脆懒得回答。

  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有事说事。”

  见没试探出八卦,王竞也不在意。

  她耸耸肩,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电话记录,说起了正事:“雷布斯找你谈抖音的合作,郭帆的新电影等你投资,李炜那边的综艺也需要你签字。”

  王昊沉吟片刻。

  抖音日新月异,资金也没有山穷水尽的地步,可以拖他两天,让他急急。

  “先约郭帆,李炜的事情你自己决定,以后五千万一下的合作,你直接负责。”

  如今公司越来越大,王昊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部过问,而且王竞进公司一年多了,也算是得到了他的大部分信任,是时候给与更多权利了。

  王竞挑了挑眉,“我要的副总找到了?”

  王昊微微一笑,“快了快了!”

  很快秘书杨彩钰也走了进来,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王昊察觉到她的目光,抬头:“怎么了?”

  杨彩钰咬了咬唇,低声道:“昊总,您这次去东瀛……新闻太多了。”

  王昊满脸正色:“怎么,连你也不信我?”

  王竞插嘴:“你别跟我们解释,去跟你女朋友解释吧。”

  王昊倒是不意外:“她知道了?”

  “你说呢?”

  王竞晃了晃手机,“热搜挂了几天了。”

  王昊叹了口气,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对面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喂,谁呀?”

  王昊语气柔和:“我回来了。”

  “嗯,看到了,热搜上全是你的新闻。”

  “那些都是媒体乱写的。”

  “是吗?”

  对方轻笑,“那你解释一下,新垣结衣为什么凌晨出现在你酒店?”

  王昊正要说话。

  娜扎继续说道,“对了,还记得你去年解释的理由吗?我有录音!”

  王昊:......淦!

第212章 流浪地球,五亿!

  朝阳区青年路4号楼三层,电影工作室的灯光依然亮着。

  窗外是BJ的夜色,霓虹闪烁,车流不息。

  郭帆站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捏着一份《流浪地球》的策划书,纸张还带着刚出炉的热度。

  他的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王昊导演载誉而归’的新闻推送还在闪烁,标题旁的照片里,那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正被粉丝簇拥着走出机场。

  “终于回来了……“

  郭帆低声喃喃,心里既忐忑又期待。

  《流浪地球》这个项目,他已经筹备了差不多两年。

  从剧本打磨到概念设计,从分镜绘制到特效预演,他几乎把所有能做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

  但最大的问题始终是——钱。

  中影愿意投一部分,但远远不够。

  国内的投资人对科幻题材普遍缺乏信心,一听国产科幻四个字,要么摇头,要么直接要他滚出去!

  科幻片在国内就是一块荒漠,压根没有人认为这玩意有钱途。

  “导演,灵犀那边还没消息吗?“

  美术指导拿着行星发动机的模型走进来,这是团队熬了三天做出来的第七版样品。

  郭帆叹了口气,摇摇头,正想给他再画个饼,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动的“杨彩钰“三个字,让郭帆的心脏差点跳出胸腔。

  他深吸三口气才按下接听键,声音因为紧张而发哑:“杨秘书您好,我是郭帆。“

  “郭导演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清脆的女声,“昊总明晚有空,想请您在燕云楼吃个便饭,聊聊合作的事。时间晚上七点,不知道您有没有问题?“

  郭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没问题,我一定准时到。“

  挂断电话后,他猛地握紧拳头,狠狠挥了一下。

  “兄弟们,有戏啦!“

  整个办公室瞬间沸腾,响起阵阵欢呼声。

  郭帆看着这群跟着自己摸爬滚打的伙伴,突然想起三年前拍《同桌的你》时,也是这样一群人挤在出租屋里改剧本。

  只是这次,他们要去触碰的,是华夏电影从未抵达过的星空。

  次日,傍晚六点半,燕云楼的红灯笼已经亮了起来。

  这家开业于 1936年的京菜馆,雕梁画栋间还留着老燕京的韵味。

  郭帆站在“食不厌精“的匾额下,怀里抱着半人高的资料箱。

  里面装满了《流浪地球》的筹备资料——剧本、分镜、概念设计图、特效预演DEMO……他恨不得把所有能证明自己诚意的材料都带上。

  七点整,包厢门被推开。

  王昊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气度沉稳的中年男人。

  正是中影宣发部的钟毅,如今圈内人都知道,两人私交甚笃。

  “郭导,久等了。“

  王昊笑着伸出手。

  郭帆连忙起身相迎:“昊总,钟总,您二位能来,是我的荣幸。“

  “小郭到了呀,大家都是自己人,“

  钟毅笑着招手,“你跟王导一样,都有一股犟牛的劲头,肯定能成功!“

  王昊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钟毅,看来他对郭帆也异常欣赏,否则不会屁颠屁颠的跟过来。

  摆明了是来敲边鼓的。

  寒暄几句后,酒菜上桌。

  王昊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杯中的茅台,笑道:“郭导,咱们先走一个?“

  郭帆二话不说,直接一口闷了。

  鲁省的汉子,就是这么豪爽!

  王昊挑眉:“爽快!“

  酒过三巡。

  王昊放下筷子,语气突然变得严肃:“郭导,说实话,我对国产科幻一直不太看好,比如那部《机器侠》就是纯纯的挂羊头卖狗肉。“

  郭帆心里一沉,但面上不动声色:“昊总说得对,国内科幻确实有很多问题……“

  “特效不行,剧本太软,世界观不扎实,换句话说,他们从来没有一颗做科幻的心。“

  王昊直接打断他,“但你的《流浪地球》,我看过策划书,有点意思。“

  郭帆眼睛一亮,心脏怦怦跳。

  王昊继续道:“国内敢拍科幻的导演不多,敢拍硬科幻的更是凤毛麟角。你有这个勇气,我很欣赏。”

  “更欣赏的是,你居然自己垫资了上百万?”

  郭帆受宠若惊,连忙端起酒杯:“昊总过奖了,我只是觉得,中国科幻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这点钱不算什么。“

  王昊笑了笑,和他碰杯:“说得好。“

  眼见王昊越来越有兴趣,郭帆终于有了发挥自己资料的机会。

  “昊总您看,这是我们做的行星发动机模型,“

  郭帆打开资料箱,像献宝似的拿出各种图纸和模型,“直径一万一千米,能产生 150亿吨的推力,这是参考了 NASA的火箭推进公式算出来的。“

  他指着一张蓝色的设计图:“还有这个地下城,层高五十米,采用模块化设计,能抵御一千摄氏度的地表高温。我们甚至做了空气循环系统的摹拟......“

  看着这一张张的图纸,王昊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后世有人说,华夏电影的未来在理科生手里了。

  就这些东西,换一个文科生来,他不给你画火柴人打架就不错了。

  怎么可能为了世界观的完整性,居然还进行技术验证。

  理科生果然是幻想世界的逻辑疯子。

  酒酣耳热之际,郭帆花费半个小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准备工作后,终于切入正题。

  “昊总,《流浪地球》这个项目,中影虽然已经投了一部分,但预算还是不够。“

  他拿出准备好的成本方案,摊在桌上,“按照我的估算,至少需要2亿的成本才能保证质量。“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王昊的表情。

  王昊没说话,只是慢悠悠地夹了一筷子葱烧海参。

  钟毅笑了笑,打破沉默:“郭导,2亿成本可不是小数目。国内科幻片的市场还没完全打开,风险很大啊。“

  郭帆语气局促:“我明白,但科幻片就是这样,没有足够的投入,特效和世界观是立不住的。“

  王昊笑眯眯的看着两人唱双簧,搁我这演是吧?

  换成一般人他能转身就走,但郭帆嘛,还是得原谅他。

  “资金缺口多少?“

  王昊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

  郭帆深吸一口气,报出了反复斟酌过的数字:“目前中影已经确定投入一个亿,成本还差一亿。我们团队能省就省,特效可以找国内团队做,演员都用新人......“

  “两亿?“

  王昊挑眉,看向开始变身的郭妲己,你那狐狸尾巴我搁老远都看得清,“你确定两亿能做出你心目中的《流浪地球》?”

  郭帆的脸色涨红。

  以前跟投资人谈,只要数字超过一亿,对方不当场翻脸都是给面子。

  可现在王昊的眼神里没有嫌弃,只有一种你太小看我的玩味。

  这让他心中异常纠结,既怕说出心目中的数字吓跑对方,又怕王昊跟他玩真的。

  钟毅看出了郭帆的犹豫,在一旁打圆场:“小郭是怕风险太大。“

  他转向王昊,语气诚恳,“说实话,《流浪地球》这个项目,单靠中影确实吃力。特效要达到好莱坞水准,光投资还不够,还需要有顶尖的技术团队支持。“

  至于国内最顶级的特效团队,那非灵犀莫属!

  王昊没接话,他把酒杯里的茅台倒在桌上,用手指蘸着酒液,“咱们玩个游戏,在酒桌上写下自己心里的成本价。“

  郭帆的心跳得像打鼓。

  他看着桌上的酒渍,想起那些因为报价太高而黄掉的合作,咬咬牙蘸着酒写下 2.5亿。

  这个数字比他的心理预期低了五千万,虽然王昊信誓旦旦表现的很大方,但他几乎被投资人磨得免疫了。

  妲己的心态非常顽固,先骗进来杀再说!

  钟毅看了王昊一眼,笑着写下“3亿“,用手盖住。

  他也算了解王昊,从《大圣归来》倾家荡产做最后一场戏,到《你的名字》实拍华夏景点,王昊做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追求的从来不是性价比,而是必须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