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864章

作者:跳水蛙蛙

  当“I-nception”这个单词从汤姆·克鲁斯的口中说出来,哈维整个人就像被钉死在了椅子上,脸上的表情几乎扭曲了。那一瞬间,他完全忘了所谓的表情管理,五官像被谁按了暂停键,死死地定格住了,一丝血色都没有,活像一个丢了赌注的失败赌徒。

  幸好——真的是万幸——此时此刻,场地另一头的男人正当着全球镜头亲吻了他的女伴,那热烈而张扬的画面迅速吸走了所有摄影师和导演的注意力。否则,若是他此刻的丑态被记录下来,明天一早,不知道多少娱乐八卦头条会用“哈维落败瞬间,脸部抽搐”来搏眼球。

  虽然他一直声称,自己早就不在乎那些“loser”影评人和狗仔的看法,可他清楚——真正的麻烦,往往就是从这种细节开始的。

  所以,就算心里一万个不甘和恼火,哈维还是立刻调整了表情,咬紧牙关,故作风度地抬起手来,为那个该死的中国猴子鼓起了掌。

  但他心里却真的充满了疑问——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哪个环节崩了?

  为什么最佳影片这个最重要的奖,他全力以赴之下,依旧掉了链子?

  ……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了给“最佳电影”投票的全体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的心中。而在这大约6000个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和技术工会成员之中,又有312人尤为吃惊。

  因为他们都是哈维·韦恩斯坦关系网里的一员,是他通过多年的人脉关系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铁票仓”。他们投票的时候,也是心照不宣地照着“艺术家”写下了那一票。

  但如果,假如有一个上帝视角,无视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将会看到,这一幕——

  一条看不见的线,悄无声息地牵引着无数张选票,在最后的统计环节中,轻轻地偏向了一个不被预设的方向。

  2012年这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仍采用“记分制复选”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每一位会员在投票时,不是只选择一部最喜欢的影片,而是需要依喜好顺序依次填入多部作品,从第一名到第五名。

  这本是一种鼓励共识、避免极端的投票机制。

  结果,《艺术家》虽然在第一顺位得票中领先,却也因为其默片黑白的风格较为偏锋,导致不少投票人干脆将它排除在外,甚至连第五名都不选它。

  而《盗梦空间》不同,它不但在第一顺位有稳定票仓,更关键的是,它在大多数选票的第二、第三顺位中,出现频率极高。它是一部少有人特别偏爱,但也极少有人特别讨厌的影片,是典型的“广泛认同型”。

  于是,当投票系统一轮轮淘汰得票最少的电影,并将它们的选票按下一个偏好重新计入时——《盗梦空间》的得票如暗流汹涌般迅速上涨,最后在某一临界点实现了反超。

  奇迹,就这样在一个没人料到的机制缝隙中发生了。

  最佳影片的金像奖,就这么被它一把拽走。

  而在这一系列阴差阳错的推演中,是否有人暗中操控?

  没有。

  虽然华纳兄弟动用了资源、人脉、包场试映、媒体铺垫,该做的都做了,但效果依旧只是到了有一定影响的程度,远谈不上操盘。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转折点,那或许只能追溯到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

  奥斯卡提名者官方晚宴,恰好撞上中国的元宵节。

  而《盗梦空间》的男主角、同时也是影片投资人之一的某人,彼时自觉在影帝与导演奖项上希望渺茫,便干脆没有赴宴,而是低调返回中国,陪父母吃饺子去了。这本来也是当初他答应潘程蓉的事。

  事情被学院官方爆料出来之后,他这次拒绝赴宴的举动,竟然被媒体当成了一个新闻,报道了他的特立独行,为了亲情,不惜放弃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是如何如何,甚至顺便还宣传了一番中国元宵节。

  而这样的我行我素,看亲情看得比拿奖更重要的行为,恰好击中了学院内一部分文艺范成员的软肋。

  这部分人有一些正是韦恩斯坦影业的“铁票仓”。

  于是乎,其中大概有个几十号人,在第一顺位果断支持《艺术家》的同时,却在第二、第三顺位上,想了想,想起了媒体赋予某身上的“反好莱坞”“文化自觉”“独立精神”等种种标签,于是把票投给了本来那部不屑一顾的商业电影。

  最终,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

  是巧合吗?

  当然是。

  可事实上,如果把时间尺度拉得更长一点——放眼过去二十年、三十年的奥斯卡评选过程,就不难发现:

  那些最终摘下“最佳影片”的作品中,或许超过一半,都不是第一轮最受欢迎的;而那些最终抱走“小金人”的影帝、影后、最佳导演,也有三分之二并非一开始就被看好。

  他们只是,在规则、机制、宣传、关系、人情、话题、风向等无数因素之中,同等侥幸的被推了出来。

  正如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理论中所说的那样:“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不是可计算的必然,而是无法预测的偶然。”

  这个世界其实不禁肮脏,还是一个精致而巨大的草台班子。

  正是如此。

  ……

  陈诺走上领奖台的时候,虽然不清楚这其中的机缘巧合,但他绝对知道,这肯定是幸运加成后的结果。

  多少年了?

  上一部创造票房纪录的大热电影,拿到奥斯卡的最佳电影是什么来着?

  从汤姆·克鲁斯手中接过奖杯的那一刻,他的手掌触碰到那根沉甸甸、冰冰凉、带着金属质感的小金人,心里就像三伏天舔了一根美足……冰棍一样,从头爽到了脚。

  他转过身,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上一部将“超级票房”与“奥斯卡最佳影片”同时收入囊中的电影男主角,那个曾在茫茫大海中扮演勾搭良家少女的传世奸夫,“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先生。

  此时此刻,小李子正站在座位上,微笑着为他鼓掌。

  那笑容是真诚的,带着他标志性的酒窝,看得出来,起码是暂时遗忘了片刻之前的失利。

  他大笑着,朝着那个方向,用右手,把手里的小金人高高托举在了空中。

  随着这个动作,他的身影好像和十多年前,在那一艘大船上,那个金发少年的仿佛重合在一起,而他们两人好像都在振臂高呼:

  我是世界之王!

  “哗!”

  柯达影院,上千个座位早已经是空空荡荡,而所有站着的人,都在他的这个动作之下,加快了动作,全场掌声骤然又高涨了一分。

  口哨声,欢呼声,不管是出于真心的喝彩,还是应景的礼貌鼓励,总之这一群衣冠楚楚的百万富翁名流们,都在为这部难得一见的双丰收电影欢呼。

  整个场面顺着电波,传到了全世界。

  “欧巴太帅了!”

  “OMG!!!盗梦空间真的拿了奥斯卡最佳电影!”

  “不可思议的一幕,陈在柯达剧院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座小金人!这是属于全球上亿的盗梦迷的狂欢时间!”

  “陈诺桑干巴爹,《インセプション》赛高!!”

  “好巴闭,诺仔,我们永远爱你!”

  除了网络上的发言,现实中也是一样。

  无论是在中国京城,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又或者是加拿大,洛杉矶和纽约,有更多的人看到他举起奖杯,朝着剧院中的观众们鼓动气氛的这一幕,都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而后在柯达剧院,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陈诺终于清醒了一些。

  作为当晚最后一个奖项,“最佳影片”拥有独一份的特权。

  此时此刻,所有今夜在场的《盗梦空间》主创团队成员,都登上了舞台。

  他回头看去,只见徐永桉董,克里斯托弗·诺兰与他的妻子艾玛·托马斯,乔纳森·诺兰,凯拉·奈特莉,瑞安·雷诺兹,艾伦·佩吉,还有摄影指导沃利·菲斯特,剪辑师李·史密斯,作曲家汉斯·季默……十多人站在他身后,他们在聚光灯下紧紧拥抱,交谈,相互祝贺。

  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毫无保留的笑容。

  毫无疑问,这是属于他们共同的时刻,是这一部电影的光辉时间。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按照之前预先说好的,作为最大投资方代表的他,应该开始第一个发表获奖感言了。

  想一想,还真是挺神奇。

  其实谁又能真的想到呢?说是说有信心,可随口聊聊之后,至少陈诺从没想到,居然真的可以美梦成真。

  先回头看了一眼陪着他一路走来的同伴们,陈诺深吸了一口气,又转脸望着台下,一脸郑重的说道:“感谢学院,感谢这个夜晚你们给予这部电影的无限荣誉。”

  “我现在代表我身后的大家发言。”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有两个人。是他们写出了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又把我们聚在一起。这是这一切荣光的开始,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以及我的领路人乔纳森·诺兰以及克里斯托弗·诺兰。”

  说着,他侧过身去,看向诺兰兄弟,“他们身上的才华有目共睹,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一部精彩绝伦的影片,他们是一切奇迹的缔造者。”

  两兄弟都露出着英国人的特有的含蓄微笑看着他。

  陈诺回过头来,又对着镜头道:“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罗芮·艾斯纳。我没有办法告诉你们,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作为执行制片人的她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让这部电影顺利拍完。她是这部电影的幕后英雄。我们每一个人都对她的专业感到无比敬佩。”

  这个时候,在香港的一个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复杂莫名的汇聚到了主位上的一个金发美人身上,只见她碧绿的眼睛看着电视屏幕上说话的黑发男人,眸光闪动,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卧槽!”会议室角落里有人低声咕哝道:,“这金发女魔头……原来真是《盗梦空间》的执行制片人!?”

  “难怪这么凶,这几个月逼得我们连命都快不要了。”

  “也难怪人家有底气,奥斯卡最佳影片欸……”

  有人摇头,有人惊叹。

  难怪,在此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这是奈飞从哪里挖出来的妖魔鬼怪,不仅长得靓,能力更是强得要命,硬生生逼着大家把3个多月的工期压缩到了2个多月。

  原来人家大有来头,以前居然是《盗梦空间》的执行制片人!

  杜琪峰这个时候还能说什么?

  就算之前有满腹的不满和不爽,现在也不得不挤出笑脸,说道:“艾斯纳小姐,恭喜你。”

  罗芮·艾斯纳笑了笑道:“好了,既然知道结果了,那就把电视关了吧,我们继续开会。按照预先的安排,我们必须要在陈回来之前,做好开工的准备。有什么困难现在就提出来,杜先生,有吗?”

  “没有!”

  回到奥斯卡现场。

  虽然是最后阶段,但是时间依旧是有限的,毕竟,这可是奥斯卡最佳电影,当然他不可能一个人霸占所有的发言机会,必须要雨露均沾。

  陈诺说完他最想感谢的三个人之后,又语速飞快的说道:“还有华纳兄弟的迈克尔·斯兰和中国横店集团的徐永桉徐先生。”

  再次回头,看着站在一起,脸都快笑烂的徐永桉和迈克尔斯兰,继道:“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一部电影也没有机会开拍。”

  “还有詹姆斯·卡梅隆,谢谢你的摄像机。我们做到了。”

  “以及我身后的每一个我没有说到名字的人。”

  “最后我想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我相信,在十年二十年后,全世界的电影人们,都会像我们现在谈起《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一样,谈起它。能够参与其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荣幸。谢谢你们。”

  说完,他让开了位置,把麦克风前让了出来。

  而诺兰的老婆艾玛·托马斯立刻站了上去,女人看上去也是非常激动的样子,深呼吸了几口气,才用一口伦敦腔英语说道:“陈发言的时候,感谢了许多人,但是,他唯独没有感谢他自己,对此我想说……”

  艾玛说话的时候,陈诺退回后面,开始跟凯拉·奈特莉,艾伦佩吉以及瑞安·雷诺兹这些之前没有来得及打招呼的人打招呼,贴脸拥抱。

  “凯拉,你今晚真美丽。”

  “谢谢,陈。你女朋友也很可爱。”

  凯拉·奈特莉笑着说话的语气怪怪的,陈诺也没有心思去分辨其中的意义,跟她抱了抱,感受了一下胸口硬碰硬的感觉,说了个谢谢之后,又跟一旁艾伦佩吉亲了亲脸,“哈喽,艾伦。”

  艾玛·托马斯的声音从侧面传来:“……他真的是一个你很难用任何词语去描述的一个人。跟他合作过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他身上拥有的魅力和才华,他的幽默和能量,时常让人忽略他的年轻……”

  艾伦佩吉低声道:“我的上帝,陈,我们居然真的拿到了最佳电影。”

  “是的艾伦,不可思议,多亏了你。”

  “不,陈。”艾伦·佩姬用棕色的眼睛看着他,认真道:“我们都知道是因为谁。就像艾玛说的那样。我觉得你才是最重要的一个”

  “是吗,谢谢。”

  “什么时候你会去加拿大?妮娜想再见见你。”

  “过段时间会去的。”

  最后是瑞安·雷诺兹。

  “……拥有他是我们整部电影成功的基础,是他说服了我们所有人去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不顾一切的制作拍摄。谢谢你,陈。”

  艾玛·托马斯可真是不吝溢美之词,夸他夸了一大通,搞得陈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她回头看来的时候,露出了有点微羞的笑容,冲她点了点头。

  而后等到女人开始感谢家人的时候,他才转过身,和旁边的男人抱在了一起。

  “嘿。”

  “嘿,伙计”

  陈诺和瑞安·雷诺兹用力的拍了拍彼此的背,随后相视一笑。

  很多时候,男人的朋友之间是真的没有什么话讲。一个眼神,往往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不过,也仅限于还没有喝醉的时候。

  ……

  ……

  一个辉煌的盛典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