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257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所以,为了筹集资金,置地集团不得不拿出一些优质项目来出售,这样一来,可以打消外界因置地集团大肆出售项目而产生的负面猜测,让他们认为这是出于财务压力的正常举措。

  同时,这样的消息还可能吸引一些寻求优质项目的财团主动上门,他们或许会因为项目的吸引力而愿意抬高价格,这样我们不仅能顺利套现,还能趁机赚取更多利润,真是一举多得!”

  马世明听后,眼睛一亮,对林浩然的计划表示了高度赞同:“老板,您这个策略真是太妙了!既解决了抛售项目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问题,又能吸引更多买家,提高售价,真可谓一箭双雕!”

  “不过老板,这样短期内可能会给您个人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马世明话锋一转,略带担忧地说道。

  林浩然微微一笑,无所谓地说道:“马先生,商场如战场,有时候为了大局,个人的一些小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些流言虽然可能会让我暂时背负一些压力,但只要我们能够成功将一些不良项目出售,并且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让置地集团的子弹充足,那么这些牺牲就是值得的。

  而且,我相信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等这次风波过去,市场恢复平稳,大家自然会看到置地集团的稳健和实力,到时候,这些流言自然会烟消云散,而我个人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别说是他,就连在商界叱咤风云、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包裕刚,为了拿下九龙仓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至今仍在修身养性,停止扩张,调整布局。

  相比之下,林浩然这位在商界摸爬滚打还不到三年的年轻人,在成功拿下置地集团之后,遇到一些经济困境,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是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挑战,流言传播出去之后,一定不会有人认为这消息是假的,林浩然一定是遇到了资金压力!

  因此,林浩然根本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传播出去后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

  “说得也是,是我肤浅了!”马世明点头说道。

  两人接着又深入探讨了置地集团工作上的诸多事务。林浩然虽然是年轻人,但他凭借前世通过网络平台积累的大量知识和见识,往往能够迅速洞察问题的本质,并给出精准而独到的建议。

  每当林浩然提出一个观点或建议时,马世明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并频频点头。他深感这位年轻老板不仅思维敏锐,而且见解独到,总能从纷繁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老板,您真是年轻有为,见识非凡啊!”马世明由衷地赞叹道,“难怪您能够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就创下如此辉煌的事业。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的置地集团,实在是太庞大了。

  将怡和洋行在香江本土的大部分资产都继承了之后,置地集团的实力无疑又增大了许多,虽然没有翻一番那么恐怖,可也实力增强了几层。

  因此,马世明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直到两个小时之后,林浩然才与马世明道别,离开了康乐大厦。

第392章 你要不要换一栋办公楼?

  离开康乐大厦,林浩然带着保镳们去了一趟湾仔的昌业大厦,东方报业公司的总部。

  到达昌业大厦的7楼办公室,正巧崔子龙也刚从外边回来。

  “老板,您找我有事?”崔子龙与林浩然坐下来之后,对方好奇地问道。

  因为崔子龙非常清楚,平时老板是鲜少有到这边来的,除非有什么重要的工作交代他去做。

  “嗯,你来得正好,我有些任务要安排给你。”林浩然点头说道。

  “老板,请指示。”

  “首先,你需要尽快为我搜集一份关于香江本土品牌银行的详细资料,我需要非常详尽的信息,包括不限于市场口碑、资产质量、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股东情况、持股比例、债务等等;

  其次,我要你帮我散布一条谣言,内容是说我林浩然为了收购置地集团,已经背负了巨额债务,其中从汇沣银行那边就贷款了20亿,从花旗银行那边就贷款了30亿,其它未知。

  同时置地集团本身作为地产企业也是欠着不少的债务,也是资金紧张,有部分债务即将到期急需偿还,为了缓解债务压力,我不得不考虑变卖置地集团的一些房产项目。

  这条谣言,我要让整个香江都知道,但绝不能让人察觉到是你散播出去的。我想,这应该难不倒你吧?”林浩然微笑着说道。

  听完林浩然的话,崔子龙顿时感到惊讶不已。

  调查香江本土品牌银行的资料这点倒还好说,但让自己去散布对自己老板不利的谣言,他就有些不解了,毕竟社会名流通常都很珍视自己的声誉。

  崔子龙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提出自己的疑问:“老板,我明白您的意图可能是为了战略布局,但置地集团不是已经在私有化了吗?也就是说,即便这样,也干涉不了股价,这样的谣言对于已经不在公开市场交易的集团来说,影响力会不会有限?”

  崔子龙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抹黑自己,能有什么好处?

  这岂不是让全香江都知道,林浩然如今陷入严重的资金问题了?

  一旦这道流言被传播出去,可想而知所造成的影响会有多大。

  到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觉得,林浩然明明没有将置地集团私有化的实力,却偏偏要强行收购,最终导致了资金链的紧张。

  这样的舆论,无疑会对林浩然的商业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可能影响到他未来在商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比如如果需要再次跟银行贷款,银行会评估此事,觉得贷款给老板,风险会很大,最终拒绝贷款。

  “你大胆去做就行了,此事我有我的想法,你无须担心!”林浩然知道崔子龙是为了他好,不过并没有过多解释。

  他如今,可没有资金压力,是一点都没有。

  别说资金压力了,等将置地集团彻底私有化成功之后,甚至他可以调动的资金都是非常庞大的。

  可大家都不知道啊,而且只要调查,便能轻易知道,林浩然如今的确欠着很恐怖的债务。

  如果他不将在汇沣银行以及花旗银行那边贷款的事情说出来,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人知道他贷了这些钱。

  就如佳宁集团的陈嵩青,资金全依靠银行贷款,可至今都没人知道,大家都还以为他的钱是来自一个实力很强的财团,背后有大佬罩着。

  因为,贷款协议都是有保密性质的,银行或者财务公司在贷款协议正常还款期,都不会主动将这些事情透露出去的。

  可如今,林浩然主动暗中泄露出去,那么他们想要调查,就简单多了。

  林浩然的确通过汇沣银行那边贷了20亿,另外从花旗银行这边也贷了30亿,在大家看来,肯定还有更多的隐性贷款无法调查出来的,这也不是不可能。

  “好吧,那我只能照做了,老板您放心,我会通过黑市手段,将此消息散播出去,不会有人知道,是您还有我将此事散播出去的!”崔子龙郑重地说道。

  “行,那我就放心了,这两件事情都尽快做,对了,给你减轻一下负担,汇沣银行和恒声银行不用调查,我大概十号左右要去美国一趟了,我希望在去美国之前,这两件事情你都能够完成都非常不错!”林浩然笑着说道。

  林浩然之所以想要在去美国之前搞定银行资料的事情,就是希望能够在他去美国的这段时间,手下也能对已经选中的银行进行布局。

  “好,老板您先坐一下,我去安排一下调查银行资料的事情,至于流言传播这件事情并不着急,对我而言并不难,我保证,此事两天内必定让整个香江都知道!”崔子龙说完,便到办公桌旁打起了电话,很显然是吩咐有关人员,对银行资料进行调查。

  崔子龙在马家掌控东方报业公司的时候,就已经在负责情报的事情了,因此他自然有各种渠道,甚至是黑市渠道,并且能够隐瞒身份的,所以散播流言这种事情对崔子龙而言,的确不是什么难事。

  林浩然坐在办公室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等待着崔子龙。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崔子龙终于打完了电话。

  “老板,我已经吩咐相关方面的人员进行调查了,不过您要调查的银行资料需要非常详细,所以收集需要一段时间,我会尽量赶在您前往美国之前调查好此事!”崔子龙回到林浩然的面前,边坐下来边说道。

  “嗯,我相信你能够做得到的,对了崔总,你要不要换一栋办公楼?把公司搬到中环去?”林浩然笑着问道。

  林浩然如今旗下什么都不多,就物业多,仅仅是置地集团,就拥有多栋商业大厦了,且都是位于香江最核心的商业地段。

  昌业大厦所处的地段虽然也不差,而且东方报业公司所需要的办公面积也不用多少,可昌业大厦周边的街道太过窄小,每次过来,林浩然都觉得这里的环境太过于杂乱了,且由于街道窄小,高楼耸立,即便是大白天,街道也显得昏暗不已。

  这也是林浩然没什么事情,都想过来昌业大厦的原因。

  崔子龙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老板,多谢您的好意了。不过,我觉得昌业大厦也挺好的,交通还算便利,而且我们公司的人也都习惯了这里的环境。

  再说了,把公司搬到中环去,成本确实会高不少。现在我们的经营状况良好,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没必要去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我知道,东方报业公司可能无法与您旗下的那些大型上市企业相比,在盈利能力上有所不及,但对我来说,只要公司能够稳步发展,不给老板您增加负担,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毕竟,我们《东方日报》在香江传媒界也有着一席之地,能够为您提供舆论支持和情报收集,这也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之一嘛。”

  东方报业公司虽然是林浩然独资私有企业,可他的财务,也是独立的。

  在林浩然旗下这么多香江知名企业中,东方报业公司或许盈利方面无法与其它任何公司比。

  然而,《东方日报》在林浩然心中的地位却是无可替代的。

  这份报纸,作为香江传媒界销量第一的报纸,不仅为林浩然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更是他获取情报、洞悉市场动向的重要窗口。

  每当林浩然需要了解某个行业的最新动态,或是评估一项投资的风险时,《东方日报》总能为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东方报业公司旗下的环宇安全顾问公司,如今已成为林浩然商业版图中的一道坚固防线。

  这家公司负责保障林浩然旗下所有企业的安全,无论是日常运营还是重大活动,都能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保障。

  因此,尽管东方报业公司在盈利方面并不突出,但林浩然始终将其视为一家非常重要的企业。

  他非常明白,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和一个专业的安全团队,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短期的经济利益。

  如果崔子龙真的考虑搬迁,林浩然完全有能力在康乐大厦或者中环其它商业大厦为东方报业公司提供一间足够宽敞的办公室。

  毕竟,康乐大厦这座高达51层的建筑,对于置地集团来说,其空间资源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置地集团在中环还拥有众多商业大厦,像历山大厦、太子大厦、高士打大厦等等,大部分的办公楼层都处于出租状态,自用的非常少。

  林浩然点了点头,既然崔子龙不愿意搬,他自然也不强求,毕竟执掌东方报业公司的是崔子龙,不是他。

  如今,东方报业公司的运营状况确实十分良好。

  他此前仔细审阅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现《东方日报》每月都能稳定盈利两三百万港元。

  至于环宇安全顾问公司,虽然目前尚处于盈亏平衡的状态,几乎没有太多额外支出,但东方报业这边的财务资金足够支撑环宇安全顾问公司的支出了。

第393章 “深陷财务危机”传遍香江

  而且林浩然也相信,随着保镖业务的逐步拓展和完善,实现自给自足是完全没问题的。

  对于目前的经营状况,林浩然感到非常满意。

  他原本以为可能需要长期向公司投入资金,但现在看来,根本无需如此。

  与崔子龙在办公室里简短交流后,林浩然便与他道别离开了。

  而崔子龙则立刻着手准备通过黑市渠道散播流言的事宜。

  现在时间还早,一旦他现在就将这些流言传播出去,那么那些媒体就会率先收到这些消息,如此一来,不出意外的话,明天的报纸上,便能够看到各种留言满天飞。

  香江就这么点大,想要以很快的时间让这则流言在整个香江传播,的确不难。

  一旦这些流言在市面上流传开来,置地集团即便抛售数十个地产项目,也不会对香江房地产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这能够帮助置地集团顺利出售那些林浩然不看好的地产项目,从而迅速回笼资金,彻底没有了负债的重担。

  他可不想因为置地集团的事情,导致香江地产业因此而提前发生地产危机。

  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一天。

  第二天早上,林浩然从被窝中醒来。

  这几天西伯利亚的寒潮又再次南下,所以即便是香江,最低温度也下降到六七摄氏度。

  卧室中开着暖气,林浩然倒是不觉得冷。

  洗漱完,换了几件厚衣服之后,林浩然这才下了一楼,准备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报纸。

  林浩然坐在餐厅的落地窗前,手中拿着一份《香江商报》,头条新闻赫然就是他昨天让崔子龙散布的谣言。

  报纸上,用醒目的标题和详细的报道,描述了他为了收购置地集团而背负巨额债务的情况,甚至列出了他从汇沣银行和花旗银行贷款的具体数额,以及从有关银行工作人员获悉的资料。

  紧接着,林浩然翻阅起《东方日报》,该报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全面剖析了这条流言,详尽列出了市场中的各种猜测,并适时提醒读者,在官方消息未证实前,需维持理性思考。

  文章收尾之处,巧妙地点到了置地集团的私有化议题,隐约透露出这一流言可能对集团未来走向有所影响。

  这显然是崔子龙的刻意为之,毕竟大家都知道,《东方日报》乃林浩然全资掌控,在大家看来,如此报道手法,无疑是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可大家却觉得有点欲盖弥彰了。

  相比之下,《明报》则显得更为激进,直接引用了“知情人士”的话,称林浩然为了收购置地集团,不惜铤而走险,大举借贷,如今已陷入财务困境。

  文章中还穿插了对林浩然过去商业决策的回顾,觉得林浩然在短短两年多时间收购这么多的大企业,绝对有可能利用了杠杆手段,试图从历史中寻找其激进策略的蛛丝马迹。

  而《信报》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它侧重于分析流言对香江房地产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指出如果流言成真,置地集团大规模抛售资产,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同时,该报也采访了几位经济学家,对置地集团私有化及林浩然个人财务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

  放下报纸,林浩然对于崔子龙的这个流言,还是感到很满意的。

  没想到,才过去一天,这些报纸的报道就如同他所想的那般,开始如此大规模报道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今天必定能够让整个香江的人都知道此事。

  以此同说,在香江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里,的确如林浩然所想的那般,市民们纷纷对此事进行讨论。

  除了这些主流报纸的报道,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更是五花八门。

  有人说林浩然已经秘密会见了多家银行的高管,寻求紧急贷款;

  也有人称,汇沣银行和花旗银行已开始对林浩然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准备采取相应措施。

  更有甚者,编造了林浩然在私人晚宴上承认资金链紧张,不得不考虑出售个人资产的“第一手资料”。

  一时间,关于林浩然资金链有断裂危险的传言在香江不胫而走,林浩然“深陷财务危机”的消息迅速成为了全城的热门话题。

  施勋道林家别墅中,林浩然一边翻阅着报纸,一边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他知道,这些报道和小道消息虽真假难辨,但已足够在香江社会各界引发轩然大波。

  正吃着一份放足料的海鲜鸡蛋石磨肠粉的时候,一楼的书房却是传来一阵电话铃声。

  一楼和三楼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因此不管在一楼还是三楼,他都能及时接到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