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第164章

作者:不放心油条

  能自主做到这一步,还能让出窍阴神完好的归体,醒来之后也没有什么负面影响,那纯粹的境界,是百分之百到了有资格被授箓的阶段了。

  想要被授箓,严格点来说,是还要考教专业学识,考教各种实际操作。

  最后还得有人推荐,经历审查,其实挺麻烦的。

  而且道门向来是讲究最真实的实操,还得有亲自去完成的案例打底。

  最后一点,对张老西来说,倒不是问题,他实打实独自处理的案例挺多的,远比一般道士多,经验丰富,而且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正常学习时学不到的东西。

  而扶余山自己就有授箓仪法,有授箓资格,张老西接下来的授箓仪式,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这次出院之后,他就得回扶余山进修。

  本来上次,甘姨给了张老西一个铁环法器之后,他就得回去的,但手里一直有活,拖到现在,出了这么多事,想不回去都不行了。

  关心了一下张老西的身体,确定无大碍之后,温言就开始问他正事。

  “城区中心,有一座石牌坊,你知道怎么回事不?”

  “什么石牌坊?”

  “就是十字路口那座,那里只有那么一座,天天坐车都得路过的地方。”

  然而,就这么明显的东西,张老西还想了好半晌,才对上号,弄明白温言说的是什么。

  “那个石牌坊,没什么问题吧?”

  “如此明晃晃的东西,你都一时半会对不上号,你还不觉得有问题啊?”

  “嘶……还真是,都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了,早就下意识忽略了,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我回忆了一下,好像就第一次到德城的时候,注意到了那座石牌坊,后面就再没注意过,那东西有什么问题么,能说?”

  “我也不清楚,蔡部长只是给我提了一嘴,我估计他其实也不太清楚,所以我就想自己查查。”

  张老西努力回想了好半晌。

  “我想起来点东西,那东西,摆在那里,少说也已经三十年往上了。

  我当初第一次来德城的时候,也跟人随口问了一句,我记得当时说的。

  大概是,当年这里还不是城区中心呢,发展扩建才刚刚到现在的城区附近,那座牌坊好像就已经在了。

  后来继续向北扩张,也没拆了,因为本地人一直都是这样,对于牌坊看的很重,他们觉得砸牌坊会损自家福报。

  再加上正好到了那个地方,是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没人动那座石牌坊,一直留到现在。

  具体是什么时候的,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我可以找人问问,我在这边也认识不少人。

  他们知道的事情,未必有什么文字记载。”

第144章 古书和金粒,我也得怂(5k)

  张老西毕竟干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本地的烈阳部成员,都未必有他熟。

  起码张老西知道想要问什么东西的时候找谁,找到的人,人家不知道,也能继续给找别人。

  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张老西就给温言电话,然后出院当天,就开着他那辆皮卡,载着温言一路来到周边的一个村子里。

  这里山清水秀,村子依河而建,那只有几米宽的小河里,竟然还能看到游鱼。

  他们到的时候,村口的大榕树下,已经坐着好几个老人,张老西上去用本地话跟对方一番客套,很快就步入了正题。

  这里的一位刚九十岁的老人,就是几十年前参与建设和规划的老工人。

  老人家诉说着曾经的事情,温言就在旁边静静的听着。

  最初的时候,德城还只是圩州下面的一个小镇子,紧挨着西江河,所有的人,都是靠着西江讨生活的。

  当初能发展起来,也是因为这里算是交通要道,而且这里江水平缓,本来就有现成的江边码头。

  几十年前,堤坝可没有现在这么高,上游连续几天暴雨,下游就得通知,注意防汛。

  那时候,公路网还没这么发达,这里算是周边货物的集散地,那时候,很多东西,从江上运输,可比陆地运输性价比高多了,而且量还大。

  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治水,这里人流量就慢慢大了起来。

  除了在水上讨生活的人之外,周边聚集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就发展了起来。

  人多了,这建筑自然是不断扩张,城区向南就是西江,只能向北扩张。

  然后那时候,扩张着的时候,很多老旧的建筑,能拆的就都拆了,比较重要的,要么留在原地,要么就拆走了之后,原样在别的地方重建。

  德城有一个孔庙,就是因为一直保存完好,有人修缮,当初就给留下了,到现在还在。

  但还有更多,年久失修,已经成废墟的老建筑,就都给拆了。

  其中就包括原本在那座石牌坊后面的建筑。

  据这位老人所说,几十年前的时候,石牌坊后面还有一片断壁残垣,值钱的东西,早就不见了,大梁都不知道去哪了,那种老木头放到现在,恐怕会很值钱。

  当时规划的时候,其实是要连那座石牌坊一起拆走的。

  可当时有个在当年就九十多岁的老人来了,据说还是上个世纪的秀才,他说这牌坊,是镇江牌坊,龙母娘娘所赐,保佑本地不受水患。

  老人家通情达理,觉得这是朝廷规划,也是利国利民发展的好事,搬走是得搬走,但这份罪孽,不能让那些辛苦工作的工人来承担。

  所以,你们都闪开,老人家一头撞死在上面,填了这份罪孽,你们再拆走。

  明明是来阻拦的,可是这话一开口,还真的要一头撞死在上面的架势,谁还敢啊。

  谁今天敢让那九十多岁,在当地地位还极高的老寿星出事,当天就会被当地暴怒的族人给活活打死。

  再加上,这话一说,哪个人敢去碰那石牌坊一下。

  在这边,若是被认为坏人一家的风水,那都可能是死仇,要是坏了一城风水,只能说,晚上别睡太死。

  引发两村械斗,那都是标准结局。

  而几十年前的时候,这里的人,那可是武德极其充沛,两村械斗,拉出来足够打一场局部战争的装备,那可是真有先例的。

  为了一座石牌坊,不至于。

  最后还是上面来了个领导,让规划局的人稍稍改了改规划,就让那座石牌坊,刚好在十字路口,结果就是完全不用动,一直在原地,也不影响什么。

  然后就到了今天,曾经的荒地,已经变成了城区的中心。

  这位九十岁的老人家,非常笃信他年轻时听到的那些话,到现在还在感谢当年那位出面阻拦他们的老秀才。

  他当时吓坏了,趁着夜晚,悄悄来石牌坊前叩头,说以后肯定年年去龙母庙,年年请人来打扫清理。

  然后老人家就记到现在,还记得当年的承诺。

  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回村里养老,儿子七十岁,都先一步走了,孙子辈的,觉得老人家迷信,压根不想管年年去打扫的事情。

  这不,听说了有人打听,就赶紧把人叫来,要亲眼看一看,最重要的,是想请个心诚的人,续上这份连续了几十年的清扫。

  温言听了这话,就连连保证。

  “您老放心,以后保证年年都有人清扫。”

  “心不诚的人唔掂。”老人家很执拗,伸出一只手,抓住温言的手。

  温言微微一怔,感受着对方冰凉的手,重重点了点头。

  “我亲自来做,直到找到了我觉得更合适的人接手,您觉得行不行?”

  温言默默激发烈阳,柔和的阳气,在他身上绽放。

  老人浑浊的眼睛,感受到那温和的阳气,看到了温言身上的光辉,也看到了温言手背上那道解厄水官箓,他有些意外的看着温言,咧着嘴连连点头。

  “你等着。”

  老人拄着拐杖,也不让人扶,自己慢吞吞的回到家里,拿着一个红布包裹着的东西出来。

  他将红布包裹塞给温言,不准温言现在看,也不准温言拒绝。

  聊的差不多的时候,温言和张老西离开时,站在车边,回头向着村子里看了一眼。

  “伱感觉到了么?”

  “那位老人家大限要到了。”

  “不,是已经到了,他心里有个执念撑着,有一口气撑着,才没有闭上眼睛。

  别听他说,孙子辈的,重孙子辈的,都不想接手他的事,他还有些恼。

  他是怕影响到子孙,对这件事深信不疑,几十年下来,早就化作执念。

  现在,这个执念已经没了。”

  张老西微微一惊,他当然听明白这话的意思了。

  那老人其实已经不在了。

  “不会吧,我都没感觉出来啊,他也没化僵的迹象。”

  “那位老爷子不会化僵了,他只是寿终没有继续往下走而已,强撑着最后一口气,你没听他说话的时候,喉咙里像是有痰么,那口气就一直在那里没有吐出来,他就一直靠着执念卡在那最后一步上,严格说,真的还活着,只是他的身体却已经到极限了,撑不下去了。”

  “要不要……”

  “走吧,这里没我们事了,我们来了一趟,那老爷子就走了,你觉得人家家属会待见我们?”

  “说的也是。”张老西点了点头,他最是清楚这些了:“不过,话说回来,你什么时候知道这些的?”

  “我不知道,但是自从上一次去了一趟阴魂国度,刚才那老爷子一抓我手,我就感觉到了,所以,我只是加持了阳气,却没伤他,让他看了看我的天授符箓,他就相信我说的话了。”

  温言看了看手里的红布包裹,也没打开。

  等到驱车回到家,温言才将红布包裹放在桌子上打开。

  里面是一个很精致的红木盒子,盒子因为时间长了,都有些发黑。

  打开之后,里面放着几本发黄的古书,还有一个发黄的作业本,作业本上记录着一个个时间,还给标注了,清理打扫了几遍。

  看了看,去年的时候,那老爷子还亲自去打扫了,但今年却没有记录。

  应该是今年身体状况实在支撑不住了。

  而那几本古书,温言只是看了几眼,看着上面都有些模糊的字,就觉得头大。

  没有标注,没有断句,还是竖排的,字体也是古代的字体。

  自从看了几次古书道册原本,看的头昏脑涨之后,他现在看到这些就觉得上头。

  “你给看看吧,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看到那么多代词,就觉得头疼,看一页就得先查半天资料,才能看个半懂。”

  温言将那些古书拿出来,让张老西先看看。

  当他拿出最后一本,触摸到盒子内部的一角时,一种熟悉的感觉浮现了。

  他仔细打量着盒子,轻轻敲了敲,怎么看,这盒子也不像是有夹层的样子。

  最后翻来覆去看了半晌,还拿出尺子测量了一遍,的确没有夹层。

  敲到盒子底部一个地方时,却能分辨出来,这个地方的声音不太对,跟其他地方不一样。

  最后一狠心,温言直接按照接缝,将盒子底部给拆了。

  拆开之后,顿时发现,底部拼成的两块厚木板中间,被各自挖出了一个半圆,两个半圆拼凑在一起,正好只一个小拇指甲盖大小的空间。

  一颗小指甲盖大小的金粒,就被藏在这里。

  看到那颗金粒,温言终于确定,那种熟悉的感觉,而且隔着木头都能感觉到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了。

  他伸出手,拿起金粒,尝试着以烈阳加持。

  果然,烈阳根本加持不上去。

  这就是温言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完全无法被烈阳加持的东西。

  之前以“焚身”灼烧水神后,凝聚出来的神性结晶。

  但那时候,烧死了一头老龟,凝聚的金粒,也仅仅只有小米粒大小。

  而这里这颗,却足足有小拇指的指甲盖大小,整体成椭圆形,量了一下,已经有一厘米长了。

  温言拿出之前的金粒,两个放在一起对比了一下,大致算一下,仅仅算体积,起码也有七八百倍的差距。

  温言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想要凝聚出这么大一颗金粒。

  他把整个西江水系里的那些野祀的水神,全部杀了,炼成金粒,应该都不够。

  好家伙,那位老爷子到底知不知道这个东西啊。

  他给木盒子拍了照,发给了风遥,请风遥找专业人士看一下,看看这个木盒子到底是什么时候的物件。

上一篇:别叫我恶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