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164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对林浩然而言,利孝河的葬礼结束了,就意味着终于可以和利家谈收购TVB股权的事情了。

  他也特别关注TVB那边的情况。

  由于利孝河刚刚去世,公司暂时也由TVB总经理全权执掌。

  所以董事会议还没有召开。

  也就是说,邵逸夫还没有入主TVB,成为TVB的新任董事会主席。

  所以,第二天上午,林浩然就给利铭则打了个电话。

  如今利铭则虽然已经不再是中华煤气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可他担任的公司高管职位还有大把。

  林浩然知道,他平时更多的是在利西慎置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

  毕竟,这家公司才是利家的主业。

  正是依靠着这家企业,利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香江华人四大家族之一。

  电话顺利打通。

  “林先生找我有事吗?”利铭则似乎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声音有些沙哑。

  毕竟,利孝河也是他关系比较好的一位弟弟,更是利家非常重要的核心成员之一。

  而且,利铭则在利孝河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利铭则比利孝河更大,已经是75岁的高龄了,这个年龄,已经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了。

  然而,事实上,利铭则自己也没有多少时光可以挥霍了。

  据林浩然的了解,他将在1983年7月离世,这意味着,这位利家的家主,实际上只剩下三年的生命了。

  他们虽然都很有钱,却无法与邵逸福、赌王、李加诚等人那般,寿命绵长。

  “的确有些事情,想要与利老先生聊聊!”林浩然回答道。

  “那你过来我办公室,我在西慎置业有限公司总部的办公室等你!”利铭则直接说道。

  “好,那我现在过去!”挂了电话之后,林浩然便直接坐车前往利西慎置业有限公司总部。

  二十多分钟后,林浩然便见到了这位略显疲惫的老人——利铭则。

  今天的利铭则,面容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倦意,显然还未从弟弟去世的阴影中完全走出。

  利孝河的离世,对利家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无论是在情感层面,还是从其享有的社会声望来看。

  “林先生,请坐。”利铭则指了指紧邻办公室的沙发,示意林浩然坐下。

  “谢谢。”林浩然礼貌地回应,随即与利铭则相对而坐。

  “林先生这次找我,不知所为何来?”利铭则直接问道。

  “利老先生,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有意购买利家所持有的TVB股分,希望能得到您的协助与支持!”林浩然诚恳地说道。

  “林先生竟对TVB产生了兴趣?如今的TVB在市场份额这块可是比丽的电视台要差了不少。”利铭则略显惊讶。

  的确,当前的TVB在收视率上已难以与丽的电视台比肩,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根源在于TVB播放的电视剧质量,相较于丽的电视台,有着明显的不如。

  TVB如今,在利家犹如一块烫手山芋,利家内部早已对此进行过讨论,无人愿意接手其管理大权。

  加之利孝河之子尚且年幼,子承父业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TVB的未来执掌权,或将落入英美财团之手,又或是由邵逸福接管。

  英美财团,基本是不可能接管的了,他们虽然也是TVB的创办人,但早已经表示过,无意管理无线电视,这也是利孝河能够担任TVB董事会主席这么多年的原因。

  “我自然知道,不过TVB之所以在收视率上落后于丽的电视台,不过是因为电视剧的质量罢了,只要将播放的内容质量提高,收视率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了。”林浩然浑不在意地回答道。

  “想要将电视剧的质量提高,谈何容易?”利铭则苦笑着说道。

  TVB虽然与利铭则没有任何关系,可TVB的股东里,利家就足有四位,而且这几名股东都是他的亲弟弟,他这位利西慎家族的现任族长,自然也对TVB了如指掌。

  从利铭则的回答中,林浩然已经察觉到,邵逸福如今还没有向他们利家提出增持TVB股份的计划。

  这对林浩然而言,正是一个好机会。

  如果邵逸福提出来了,他可就错过这个好机会了。

  “我有我的打算,只希望利老先生能给我提供帮助,如果利家愿意将股份卖给我,我愿意与利家达成亲密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利家有什么生意想要与我旗下的公司合作,我都会优先考虑,至于价格,只要合理就行!”林浩然郑重地说道。

  他如今在香江的商界地位,自从逼得扭壁坚不得不低头认错之后,便已悄然攀升至与沈弼、包裕刚等巨头并驾齐驱的高度。

  因此,林浩然此番的承诺,分量着实不轻。

  当然了,对林浩然而言,这不过是画饼罢了,又没什么损失,倒是无所谓!

  “林先生,我并不是TVB的股东,族人是否愿意出售TVB股权,我做不了决定,不过我可以帮你联络他们,帮你争取!”林浩然的话,的确让利铭则心动了。

  虽然如今利家与林浩然的关系还不错,可他想更进一步。

  利家之所以能够成为香江四大家族,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人脉!

  利家向来擅长与与人打交道,如今林浩然在香江的商界地位越来越高了,让利家的关系与林浩然更进一步,对他们家族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们的财富,在如今的香江,已经不算突出了,可依然稳坐四大家族的称号。

  终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利家的人脉关系非常强。

  如果可以,利铭则还是希望族人能够趁此机会卖一个人情给林浩然,反正他们也无心继续管理TVB。

  林浩然已经查过,目前利家手中一共持有24%的TVB股份,为TVB第一大股东。

  而邵逸福个人,则是持有21%的TVB股份。

  说实话,TVB如今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参考值,如果收购的话,林浩然还真不好出价。

  不过,只要利家出的价格不太离谱,他还是愿意购买的。

  “如此,就麻烦利老先生了,我期待着尽快收到您的答复!”林浩然语气中带着郑重说道。

  既然他抢在邵逸福之前开了口,那么成功拿下利家手中股权的概率还是相当可观的。

  “好,我会在今天召集家族会议,并在会上提出此事,一旦商议有了结果,我会立即向林先生反馈!”利铭则回应道。

  “那利老先生,我就不再打扰了,静候您的佳音!”虽然此次来访的目的尚未实现,但所有该说的话都已言明,接下来只需静候答复即可,林浩然于是礼貌地告辞。

  “林先生慢走。”利铭则起身相送。

第255章亿港元,用完了!

  九龙清水湾大埔仔,邵氏影城,董事长办公室。

  此刻,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两位老板邵逸福与邵任枚在办公室中对视而坐。

  对于很多人而言,只认识六叔邵逸福而不认识三叔邵任枚,实际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正是由邵任枚与邵逸福成立。

  只不过,与邵逸福六十岁之后犹能日理万机的勤奋相比,邵任枚则乐意放权给兄弟子侄,自己乐得享受奢华生活。

  因此,邵任枚的存在感并不算高,为人颇为低调。

  “三哥,这是我们邵氏入主TVB的好机会啊,香江这些年的发展迅速,电视机也越来越普及了,电视的兴起势不可挡,如果我能成为TVB董事会主席,那对我们而言,进可攻,退可守!”邵逸福此时神情严肃。

  好友利孝河去世,邵逸福虽然有些难过,可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去年邵逸福大哥去世的消息传来,邵逸福也难受了一番,可很快便想通了。

  此刻,他需要考虑的,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利益。

  尽管这些年他并未直接担任TVB的董事会主席一职,但通过TVB这一平台,也间接地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培育了大量杰出的演员。

  这一经历也让邵逸福深刻认识到电视行业的巨大潜力。

  特别是在整个七十年代,香江的电影市场占有率被嘉禾电影公司追赶了上来,而邵氏电影公司的市场份额却在逐渐下滑,这也是邵逸福萌生入主TVB念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六十年代时,可以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占领的电影市场,在华人世界中几乎过半。

  可自从七十年代开始,邹文淮的出走、错过的李小龙、跳槽的许冠闻等等,直接让如日中天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突然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嘉禾电影公司。

  尽管如此,邵逸福并未对过去的决定感到后悔。

  正如俗话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规模扩大后,为了确保稳定发展,必须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规则。

  如果有人试图打破这些规则,对公司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害。

  而利孝河的去世,也让邵逸福看到了邵氏将重心从电影转向电视的机会。

  “逸福,我也认为电视行业的前景十分不错,你放手去做,三哥全力支持你。但考虑到利家持有的TVB股权最多,如果你直接出任TVB董事会主席,未来位置可能不稳。

  因此,我建议如果你想成为TVB董事会主席,可以考虑从利家手中购买部份股权,这样一来,咱们邵氏就能正式成为TVB的

  如今已79岁高龄的邵任枚,早已对企业管理失去了兴趣,他更愿意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

  因此,对于六弟邵逸福的决策,他总是无条件地给予支持。

  尽管他同样是邵氏兄弟公司的老板之一,但早已很少参与公司管理事务。

  然而,别看邵任枚现在似乎处于半退休状态,他依然是一位极具商业天赋的商人。

  邵任枚性格沉稳老练,与行事果断的六弟邵逸福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据传,在70年代初,被称为邵氏兄弟公司“叛将”的李翰祥曾请求重回邵氏,当时邵逸福有意拒绝,多亏了三哥邵任枚的劝说:“咱们争财不争气。”这才使得这位大导演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邵任枚不仅为人稳重,口才也相当了得。

  当年邵氏为了学习先进技术,常邀请日本导演来香江拍片,表面上说是引进外援,实际上是为了偷师学艺,让邵氏电影公司的导演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拍法。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就此事发问,邵任枚毫不慌张,随口一句“好莱坞也用欧洲导演”便轻松化解,令一同出席的张彻导演十分佩服。

  “三哥,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孝河的葬礼昨天才结束,我此刻就去找利家谈购买股份的事,似乎不太合适,我打算过过两天再与利家进行洽谈。

  考虑到我们邵氏与利家这么多年的深厚交情,如果他们无意继续管理TVB,他们应该不会拒绝我们的,孝河去世后,利家有能力接任TVB董事会主席职位的,恐怕只有利铭则先生了。

  不过,记得当年我们创立无线电视台时,利铭则先生就对此不感兴趣,因此他个人也没有持有任何的TVB股权,估计现在也不会改变主意。”邵逸福也点头说道。

  对于购买利家手中的TVB股权,邵逸福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是啊,我们和利家几十年的交情摆在那里,这事儿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邵氏电影垄断电影行业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能还沉迷在过去的辉煌中,邵氏是该找找新的出路了!”邵任枚感叹道。

  回忆起他们从二十年代就开始涉足电影行业的经历,起初在大哥创办的天一电影公司帮忙,后来邵逸福与邵任枚共同创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两兄弟在电影界摸爬滚打了五十多个年头,从创业到辉煌,再从辉煌到衰落,这段经历,让他不禁感慨万千。

  “真怀念父亲在时,咱们六兄妹的那些日子。”邵逸福说着说着不禁怀念起以前的日子。

  邵父去世得早,1920年便去世了,去世的时候,邵逸福甚至只有13岁。

  如今,转眼之间却是几十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就这样,在办公室中一同回忆着青少年时的那些日子。

  ……

  与此同时,林浩然离开了利铭则的办公室之后,便往万青大厦而去。

  很快,他便出现在了万青大厦31层之上的环宇投资公司办公室。

  从上一次苏志学告诉林浩然他们持有的置地集团股份超过25%至今,已经过去近半个月时间。

  虽然后面《东方日报》等媒体不再针对怡和洋行之后,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等怡和系的上市公司股价不再下跌,但股票的涨幅短期内却也很难如此前那般大幅度上涨。

  原本,置地集团的股价已经突破百亿,朝着一百一十亿港元的方向快速向上大涨。

  结果此次之后,置地集团的总市值跌回到了九十亿港元左右,虽然不可能回到刚开始环宇投资公司入场时的七十多亿市值,但对环宇投资公司而言,也已经很不错了。

  起码环宇投资公司吸纳股票的成本不用那么高了。

  至于怡和洋行,这次跌得更惨原本快涨到六十亿港元的市值,直接被跌回到四十多亿港元的总市值。

  而环宇投资公司在这个月里,也抓住了这次的机会,暗中快速吸纳这两家公司的股票。

  这个月丰泽电器公司所发生的事情,对林浩然而言,侧面上来说是给他带来了一个极其大的好处。

  一场闹剧,让他加快了对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两家英资大行的股票吸纳进度,同时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此刻,他持有的置地集团股票,已经达到了26.27%。

  而持有的怡和洋行股票,也达到了15.23%。

  可以说,两家洋行,他都已经暗中成为大股东了。

  置地集团这边,林浩然更是有机会与怡和洋行争夺控股权了。

  怡和洋行的吸纳进度相较于置地集团而言之所以如此之慢,是因为怡和洋行的英资财团持有的股票更多,导致股市中流通的怡和洋行股票远远比置地的流通股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