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不仅仅是万青集团,甚至是中华煤气公司、东方报业公司、港灯集团,接下来都可以将市场扩展到菲律宾市场了。
在那边,有靠山了,如果还不往那边去发展,占有那边的市场,那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香江,终究只是一个小市场。
他旗下的几家企业,如港灯集团、中华煤气公司、东方报业公司,实际上主业务都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想要突破这个瓶颈,最好的办法就是往外扩张。
菲律宾拥有大量的华人,虽然社会治安混乱了点,可市场也不小,如果在那边能够拿下一部分市场,也够他们继续扩大规模了。
像靑洲英坭公司,自从成为吕宋岛第三大水泥供应商之后,在菲律宾的每个月收益,早已经超过了香江本土市场。
靑洲英坭公司每月利润超千万港元,菲律宾市场功不可没。
这就是人多的好处。
人多,市场需求就大。
香江五百万的总人口市场,终究还是太小了。
而菲律宾的人口,是香江的十倍!
而且自五十年代起,依靠着美国的帮助,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也非常快速,人均GDP在亚洲甚至一度仅次于日本,这边的经济这个时期实际上已经不差了。
菲律宾之事处理妥当之后,林浩然的目光便不继续放在那边。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两天,来到了5月12号。
下午,林浩然意外地接到了苏志学的来电。
“老板,九龙巴士的股票交易,有异常,数据表明肯定是有人盯上这支股票了!”苏志学在电话中说道。
当林浩然到达万青大厦的环宇投资公司后,苏志学将一份数据递给了林浩然。
这是一张九龙巴士股票交易量近一个月来的数据对照。
列表显示的环宇投资公司每一天占总交易量的比例,都有详细的数据。
从两个星期前,环宇投资公司每天的吸纳占比,就开始缓慢下降。
由以往九龙巴士每天总成交量的股份中起码有70%是被环宇投资公司这边吸纳,可从两个星期前开始降低至不到60%的交易量。
甚至,今天直接降到了只有40%。
很显然,有人如林浩然一样,盯上了九龙巴士。
“老板,这两个星期以来,我都以为是九龙巴士的市场交易量更大了,我们吸纳的比例下降,是股市正常市场行为,是看上这支股票的股民增多了,可今天一下子下降了这么多,我就知道肯定有问题了,绝对是有其他财团盯上了九龙巴士。”苏志学严肃地说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看着数据报表,倒是奇怪,是谁盯上九龙巴士。
如果港灯集团不是置地集团的股东,林浩然或许会怀疑是置地集团在后面搞鬼。
可如今置地集团的一举一动,其实都逃不过林浩然的眼睛,因为他如今是置地集团的重要董事会成员,基本上那边的一些大的决策,他作为董事会成员都有权知道。
这也算是港灯集团成为置地集团股东的一个好处了。
既然不是置地集团,那会是谁呢?
莫非,是郭德胜动手了?
作为曾经在鹏城工作过的林浩然知道,后世的九龙巴士,是郭德胜旗下新鸿基集团的一员。
只是,他不知道郭德胜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购九龙巴士的。
环宇投资公司由于目前主要的目标有三个,分别是置地集团、怡和洋行、九龙巴士。
所以,虽然环宇投资公司的实力增强了,可因为操盘手也分散了,如果有人盯上九龙巴士,他们只吸纳了其中的40%交易量,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对方想隐瞒,林浩然想查可不容易。
不知道东方报业公司那边,查不查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不过,既然有郭德胜这条间接性的情报,或许他能查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咱们持有多少九龙巴士的股份了?”林浩然问道。
“截止到今天,已经持有九龙巴士总股的23.63%股份了。”苏志学汇报道,同时也将今天的成绩表递给了林浩然。
林浩然点了点头,说道:“不管是谁盯上九龙巴士,你们继续照旧操盘就行了,我们目前掌控着这么多的股份,已经有了领先的优势!”
“好的老板,我知道了!”苏志学恭敬地说道。
走出苏志学的办公室,林浩然来到了自己的私人会客室中的办公室,给远在菲律宾的崔子龙打了个电话。
东方报业公司的情报机构,崔子龙是总负责人,找他比找现在的东方报业公司副总经理更靠谱。
这几天,林浩然知道崔子龙正在忙碌着在菲律宾开环宇安保分公司和东方报业分公司的事情。
“老板,您找我,是有什么指示吗?”崔子龙在电话中询问道。
“那边的情况进展得怎么样了?”林浩然并未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先询问了菲律宾那边的情况。
“老板,五四帮已经成功将856万美元转入公司账户,其中一百万美元已经分配给李卫国和两百名公司安保人员。此外,我们已在马尼拉注册了一家安全顾问公司,
并在马尼拉市西南郊区的海边购置了一块约23万平方米的地皮,计划将环宇安全顾问公司菲律宾分公司的总部及未来的训练大本营设于此地。
由于施工尚需时日,我们已临时租用了一个训练场,两百名安保人员已妥善安置。”崔子龙详细回答道。
“我这次打电话给你,是有另一项任务需要你去完成……”林浩然随后向崔子龙简要介绍了九龙巴士的情况。
“调查暗中对九龙巴士进行收购的可疑对象吗?这个任务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既然老板有了可疑目标,调查起来应该会相对容易些,起码能调查出新鸿基是不是在进行这项收购,老板,请给我一些时间,我尝试一下。”崔子龙在稍作思考后回答道。
“好,辛苦你了!”
第225章 必须阻止他们的觊觎
新鸿基地产公司总部,董事会主席办公室,郭德胜此刻正听着手下的汇报。
针对九龙巴士的收购,是由他亲自决定的。
新鸿基这些年凭借着在房地产行业中的迅速发展,实力愈加强大,甚至逐渐超越不少的英资大行,在香江上市企业中已经成为市值前二十的存在,且从目前的房地产股票涨幅来看,到年底,新鸿基地产甚至能够进入香江上市企业前十的行列。
郭德胜有个目标,那就是让新鸿基地产超越置地集团,成为香江最大的地产公司。
他的目标,始终不是长江实业集团、新世界发展,如果仅论地产实力,他觉得新鸿基地产的实力是比长江实业集团和新世界发展强的。
所以,置地集团才是新鸿基的超越目标。
1977年拿地,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湾仔新鸿基中心,设计为楼高53层,楼面面积达86万方尺,大厦外形巍峨壮观,富有现代化气息,与置地集团的康乐大厦遥遥相对,在设计上比康乐大厦仅高出1尺,便已经微妙地反映新鸿基地产超越置地集团的意图。
公司有钱了,自然需要乘胜扩张。
李加诚收购和记黄埔、包裕刚收购九龙仓、林浩然收购港灯集团,这一系列的收购,都深深地刺激到了郭德胜,想要快速发展,仅仅依靠公司自身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兼并其它优质企业。
李加诚收购和记黄埔前,长江实业集团的综合实力还不如新鸿基地产。
可收购和记黄埔之后,香江市民普遍都认为,李加诚已经彻底超越郭德胜。
这样的声音,深深地触碰到了郭德胜的心弦。
不服输的他,自然打算想办法去超越李加诚这些华资老朋友。
于是,他开始搜罗可收购的优质上市企业,而九龙巴士这家公共事业上市企业,便很快进入到他们的视线。
郭德胜其实并不是看上九龙巴士的运输业。
想要依靠巴士这种公共事业型的行业赚钱,可不容易。
巴士行业与售电行业一样,在香江也属于垄断性公共事业行业。
在香江岛那边,由中华巴士垄断性经营。
而在九龙半岛这边,同样由九龙巴士垄断性经营。
这看起来似乎很不错,没有竞争对手的威胁,实际上却有着各种限制。
别的不说,香江政府制定了一个限制巴士行业的限制盈利协议,让中华巴士与九龙巴士这两家香江垄断性运输企业,每年的利润不能超过规定资产净值的15%,如果多出,这部份资金需要拨入发展基金,不足之数再由发展基金拨回。
这样,就一定程度地限制了运输行业老板的获利。
所以,郭德胜是看不上九龙巴士那点交通运输利润的。
房地产行业,随随便便一年都能翻个倍。
既然看不上交通运输业,为何郭德胜想要收购九龙巴士呢?
原因很简单,自然是有其它足够大好处令郭德胜对其觊觎!
九龙巴士作为香江老牌公共事业型上市企业,早期不断买地皮,旗下拥有大量的车厂、停车场等大批廉价土地。
这些地皮,不仅仅九龙郊区有,甚至是尖沙咀、红磡、旺角、油麻地等等最繁华的市中心,都拥有大量的地皮。
不仅仅如此,自从红磡海底隧道开通之后,中华巴士和九龙巴士都可以相互开通抵达对岸的公交路线。
所以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九龙巴士又陆续在香江岛那边购置了不少的地皮建停车场、车厂等。
甚至,由于当年近郊的地皮便宜,九龙巴士为此不断囤积土地,如今这些当年的近郊,都变成了市中心区域,地皮的价值自然会大幅度上升。
以前囤积的地皮,如今早已经价值连城,不少甚至可以开发建造商业大厦甚至是商业小区或者工业楼宇。
可以说,九龙巴士的股市市值,和不少老牌英资企业一样,是大幅度低于资产净值的。
郭德胜看中的,正是这些地皮。
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老板,如果他能收购九龙巴士,自然可以利用自己控股的身份,通过合作的方式对这些地皮进行开发,可以不断压榨九龙巴士的潜力,最终,九龙巴士的地皮,都会慢慢变成新鸿基地产公司的地皮。
而林浩然之所以想要收购九龙巴士的原因,与郭德胜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他也看中了九龙巴士旗下这些大量的地皮。
如果这些地皮都由万安地产公司来开发,那么最终最大的收益者,自然是他林浩然了。
“我们现在一共持有5.32%的九龙巴士股份吗?进度还是太慢了。”听完证券负责人的汇报,郭德胜皱了皱眉头。
这几年,新鸿基地产所赚的钱越来越多,所以他可用资金也越来越多,财大气粗的郭德胜,自然希望能够尽快拿下这家被他觊觎的上市企业。
“老板,我们对九龙巴士的股份进行收购机会才进行两个星期的时间,实际上这个吸纳速度已经不算慢了,这支股票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每天的交易量甚至不输一部分地产上市企业。
而今天,我们加大了吸纳的力度,最终吸纳的股票,相比以往直接多了两三倍,如果明天开始进行按照今天的力度收购,我想最低三个月时间,就能让新鸿基公司暗中持有的股份超过30%。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提出收购九龙巴士。”证券负责人向郭德胜汇报道。
“三个月吗?”郭德胜的手指没有规律地敲击着办公桌。
“老板,我分析了这半年以来九龙巴士的股票交易量,我怀疑之所以九龙巴士的交易量这么多,原因是不仅仅只有我们盯上九龙巴士,还有其他财团也同样盯上九龙巴士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别说三个月了,我们能不能竞争得过对方还是一个问题!”证券负责人纠结了一番之后,还是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有怀疑对象吗?”郭德胜问道。
“有,鹰君集团,我在业内听到一个传闻,鹰君集团有意收购中华巴士或者九龙巴士,这则消息今年初的时候就有传闻了,所以我不清楚他们有没有动手了。”手下回答道。
“鹰君集团!”郭德胜眉头皱得更紧了。
鹰君集团的实力,可不差,在华资地产财阀中,那是仅次于李加诚的长江实业、郭德胜的新鸿基地产、郑玉彤的新世界发展以及近期才崛起的佳宁集团,排名第五。
所以,郭德胜并没有小看鹰君集团。
鹰君集团作为上市企业,想要筹资,并不难。
不过,如果对手仅仅是鹰君集团,那他郭德胜倒也没有那么害怕,他最担心的就是,对手是怡和洋行、置地集团之流。
毕竟,再怎么说他的新鸿基地产实力也比鹰君集团强不少,论资产实力,他郭德胜比鹰君集团的罗鹰士要强得多。
“我会调查真伪的,有了结果,会告诉你,你明天继续针对九龙巴士股票进行收购!”郭德胜对手下说道。
等手下离开办公室之后,郭德胜便让他掌握的情报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
情报,对大佬们很重要,所以到了他们这种地位,自然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报消息来源,只不过有强有弱罢了。
但是,如果有针对性的调查,其实不难。
比如手下怀疑鹰君集团,那他让人去收集鹰君集团的情报,这种情报调查的难度,已经大幅度降低了。
……
一天之后,在万青大厦内的环宇投资公司,林浩然再次接到了崔子龙的电话。
“老板,根据调查我掌握了一些情报消息,我们通过一个新鸿基证券部的中层管理人员得知,他们确实在秘密收购九龙巴士的股份。
而且,我们还意外发现了一个额外的信息,不仅新鸿基地产,另一家地产巨头鹰君集团也已经参与其中。
得到这个消息后,我立即安排人手对鹰君集团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结果显示,这次收购行动是由鹰君集团董事会主席罗鹰士的儿子罗旭锐亲自负责的。
罗旭锐是个理财高手,就在本月初,他刚刚将旗下的所有酒店业务整合为富豪酒店集团,并计划将其上市。”
电话接通后,崔子龙迅速向林浩然汇报了情况。
情报这东西,只要舍得花钱,再加上有一定的线索,暗中调查并不难。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