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752章

作者:翻滚的肚皮

  闺女还没长大呢,真搞出点事来,非活劈了我不可。

  她俩是当开玩笑,我受得了嘛。

  “刚好我找你有事。”

  狗哥朝他找了找手,坐在了饭厅外的门槛上。

  俩姑娘也一同坐下。

  “我们大人聊正事,你们回去吧。”

  “我也是大人。”

  “对!”

  这会儿刚才还掐的俩姑娘又突然统一战线。

  张远扶额,青春期女生真麻烦,心情不定,没个准。

  “长得帅是好。”大狗哥在旁看着,吐出这么一句来。

  “和你聊正事,《我的兄弟叫顺溜》那1500万的分红,年后就给你打过去。”

  “这事不用特意说。”张远笑着回到。

  “哇,那么多钱啊!”关小彤瞪大了眼睛,拽着他的胳膊直摇晃。

  “给你们俩一人买一个包,当新年礼物。”张远拍了拍她的手掌。

  一听有包,便安静了下来,包治百病嘛。

  “这才咱们合作挺痛快,接下来还有几笔投资,看你有没有兴趣再一块搞。”

  “可以啊,不过得先听听项目。”

  “我这边资金的去处挺多,不一定能面面俱到。”

  “知道你门路多,有好事可得想着我。”狗哥用大巴掌拍了拍他的后背。

  “先是一部军旅剧,你之前投的那部《士兵突击》很火,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台重播。”

  “没少赚吧?”

  张远斜了他一样:“老哥,你是在我伤口上撒孜然面吗?”

  后续赚再多,都和我没关系。

  “哈哈哈,我知道,桦宜这事的确办的不地道。”

  “反正我看这题材不赖,我是军人家庭出身,本来就好这口。”

  “买了本小说,叫《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说的是一位懵懂青年,一路成长为特种兵的故事。”

  “打算改编电视剧,有兴趣吗?”

  张远掐灭了烟头,他知道这戏。

  原作者刘猛是中戏出身,写了一系列的现代军旅文。

  而且这部书最早是网文,还不是传统小说。

  这位作者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他的军旅小说很多都设计了维和部队,国际联队等外国场景,这点很新鲜。

  “我已经和南直隶的军部联系过了,如果要拍的话,那边也能配合。”

  张远点点头,他知道,这戏就是知名军旅剧《我是特种兵》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绝对不亏,算是该题材的大热作。

  年轻人看的不算太多,可中青年观众是相当多的。

  而且这戏还和姜纹有“纠葛”。

  因为本来这电视剧打算叫《子弹上膛》。

  可姜纹的电影叫《让子弹飞》。

  大狗哥故意避嫌了,这事挺地道的,没乱蹭热度。

  “行啊,虽然因为与桦宜的合作,让我对现代军旅剧有点阴影。”

  “但有狗哥在,我们得好好谈谈。”

  “痛快!”

  “我就喜欢你这性格。”

  “对了,喜剧片你有没有兴趣。”

  “我尽量不演喜剧。”张远明确拒绝道。

  “不是让你演,投资有没有兴趣。”

  “前阵子有位香江导演找到我这里拉投资。”

  “谁?”

  “刘正伟。”

  菩提老祖呀……张远心中有数。

  刘导算是港圈“仰卧起坐”的典型代表了。

  《大话西游》之后,短短几年内这老哥连续息影,出山,息影,出山两次。

  拍《功夫》时,星爷请他出山当监制。

  然后老哥又手痒了,想要再次出山。

  不过有一点,这老哥每次息影,都是因为片子大败。

  所以在香江那边他并不太受欢迎。

  老赔钱谁还理你。

  02年拍《天下无双》,就是梁超伟,王非那部戏。

  光搭景就花了上影快3000万,最终票房还赚不够置景钱。

  然后他就息影了……

  这也是大狗哥和小马所面临的问题。

  圈内真正顶级的导演和资源,他抢不到!

  三大导都够不上,香江名导也不太会找小马合作。

  他在电视剧圈的资源不错,可这年头要想上市,电视剧不够,必须得上电影!

  现在正是电影行蓬勃起势的时刻。

  他能接触到的,也就刘正伟这种经常赔本的主。

  所以他刚才说让张远有好事想着他,不是客气,是真心话。

  不过思路是对的,喜剧有搞头。

  香江喜剧是没落了,可大陆喜剧才“小荷刚露尖尖角”。

  奥运后民族自信起来了,大家腰包也鼓了,正是需要娱乐的时候。

  喜剧片几乎是所有电影类型中,观影门槛最低的。

  悬疑片可能看不懂,爱情片会觉得腻,功夫片有不爱看打斗的。

  但喜剧片是男女老少都能看的。

  动画大电影也一样,多少带些幽默元素。

  人民太需要快乐了!

  陈佩斯老师说,他84年头回上春晚的时候。

  就是带来经典作品《吃面条》的那一届。

  排练时有争议,争议点在节目该不该搞笑。

  因为那年代,人们不敢笑,笑这件事是会犯错误的。

  尤其在央视这地方,他老给你上价值,觉得能给人说哭了才正经,高级。

  曾经,欢笑这人类本能都是受限制的。

  而现在。

  赵家班崛起,德远社崛起,《开心麻花》崛起。

  这些团队都是有小剧场演出的,最贴近普通百姓。

  说明大家已经想笑了,也需要欢笑。

  而且新一代的年轻人也更“敢笑”。

  不光笑别人,还刚自嘲自笑。

  这其实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张远知道,喜剧这个题材是在顺应时代。

  未来10年,喜剧是华夏电影票房的半壁江山。

  和大狗哥详谈了一阵,大致听明白了。

  刘正伟这次走“稳健”路线,想要在《大话西游》的基础上搞花样。

  应该就是那部《越光宝盒》了。

  张远轻笑。

  王茎的《大内密探零零狗》也是喜剧,这部《越光宝盒》也是喜剧。

  这俩片子都不怎么高级,但偏偏都是大赚的。

  狗哥还是上道,拿来找自己的都是好货。

  没有搞些风险产品来坑人。

  “好啊,可以仔细聊聊。”

  “不过得用些我的人。”张远反手指了指饭厅。

  “没问题。”大狗哥畅快的答应。

  狗哥和小马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手下没有强悍的知名艺人。

  这点与桦宜,橙天,光线等完全不能比,也是他后来一直难以上市的缘由之一。

  没有头面招牌,怎么吸引关注和找投资人?

  也因此,他对张远想塞人没啥意见,因为自己没人。

  俩人痛快的达成共识。

  可张远刚想着狗哥地道,从不坑人,这位就给他来上了“一刀”。

  “还有一个好项目。”

  “我找来了一个导演,大导演。”

  “是真正有实力的知名导演,强度很高呦!”大狗哥突然满脸兴奋道。

  “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也就是你。”

  有实力的大导演……张远琢磨后开口。

  “你不会找上陈诗人了吧?”

  “不是。”

  “那就好。”张远松了口气。

  不是陈诗人那就有的聊,否则自己那点钱不够他嚯嚯的。

  可大狗哥接下来的话,让他觉得还不如找陈诗人你。

  “我找的是吴宇森。”狗哥咧嘴笑着说到。

  张远:……