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窝想上一次天
“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上,川军只是其中一支队伍,还有其它地方的军队,最后活下来的可谓是百不存一。”.
这么惨烈吗?
袁翔虽然没有说话,但已经在心里惊愕着。
“孩子,要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袁梅叮嘱着。
虽然他没有打过仗,所了解的也只是通过别人的讲解,但他却是从物质匮乏时代走过来的。
“你们虽然受了一些磨难,但跟在抗战中奋勇杀敌的人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
江叶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让这爷孙二人不要因旋转袁毅飞的事而对这个国家产生不满。
袁梅点头,到了他这个岁数,还有什么是看不开的?
“这个世界,有聪明的人,就有笨的人,有好人自然也就有坏人,不管是什么年代-都是这样的。”
“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江叶的目光看向袁翔。
毕竟他还是个孩子,没有袁梅那样的阅历。
袁翔茫然的不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孩子,江老是希望你不要因为我们之前的遭遇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不会的。”袁翔非常肯定的说。
江叶哦了一声,故意逗他。
“说来听听。”
“说实话,在没有遇到老爷爷之前,我确实挺痛恨社会的不公。”
江叶点头,毕竟象袁翔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没有学会虚伪。
“我甚至想过,如果没有人为我们主持公道,就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江叶眉头一皱,“自己的方式?”
“是的,就是跟袁毅飞同归于尽。”
江叶马上就摇头表示不赞成。
“那你有想过你爷爷吗?如果你死了,留他一个人怎么活?”
“想过。”袁翔豪不隐瞒,“正是因为想过,才没有那么做。”
江叶笑了,对袁梅说,“哟,别小瞧了他,还想的挺周到的。”
袁梅也颇感欣慰,毕竟象袁翔这个年纪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他现在的唯一的心愿就是孙子能顺顺利利的考上大学。
“那你想过,如果没有遇到我呢?”
“那我就上访呀。”袁翔斩钉截铁的回答。
“别忘了,你可是在上访的路上被袁毅飞抓走的,还上访?”
“对,只要我不死,就会一直上访。”袁翔坚定的说,“市里不行,那就去省里,省里不行,就去中央告。”
“嚯,还挺执着。”
“我当时是想着袁毅飞就算再胆大包天,也不至于要我的命。”
江叶并不这么认为,象袁毅飞这种人,欺软怕硬,袁梅一家又没根基,要是把他惹急了,真没准能搞出人命。
“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怕。”袁翔说,“毕竟山高皇帝远嘛,袁毅飞这家伙是有可能杀人灭口的。”
江叶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认可他的说法。
“象袁毅飞这种恶霸,哪里都有,而且现在正是国家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不释放出虎狼本性。”
袁翔歪着脑袋似有所思。
“你这个小脑袋又在想什么?”
袁翔没有马上回答。
求鲜花
他毕竟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没有走向社会,还不能理解一些现象。
“老爷爷,您别看我现在还在上学,但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也略有了解。”
“哦?说来听听。”
“你们大人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从我们上幼儿园的那天起,就已经走入一个小团体了。”
这似乎提醒了江叶,连忙点了点头,认可他的说法。
“只是我们关注的点不同罢了。”
江叶越来越喜欢这个上孩子了,颇为玩味的听他接着说。
“在幼儿园里拼的是玩具,上小学拼得是学习,上了初中基本上就开始拼家长了,有条件的家长已经在为各自的孩子找门路了。”
“你羡慕那些能出国的吗?”江叶注视着他。
袁翔不暇思索的摇头,“我想好了,我要考大学,然后考公务员。”
“为什么?”
“为了公平,公正。”袁翔严肃的说。
江叶似乎理解他的想法了。
希望这个孩子能按照他的想法走下去。
正是因为他遭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才更加渴望公正。
单从这一点,江叶就能判断出袁翔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职人员。
“孩子,为了你心中的理想去努力吧?”
“您相信我能当个好公仆吗?”袁翔注视着他。
“当然。”
听到这个肯定的回答,袁翔笑了,笑得稚嫩而自信。
他早就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决不能象彭浩东那样,不但不能造福百姓,反而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亿.
第163章曾经有一个那么懂事的孩子
江叶走在前面,行走在平整的人行道上,这就是袁志秋曾经走过的路。
大约走了二里路,袁梅都感觉腿脚发酸了。
再看江叶,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样子。
“江老。”袁梅怕他累着.
江叶停下脚步,扭头向他看去。
“我们还是回去吧?”
江叶叹了口气,埋怨他不应该叫住自己。
他看似平静的走行着,仿佛回到了那个战争的年代,无数的战友在他周围。
他们雄纠纠,气昂昂,明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还是义无反顾。
“唉,老“零零七”了,不服老不行呀。”
“您是老当益壮。”袁梅可不是嘴上奉承他,而是由衷的这么认为
他比江叶还年轻二十多岁,走了这么远的路,身体都有些吃不消了。
袁翔也这么认为,以江叶的体力,再走几里路,绝对没问题。
“老爷爷,我们找个地方坐一下吧?”袁翔提议着。
“好,坐一下。”
江叶爽快的答应。
他总不能只顾了自己,不顾这爷孙两个。
再说袁梅也这么大岁数了。
不远处就有休息的地方,中间是一棵树,四周是供人休息的凳子。
三个人走过去,各自坐下。
“环境真好呀,这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江叶感叹着。
袁梅接话,“是呀,当年我父亲走过这里时,还是一条土路呢,平时还好,一下雨,泥泞难行,而我们这个地方偏又多雨。”
“是呀。”
又勾出了江叶的话题。
“当年听志秋说过的,川渝的姑娘皮肤特别好,就跟这里的气候有关。”
袁梅毫不否认,“这话是真的,我们这里的妹子个个水灵。”
“志秋呀,你还欠我一个媳妇呀。”江叶半开着玩笑。
袁梅不解的望着他。
江叶乐呵呵的说,“当年,我们都是一帮小年轻,大多都还没有家室,平时凑在一起开个玩笑什么的,时常拿这说事。”
袁梅表示理解。
“他说等打完仗,就带我去他的家乡玩,介绍妹子给我认识,当川渝的女婿。”
“要是有您这样的女婿,那可是我们整个川渝的骄傲呀。”
江叶摆手,“别这么说,我只是千千万万个战士中一个,所幸运的就是活了下来。”
他认为比自己功高的人大有人在,可惜没能活下来。
“这是您老的福气呀,能代替那些牺牲的战友看看这个崭新的时代。”
“等我到了那边,就把这些讲给他们听,就象志秋当年给我们讲故意一样。”
脑海中浮现出一帮战士围着袁志秋听他讲故事的情形。
“我娘也说过,爹最会讲故事了,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
“那时候不象现在这样有各种各样的图书,就算有,能认识字的人也少,大都是听来的。”
“都讲些什么呀?”袁翔好奇的问。
江叶摆手,“你们这些小年轻会认为太幼稚,上不了台面,但在那个时候,哪有什么精神生活呀?能听个故事就很开心了。”
“说说嘛。”袁翔眨着一双好奇的眸子。
“有的是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有的是他自己编的,就是图一乐呵”
要说袁志秋不但会讲故事逗战士们开心,还最会做思想工作。
谁要是有什么心事,或者有情绪问题时,他总能进行开解。
战士们不是在战斗中,就是在战斗的路上,而且每场仗下来,都会有减员。
时常会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
连年混战,军阀割据,加上地主老财的剥削,没有活路的人们纷纷选择投军。
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反正是没活路了,干脆拼一拼,或许能拼出一条生路呢。
有一次,他们在行军的路上还捡到一个十岁的孩子。
这么小年纪的孩子,队伍上是不接收的,但总不能把他丢在荒郊野外,自生自灭吧?
经过商议,还是收留了他。
江叶现在还记得,那个孩子叫柱子。
别看柱子年纪小,人却很勤快。
当然了,他有怕被丢下的成分,就争着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上一篇:华娱:这个导演一直单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