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跳水蛙蛙
不过马上,每个人都兴奋起来,纷纷开始在笔记本上键盘上噼噼啪啪。
等到13点35分,新浪微博热搜榜上,“陈诺红头发”这五个字的头条,就以沸腾之势,空降榜单第一名。
这一波老天爷给的热度,每一家媒体都欣喜若狂,每一个带图的新闻媒体的下方,评论少则数百,多则几千,而其中热度最高的,是一个名字叫师宁伟的博主。
其人照的照片位置又近,角度又好,而且还异常高清,瞬间就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围观。
“第一时间抱走我的红头发诺诺。”
这个点赞数超过5000的评论,正是来自今年初大出风头的那位知名糯米,已经拥有60多万粉丝的时尚博主“美美的小白羊”。
在她之下,则是一句“从今天起,花美男这个称呼,其他谁都不许再用!”得到了3000多个心。
在之后,各种评论就开始五花八门起来。
“看着屏幕流口水的,请给我点赞。”2000多个心,和50多条评论。
“7年了,我终于看到诺诺换造型了!”1000多个心,300多条评论。
“这种发色,全天下绝对只有诺诺能驾驭住,360度无死角神颜。帅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900多个心。
“博主好人,一生平安。多发一点诺诺单人照,求求了。”800多个心。
虽然师宁伟这个时候没有看到这最后一条评论,然而,他今时今日终于下定决心,抛弃掉越来越式微的新浪博客,跟着韩寒一起转战新浪微博,在今天专门来到现场,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准备复刻往日的成功路径。
这个时候,他哪里还用得着提醒?拿着相机,对着某人一阵狂拍。
至于说台上的人正在讲什么,他根本听都没听。
回想当年那个倔强的,热爱电影的,想要写出一篇篇振聋发聩文章的影评人,怎能让人不感慨物是人非。
不过,还是有比他更加专业的记者的。
比如新浪娱乐的一个美女小编,便拿着笔记本一边听着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们发表对本届电影节的看法,一边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敲击,把即时的图文信息,从qq发给新浪编辑部,再由编辑部发到新浪娱乐的账号上。
所以,除了报道,她也会添加一些个人意见上去,以便新浪总部的人发微博的时候,参考她的意见。
“洛珊·班尼蒂玛说:很高兴来到中国,很高兴和陈诺共事,她从很早开始就注意到陈诺,因为她是一个专注于女权的女性导演,因此陈诺的某些观点她非常赞赏,今天,她能够在上海电影节跟他一起讨论电影,她十分兴奋。(小兔几:这个导演看上去是陈诺的粉丝,之后可以挖掘一下。老何:明白。)”
“娜塔莉·波特曼说:这是她第三次来到上海,每次过来都感觉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她喜欢这个城市,这次她作为评委参加上海电影节,是因为她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小兔几:她老公和孩子都来了,就在现场。她百分百是看着陈诺的面子来的。建议后续采访跟进。老何:收到。)”
“李缤冰说:她今天中午买了几笼上海小笼包给大家吃。她认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在这里,中国爱电影的人能看到很多平常看不到的电影,外国电影人也可以更加了解中国电影。(小兔几:请小笼包,缤冰姐真大方呀。老何:有得吃不错了。)”
“乔治·巴勒菲说:这次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可以认识更多全世界的电影人,体验不同的电影。(小兔几:匈牙利居然也有电影。老何:有的。)”
“张家振说:非常荣幸受到组委会的邀请,这是莫大的荣誉。会以专业视角感受影片的情感与表达,兼顾艺术性与故事性。(小兔几:介绍一下他的履历,《赤壁》《赛德克·巴莱》《风语者》制片人,不然读者不知道他是谁。老何:明白。)”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说:我这次来到中国,不想带任何期待,这样能有更新奇刺激的体验过程,我等着电影节上的电影能给我带来怎样的震撼和感受,期待在参赛影片中看到独特的故事。(小兔几:陈诺的朋友圈真不是盖的。可以从这个角度做个后续报道。老何:收到。”
“最后是评委会主席中国演员陈诺,他说:这一次受到组委会的委托,作为评委会主席,他会履行这个职位的责任,对本届上海电影节的每一个奖项负责。(小兔几:这一条微博一定记得给我配图,配很多很多他的图!妈的,现场看,红头发的诺真的太帅了。你们这些人,羡慕不羡慕?老何:刘主任叫你认真工作。)”
美女小编顿时打了个寒颤。
妈呀,那个老巫婆也在。哼,平时屁事不做,今天这么积极,估计还不是看诺诺来的。还叫她认真工作。我呸!
每个人评委都发言完毕之后,现场的主持人说道:“好了,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第一排左手边第三位的那个女士。”
“主持人,各位评委好,我是网一娱乐的记者魏薇,我想请问陈诺一个问题,这么年轻,就成为了上海电影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你有什么想对公众说的嘛?你领导下的评委会,对于本届电影各大奖项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陈诺说道:“首先,我想诚挚地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我担任本届评委会主席。也感谢其他评委将与我共同赏析和讨论所的参赛影片,并且为所喜爱的影片未来进行颁奖,我非常荣幸。”
“电影让我们有机会,从世界各地聚在一起,能够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庆祝我们的不同性、多样性,也分享我们的共同性。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其中。”
“至于说本届评委会对于电影的评选准则,我想只有两个字,公平。”
“谢谢。”
第494章 特别帅
“你真把他甩那儿了?”
“咋个?你心疼了所?”
“不是心疼…他那么大个明星,安不安全哦?”
“有啥子不安全的?他戴着口罩墨镜还染了头发,鬼认得出来他。”
“那他咋个回来?你未必真的叫他走路?”
“这么大的人了,有手机有钱,还用操心?”
“哎,我还是觉得……”
“啰里八嗦,那你要不要下去陪他嘛?”
“…………欸,对了,中午我们两个去吃啥子?”
……
……
当陈诺打电话过来的时候,高媛媛正坐在母亲的床边,看着一本电影杂志。
病床上的女人刚刚进入梦乡,而高媛媛翻阅杂志的动作也格外轻柔。这篇发表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看电影》上,名为《2012,文艺时代》的文章,她已经读到了第二段。
高媛媛若有所思,眼神专注,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得异常仔细。
“.“……当我们看到好莱坞今年的院线档期充盈着《复仇者联盟》《007:天幕危机》《超凡蜘蛛侠》《黑衣人3》等超级商业大片时,在中国,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听到的却是这样的消息——
章子怡和贾樟柯,周迅和娄烨,郭富城和管虎,黄渤和王小帅,李冰冰和顾长卫,陈坤和张一一,许许多多一线明星,和一个又一个的文艺片导演传出合作传闻。
除了去年复出后变得深居简出的范冰冰不在其中,其余几乎每个一线巨星们,都一改往日对文艺片不屑一顾的嘴脸,纷纷开始拥抱电影艺术。
不只是贾樟柯、娄烨、王小帅,张一一等人变得炙手可热,许多二三线文艺片导演,也开始进入了主流的视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换作五年前,你能想象那个去日本出唱片想要做跨界巨星的刘艺霏,会和吴琦合作,去拍一部叫《柳如是》的小成本古装传记电影?
你能想象,以英俊著称的一线小生胡戈,会愿意男扮女装,去在郝杰的新电影里扮演一个滑稽丑陋的二人转演员?
又或者,当管虎为新片选角的消息传出,刘德华、郭富城等四大天王都闻风而动?如果是五年前,笔者怀疑当管虎的剧本递送到这些香港天王的经纪公司里,更大的可能是在档案库中蒙尘。
虽然这些巨星们的跨界,会抢占郝蕾、高媛媛、秦昊等人的位置,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许多年后,后人应该会在中国电影编年史上看到一条清晰的分界线——
经历过世纪初的超级大片时代后,中国电影在十年后的2012年,走到了一个90度转向的岔道口。
投资、商业前景、票房、片酬这些固然重要,但当时间来到今年,越来越多的一流影星开始将导演是否具备冲奖能力,尤其是是否能够冲击欧洲三大奖,或者在某个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摆在择片时,与片酬和商业价值同等重要的位置。
去年,叶德娴凭借《桃姐》在威尼斯影展上拿下影后,更是一剂强心剂,坚定了他们冲击国际奖项的信心。
至此,文艺片的黄金时代仿佛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还是那句话——
换作五年前,或者准确的说,是七年之前,谁又能想到呢?
那个时候我们在中国电影的舞台上看到的是什么?
是《英雄》成为了电影的英雄,冯小刚和华艺,陈凯歌和中影,以及其他但凡有能力的导演和公司,都在效仿张艺谋和新画面成功的商业案例,即:
用钱把顶级明星们拉扯到一起,那么,它自然而然便会得到让人满意的回报。不管你拍什么,怎么拍。
所有人都为此疯狂了。
山西的钱,浙江的钱,广东的钱,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有着太多的热钱,需要一个宣泄裂变的途径,在在这个时候,电影就成了资本们最好的一个渠道。
明星+资本=成功,好像1+1=2,那么简单。
在这股兴起的浪潮下,
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成为了电影的大家庭中,那一个被忽视的孩子。
观众也逐渐习惯了在电影院里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明星,那片面的视听刺激和表面光鲜的包装,仿佛正成为了他们走进电影院的唯一理由。
这样的趋势,看似是不可逆转的。
因为它是资源和资本之间的一次合力。
阻挡这股浪潮,几乎跟阻拦金钱本身,没有任何区别。
但如果放任这样的趋势下去,那么,笔者相信在七年后的今天,又或者在十年后的未来,中国电影人们,一定会品尝到亲手种下的苦果。
因为电影被资本浪潮裹挟着冲天而起,看似高高在上,却脱离了地面的根基。等到终有一天这股浪潮退去,必定只有从天而落,粉身碎骨这一个结局。
这一切,仿佛在21世纪初的时候,其实就成为了定局。
哪怕有许许多多像笔者一样的电影人,预见到了这一切的惨烈后果,但都无可奈何。
是啊,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看似就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啊。
然而。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2005年,一部制作成本仅仅几十万的文艺电影,征服柏林,悄无声息的为中国电影人拿到柏林电影节首座影帝奖杯,震惊全国。之后更是在院线中和《无极》分庭抗礼。
时过多年,当像笔者这样的文艺片爱好者,回首这段往事,觉得用任何词语,都无法描绘那一刻的伟大和壮丽。
一部40万(也有说法是20万)成本的电影,和一本制作费上亿的超级商业大片,在院线的排片争夺上你来我往。
这,一下子戳破了资本加明星便能无往不利的美丽泡沫。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
当初那个一出山便攻破柏林的少年,并没有在名利之间迷失自己。
相反,他超乎所有人想象,在随后的几年间,于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披荆斩棘,战绩卓著,从柏林到戛纳,再从戛纳到好莱坞,打破了无数的记录。
也正是他的这些壮举,让现在中国电影人的信心倍增,也让许多中国导演看到了希望,把他们的目光变得更宽广。
戛纳,柏林,威尼斯,甚至金球奖、奥斯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而是一个可以为之追逐的梦想。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但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愿意为此向国际奖项发起冲击,愿意去世界上发出属于中国电影的声音,那么,这都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盛世,也一定会在这样的文艺时代中,随之而来!
谁能想象得到,
这中国电影触手可及的辉煌未来,
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呢?
当时间回到2004年底,当张一一在那一天的傍晚时分,在电影学院的门口抽着烟,为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焦头烂额时,他一定想不到,马上,他会遇到一个人。
他踢中对方的那一脚,将是未来记录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一脚。
正是他这一脚,踢开了中国电影未来辉煌篇章的大门!
对此,笔者只能说:中国电影幸甚,中国幸甚……”
看着看着,高媛媛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情绪异常激荡,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她看了看床上的老人,用手擦拭一下脸上的泪痕。
就在她平静了一下心情,准备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手机震动了起来。
……
……
高媛媛开着车,在服务区里绕了半圈,才终于认出了陈诺。
看着那一头鲜艳的红头发,她先是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但看着那熟悉的身影,确定自己没有认错,马上,她嘴角就不自觉的上翘,就笑出来了。
因为开车过来的这一路上,她脑子里都还在回想刚才看到的那篇文章。
她不知道在《电影人》上写文章的那个人,看到他口中的救世主染了一头非主流的头发,会是什么表情。
陈诺却没有注意到高媛媛的丰田汉兰达,他正坐在超市区背阴处,一个挺偏僻的坐凳上,跟面前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说话。
“……不是,真不是。”
“就是。”
“不是。”
“就是。”
“喂,你怎么一个人乱跑,你家大人呢?”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嗯。”
上一篇:神级道士:1级1个传说宝箱!
下一篇:娱乐:四百斤的胖子,力捧张天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