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张遗像,带战友回家全网泪崩 第191章

作者:窝想上一次天

当初吕兴邦考入黄埔军校,因为家里穷,供不起。

最后还是黄埔军校给路费,包学费,吕兴邦才能顺利入读。

而吕兴邦的弟弟吕振邦,就只是在家里当一个普通的农民。

……

听了李东方的话,吕莲再次摇头,

“也死了。

十几年前就死了。

得了一场病,最后治不好了。

二爹就晚上趁着家里人不注意,喝农药了。”

“……”

三个问题。

但是却都没得到想要的答案。

李东方知道。

吕兴邦之所以想问这些问题,不是因为别的。

只是想知道,他曾经的家人还在世吗。

但是很可惜。

物是人非,七八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

而此时。

直播间的网友们听了这段对话,不由得泪湿了眼底,

【呜呜呜,真的泪目了,我总算知道了什么叫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了。】

【是啊,特别是当李东方脸上露出失落的眼神时,我真的哭死!

要知道,这还是李东方询问。

他并不熟悉吕家人。

所以,他的失落只是因为替吕兴邦感到失落而已。

如果是吕兴邦将军亲自询问,估计心情会更加的低落把。】

【是啊,出去打仗的时候,还是青春年少。

可是再听到家人的消息时,却是白发苍苍。

真的,真的太让人悲伤了。】

【呜呜呜,每一次的询问都是一次试探。

可是每一次的试探,得到的都是失望。】

……

问完了这些。

李东方让吕莲亲自端起了吕兴邦的骨灰盒。

吕莲捧着父亲的骨灰,再次的痛哭出声。

求鲜花

她抱着吕兴邦的骨灰盒,诉说着这些年自己的不容易。

诉说着这些年受到的委屈。

此时此刻。

吕老太仿佛像是一个,想要把自己内心里所有的委屈,都告诉家长的小孩。

这些年里。

吕老太知道自己母亲的不容易。

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懂事。

别人有父亲撒娇的时候。

她只能故作坚强。

在她的身上,就没有体会过所谓的呵护。

毕竟,她的母亲也非常不容易。

她不敢,也不愿意让母亲再分担她的烦恼了。

此时此刻。

吕老太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虽然父亲已经不在了。

但是,她也愿意抱着父亲的骨灰盒,告诉父亲她这些年有多么的不容易。

……

在吕莲调整好了后,江叶开始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吕将军身为高级军官。

为什么生活环境如此差?

还要靠捡瓶子来维持生计吗?”

听了这话,李东方叹了一口气,开始娓娓道来,

“不是的,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我所知道的,是这样的。

当初,大夏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在这种背景下。

国民革命军成立。

您既是黄埔军校的主任,又是国民革命军第十路军军长。

而吕将军。

是您手下的兵。

吕将军跟着您一起征战军阀,为了解放大夏而斗争。

可是,随着一些事件的发生。

这次的革命也宣布失败。

当初吕将军是非常反对蒋的所作所为。

但是,他却对果军,有着特殊的感情。

当初,吕将军在上不起学,没有路费的时候。

是光头资助了他。

后来学习的时候。

也是光头给予吕将军很多帮助。

最后,也是光头拍板让吕将军从营长,跨级担任的师长。

所以,他对果军是有特殊的情感的,

哪怕江叶将军当时邀请他加入我军。

可是吕将军也毅然拒绝。

他说,知遇之恩不能不报。”

……

听到这。

网友才明白了。

为什么江叶是我军,而吕兴邦是果军。

是因为所谓的知遇之恩啊。

其实这也正常。

江叶对于吕兴邦,是一个启蒙老师,是一个好战友。

而光头对于吕兴邦来说。

是知遇之恩,是主公之情。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士为知己者死!

如果不是光头。

吕兴邦根本就没机会上黄埔军校,也没机会接受江叶的指导。

所以,在江叶和光头之间。

吕兴邦还是选择了光头。

这……

其实也能理解。

毕竟人各有志。

更何况,当初国民革命军时期的果军。

也没烂透。

所以,吕兴邦选择果军,这是比较正常的。

只能这么说。

吕兴邦选择果军,江叶选择我军。

这只是两人的信仰不一样,认知不一样。

但是不代表,两人从此是敌对的关系。

不仅不敌对。

吕兴邦甚至依然特别尊重江叶。

……

另一边。

江叶来到湾湾的消息立马传遍了整个湾湾。

一些当年的老兵们听到这,一个个的激动万分!

这些老兵们年纪都非常大了。

最小的都有90多岁。

他们在得知江叶来了湾后,立马让自己的家人带着自己去见江叶。

虽然,江叶是我军将军。

可是现在都过去这么久了。

早就不论这些了。

他们此时此刻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大夏军人!!

他们也想去看看,来自对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