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窝想上一次天
他想为父亲立个牌位,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那个时候,死的人太多了,在当地的一块英雄记念碑上就刻着他的名字。”
袁梅再次看到了希望,“真的?”
江叶点头。
袁梅已经在心里决定,等袁翔放假了,就带他去那里看看,祭奠父亲。
“我可以把他的遗像留给你们,毕竟你们才是他的亲人,志秋也一直希望能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
袁梅感激的望着他,紧闭的唇生怕自己会哭出来。
“谢谢,谢谢江老。”袁梅半晌之后才感激的说。
“谢谢老爷爷。”袁翔跟着说。
“孩子,你只要记住,你的老爷爷袁志秋是打过淞沪会战的,仅这一点就足以光耀门楣了。”
袁翔郑重的点头。
之前,每当看到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接送,而他只能由爷爷接送时,心里就总不是滋味。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就独自上学,放学。
父母在他的成长阶段缺失,让他养成了自卑的性格。
从小就没什么朋友,一门心思的放在学习上。
从现在起,他不再自卑了,因为他的曾祖父是袁志秋。
“有一点您还没说。”袁梅说,“我父亲原本是国军,后来是怎么跟您认识的。”
求鲜花
江叶呵呵一笑,“不管是什么军,只要打鬼子,只要保家卫国就是好样的,有些事也是我在认识他之后听他说的。”
“淞沪会战之后,志秋又辗转去过几个地方,打过几场硬仗,至于怎么又成为我的同志,那也是一段不愿提起的往事。”
袁梅爷孙安静的听着,不知道袁志秋还经历过什么。
“川军英勇善战,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因为不国军的嫡系部队,自然就受到了一些不公的对待。”
同样是从淞沪战场上下来的,别的部队撤到后方补充兵员,而袁志秋的所在的部队则调往别的前线。
作为军人,打仗是义不容辞的,但补给总该有吧?
在缺少补给的条件下,川军内部多有抱怨之声。
有人甚至公然说,他们川人不怕死,没有饭吃也不怕,他们可以吃树皮,但没有弹药,拿什么去杀敌?
再这样下去,军心就散了。
越往北走,天气就越冷,战士们实在受不了腹内无食,身上无衣的艰难了,就开始就去偷,去抢。
袁志秋看在眼里,他也知道战士也不想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
他一边严明纪律,一边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听说附近有一个弹药库,袁志秋决定去借些。
那一天,他带着几个战士去弹药库,跟守军说明了来意。
大家都是为国而战,借点弹药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起初袁志秋还在想,如果可能的话,顺便再借点衣服粮食什么的。
结果对方不但不借,还根本瞧不起他们亿.
第168章转游击队!
被轰出来的袁志秋,虽然很不服气,但一想到那些缺衣少食的战士,怎么面对他们?
袁志秋还特意观察了一下,这里不但有弹药,还有被服粮食。
就这么放弃了吗?
战士们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反倒饿死,冻死了?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袁志秋停住了脚步,转身向仓库的方向看去。
跟随他而来的战士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意。
“咱们得想想办法弄点出来。”
“你有什么办法?”.
战士不作声了。
有粮食,有被服还有弹药,这些“一三零”都是处于山穷水尽的袁志秋这支队伍所需要的。
“走,回去商量一下。”袁志秋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必须要分上一杯羹。
回到队伍上,袁志秋就找来了几个军官,跟他们商量怎么能拿到一些物品。
经过一番商量,唯一的办法就是抢。
虽然抢不应该是他们这些军人能做的,但总不能让战士们饿死。
大不了记下这笔账,等打完仗再还给他们就是了。
袁志秋也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毕竟眼下把鬼子赶出去是首要任务,至于以后……
放眼整个队伍,所有人都把生死置之度外。
也许,没有一个人会活着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说干就干,袁志秋带着一队人就去了仓库。
先让一部分人埋伏在粮他外面,袁志秋则只带着几个人进去借粮。
见他们又来了,守仓库的人不耐烦的冲他们吼着。
“又是你,都说了不借,赶紧走,小心枪走火崩了你。”
开始袁志秋还陪着笑脸凑近着,等到了近前,出其不意的控制住了对方。
守仓库的其他士兵纷纷端起枪。
袁志秋埋伏在外面的战士也冲进来,不由分说就控制住了对方。
事先袁志秋叮嘱过,只抢东西,不能伤人。
“快点搬。”袁志秋催促着。
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这里。
估摸着搬着物品的战士走远了,袁志秋才带人撤离。
回到营地,就马上起拔离开。
看守仓库的人连忙打电话上报了情况,也曾派出人追赶,企图把物资夺回来,奈何袁志秋这支队伍已经进山了。
有了这批物资,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尽管他们奋勇杀敌,但得到却是全军通报批评。
尤其是上层震怒,说他们是一帮兵痞,让他们滚回川渝去。
也就是从这之后,就再也没有管这支队伍了。
这支队伍就象是浮萍一样,遇到敌人就打一仗,抢点物资。
刚开始,还有人抱怨象是没娘的孩子,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没有了物资,就去抢鬼子的。
袁志秋也深感对不起这帮兄弟们,大家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抛家舍业的出来打鬼子,却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他想过为兄弟们争取应有的待遇,想过去重庆,找最高长官说明情况。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不现实的。
他们一路打鬼子,到处都是鬼子的封锁。
军心涣散之时,还是袁志秋站出来。
“我们当兵是为什么?”
“打鬼子”
“对,打鬼子,虽然现在没人管我们了,但我们把鬼子赶出去的决心不变。”
在袁志秋的号召下,战士们重燃斗志,从此成了一支游击队。
“我跟志秋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江叶看向袁梅爷孙。
“你也是游击队?”
“我当时已经是正规八路军了。”江叶说,“有一次,总部命令我们攻打炮楼,可当我们赶到时,炮楼已经被炸了。”
“是我父亲带人干的?”袁梅问。
江叶点头,“没错,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是他们,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次。”
袁志秋所带领的这支队伍引起了总部的注意,就派出江叶去寻找。
江叶联系到了当地的武工队,希望能找到袁志秋。
在那个通讯工具匮乏的年代,想要找到彼此谈何容易?
有一次,武工队在得到消息,准备抢劫鬼子的运粮车,意外的跟袁志秋的队伍撞上了。
为了争夺粮食还发生了争执。
在双方争执不下时,袁志秋走了过去4.5,命令手下把抢来的粮食分一半给江叶所在的武工队。
原本在巡视还有没有活口的江叶也走了过去。
“你好,我是武工队的江叶,你是……”
袁志秋并没有理会,转身就要走。
江叶闪身拦住了他,“都是打鬼子的,交个朋友吧。”
“没必要。”
袁志秋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了,他只想带着弟兄们打鬼子,不给川渝的父老乡亲丢脸。
“你们是国军?”江叶寻找着话题。
就是不想轻易让他们离开.
第169章相同的信仰
江叶已经在心里猜测,这队人是不是就是自己正在寻找的?
不管是不是,只要是打鬼子的,就是自己人。
“你想怎么样?”袁志秋歪着脑袋,冷眼瞅着他。
“前几天,东庄的炮楼是你们端的吧?”江叶继续问。
“是又怎么样?”
“就是想知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以后咱们一起打鬼子。”
“没这个必要,各打各的。”袁志秋不想再跟他废话。
江叶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又怎么会轻易让他走。
“兄弟,就凭你们这几个人是打不完鬼子的,而且只能攻击一些小股的鬼子,不如我们联合起来,还能干票大的。”
袁志秋并没有马上拒绝.
江叶说的没错,袁志秋的队伍越打越少,严重的缺少药物,就算受了轻伤,也因为没药而感染牺牲了。
“当然了,你不必现在就做出决定,毕竟初次见面,你17不信任我们,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还有受伤的兄弟,袁志秋决定向他们要药物。
“我需要药物救治我的兄弟。”
“好,留个联系方式,我给你们送去。”
上一篇:华娱:这个导演一直单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