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囚徒到影帝 第260章

作者:嗷世巅锋

  甚至连华宜的上市计划,都受其影响往前踏出了一大步。

  所以这次让徐琨列席董事会会议,多少也有点酬功的意味。

  同时也有一些人,想要当面听听他对股市未来情况的判断。

  “是这样的。”

  一个大肚腩穿着老京城布鞋的中年人,对徐琨道:“咱们现在推进的速度,比预计中要快一些,如果努把力的话,基本能定下来08年年底上市。

  可现在股市这么跌跌不休的,要是到时候情况还没好转,咱们华宜上市融资只怕也会受到影响——徐导,依你看,这股市什么时候才能翻红?”

  “是啊,到明年年底能好起来不?”

  另一个地中海发型的老头,也紧跟着发问。

  其它人虽然没说话,可也都期待的看向了徐琨。

  徐琨本来还以为,把自己喊来参与董事会会议,是想敦促自己尽快签下股权锁定延期的合同呢。

  没想到他们是真把自己当成‘娱乐圈的经济学家’了。

  “诸位。”

  徐琨无奈道:“这种事情别说是我了,就算是真正的经济学家,恐怕也不敢打包票,不然他还干什么经济学家,直接去当股神不好吗?”

  这个回答其实并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

  毕竟以在座众人的身份,想要接触到真正的经济学家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自然知道没人敢在这上面打包票。

  但事关华宜上市,他们不找徐琨这个‘自己人’问一问,又实在是心有不甘。

  “不过……”

  见董事们只是平静中透着些许失望,徐琨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多稍微透露一点:“虽然我预测不了股市的情况,但我觉得到明年下下半年的时候,CD危机很可能还要再来一波大的。”

  “嗯。”

  穿布鞋那位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撑着下巴,摆出了碇司令的标准姿势:“我听说您在泰国国王举办的经济论坛上,就曾经这么预言过,敢问您是通过什么判断的?”

  “说来其实也不复杂。”

  徐琨侃侃而谈:“美帝那边每次出现情况,都会有人跳出来表示情况可控、问题不大,可爆出的问题却越滚越大,所以我有理由怀疑他们还掩藏了更多的麻烦。

  基于这个前提,明年下半年被爆出更大问题的几率,就相当大了——毕竟明年是美帝的大选年,引爆出更多的问题,一来有助于在野党胜选,二来提前排雷,也有利于在野党胜选后的执政。”

  说到这里,他两手一摊道:“反正我要是在野党,肯定希望这颗雷炸在大选前夕。”

  听了这番话,众人交头接耳了一番,大多数人对徐琨的判断还是比较认可的——股市不好预测,但驴象两党的争斗还是很好预测的。

  王忠军更是赞叹道:“徐导虽然没有去过美国,但却比我们这些在美国留过学的人更敏锐——在野党在大选前彻底引爆CD危机的可能性,确实不得不防。”

  其实徐琨也是赶鸭子上架。

  这几个月里老有人问他经济问题,逼得他只能临阵磨枪,一知半解的学了些皮毛。

  好在他还可以通过上辈子的记忆倒果为因,所以勉勉强强也能自圆其说。

  最终华宜选择了暂缓上市的步伐,把上市日期订在09年上半年,尽量避开08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风险。

  而小小的装了一下之后,徐琨就开始谨言慎行,主要是肚子里干货有限,而且吃一堑长一智,真正的王炸他现在也不敢随便乱丢了。

  接下来的议题五花八门,正儿八经比较关键的,就是公司法务部扩充规模的提案。

  这一来是上市前的需要,二来则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法律纠纷。

  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王忠军还特意提醒徐琨,在泰国拍摄电影的时候,要额外注意合同问题。

  只要是开机后录到的东西,尽量都要签一份合同声明,否则宁愿放弃掉——哪怕现在有泰国军政府和前总理的牌戏双BUFF加持,最好也不要在这上面犯错。

  这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虽然大多数国人是好的,但拍的戏多了总不免会遇到一些刁钻古怪的。

  这一场会足足开了俩钟头。

  等从会议室出来已经11点多了。

  徐琨和王忠磊并肩走出来,见黄彬就站在会议室门外,便询问道:“冯导来了吗?”

  “来了,冯导刚刚还派人知会咱们,让您等开完会就过去找他,中午正好一起吃饭。”

  “行吧。”

  徐琨趁势跟王忠磊分道扬镳,转到了五楼冯晓刚的办公室。

  结果意外的发现戚溦也在。

  徐琨不由有些纳闷,按说上次徐凡那态度,应该是对这姑娘心有不满才对,怎么她还能出现在这里?

  “来啦。”

  冯晓刚笑着招呼徐琨坐下,然后使了个眼色,戚溦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办公室。

  然后冯晓刚一边给徐琨散烟,一边笑道:“小溦这孩子挺有潜力的,以后要是有合适的机会,你不妨多照顾照顾。”

  呃~

  懂的都懂了。

  “既然冯叔您都开口了,那以后我肯定要帮衬帮衬。”徐琨说着,晃了晃手里的烟:“不过您现在抽烟合适吗?这要是让徐凡姐知道了……”

  “你不说不就行了。”

  冯小刚捋了捋头发,不耐烦道:“这特么都治了一年了,屁用没有,索性爱咋咋地,反正老子也不靠脸吃饭。”

  说着,他直接点起一支烟叼在嘴里,狠狠地嘬了两口。

  徐琨也点着了自己那根,又问:“您怎么没去参加董事会?”

  “参加那玩意儿干嘛?”

  别人是没资格参加,冯小刚是懒得参加,他吞云吐雾的不屑道:“只要咱们的活儿好使,他们就短不了咱们的好处!”

  紧接着又道:“说正经的,《集结号》再过两天就要开始进行宣传了,到时候我带着你和邓朝、黄小明跑跑综艺、专访什么的。

  要说当初选你演谷子地真是选对人了,演技没得挑,更主要的是,你总能整出点别人整不出的新花样。”

  这说的显然不是徐琨在电影里的表现,而是‘预测CD危机’的事情。

  “那都是凑巧罢了,外面也未必就真当一回事,说到咱们《集结号》剧组,您才是顶梁柱主心骨。”徐琨笑道:“这几天我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往后这俩月就专伺候咱们剧组了。”

  对徐琨如此谦逊的态度,冯晓刚自然满意的很,想了想,又道:“把秦岚也叫上吧,虽然戏份不是很多,但好歹也是咱们的女一号。”

  冯晓刚自然知道秦岚和徐琨的关系,所以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巧了不是。”

  徐琨一听这话,立刻拍手道:“她才拍完一部电视剧,这阵子正闲着呢。”

第424章 风声

  说完了《集结号》的事儿,剩下的就是闲聊了。

  徐琨说了这两个月在泰国的经历,冯晓刚听说徐琨还曾经接到过威胁电话,不由笑道:“我也接到过威胁电话,打电话的是崔勇元。”

  这说的应该是《手机》上映时的事儿。

  紧接着冯晓刚又说起这阵子,华宜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情。

  “公司最近收了个本子,是个叫什么《风声》谍战剧,忠军的意思是给陈国副,可我总觉得不靠谱,老陈做监制是有一套的,当导演也马马虎虎,可这毕竟谍战片,里面那股子劲儿,他一个弯弯人能拍的出来吗?”

  “您是想亲自上?”

  “我是让你去争一争。”

  冯晓刚霸气的一挥手道:“老陈当个监制挺好的,导演的事儿我看就不用他多操心了——你拍完《鲲鹏行动》,年底再拍《风声》也来得及。”

  拍《集结号》时,这俩人合作的挺好啊,怎么突然就起冲突了?

  徐琨试探着问:“您这是对陈总监有意见?”

  “没有,我就是觉得大家分工合作就好,没必要非挤到一条独木桥上来——华宜有咱们两个爷俩拍戏,也够用了。”

  原来是怕被陈国副挤占了生态位——这种事情在女演员当中见得多了,没想到导演之间也有类似的隐性竞争。

  说实话,徐琨不是很想出这个头。

  但冯晓刚既然开了口,他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想了想道:“要不我先看看剧本?总得先瞧瞧合不合适,才能决定要不要争。”

  “那肯定的,不过这本子确实不错,整体节奏特别棒,要不是我准备回归一下老本行,这个本子我就自己接了。”

  两人闲聊了一阵子,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一起去附近的饭馆吃了顿午饭。

  或许是觉得在徐琨面前没什么好瞒着的,这次饭局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带上了戚溦。

  吃完饭。

  下午徐琨也没别的安排,索性又回了华宜,通过电脑登入到了华宜的内部网站,找到风声的剧本看了起来。

  不过看了开头他就发现,这不是剧本,而是一本还未改编的。

  在网上查了查,是今年10月份才刚发表的,作者是麦加。

  故事是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扶植汪精卫建立汪伪政权为历史背景。

  讲述了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金生火、白小年五人被怀疑为抗日组织卧底,被迫接受日军特务机关长鹰隼武田的审查。

  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心理战后,抗日组织成员“老鬼”,最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故事。

  这个故事和徐琨的《鲲鹏行动》一样,节奏十分的连贯紧凑,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主要突出个‘爽’字;一个全程都让人闷着一口气。

  纯以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徐琨承认《风声》比自己搞出的剧本要强一些,但这样的戏票房又该怎么保障?

  徐琨是个俗人,他清楚的知道,票房才是自己眼下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许当演员,可以选一些奔着奖项去的,但做导演就得立足于商业价值了。

  《风声》是个好本子,但并不是很适合自己,至少现在并不适合自己。

  可要怎么回绝冯导呢?

  徐琨想了想,按了一下桌上的呼叫铃,黄彬很快推门走了进来:“徐导,您有什么吩咐?”

  “冯导还在公司吗?”

  “您等我去问问。”

  黄彬离开了没五分钟,就回来禀报:“冯导中午跟您一起离开后,就没再回公司。”

  EMMM~

  懂的都懂。

  既然冯晓刚没在,徐琨也不打算继续待在公司了,吩咐黄彬把打印了一份,就准备回家。

  结果还没打完呢,就接到了老贾的电话。

  电话那头老贾吭吭哧哧的,好半天才说出了打电话的目的——乐视网又要增资扩股了。

  这一次徐琨的股份,大概会被稀释到3.4%左右,唐人的股份也会缩水到6.9%。

  虽然徐琨也知道,老贾是身不由己,但还是忍不住有些不爽。

  他和唐人可不是白拿股份的。

  自己帮着乐视搞出了两个爆款综艺,还拉来了第六代导演和韩国那边的资源;唐人则帮着牵线搭桥,从港岛低价买入了不少老电影的版权。

  这功劳不敢说占了乐视网发展的半壁江山,起码也称得上是举足轻重了——结果在乐视背后的人眼里,却仍是像砧板上的肉一样,任他们予取予求。

  徐琨也知道得罪不起对方。

  但照这么搞,他以后也绝不会再给乐视添砖加瓦了。

  幸好他先前收的剧本什么的,除了《坏蛋是怎样练成的》之外,都不是通过乐视去谈的。

  而《坏蛋》也算不上什么好玩意儿,顶多算是吸引年轻流量的噱头而已。

  至于韩流……

  现在SM和乐视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就算徐琨想拆也拆不掉,暂时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想了想,徐琨又给蔡亦侬打了个电话,询问她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

  结果蔡亦侬还没接到老贾的通知呢,一听说又要缩减唐人的股份,就忍不住连声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