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就在这时,被林浩然赶出门外的林四却是推开门,跑进来想制止林浩然的这个决定。

  “林四,你好大的胆子,我让你出去,你却胆敢在此偷听我的谈话?是谁给了你这样的胆子,竟敢如此放肆!”

  林浩然生气了。

  我不去相信李卫国他们这些忠诚度超过80的人,难道去相信你这种忠诚度只有11的二五仔?

  回顾过去两个月,这两天林浩然细细梳理林四他们的种种行为迹象,哪怕没有金手指的辅助,林浩然也察觉到他们身上的可疑之处了。

  只是,目前尚无合适人选替代他们的工作,林浩然才选择隐忍不发。

  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脾气。

  听到林浩然大发雷霆,林四顿时慌张起来,跪在地上说道:“少爷,我也是为您好,老爷让我们保护好您的安全。”

  “我的决定,我自有主张,林四,你要记住我才是老板,我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林浩然居高临下地凝视着林四,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如果林四忠诚于林浩然,林浩然绝对不会以这种态度对待他。

  但是,对待不忠之人,林浩然训起话来自然是毫不客气。

  “少爷,我,我,我……”林四被训得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说起来,林四其实也是为了林浩然好,虽然他是个十足的二五仔,属于林浩宁安排在林浩然身边的卧底,但他却也肩负着保护林浩然安全的重任。

  否则如果林浩然出了什么事,哪怕林浩宁最终成为了万安集团的继承人,也与他们无关,他们还会受到林万安的追责。

  可林浩然早已经知道他的底细,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他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刚从学校毕业什么都不懂的林浩然了。

  收了两位忠诚度比较高的小弟,林浩然的心情也不错,不再去看林四。

  林四此时害怕再得罪少爷,干脆灰溜溜地出去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林浩然这两天的性格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特别是今天,对待他的脾气特别大。

  “卫国、卫东,想必你们还没看过外面的环境吧?我看你们气色恢复得不错,我带你们出去逛逛吧,你们现在位于元朗,也就是鹏城蛇口的正对面,这里已经是香江境内了。”林浩然站起身来,对两人说道。

  “那感情好,谢谢少爷,经过这两天的休息,我们恢复得差不多了。”李卫东眼睛一亮,他早就在这小小的房间里待不下去了。

  “少爷,元朗是边境地区,万一被那些边境的执法人员发现我们,我们会不会被遣返回去啊?”而李卫国则是谨慎理智了许多。

  李卫国的担忧,不无道理。

  他在来香江之前,已经通过其他人了解了不少香江这边边防知识。

  李卫国知道,只要能跑到市区,在移民局登记之后,便能合法合规地留在香江。

  可在去到香江市区之前,他们都属于非法入境者,也就是偷渡客。

  一旦被那些执法人员查出来他们是没有身份的偷渡客,那后果如何可想而知,这代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到这边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对啊少爷,我们不想回去了,我们想一直留在香江,听说香江市中心很繁华,我们还没见过香江市中心是什么样子呢!”李卫东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放心吧你们,有少爷我在,没人敢查问你们,另外过两天等你们身体彻底恢复了,我带你们去一趟市区,给你们办香江的身份证,让你们在这边有个正式的身份。”林浩然微笑着说道。

  元朗这穷乡僻壤,林浩然是不想再长待下去了,因为没有任何意义,回到香江市中心,才能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4章 赚钱的机会来了

  转眼间,一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林浩然一如既往地起得特别早。

  前几天,他就已经吩咐林四,每天早上在给他送早餐时,要顺便把香江的一些主流媒体报刊都带一份过来。

  如《东方日报》、《大公报》、《香江经济日报》、《星岛日报》、《香江商报》等等。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更加了解香江如今的状况。

  同时,他也是为了试图从报纸中找到对他有用的信息。

  墙壁上醒目地挂着日历,清晰地标注着今天是1978年9月5日。

  吃完早餐,林浩然这才半躺在床上,先是拿着一份《香江经济日报》看了起来。

  报纸头版头条新闻,就直接吸引到了他的注意力。

  “包船王公开宣称已掌握九龙仓15%-20%的股票,成为九龙仓最大股东!”

  文章中,还有包船王对外公开宣布的详细讲话,以及此次收购事件的背景。

  包船王表示,他无意购入更多的九龙仓股票。

  看到这则新闻,林浩然心中一动,前世他了解过九龙仓增购战,自然非常清楚,包船王这次的公开讲话不过是为了制造假象而放的烟雾弹罢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对手以及股民们,让九龙仓的股价从高位跌回低位。

  否则,包船王难以继续增持九龙仓股票。

  原本,九龙仓是李加诚先看上了,他前前后后暗中收购了18%的九龙仓股票,最终消息外泄。

  作为九龙仓的实际控制方怡和集团自然不愿意就这么丢失九龙仓的控股权,于是便找来了汇沣大班沈弼,希望能让汇沣劝说李加诚放弃收购九龙仓。

  然而,最终在汇沣大班沈弼的调解下,李加诚的确是放弃了收购九龙仓。

  但他暗中收购的九龙仓股票,在汇沣的支持下也尽数卖给了包船王,算是相当于卖给包船王和汇沣一个面子,也为后面说服汇沣将和记黄埔股票卖给他做铺垫。

  怡和洋行,就相当于换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得不偿失。

  这也是包船王能够突然成为九龙仓大股东的原因了。

  这段时间,李加诚暗中收购九龙仓股票事件泄露,在怡和洋行发起反收购之后,九龙仓的股价最高已经涨到了49港元每股。

  而包船王目前虽然已经是九龙仓大股东,但是离能够彻底掌控九龙仓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毕竟九龙仓的主要股东,以英资财团为主,他们虽然个人掌握的股票已经不如包船王,可联合起来,包船王根本无法抢夺控股权。

  原本林浩然还想着如何寻找赚大钱的机会。

  现在,这机会不就来了?

  一想到这里,林浩然激动不已。

  只要趁着九龙仓增购战来为自己狠狠地赚上一波,那他便有了足够的启动资金。

  林浩然可是知道,再过几个月,九龙仓的股价涨得有多疯狂。

  “没想到,穿越过来之后,便能马上亲身经历这么经典的收购战,可惜了,如果让我再提前多几年穿越过来,兴许九龙仓我也有机会收购。”林浩然内心有些惆怅。

  这要是让他穿越到1970年的时间线,他绝对有足够的时间去布局,包船王他都有信心去与之竞争。

  可惜,现在已经是1978年的下半年了,包船王都已经成为九龙仓大股东了,而他林浩然仅仅掌握着一家水泥厂。

  不过,他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现在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得到一笔足够的启动资金,然后利用九龙仓增购战获取属于他的利益。

  哪怕无法收购九龙仓又如何?起码他能坐山观虎斗,等待机会从中渔利。

  而且,他还年轻,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

  至于如何获得这笔启动资金,在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林浩然就已经有了主意。

  无论如何,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一定要把握住。

  到时候,想在万安集团继承人的竞争中赢下来,易如反掌而已。

  接下来,林浩然又看了几份报纸。

  很明显,今天整个香江的头条,就是包船王成为九龙仓大股东这件事情。

  所有报纸,都以不同角度来报道、分析这一事件。

  毕竟,九龙仓可是英资老牌企业,实力与市值都不低。

  一直以来,香江都是以英资企业为尊,华资财团虽然在逐渐崛起,可与英资财团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包船王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英资老牌企业大股东,那可就是创历史了。

  所以,包船王成为九龙仓大股东,这便是一个很有争议很有热点的新闻题材,这些媒体自然会争相报道。

  看完所有报纸,林浩然这才从房间出去。

  今天的太阳,非常猛烈。

  林浩然站在三楼的走廊,看着几十米外波涛汹涌的鹏城湾,心情格外的好。

  楼下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虽然现在的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多,可终究有不少客户,不是林浩宁能插手得了的。

  所以,哪怕如今老客户少了不少,其实华丰水泥厂依旧还有不少的生意,短时间内是亏不了。

  他直接从三楼下到二楼,来到了华丰水泥厂的财务办公室。

  目的很简单,他想看看华丰水泥厂的账上,有多少钱。

  林万安将华丰水泥厂完完整整地交给林浩然时,知道林浩然处于竞争的劣势,还特地留了一百万港元在公司的账户上。

  这点,是林浩然的大哥林浩宁不知道的。

  由此可见,林万安也算是非常宠爱林浩然这位小儿子了。

  “林小姐,麻烦你把公司的财务报表给我一份。”

  进入财务办公室之后,林浩然直接对华丰水泥厂的财务负责人说道。

  同时,他看向林小姐的头顶。

  林西娅:【忠诚度:75/100】

  林浩然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一位财务负责人对他的忠诚度居然这么高。

  这位林小姐也是父亲派来协助他的。

  很明显,这位就值得信任多了,起码没有被林浩宁渗透,应该是忠诚于公司的。

  “好的老板,您稍等。”

  很快,林浩然的手上,就有了一张8月份的华丰水泥厂财务报表。

  拿到财务报表,林浩然首先看的就是公司财务账户资金。

  接下来,他需要用到一笔资金,才能从九龙仓增购战中获利,拥有的资金越多,他能赚到的就越多。

  因此,林浩然特意来到财务办公室,首要目的是了解自己目前可调配的资金总额。

  新书已签约,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追读。

第5章 一次对付七八个都不在话下

  “公司账户只有131万港元吗?”林浩然抬头问道。

  这其中一百万,可是父亲留给他的,也就是说,这两个月水泥厂就只为他赚了31万港元。

  “是的老板,林董在7月初将华丰水泥厂交接给您的时候,账上有一百万港元,这笔钱一直存在公司的账户上。”

  “整个7月份减去开支之后,利润还剩18万港元,那个月我们的生产及销售还算正常,可上个月因为不少老客户不从我们这里进水泥,导致营业额大幅度下降,利润只有13万港元。”

  “9月份这几天的财务数据没有统计进去,所以8月份的财务报表公司账户上有131万港元。”

  财务负责人林小姐一边整理着手上的资料,一边汇报道。

  利润从一个月18万直接降到13万,这降幅可真大。

  “这个月按照现在的趋势,我们大概能有多少利润?”林浩然继续问道。

  “按照目前的情况,这个月的利润肯定无法超过10万港元,应该会在5万港元到10万港元之间,老板,照这样下去可不行,您得赶紧想想办法,在您接手公司之前,我们平均每个月的利润都在20万港元上下的。”

  林小姐的脸上满是担忧,可她仅仅是管钱的,并没有权力插手其它事情。

  林浩然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华丰水泥厂为何落到如此地步。

  不是他的管理能力不行,而是林浩宁在背后暗中作梗。

  虽然他不知道林浩宁是如何把华丰水泥厂的老客户搞走的,但迟早会让这事情水落石出。

  他的这位好大哥还真是狠啊,为了不给他在继承人竞争中有一丝成功的机会,硬是把一家年利润在200万港元以上的水泥厂,搞成这样。

  按照这样子下去,看来他是不把华丰水泥厂搞垮都誓不罢休啊!

  林浩然深刻体会到了林浩宁的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