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756章

作者:翻滚的肚皮

  这回餐车上堆着两摞现金。

  “感谢杨导,感谢争哥。”

  “之后多合作交流。”

  说了给奖金,就得给。

  而且得公开给!

  这就是他从工地上学的招。

  年底发结公司就得用现金堆成山。

  展示自己实力的同时,也能收拢人心。

  就得俗,俗的让人心旷神怡。

  再多的好话,也及不过红票子实在。

  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与自己合作就能获得这些。

  影视圈人士无不怀念煤老板时代,怀念的就是他们俗。

  导演杨庆乐不可支,这是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戏。

  导演片酬才拿了5万块,现在一瞧。

  一摞五十沓,就是五十万!

  十倍于自己片酬的奖金!

  杨庆直接被钓成了翘嘴。

  可张远发现,徐争的笑容就没有那么多了。

  甚至欢笑中还带着一点点的敷衍。

  应该是觉得不够多。

  张远知道他很贪心。

  他给俩人的奖金都是50万。

  因为这片子分到他手里,也就800多万的回报,还得扣除成本。

  他拿出了利润的近20%做奖金。

  但还是低于徐争的预期。

  因为张远之前给宁昊的片酬可是500万。

  但那是因为片子卖了一亿多。

  张远见光头瞄向另一堆钱。

  心中有数。

  未必是对自己不满,而是觉得这些钱都应该归他。

  贪有贪的好处,因为贪就是软肋。

  反而好控制,只要花钱就行。

  他倒是不介意手下人贪。

  再说了,不贪来混娱乐圈做甚?

  两人笑呵呵的表达了感谢,在众人的鼓掌叫好中,接过助理给的大皮包,将奖金装了起来。

  徐争在电视剧行已经很火了。

  现在手上的电视剧片约就有两部已经签下的,拿的也是十几万一集的高片酬。

  所以见到50万的奖金,他并不觉得很多。

  走的高了,心气也高。

  但他一直想往电影行发展。

  他与黄渤,保强后来能成,都是特意走了“丑角”路线。

  他在电视剧行原本走“小生”路线,可实在长相一般,后来又改了早期“窝囊大男主”路线。

  这条路走到极致的,是后来的雷大头。

  张远现在走到“小生”加“武生”路线,是当下最流行的,所以他能赚钱。

  可再过个10年,武生就不流行了,反而“窝囊”时兴起来。

  因为男强女弱的剧本大家腻了,主力女性观众开始爱看女强男弱的本子。

  这就是时代变化。

  单独和徐争夫妇多聊了会儿。

  张远想着,当年在姜纹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桃红老师可是湿身出镜的。

  不知道在剧组有没有和耿乐等人发生些什么。

  就是有宁静老师在,这么一比,她的样貌和身材就不行了。

  聊差不多了,宁昊把他拉到一旁,笑呵呵的拖着一块喝酒。

  “最近你没少赚吧?”大脑袋贼兮兮的开口。

  “你有什么想法?”

  “这不去了趟XJ玩,玩着玩着,玩出了些灵感来。”

  “从当地的自然风光中,我感悟到了不少。”

  “再加上前几天看了遍陆穿的《可可西西》,就更有感觉了。”

  张远点头表示明白,因为《可可西里》的主演多布杰,还参与了宁昊的一部作品……

  “你不会不知道,这戏是抄袭的吧?”

  “啊?”大脑袋一惊。

  “没事,你不用管。”张远可是知道的,

  陆太君直接搬了纪录片《我的藏羚羊》的分镜,台词,对白,甚至连部分场景设计都一样。

  《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之所以看着像是纪录片风格,因为《我的藏羚羊》就是纪录片。

  不光电影抄,海报还私用了别的摄影师的照片。

  整部戏都是攒的。

  可人家有个好爹,你没办法。

  再加上《可可西里》是桦宜的片子,王家哥俩也帮着一起压着。

  并且陆太君咬死口,楞说自己参考了许多纪录片,但就是没看过自己抄袭的这部。

  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张远说这话时,姜纹在旁冷哼一声。

  他也瞧不起陆太君。

  当年《寻枪》闹掰后,他就认定陆穿是个没本事的二代。

  可人家因为背景关系各种拿大奖,姜导自己却被封杀好些年。

  姜纹能服气才怪了!

  “总之,我现在思如涌泉。”宁昊晃了晃脑袋,没管《可可西里》的事。

  “所以想拍一部关于边疆的故事。”

  “要的就是那种黄沙漫天,自由且原始,文明未及之处的野蛮感。”

  张远听着他这几个形容词,就嘴角直抽抽。

  总的来说,宁昊之前因为穷的当裤衩和拍《绿草地》连遭劫难被治好的文青病又犯了。

  张远当然知道他要拍的是什么。

  所以在对方唾沫横飞,兴奋无比的介绍自己想法的同时,他的面色却愈发沉重。

  因为宁昊想拍的,正是那部后来被封杀许久的《无人区》……

第1004章 君子和而不同

  影视作品过审,是一门技术活。

  时也运也命也,还得紧跟时代潮流。

  在张远所处的时代,最容易过审的是两大题材。

  辫子戏和抗日神剧。

  但10年后,这两种类型的作品,却又成了最难过审的类型。

  就因为当年火,拍的人多,作品多,水平也参差不齐,出了一堆价值观有问题,历史观存疑的雷作。

  10年后,反而是当下管的比较严格的漫改,游戏改,网文改仙侠,玄幻剧,最容易过审。

  因为这些题材全都是蓝星,九州,大荒,梁国等虚构背景。

  虚构嘛,只要内容别太过份,故意隐射现代社会,基本都是闭眼过。

  甚至有几部原本是清宫题材的,在出了限制辫子戏的文件后,重拍修改成架空题材,立马就过审了。

  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变化的。

  但有两种题材,永远好过与不好过。

  其中好过的,是类似《周处除三害》这种题材。

  按理说,披着暴力,仇杀的外衣,这片子应该是审核困难户,重点“关照”对象。

  但他不光很轻松就过了审核,还在上映前一路绿灯,爽到飞起。

  这么顺畅的原因,是他的内容。

  邪教,黑帮,暴力犯罪。

  可这些都发生在海对岸!

  想吃冰下雹子!

  刚好让大陆观众看看,对面社会是啥样的。

  原本不了解宝岛黑暗面的,看完这片子也了解了。

  有宣传价值,还有教育意义。

  而且还是你们宝岛人自导自演的,可不是我们污蔑你。

  同样宝岛那边自导自演,质量更高,内涵更深刻,演员水平能力更强的《血观音》,可是连播都不能播的。

  因为这部戏说的内容虽然发生在对岸,但官商勾结,倒卖炒作地皮。

  你这内容多少就有点刺耳了。

  可最讽刺的地方是,片子是17年上的,18年大陆就迎来了最后一波房价飙升……

  这就是与《周处除三害》刚好相反,不好过审的典型。

  如今,宁昊正和他叭叭个不停,不断讲述着自己在西域的见闻和风土人情。

  而后话题延伸到了自己的近况。

  “我太喜欢那地方了,太有感觉了。”

  “正好我之前连拍两部同类型的戏,有点腻了。”

  他说的就是《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

  这就叫作。

  但人都会有这个阶段,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